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难泯岁月 豆瓣
The Unforgettable Memoirs:My life,Shanghai Local Church,and Watchman Nee
作者:
许梅骊
xulon press
2011
- 3
倪柝声领导的中国地方教会运动是二十世纪中国教会史中的重要篇章。对它成功探索的经验及惨烈失败的教训的认真反思,都将成为宝贵的属灵遗产,为今日教会与信徒所借鉴。然而历史的迷雾为这种反思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作者青年时代在上海地方教会受洗,此后在地方教会经历了轰轰烈烈的风波。她追求过,崇拜过,惊栗过,跌倒过,冷淡过,而最终在神长阔高深的恩典中又重新委身。她以极大的勇气,以自己的经历及对地方教会历史孜孜不倦的求索,对这场属灵运动进行了历史的反思,目的是为今日教会及基督徒提供一个积极的、切身的启迪与警戒。本书是一份以难得的视角所作的珍贵记录与思考。
作者青年时代在上海地方教会受洗,此后在地方教会经历了轰轰烈烈的风波。她追求过,崇拜过,惊栗过,跌倒过,冷淡过,而最终在神长阔高深的恩典中又重新委身。她以极大的勇气,以自己的经历及对地方教会历史孜孜不倦的求索,对这场属灵运动进行了历史的反思,目的是为今日教会及基督徒提供一个积极的、切身的启迪与警戒。本书是一份以难得的视角所作的珍贵记录与思考。
优昙婆罗 (1989) 豆瓣
우담바라
导演:
金良得
演员:
尹知好
/
李莹河
…
其它标题:
우담바라
/
Udumbara
…
智晓师父经过九年的修行,开始进入坐禅。在坐禅期间,前尘影事纷至沓来。智晓出家前,俗名贤芝,是个富家女子,她美丽纯情,与贫寒的大学生东华相恋。东华把贤芝介绍给自己的姐姐东美。东美是个盲眼的美丽女子,为了给弟弟东华攒学费,以按摩为业。贤芝一直担心父亲不会同意自己和一个穷小子谈恋爱,谁知父亲却很开通,没有把门第当回事。贤芝非常高兴,把好消息告诉了东华。孰料在二人感情日深的时候,却突然撞见贤芝的父亲奸污了东华的姐姐东美!东华无法面对,与贤芝分手。贤芝自觉理亏,只有默默接受现实,并隐瞒了自己已经怀有东华骨血的事实,独自做了手术。 转自:雨后池塘(
)
贤芝在走投无路时遇到了行者淡视师父。淡视引她入门,做了比丘尼,法号智晓。
在禅院里,有个背柴的帮工叫做蓬斗,他脸部因被烧伤留下了怖人疤痕,居士们看到他经常落荒而逃,只有智晓师父悯恤他。
智晓在坐禅的时候,遇到了大困难。那就是被她埋藏得很深的不堪记忆又都复苏了。过去的那些事,那个人,那段爱又都显现出来,成为回避不了的障碍。她的身体也日渐虚弱。禅院的当家师告诫她,要尊敬自己的肉身,虽然是臭皮囊一具,但修道者以之用功,是上路的资粮。
智晓因之下山抓药,路遇刚刚结束苦行的淡视师父。她问淡视,在苦行的时候,有何收获?淡视却说,我看到了裸身的女人和贪恋女色的男人。智晓沉默了。淡视告诉智晓,有时候令你心痛的爱情,的确是你的毒,但有时候,它,也是你的药。一时的忘记不是办法,记忆可以封存,但不等于伤害已经消失,要用清净佛心的橡皮来擦拭,擦掉它!
