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
琴曲集成 豆瓣
作者: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和北京古琴研究会编 / 查阜西 中华书局 2010 - 6
《琴曲集成》琴谱目录
第一册
碣石调幽兰
白石道人歌曲
事林广记
太古遗音
新刊太音大全集
神奇秘谱
五声琴谱
浙音释字琴谱
谢琳太古遗音
黄士达太古遗音
新刊发明琴谱
梧冈琴谱
第二册
风宣玄品
琴谱正传
第三册
西麓堂琴统
步虚仙琴谱
杏庄太音补遗
杏庄太音续谱
第四册
太音传习
五音琴谱
重修真传琴谱
第五册
琴书大全
第六册
玉梧琴谱
三教同声
文会堂琴谱
藏春坞琴谱
三才图会续集
第七册
绿绮新声
真传正宗琴谱
太古遗音(又本)
伯牙心法(又本)
阳春堂琴经
阳春堂琴谱
第八册
琴适
松弦馆琴谱
新传理性元雅
乐仙琴谱
第九册
四齐堂琴谱
太音希声
古音正宗
中洲草堂遗集
义轩琴经
陶氏琴谱
第一〇册
徽言秘旨
徽言秘旨订
大还阁琴谱
第一一册
愧庵琴谱
臣卉堂琴谱
友声社琴谱
琴苑心传全编
第一二册
琴学心声谐谱
和文注音琴谱
明和本东皋琴谱
太原止郎本东皋琴谱
松风阁琴谱
抒怀操
松声操
松风阁琴瑟谱
德音堂琴谱
第一三册
琴瑟合璧
琴谱析微
蓼怀堂琴谱
诚一堂琴谱
一峰园琴谱
第一四册
琴学正声
响山堂琴谱
澄鉴堂琴谱
五知斋琴谱
第一五册
卧云楼琴谱
东园琴谱
存古堂琴谱
光裕堂琴谱
琴书千古
第一六册
颖阳琴谱
兰田馆琴谱
大乐元音
研露楼琴谱
第一七册
琴香堂琴谱
自远堂琴谱
第一八册
立雪斋琴谱
琴学练要
春草堂琴谱
敏亭琴剑合谱
龙吟阁秘本琴谱
桐园草堂阳关三叠
酣古斋琴谱
第一九册
太和正音琴谱
裛露轩琴谱
响雪山房琴谱
小兰琴谱
第二〇册
萧立礼琴说
虞山李氏琴谱
琴谱谐声
指法汇参确解
峰抱楼琴谱
琴学参变
琴学轫端
第二一册
邻鹤斋琴谱
天籁阁琴谱
律话
第二二册
梅花仙馆琴谱
一经庐琴学
律音汇考
悟雪山房琴谱
第二三册
乐山堂琴谱
琴谱正律
二香琴谱
行有恒堂录存琴谱
张鞠田琴谱
槐荫书屋琴谱
稚云琴谱
第二四册
师白山房琴谱
荻灰馆琴谱
钱寿占琴谱十操
秋水斋琴谱
钱塘诸氏琴谱
琴学尊闻
琴学入门
青箱斋琴谱
白菡萏香馆琴谱
第二五册
天闻阁琴谱
第二六册
蕉庵琴谱
琴瑟合谱
以六正五之斋琴学秘谱
希韶阁琴谱集成
希韶阁琴瑟合谱
第二七册
枕经葄史山房杂抄
双琴书屋琴谱集成
养性堂琴谱
绿绮清韵
友石山房琴谱
第二八册
枯木禅琴谱
鄂公祠说琴
琴学初津
第二九册
十一弦馆琴谱
琴学摘要
梅盦琴谱
琴学管见
琴学易知
琴学秘诀
沙堰琴编
第三〇册
琴学丛书
姚丙炎古琴藝術 豆瓣
姚丙炎
发布日期 201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香港龍音製作有限公司
姚丙炎(1921.1.9~1983.3.18)名濟良,以字行,祖籍浙江餘杭,中國著名古琴家,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上海分會會員、民族音樂委員會委員、上海今虞琴社顧問、上海音樂學院客席古琴教師。
其父姚銘山善江南絲竹,尤擅三弦、二胡,家中絲竹樂器齊備,閒時合奏消遣,姚丙炎自幼深受熏陶。少時,即隨父拜識馬一浮、張味真、根如和尚等浙江名士,並獲教誨與指點,對其學識修養、為人治學的影響極大。
一九四一年,得二弟及琴家汪建侯啟蒙,邁出琴樂摸索、研究的第一步。一九四六年,從浙江著名琴家徐元白習琴,琴藝日益精進。一九五一年定居上海,與滬上琴人交往,開闊了其琴學視野。工餘主要致力琴學理論及古琴打譜之整理研究,自一九五三年開始對《幽蘭》、《廣陵散》作研究,至一九八三年去世前完成《秋宵步月》、《忘憂》之打譜,期間先後完成四十餘首大小琴曲之發掘整理。其中,《酒狂》、《華胥引》於一九六三年由中國唱片廠錄製成唱片,《幽蘭》、《廣陵散》、《大胡笳》、《楚歌》、《烏夜啼》等,則收錄於當年“古琴資料唱片”中。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三年,短短五年間以其卓著之打譜成果,三次獲邀晉京參加“胡笳音樂座談會”、“全國獨唱獨奏音樂座談會”、“第一次全國古琴打譜經驗交流座談會”等重要學術交流及演出活動;二度參加“上海之春”(第三屆、第四屆)民樂專場音樂會演出。
