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泄密者 (201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洩密者們
4.9 (55 个评分) 导演: 邱礼涛 演员: 吴镇宇 / 张智霖
其它标题: 洩密者們 / 泄密者们
马来西亚爆发神秘传染病,当地药业公司AMANAH研究的特效药MD5成为救助病患的神丹妙药。可是一直跟踪报道该疾病的记者宋丹文意外死亡,跟着AMANAH总裁张日善(郑则仕 饰)的儿子在办公室自杀身亡。经警方调查,张公子纯系他杀。与此同时,张公子的妻子彭珍美(周秀娜 饰)秘密跑到香港,她随身携带的机密引起多方势力的争抢。香港警察王大伟(吴镇宇 饰)与马来西亚皇家警察警长李永勤(张智霖 饰)接头,协助调查这一系列案件。不久后,王大伟收到一段视频,视频录制者自称“泄密者”指控AMANAH是绝命病毒的始作俑者,而张日善的二儿子更落到他们手中。
与死神争分夺秒,李永勤和王大伟展开夺命追查……
2018年7月19日 看过
剧情还是老套,只是国内不适合拍这类片,所以把故事发生地放在了大马,可是马来+香港的风格从来就是不好融合的,香港华裔在马来当警察查案,嘿嘿,就像大陆华裔在泰国当警察那部片子一样,演员表现出来的已经早在观众脑子里定型了,很难突破,只是大马警察局只是HKPC的一个分部而已。
回来再看下故事的发生及线索,单薄,引入了大量的动作成分,虽然这是邱导的一贯作风,但演员的表演、表现都会被忽视,特别吴+张+佘的组合,李灿森的先入为主,吴镇宇的后场开局,还真不知道谁是主角、谁是配角。还是很看到那波港片导演的,真不希望被某些因素束手束脚,拍好片,很期待。
最后说下影片的阵容组合,还算是高配,吴虽然有些费莱尼的爆炸头,还是神经质表演,但其中有一段其女儿因为感染病毒入院治疗的片段,还能看出他的表演功底,很棒。张+佘,TVB味儿。
2018 动作 犯罪 警匪 香港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2018)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7.4 (1389 个评分) 导演: 娄烨 演员: 井柏然 / 宋佳
其它标题: 地狱恋人 / 地狱情人
中国南方城市,建设委员会主任唐奕杰在一次拆迁纠纷冲突中意外坠楼身亡。年轻警官杨家栋开始调查,发现唐奕杰坠楼案与和他过从甚密的紫金企业负责人姜紫成,还有几年前紫金企业合伙人阿云失踪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调查过程中,杨家栋被设局陷害,遭到停职。失踪的阿云则听说现身在命案现场。

同样以命案开场,娄烨继《浮城谜事》后再度以悬疑类型为体裁,时序横跨近三十年,足迹遍及两岸三地,透过一段三角关系,讲述了一段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个人和家庭的命运轨迹。他亦透过今昔交错的叙事时序,巧妙暗示人物关系与推动剧情。摄影师包轩鸣首次与娄烨合作,捕捉了在钱、权、欲快速膨胀且空虚迷失的时代里,迷离又暧昧的人物关系。
2019年5月20日 看过
不敢给高分,尽管是娄烨导演的。
片中角色和剧情发展,看上去逻辑性平不强,更多的算是剧情片而已,非商业片。
重温剧本的背景可以看下zhihu专栏《冼村旧改往事:一场权力与欲望的争斗》
2018 中国大陆 人性 悬疑 文艺
邻里的人们 (2018) TMDB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동네사람들
5.9 (22 个评分) 导演: 林镇秀 演员: 马东锡 / 金赛纶
其它标题: 동네사람들 / 恶邻布局(台)
基哲(马东锡 饰)被调派到乡下高中担任体育老师并兼任训导主任,不过,基哲一到学校便立刻觉得事有蹊跷,不仅学校职员散发出一股诡谲的气氛,镇上居民也好像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某日,一名女学生失踪了,但大家却默不吭声,仿佛事情从未发生过,只有女学生的朋友宥贞(金赛纶 饰)坚信好友遭人绑架,不放弃追查。 女学生消失的证据,正在一点点被抹去,基哲和宥贞这对师生,该如何找出事件背后的骇人真相,救出失踪女学生呢?