智晓的心病是东华,东华于是来。在一个滂沱的雨天,东华站在了智晓的面前。智晓呆住了。眼前出现幻象,似乎自己扑进了东华的怀里。定睛一看,二人却咫尺天涯。
静心之所,阿兰若处。智晓打坐佛前,那眼前的香柱却飘摇不定,心已乱,无所从。
这是智晓必然经历的一劫。有很多的人都曾经有过类似摔跤的经历。如果你是有心人,在坎坷之处添土平整,坎坷便成坦途。如果,你只是匆匆爬起,继续赶路,那么再遇沟壑,还是容易翻船。智晓虽然经历情伤,却不能让伤口愈合。一直以来,她惟有忽视,忘怀,深埋记忆。但是,前行路上,容不得有半点牵挂啊。你若前行,只有放下包袱,治好病患,负重,是会掉队的啊。
片中淡视师父有言,往前走,你会遇到什么?你会遇到更大的墙。你只有不断地翻越,才终会海阔天空。
智晓反复思量,不能自解。她的病情越来越沉重了。蓬斗听说山上有药参,可治百病,便上山采药。途中遇蛇,毒侵全身,已经不治。智晓听说之后,去看蓬斗,蓬斗象个孩子一样,在智晓怀中痛哭。这时,与蓬斗同屋的工人归来,看到屋外有两双鞋,起了疑心。他向屋内偷看,却看到蓬斗跪在师父面前,而智晓却是裸身!工人跑了。镜头再次回转,一切如常,仍是蓬斗哀哭,智晓慈悲安慰。这两个不同的镜头寓意分明,那裸身的影象并非实有,那是工人的心里有,幻化出来的。尽管如此,智晓引咎自恣。六合僧团不能留她,智晓因此被逐出山。
蓬斗不舍,在半路上等待智晓。智晓看着不会说话的蓬斗,告诉他,无论怎样,都要坚强、健康。
智晓借住在朋友英玉家中。英玉怜惜她,约来东华相见。东华再次表明心迹,说愿意抛弃现在所有,换回智晓破碎之心。智晓与东华久久相拥,泪如雨下。她与曾经的至爱怀抱洒泪放手,告诉东华,经过痛苦,便知幻象。执幻而行,更加耽误。最重要的,是不受伤地度过眼前难关。
智晓幼年,母亲便去世了。每当她想念母亲的时候,就会拿出一枚口红,装扮自己。在她和东华相恋时,她曾经涂了口红,找到东华,言及寂寞孤单。东华留下了口红,说现在有我,你不再孤单。二人重逢时,东华为唤起智晓眷恋红尘之心,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口红,以示此清不渝。智晓彼时感伤,留下信物。而下山之后的这次见面,智晓毅然断袂离开,地上,遗落了那枚口红。曾经,那是智晓依赖的寄托的不可割舍的,在没有真正可以放下的时候,它的再现,会动摇本来并不坚固的道心。但是,在体证觉悟的刹那,它,便可以永诀。
智晓牵绊俱无,开始了回归之路。这时,这部影片用了整整8分钟来表现智晓爬越雪山的过程。在这路途之中,雪山之高,之陡峭,之迂回盘旋,智晓步步用心。及至高峰,她已经浑身是雪,饿了,以雪为食,渴了,以雪为水,天地苍茫,冰心一片。这着力描绘的8分钟,如同我们的求道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愿上下而求之啊。
再看淡视。是个勇猛金刚。他能苦行,却又有悲智。在他的行脚路上,不乏大胆之举,意外之措。冰雪天,淡视裸身盘坐,如同赤子,他将身上百衲之衣悉数扔进面前篝火,付之一炬。由此引来旁人讥嫌之议。好在当家师明白他此时用功的次第,告诉他,你的脚已经大了,鞋却小了,为什么不换双鞋呢?淡视在师父的开示下,闭关山洞,开始蛮行。久之,水滴石穿,淡视几乎坐成了雕像。这时,师父又在洞外,殷勤唤他出境:出来,要知道房子也要扔。不要老呆在里面,有太阳才能找到路啊。淡视于此突然顿悟,从此不贪苦行。
淡视开始游历。他或与村童戏耍,或救下渔夫饵下之鱼儿,或与盅惑妓女相机说法。淡视一方面实证着他的修为,一方面也挑战着自己的欲望之心。他说得对,你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欲盖弥彰之于佛法,是行不通的。那是你自己的墙。你不修道,你会假装忘了墙。记住,是假装。但是,你若修道,那墙,你一定会碰上。开启愚智,终有一日,你会穿墙而过。穿过之时,便是在优昙婆罗树下,起身离座之日。
