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书
番汉合时掌中珠 豆瓣
作者: (西夏)骨勒茂才 译者: 黄振华 / 聂鸿音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9
西夏文和汉文双解通俗语汇辞书。党项人骨勒茂才编﹐刊於西夏仁宗乾佑二十一年(1190)。1909年在中国黑水城遗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土。木刻本﹐蝴蝶装﹐共三十七页。序言有西夏文和汉文两种﹐内容相同。谓“不学番言﹐则岂和番人之众﹔不会汉语﹐则岂入汉人之数。”表明编纂目的是为了便於番(党项)﹑汉相互学习对方语言。书中每一词语都并列四项﹐中间两项分别是西夏文和汉译文﹐右边靠西夏文的汉字为西夏文注音﹐左边靠汉译文的西夏文为汉字注音。词语编排以事门分为九类﹕①天体上(天空)﹐②天相中(日月星辰)﹐③天变下(天体自然变化)﹐④地体上(大地)﹐⑤地相中(山川河海)﹐⑥地用下(矿产﹑植物和动物)﹐⑦人体上(君子﹑小人)⑻⑧人相中(人体各部)﹐⑨人事下(人事活动及有关事物)。最後一类约占全书一半﹐包括亲属称谓﹑佛事活动﹑房屋建筑﹑日用器皿﹑衣物首饰﹑农事耕具﹑政府机构﹑诉讼程序﹑弹奏乐器﹑食馔﹑马具﹑婚姻等。该书是研究西夏语言﹑文字﹑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对解读西夏语起了重要作用。原书刊本现在苏联﹐目前流行的是罗福成1924年的手抄石印本。
俄国柯兹洛夫从黑水取走的《掌中珠》,原件现藏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一九一二年,罗振玉在日本会见当时的彼得堡大学教授伊凤阁,得见《掌中珠》一页,深知该书的重大学术价值,次年即向伊凤阁借得《掌中珠》九页,付诸影印,始在学术界流传,但尚不过全书的四分之一。一九二二年,伊凤阁到天津,罗氏又借得全书照片,即命其子罗福成校理抄写,一九二四年由贻安堂经籍铺作为《绝域方言集》第一种刊行于世,这便是后来流通较广的罗抄本。数十年来,由于苏联方面一直未将《掌中珠》全部原件发表,后人的研究就不得不以罗抄本为据,学者每以不见全豹为憾。七十年代末,美国学者陆宽田访苏,在列宁格勒东方学研究所摄得《掌中珠》全部,归国后进行了初步整理研究,一九八二年以《合时掌中珠》为书名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刊布,书后附有《掌中珠》全部原件影照,陆宽田将其分为A本和B本。至此,湮没约八百年的《掌中珠》原件终于重见天日。
日汉惯用语谚语辞典 豆瓣
作者: 陶元山 2007 - 1
世界上的任何语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其自身的特点,例如日本语中惯用和谚语的运用,就是其重要的语言特点之一。在日语文章或口语中经济使用惯用语和谚语,既显示了语言的丰富、生动、活泼、简洁、风趣,也更充分地表达了思想感情。
本词典的一大特点是词条丰富、文字简练、释义准确。作者在潜心研究和编纂本辞典的过程中,曾先后查阅了许多种国内外类辞书。本辞典共收录15000余条词组,与已出版的中外同类辞书相比较,词条数量至少多出一倍以上。
本辞典查阅方便、先按十音图索引查找,如查不到时、再在“意思相同或相类”索引中按五十音图查找。
2007年12月10日 已读
穏座の初物
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