燃烧 (201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버닝
8.2 (1428 个评分) 导演: 李沧东 演员: 刘亚仁 / 史蒂文·元
其它标题: 버닝 / 烧失乐园(港)
目标成为作家的青年李钟秀(刘亚仁 饰),平日里靠兼职养活自己。经营畜牧业的父亲不谙人情,官司缠身,迫使钟秀又要为了搭救父亲而四处奔走。这一日,钟秀在某大型卖场重逢了当年的同学申惠美(全钟淑 饰)。惠美计划近期前往非洲旅行,于是拜托钟秀照看爱猫Boil。不久后惠美回国,与之一同下飞机的还有名叫本(史蒂文·元 饰)的男子。本驾驶保时捷,居住在高级公寓内,优哉游哉,不见工作,四处玩乐,和钟秀相比有如天上地下。不知为何,本走入平民钟秀和惠美的生活,更向新朋友讲述了他奇特的癖好。在钟秀家小聚的那个晚上过后,惠美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无影无踪……
本片根据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改编。
2021年1月28日 看过
快速看了此剧,原来是李导改编自村上春树的《烧仓房》一书,完全少了日式文艺的气息,中间的片段让人有些压抑,男主在寻找女配的一长段过程,原生家庭因为不谙世事而遭锒铛入狱,很多能通过关系(或者是疏通关系)得以解决的问题,却因某种“卑微”感所放弃,默默地接受应有的处罚,所以在想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 还是 一天到晚地去为了硬撑的圆滑,全局到最后燃烧所有的镜头,和男主赤身裸体驾车离开,是不是得到了释放或解脱呢?!对于饥饿导演用了两种不同的解析:真正的饥饿和对某种事物的极度饥渴。不禁让我联想到了国剧《暴裂无声》和《烈日灼心》《白日焰火》,背负了太多的期许或秘密,需要对等的释放空间的。2021-01-28
2018 人性 剧情 成长 生活
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 (2018) 豆瓣
スマホを落としただけなのに
5.5 (47 个评分) 导演: 中田秀夫 演员: 北川景子 / 千叶雄大
其它标题: スマホを落としただけなのに / 原本以为只是手机掉了
北川景子将主演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由中田秀夫(《午夜凶铃》)执导,大石哲也(《去年冬天与你分手》)编剧。
故事围绕主人公稻叶麻美展开——因男友弄丢了手机,麻美开始收到不明信用卡的支付信息,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也随之流出,而自己也被卷入意料之外的骚动中。同时,在偏远的深山里开始陆续出现年轻女性的尸体,连续杀人事件的搜查也即将开始…
掠食城市 (2018)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Mortal Engines
6.1 (192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蒂安·瑞沃斯 演员: 海拉·西尔玛 / 罗伯特·席安
其它标题: Mortal Engines / 移动城市:致命引擎(港/台)
一次灾难性事件毁灭了文明,数千年后,人类已经适应,并进化出了新的生存方式。如今,巨大的移动城市在地球上漫步,无情地吞噬着小牵引城镇。汤姆·纳茨沃西(罗伯特·席安饰),来自大牵引城市伦敦的低层,在遭遇了危险逃犯海特·肖(海拉·希尔莫饰)后,不得不开始为生存而奋战。两个截然相反,本不该相遇的人,却意外结盟,他们注定将改变未来。
算法霸权 豆瓣 Goodreads
WEAPONS OF MATH DESTRUCTION: How Big Data Increases Inequality and Threatens Democracy
7.3 (9 个评分) 作者: [美] 凯西·奥尼尔 译者: 马青玲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9
数据科学家凯西•奥尼尔认为,我们应该警惕不断渗透和深入我们生活的数学模型——它们的存在,很有可能威胁到我们的社会结构。
我们生活在一个依赖“算法”的时代,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去哪里上学,我是不是应该贷款买车,我们应该花多少钱来买健康保险,这些都不是由人来决定的,而是由大数据模型来决定的。从理论上来说,这一模型应该让社会更加公平,每一个人的衡量标准都是一样的,偏见是不存在的。
但是,正如凯西•奥尼尔书里所揭示的那样,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这些数学模型是不透明的、未经调节的、极富争议的,有的甚至还是错误的。最糟糕的是,数学模型和大数据算法加剧了偏见与不公。例如,一个贫困学生想申请贷款交付学费,但是银行大数据算法根据他居住地的邮政编码判断将钱带给他存在风险,因此,拒绝给他提供贷款。他因此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可能帮助他摆脱贫困。大数据算法做的常常只是锦上添花的事儿,有时甚至是落井下石。
通过个案追踪,凯西•奥尼尔揭示了大数据是如何影响我们将来的,它不仅影响着个人,也影响着整个社会。这些数据评价着我们的老师、学生,筛选着我们的简历,审核着我们的贷款资格,衡量着员工的工作态度,监视着投票者,监控着我们的健康。
凯西•奥尼尔呼吁数据模型的创造者们要对算法负责,政策的制定者及执行者们在使用这一威力极大的“武器”前应该更加慎重。最后,作者指出,大数据几乎掌控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增加对它的了解。这本书相当的重要,它让我们有能力去问一些十分尖锐的问题,帮助我们了解事实的真相,提出需要改变的地方,探索更好的生活。
【编辑推荐】
 案例丰富,内容兼具深度与话题性
未来20年,算法和大数据将席卷世界,接管我们的生活、社会和经济。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将落入自动化的数据分析之下。确保算法和大数据的公平性将是一项重大的任务,数据伦理的价值和意义将不断凸显出来。在作者看来,大数据犹如一个黑盒,规模、伤害和隐秘共存,她在书中引用了大量发生在美国当下的、基于大数据和算法的、改变个人生活的案例,并对影响这些城市生活经验的算法做了特别的观察和研究。作者认为,数据和算法的关系就像枪械和军火,数据没有价值观,是中立的,但来自人类行为的输入,难免隐含偏向,而算法创造的数据又对人类行为产生反作用,从而导致更多的不公。凯西在书中指出:算法模型一旦运转,执法行为就会增多,产生的新数据又会进一步证明加强执法的必要性。形象地说,就是哪里“前科”越多,哪里就越受算法“关照”,最终形成一个失真,甚至有害的回馈环路。这个观点也正是近来Facebook干预美国大选,国内很多专家学者热议“今日头条”推送模式的核心所在。
 权威作者的深刻洞见
本书作者是哈佛大学的数学博士,研究方向是数论和代数几何,毕业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执教,并在互联网公司做过很长时间的数据科学家,如今致力于教育和媒体行业的数据知识普及工作,因此,这并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唱衰大数据的书,相反,作者希望让更多的人通过了解大数据、了解算法,反思模型,以及通过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合理监管,不断改善各类设计评价体系,让更多的人受益,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民主。
【英文版获奖情况】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年度书籍
《波士顿环球报》年度最佳图书
《连线》杂志年度必读书目之一
《财富》年度最受欢迎的书之一
《柯克斯评论》年度最佳作品
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年度最佳图书
《自然》网站年度最佳图书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年度最佳科技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