)
贤芝在走投无路时遇到了行者淡视师父。淡视引她入门,做了比丘尼,法号智晓。
在禅院里,有个背柴的帮工叫做蓬斗,他脸部因被烧伤留下了怖人疤痕,居士们看到他经常落荒而逃,只有智晓师父悯恤他。
智晓在坐禅的时候,遇到了大困难。那就是被她埋藏得很深的不堪记忆又都复苏了。过去的那些事,那个人,那段爱又都显现出来,成为回避不了的障碍。她的身体也日渐虚弱。禅院的当家师告诫她,要尊敬自己的肉身,虽然是臭皮囊一具,但修道者以之用功,是上路的资粮。
智晓因之下山抓药,路遇刚刚结束苦行的淡视师父。她问淡视,在苦行的时候,有何收获?淡视却说,我看到了裸身的女人和贪恋女色的男人。智晓沉默了。淡视告诉智晓,有时候令你心痛的爱情,的确是你的毒,但有时候,它,也是你的药。一时的忘记不是办法,记忆可以封存,但不等于伤害已经消失,要用清净佛心的橡皮来擦拭,擦掉它!
智晓的心病是东华,东华于是来。在一个滂沱的雨天,东华站在了智晓的面前。智晓呆住了。眼前出现幻象,似乎自己扑进了东华的怀里。定睛一看,二人却咫尺天涯。
静心之所,阿兰若处。智晓打坐佛前,那眼前的香柱却飘摇不定,心已乱,无所从。
这是智晓必然经历的一劫。有很多的人都曾经有过类似摔跤的经历。如果你是有心人,在坎坷之处添土平整,坎坷便成坦途。如果,你只是匆匆爬起,继续赶路,那么再遇沟壑,还是容易翻船。智晓虽然经历情伤,却不能让伤口愈合。一直以来,她惟有忽视,忘怀,深埋记忆。但是,前行路上,容不得有半点牵挂啊。你若前行,只有放下包袱,治好病患,负重,是会掉队的啊。
片中淡视师父有言,往前走,你会遇到什么?你会遇到更大的墙。你只有不断地翻越,才终会海阔天空。
智晓反复思量,不能自解。她的病情越来越沉重了。蓬斗听说山上有药参,可治百病,便上山采药。途中遇蛇,毒侵全身,已经不治。智晓听说之后,去看蓬斗,蓬斗象个孩子一样,在智晓怀中痛哭。这时,与蓬斗同屋的工人归来,看到屋外有两双鞋,起了疑心。他向屋内偷看,却看到蓬斗跪在师父面前,而智晓却是裸身!工人跑了。镜头再次回转,一切如常,仍是蓬斗哀哭,智晓慈悲安慰。这两个不同的镜头寓意分明,那裸身的影象并非实有,那是工人的心里有,幻化出来的。尽管如此,智晓引咎自恣。六合僧团不能留她,智晓因此被逐出山。
蓬斗不舍,在半路上等待智晓。智晓看着不会说话的蓬斗,告诉他,无论怎样,都要坚强、健康。
智晓借住在朋友英玉家中。英玉怜惜她,约来东华相见。东华再次表明心迹,说愿意抛弃现在所有,换回智晓破碎之心。智晓与东华久久相拥,泪如雨下。她与曾经的至爱怀抱洒泪放手,告诉东华,经过痛苦,便知幻象。执幻而行,更加耽误。最重要的,是不受伤地度过眼前难关。
智晓幼年,母亲便去世了。每当她想念母亲的时候,就会拿出一枚口红,装扮自己。在她和东华相恋时,她曾经涂了口红,找到东华,言及寂寞孤单。东华留下了口红,说现在有我,你不再孤单。二人重逢时,东华为唤起智晓眷恋红尘之心,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口红,以示此清不渝。智晓彼时感伤,留下信物。而下山之后的这次见面,智晓毅然断袂离开,地上,遗落了那枚口红。曾经,那是智晓依赖的寄托的不可割舍的,在没有真正可以放下的时候,它的再现,会动摇本来并不坚固的道心。但是,在体证觉悟的刹那,它,便可以永诀。
智晓牵绊俱无,开始了回归之路。这时,这部影片用了整整8分钟来表现智晓爬越雪山的过程。在这路途之中,雪山之高,之陡峭,之迂回盘旋,智晓步步用心。及至高峰,她已经浑身是雪,饿了,以雪为食,渴了,以雪为水,天地苍茫,冰心一片。这着力描绘的8分钟,如同我们的求道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愿上下而求之啊。