姚丙炎的琴學琴樂研究成就,受到古琴界乃至音樂界的高度重視及關注,“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因其琴學、琴藝之造詣,曾多次獲得走上職業琴家道路之機會,然而他只“喜愛古琴藝術,並不想以此為職業”,主張操琴“首先是獨樂樂,其次與人樂樂”。打譜,給他帶來無窮樂趣,正如他所說“我喜歡打譜就像旅行家喜歡旅行一樣,我在這無窮無盡的天地里遨遊,感受到新的意境天地”。他以忠於原譜為其打譜原則,對譜本之選擇、譜字之校勘、譜字指法之詮釋處理等皆嚴謹、審慎;循譜按彈時,他以意為先,節奏安排力求自然,並於自然中得古曲真意。姚丙炎操縵、打譜四十餘年,形成神態自若、穩健恬淡、含而不露、音色秀美、生動而不流俗之琴風。
著作方面,曾發表《我彈幽蘭》、《發掘<孤馆遇神>的感受和设想》、《七弦琴曲<酒狂>打谱經過》、《琴曲鉤沉·乌夜啼》等论文;又有闡述其音樂觀、打譜和演奏經驗之札記、後記和專著傳世,已出版的有《唐代陳拙論古琴指法》、《琴曲鉤沉》(上卷);尚在整理待出版的有《琴曲鉤沉——姚丙炎古琴打譜集》、《姚丙炎琴學手稿七種》等。
姚丙炎的打譜、錄音及琴學著作,為後世留下了一筆可貴而豐厚的文化遺產及精神財富。
琴曲钩沉 豆瓣
作者: 姚丙炎 香港恕之斋出版社 2007
全书汇集影印姚丙炎先生毕生打谱心得、札记、考证的手稿,并由姚公白先生整理乐谱,便于今人学习、研究之用,弥足珍贵
附原装正版CD收录姚丙炎先生操曲录音为首度公布
神奇秘谱 豆瓣
作者: 朱权(明) 中国书店出版社 2005 - 1
《神奇秘谱》成书於明初洪熙乙巳(公元1425年),是现存最早的琴曲专集。:书中所收六十四首琴曲是编者从当时『琴谱数家所裁者千有馀曲』中精选出来的,其中颇有一些歷史上很有影响的名作。由於古代音乐不如其它文物那样便於保存,许多古曲不是失传了,就是面目全非。所以古琴谱中保存的古曲,被唐人认为『唯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古曲是总结前人音乐创作经验,探索传统音乐规律所不可缺少的依据。尽管近五百年来,有上百种古谱集中保存了成千首传曲,比较起来,还是以《神奇秘谱》中保存的古代音乐作品史料价值最高。
《神奇秘谱》全书共分三卷。上卷称《太古神品》,收十六首作品。编者认为这些『乃太古之操,昔人不传之秘』,他有意从当时传曲中选择了歷史价值较高酌『太古』传谱。如《广陵散》是『世有二谱』。编者通过比较, 『以是谱为正,故取之』。又如宋代『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而编者则采用了『不分段数』的唐代传谱。这些古谱当时已经无人传授,所以编者未能为之点出句读,其谱式和章法都保存有更多的古代特徵。
中、下卷称《霞外神品》,收四十八曲。这些传谱是编者『昔所受之曲』,其中有源於汉代的《雉朝飞》、《楚歌》;有据晋代笛曲改编的《梅花二弄》,有传自南北朝西曲民歌的《乌夜啼》,有唐代流行的大、小《胡笳》,还有宋代浙派名师郭楚望的《涌湘水云》、毛敏仲的《樵歌》等。这一部分作品曾经长期活跃於古代琴坛,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编者通过师承授受,具有实地演奏的体会,所以『俱有句点』,其谱式也与上卷多有不同。这两卷命名为『霞外』,是因为宋代浙派有一部规模巨大的《紫霞洞琴谱》,收四百馀曲,在它的影响下,元代编有《霞外琴谱》一书。标为『霞外』,表示它直接渊源於共宋、元浙派,继承丁歷史上声望最高的传谱。
浙派古琴遗韵 豆瓣
9.8 (8 个评分) 徐元白 / 黄雪辉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0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龙音唱片
徐元白(1892-1957年)古琴家。号原泊。浙江台州海门人。年轻时从浙派大琴家大体法师学古琴。后遍访全国古琴名师,博收诸家特色。在演奏技巧上继承浙派“微、妙、圆、通”潇酒奔放的特色,自成一种古朴典雅、深造内含,善于抑扬顿挫的独特风格,被称为现代浙派琴家的代表。所演奏的大小琴曲甚多,最精者有《高山》、《墨子》、《蒲湘》、《秋江》等。并作《西泠话雨》等琴曲,已被中央音乐学院研究所录制。抗日战争前后曾在南京组织清溪琴社,又在重庆组织天风琴社。晚年定居杭州,组织西湖月会,研习琴艺。著《天风琴谱》一卷。曾将其父所传琵琶曲《泣颜回》编为琴曲,刊于《今虞琴刊》。一生为推广和发展古琴艺术及培养古琴人才作出了贡献。
1956年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