认知
认知觉醒(百万册精装纪念版) 豆瓣
作者: 周岭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4 - 7
人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觉醒。
百万畅销书《认知觉醒》精装纪念版,用7大底层概念,20个成长关键词,助你彻底走出焦虑与迷茫。
当你认知觉醒,何惧焦虑迷茫。
◆ 内容简介 ◆
想变好,却总是缺乏耐心、急于求成?
想勤奋,却总是心生惰性、自我消耗?
想努力,却总是比拼毅力、苦苦支撑?
想精进,却总是弯路不断、迷茫无助?
若你位列其中,这本书可助你摆脱困境。
阅读本书,你将通过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看清自己,了解认知世界里的基础设施;从刻意练习、深度学习、关联、反馈等事物规律中看清世界,提升自控力、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和情绪力等。从此豁然开朗,内化出真正的认知驱动力。
只有洞悉底层的内在规律,
我们才能真正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 编辑推荐 ◆
◎ 百万册精装纪念版!
2024年初,《认知觉醒》已发行超百万册。本书是精装版,硬壳、圆脊、双封、锁线装。且有两条飘逸红蓝飘带,可当书签使。
◎ 附赠小册子:《大脑觉醒手册》,精美四色印刷!
提炼了大脑七大特性,提升七大策略,帮读者减轻认知负担,即使不重读原书,也能通过附赠小册子快速回想要点,提纲挈领地拎起整本书的框架和精髓。
◎ 内文修订150多处,目录及篇章页版式更为精美!
作者对本书做了 150 多处的修订和完善。
目录及篇章页版式重新设计。
2025年2月20日 想读 1. 大脑:重新认识你自己(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

a. 本能脑和情绪脑是公司里的员工,一个资历很老,一个年富力强,但他们都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事业心,只在乎眼前的舒适与安逸,而理智脑则是这个公司的经理,他富有远见且身居高位,但因为太年轻,所以没有威信,做出的决策经常被两位老员工藐视。这样的大脑构造导致我们总是陷入“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特别想要,但就是得不到”的怪圈。

b. 普通人只能靠天性和感觉野蛮生长,能不能踏上主动觉醒和科学成长的道路全看运气。好消息是,你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个秘密;更好的消息是,只要遵循科学的方法持续练习,你就能让自己的理智脑加速变强,因为大脑和肌肉一样,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如果我们习惯感情用事、不假思索,那感性思维就会占据主导;而若是习惯经常思考、时常反思,那理性思维便会占据上风。

c. 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

2. 焦虑:人类的天生属性是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这才是焦虑真正的根源!焦虑是天性。

避免焦虑最简单的方法是反着来: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3. 耐心:得耐心者得天下

现实规则: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保持耐心,延迟满足
个性 思维 社会 行为 认知
意識究竟從何而來? 豆瓣
Self Comes to Mind: Constructing the Conscious Brain
作者: 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 译者: 陳雅馨 商周出版 2017 - 10
你知道動物、昆蟲,甚或肉眼瞧不見的細菌也擁有意識?
是什麼讓人類意識與其他生物的意識有所不同?
且看神經科學家達馬吉歐從演化的角度,切入這一科學界尚爭議不休的神祕課題!
日本科學大獎本田獎得主達馬吉歐從事與腦部運作相關的研究及寫作已有三十餘年,其作品向以融合科學及人文主義著稱。長久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意識與身體某程度是分離的」,但他對此觀點提出質疑,並以令人信服的科學證據,指出意識乃始於生物體所創造出的一種生物過程。
除了從內省觀、行為觀及神經觀等三種傳統觀點研究人類心智,達馬吉歐也引進演化觀,為看待及講述意識心智史的方式帶來根本變革。他也提出與感覺的起源和多樣性有關的大膽假設,此假設在其所提出的意識之生物學建構的架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感覺是以身體和腦部網絡的幾近融合為基礎,最先浮現於由來已久、功能簡要的腦幹,而非近代發現的大腦皮質。
達馬吉歐認為,人類腦部發展出的「自我」挑戰了自然的漠不關心,並為文化的誕生開闢蹊徑,是演化過程中的一個徹底決裂,也是社會文化恆定的源頭。他直指他稱之為社會文化恆定之未竟工程的藍圖,乃是具有穩固基因根基的基本恆定,是簡單的生命形態存在了數十億年的價值的監護者。讀完本書,猶如走過一趟探索心智與自我之神經生物學基礎的創新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