再看淡视。是个勇猛金刚。他能苦行,却又有悲智。在他的行脚路上,不乏大胆之举,意外之措。冰雪天,淡视裸身盘坐,如同赤子,他将身上百衲之衣悉数扔进面前篝火,付之一炬。由此引来旁人讥嫌之议。好在当家师明白他此时用功的次第,告诉他,你的脚已经大了,鞋却小了,为什么不换双鞋呢?淡视在师父的开示下,闭关山洞,开始蛮行。久之,水滴石穿,淡视几乎坐成了雕像。这时,师父又在洞外,殷勤唤他出境:出来,要知道房子也要扔。不要老呆在里面,有太阳才能找到路啊。淡视于此突然顿悟,从此不贪苦行。
淡视开始游历。他或与村童戏耍,或救下渔夫饵下之鱼儿,或与盅惑妓女相机说法。淡视一方面实证着他的修为,一方面也挑战着自己的欲望之心。他说得对,你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欲盖弥彰之于佛法,是行不通的。那是你自己的墙。你不修道,你会假装忘了墙。记住,是假装。但是,你若修道,那墙,你一定会碰上。开启愚智,终有一日,你会穿墙而过。穿过之时,便是在优昙婆罗树下,起身离座之日。
招魂2 (2016)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The Conjuring 2
7.3 (546 个评分)
导演:
温子仁
演员:
帕特里克·威尔森
/
维拉·法米加
…
其它标题:
The Conjuring 2
/
诡屋惊凶实录2(港)
…
故事发生在繁华的都市伦敦,佩吉(弗兰西丝·奥康纳 Frances O'Connor 饰)是一名家境十分贫寒的单亲妈妈,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独自抚养着三个孩子珍妮特(麦迪逊·沃芙 Madison Wolfe 饰)、玛格丽特(劳伦·埃斯波西托 Lauren Esposito 饰)和强尼(Patrick McAuley 饰)。最近,房子里出现的一些灵异现象让一家人陷入了恐惧和绝望之中,更糟糕的是,年纪最小的珍妮特似乎成为了恶灵附身的对象。
教会的驱魔师劳瑞(维拉·法梅加 Vera Farmiga 饰)和艾德(帕特里克·威尔森 Patrick Wilson 饰)介入了此事,尽管他们十分同情这一家人,但两人的首要目的,则是探清此处灵异事件的真实性,然而,除了当事人的一些口述外,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里真的发生了灵异事件,两人在无奈之中只有选择离去。
教会的驱魔师劳瑞(维拉·法梅加 Vera Farmiga 饰)和艾德(帕特里克·威尔森 Patrick Wilson 饰)介入了此事,尽管他们十分同情这一家人,但两人的首要目的,则是探清此处灵异事件的真实性,然而,除了当事人的一些口述外,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里真的发生了灵异事件,两人在无奈之中只有选择离去。
安娜贝尔2:诞生 (2017)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Annabelle: Creation
6.1 (123 个评分)
导演:
大卫·F·桑德伯格
演员:
斯黛芬妮·西格曼
/
特丽莎·贝特曼
…
其它标题:
Annabelle: Creation
/
安娜贝尔:造孽(台)
…
美国中西部某个小镇,玩偶制作师塞缪尔·穆林斯(安东尼·拉帕格利亚 Anthony LaPaglia 饰)和妻子埃丝特·穆林斯(米兰达·奥图 Miranda Otto 饰)女儿安娜贝尔(萨马拉·李 Samara Lee 饰)过着幸福无忧的生活,然而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安娜贝尔的生命,穆林斯一家的生活从此陷入黑暗之中。12年后,一辆老旧的大巴拉来了修女夏洛特(斯黛芬妮·西格曼 Stephanie Sigman 饰)及其收养的孩子,从此之后,穆林斯的房子便成为了她们暂时落脚的新的孤儿院。
此时的塞缪尔面色阴郁,他引领孩子们参观这座房子,却独独禁止女孩们步入安娜贝尔的房间。好奇心颇重的琳达和珍妮丝没有听从塞缪尔的话,她们由此打开了恐怖的大门……
此时的塞缪尔面色阴郁,他引领孩子们参观这座房子,却独独禁止女孩们步入安娜贝尔的房间。好奇心颇重的琳达和珍妮丝没有听从塞缪尔的话,她们由此打开了恐怖的大门……
异教徒 (1973) 豆瓣 IMDb TMDB 维基数据
The Wicker Man
7.9 (132 个评分)
导演:
Robin Hardy
演员:
Edward Woodward
/
克里斯托弗·李
…
其它标题:
위커맨
/
ウィッカーマン
…
20世纪70年代,苏格兰警官豪伊收到一封信,信中称苏格兰西海岸的一个小岛——夏岛上的女孩罗恩·莫里森失踪已久,并向他求助破案。豪伊来到夏岛展开调查,发现岛上的氛围十分怪异。居民们先说不认识这个女孩,后又表示女孩已死。但豪伊没有找到女孩的尸体。失踪女孩的去向愈发不明。案件真相越来越扑朔迷离。豪伊又惊讶地发现岛上的居民是一群并不信仰耶稣基督的异教徒。夏岛勋爵更是似乎拥有极大的权力和声望。他们并不配合豪伊的调查。豪伊准备离开小岛时发现了小岛五月庆典中用活人来祭祀的传统,他准备一探究竟,然而他不知道危险正在向他靠近……
Cho 豆瓣
9.2 (15 个评分)
琼英卓玛觉姆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1997年1月21日
出版发行:
Hannibal Records
Ani Choying Drolma,出生于1971年,尼泊尔。在她13岁时,进入一座位于喜玛拉雅山下,名叫Nagi的藏式佛教尼姑庵内修行。之后,她有幸师从禅师Tulku Urgyen Rinpoche学习参禅、咏唱、典礼与仪式等禅宗教仪,并很快成为出色的唱咏者。自此,她一直服待老师直到他于1996年圆寂。而Tulku Urgyen Rinpoche喇嘛宽容博大的利他之心和处世态度也深深影响到Ani Choying Drolma。后来她有感当地妇女接受的教育过于落后并且不被重视,于是她成立了Nuns Welfare Foundation of Nepal( 尼泊尔尼姑福利基金会 ),并在2000年开办了Arya Tara School,教授11-20岁刚开始修行的尼姑们诸如藏文、英文、数学、自然科学、艺术以及禅宗等课程。
1993年,美国吉他手Steve Tibbetts偶然拜访了一个位于Pharping的寺院,当时Nagi的一些女尼正在这儿学习,有天当她们在神殿做功课时,Steve被这神秘平和的歌声所吸引。这些流传了数百年的宗教歌曲丝毫未受外界影响,仍保持着最初的原始形态,平稳的曲调里透露着某种终极的纯净、详和的灵性光华。他极想把这歌声录下来,但由于当时他并未准备好录音设备,所以次年他带上自己设备亲赴偏远的Nagi寺院做正式的录音。回到家后,他再加入自己的一些演奏,于是就有了这张令人惊异的专辑。
专辑名Cho( 意"断" )是藏式佛教里的一套祈祷仪式,也是Choying和她的同伴修行的功课之一,其大致涵意和我们常听到的"绝七情六欲"、"求六根清净"之类相仿,是一种提高修行者透过事物的实体表像从其无色无相的本质天性认知世界能力的修炼,而这些歌曲咏唱也被视做一种能增强和加深对教义的理解的修行内容。或者我们不用孜求那跳出五行方外的清明境界,但如能时常从这些喻含着亘古睿智的歌声中获得一份从容平静的心境,也许能免去一些不必要的执迷之苦...
1993年,美国吉他手Steve Tibbetts偶然拜访了一个位于Pharping的寺院,当时Nagi的一些女尼正在这儿学习,有天当她们在神殿做功课时,Steve被这神秘平和的歌声所吸引。这些流传了数百年的宗教歌曲丝毫未受外界影响,仍保持着最初的原始形态,平稳的曲调里透露着某种终极的纯净、详和的灵性光华。他极想把这歌声录下来,但由于当时他并未准备好录音设备,所以次年他带上自己设备亲赴偏远的Nagi寺院做正式的录音。回到家后,他再加入自己的一些演奏,于是就有了这张令人惊异的专辑。
专辑名Cho( 意"断" )是藏式佛教里的一套祈祷仪式,也是Choying和她的同伴修行的功课之一,其大致涵意和我们常听到的"绝七情六欲"、"求六根清净"之类相仿,是一种提高修行者透过事物的实体表像从其无色无相的本质天性认知世界能力的修炼,而这些歌曲咏唱也被视做一种能增强和加深对教义的理解的修行内容。或者我们不用孜求那跳出五行方外的清明境界,但如能时常从这些喻含着亘古睿智的歌声中获得一份从容平静的心境,也许能免去一些不必要的执迷之苦...
万物生 豆瓣
7.8 (59 个评分)
萨顶顶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7年9月11日
出版发行:
新汇集团上海音像公司
她所吟唱的源自根本上师祈请文的《妈妈天那》,源自百字明咒的《万物生》,源自宝箧印陀罗尼《陀罗尼》,都是众人好多年都想唱成歌却没有成功的旷世难题,令她自己惊喜不已,于是便更加笃信创作的心灵自然呼应法了。
萨顶顶是一个思考角度独特的聪慧女子,她说音乐本身的流动性很强,所以才能无国界地沟通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但是她觉得在很多中国人学习音乐是时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学习和借鉴海外的音乐作品精华,学习当然是必要的,萨顶顶相信回望自己族群的文化更是意味深长的。所以她要表达和传承一种来自东方,浸透亚州的声音和文化。
萨顶顶说,老外看中国,有的看到了长城,有的看到了故宫,有的看到了内蒙的大草原,有的看到了西藏的布达拉宫,可这些都是一部分的中国,如果中国人不自己站出来传达中国各方各面的精髓,那老外对中国的理解永远是"盲人摸象"。于是,萨顶顶开始努力地回望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历史。在自己的首张专辑中,她首先选中了佛家文化作为她回望东方古文化的一个切入点,因为在她看来,佛家文化是千百年来在全世界认同范围和认知范围最为广泛的东方古文化,所以对萨顶顶来说,她的音乐和她的专辑是属于东方文化的,她不主张大家将佛教作为她音乐的标签,她只是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涉及了佛家文化而已。但非常值得玩味的是,萨顶顶在专辑所唱的三段经文在藏传佛教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妈妈天那》中讲到上师是每个人的灵魂之师,从出生开始就指引人的灵魂,《万物生》的百字明咒则讲究的是轮回,人的一生一世都在转承着前因后果,《陀罗尼》的宝箧印陀罗尼经恰好是概括如来终极思想的,点化人在逝去的时候,其实完全可以看作是另外一种"来"。
对于语言,萨顶顶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在她的专辑中,"自语"是非常非常动人的表达方式,在日本、英国、香港地区做宣传的时候,萨顶顶的自语歌曲都是获得最好反响的,尤其是《锡林河边的老人》,好多日本媒体和听众第一时间都是仿佛在依依呀呀的语韵中听到了犹如母亲一般的温暖,当萨顶顶告诉大家这首作品原来就取名为《外婆》的时候,虽然语言不通,但彼此之间瞬间就没有了距离。萨顶顶说,当初她想到用自语来唱歌,主要是因为时常看到婴儿和母亲之间的交流,那是一种超越了语言的沟通和理解,让萨顶顶相信人在学会语言之前一定已经具有了表达情感的能力,所以这种依依呀呀的语韵可能是最没有束缚的情感表达。当萨顶顶在网上发表了自己的自语作品之后,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人把她拿来和恩雅等人曾经创造过自己的语言做比,但萨顶顶说,恩雅当年还是在努力依据某种语言规律来创造自己的语言,可她认为如果还是需要强调语言本身的含义,那不如就用人类已有的语言,而她努力表达的自语就是要有一种完全自由,每个人听都能在其中融入自己想像和情感理解的直白感动。
萨顶顶是一个思考角度独特的聪慧女子,她说音乐本身的流动性很强,所以才能无国界地沟通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但是她觉得在很多中国人学习音乐是时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学习和借鉴海外的音乐作品精华,学习当然是必要的,萨顶顶相信回望自己族群的文化更是意味深长的。所以她要表达和传承一种来自东方,浸透亚州的声音和文化。
萨顶顶说,老外看中国,有的看到了长城,有的看到了故宫,有的看到了内蒙的大草原,有的看到了西藏的布达拉宫,可这些都是一部分的中国,如果中国人不自己站出来传达中国各方各面的精髓,那老外对中国的理解永远是"盲人摸象"。于是,萨顶顶开始努力地回望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历史。在自己的首张专辑中,她首先选中了佛家文化作为她回望东方古文化的一个切入点,因为在她看来,佛家文化是千百年来在全世界认同范围和认知范围最为广泛的东方古文化,所以对萨顶顶来说,她的音乐和她的专辑是属于东方文化的,她不主张大家将佛教作为她音乐的标签,她只是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涉及了佛家文化而已。但非常值得玩味的是,萨顶顶在专辑所唱的三段经文在藏传佛教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妈妈天那》中讲到上师是每个人的灵魂之师,从出生开始就指引人的灵魂,《万物生》的百字明咒则讲究的是轮回,人的一生一世都在转承着前因后果,《陀罗尼》的宝箧印陀罗尼经恰好是概括如来终极思想的,点化人在逝去的时候,其实完全可以看作是另外一种"来"。
对于语言,萨顶顶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在她的专辑中,"自语"是非常非常动人的表达方式,在日本、英国、香港地区做宣传的时候,萨顶顶的自语歌曲都是获得最好反响的,尤其是《锡林河边的老人》,好多日本媒体和听众第一时间都是仿佛在依依呀呀的语韵中听到了犹如母亲一般的温暖,当萨顶顶告诉大家这首作品原来就取名为《外婆》的时候,虽然语言不通,但彼此之间瞬间就没有了距离。萨顶顶说,当初她想到用自语来唱歌,主要是因为时常看到婴儿和母亲之间的交流,那是一种超越了语言的沟通和理解,让萨顶顶相信人在学会语言之前一定已经具有了表达情感的能力,所以这种依依呀呀的语韵可能是最没有束缚的情感表达。当萨顶顶在网上发表了自己的自语作品之后,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人把她拿来和恩雅等人曾经创造过自己的语言做比,但萨顶顶说,恩雅当年还是在努力依据某种语言规律来创造自己的语言,可她认为如果还是需要强调语言本身的含义,那不如就用人类已有的语言,而她努力表达的自语就是要有一种完全自由,每个人听都能在其中融入自己想像和情感理解的直白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