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生活,在别处:海明威影像集 豆瓣
作者: [美] 玛瑞儿·海明威 / [美] 鲍里斯·维多夫斯基 译者: 高方 / 王天宇 译林出版社 2019 - 10
海明威逝世五十周年后,他的孙女玛瑞儿·海明威终于执笔,独家披露祖父鲜为外人所知的人生经历与写作历程。全书收录三百余幅珍贵照片及手稿、资料图片等,其中大多数是首次公开发表。影像集以独一无二的“亲密视角”,向读者展示了被称为“美利坚精神支柱”的文坛硬汉、战士、猎人、丈夫、情人、父亲……鲜为人知的一面,剥开“海明威”的坚硬外壳与光环层层包裹下,露出“欧内斯特”的柔软内核,展现属于一个鲜活生命的冲动激情、矛盾抗争、迷惘求索和虚妄狂欢。
一生的凝视 豆瓣
Jane Bown: A Lifetime of Looking
9.0 (10 个评分) 作者: [英] 简 ·鲍恩 摄 / [英] 卢克·多德 编 译者: 钱卫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8 - 10
“英国布列松”简·鲍恩一生的创作精华
从世界名流的标志性肖像到深刻而温柔的街拍
在曾由男性主宰的英国媒体界她从未空手而归
◎ 编辑推荐
▲ 世界名流在她面前卸下防备,袒露自我
用购物袋装相机的小个子女士简·鲍恩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往往能在五到十 分钟的拍摄许可时间内拍到理想的画面。她不仅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精髓,还能让对方以自己的心意回应她的对视。在平等坦诚的氛围里,塞缪尔·贝克特、玛格丽特·撒切尔、穆罕默德·阿里、列侬、贾格尔、伍迪·艾伦、塔可夫斯基、伊丽莎白女王等等留下了标志性的肖像。
▲ “英国布列松”温柔凝视众生,寻找喧嚣中的静默
被誉为 “英国布列松”的简,当出于自己的兴趣拍照时,将镜头对准田里的劳动者、马展观众、海滩上的情侣、罢工示威中的工人、马戏团演员、援助组织里的儿童……普通人的专注、喜悦、迷茫、疲倦被她温柔捕捉。她总能将拍摄对象从喧闹混乱的现实中分离出来,让他们呈现出仿佛飓风中心般的安静姿态。通过这些不那么出名却感性有力的纪实作品,我们看到她理想中的世界。
▲ 充满智慧的编排构造出比单张照片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编者精心挑选的 200 多张照片大致按拍摄时间排列,每十年划为一章,每章内部打乱时间顺序,全凭视觉元素联结。于是我们看到在有华丽挂毯的房间参加房屋拍卖的绅士们旁边是一位戴着相似礼帽在长椅上吃东西的流浪汉,头挨头趴在人行道上的两个小男孩与在电影片场大咧咧蹲坐的列侬仿佛隔空分享着童趣,草丛里难辨面目的雕像与地里收割作物的农民在某处相遇……画面之间迸发出的微妙张力,为欣赏画册增加更丰富的趣味。
◎ 内容简介
从学生时代的湿版作品到生命里拍摄的最后一张肖像照,本书回顾了英国摄影大师简·鲍恩(1925—2014)一生的创作精华。在为老牌星期日报纸《观察家报》担任摄影师的65年里,她直视过塞缪尔·贝克特的敌意,面对过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强硬,捕捉过若有所思的穆罕默德·阿里。她喜爱在自然光下拍摄人物放松的姿态,用黑白灰表达人物的精髓。除了各界名人的肖像照,她还拍摄时常被忽视的人或事:邮局罢工、渔民的抗议、国王路上的朋克族、女性援助庇护所的儿童等等。本书由她的好友卢克·多德(Luke Dodd)精心编辑,从她一生的作品中精选了200余幅照片。这些直抵人性深处,又不流于感伤,充满尊重和温暖的作品,奠定了简·鲍恩的英国摄影大师地位。
◎ 媒体推荐
这本编辑得妙趣横生的画册(看那些可爱的并置图片)印证了《观察家报》摄影师简·鲍恩快速拍摄完美照片的本能。你不记得有多少标志性人物的真正标志性的照片其实是她拍的。
——《泰晤士报》
在这本绝妙的画册中,一个低调、谦逊、内向的女人与她享誉世界的知名作品形成了鲜明对比。
——《每日邮报》
这是一本从查理·卓别林跨越到比约克的精彩画册。她的照片永远那么令人惊讶,还往往打动人心。
——《观察家报》
它奠定了鲍恩作为英国最伟大的摄影师之一的地位。
——《独立报》
她捕捉被拍摄者的气质的能力在这本书中显露无疑,从詹姆斯·鲍德温、米克·贾格尔、女王的肖像,到理查德·伯顿、伊丽莎白·泰勒和诺埃尔·科沃德在一起的相当奇妙的照片。读这本书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同时它还是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一份历史记录。
—— A Little Bird 网站
简·鲍恩得到“执着的简”这个昵称的原因是,她从不失误。在《一生的凝视:摄影大师简·鲍恩精选集》中,你会看到她在拍摄肖像时的神奇之处,这些肖像包括米克·贾格尔、玛戈特·方婷等名人,也包括矿工、渔夫、舞女等普通人。精妙绝伦。
—— RED 书评
◎ 名人推荐
“她就像英国的卡蒂埃-布列松,创造出最出色的作品。她不依赖于技巧或花招,只是简洁、诚实地记录,用那双敏锐而睿智的眼睛。”
—— 斯诺登勋爵(Lord Snowdon)
“她是一个充分利用瞬间的肖像创作者,把一些独特的东西变成历史的一部分。比如她那张萨缪尔·贝克特的肖像,是贝克特的标志性照片之一。其中有一种愉悦,我认为是她从别人身上发现的愉悦让她的作品总能成功。”
—— 桑迪·奈恩(Sandy Nairne),英国国家肖像馆前馆长
“她是《观察家报》的DNA的一部分——她对这份报纸的历史和英国的艺术财富的贡献都是不可估量的,并且会比她的生命更长久。”
—— 约翰·穆赫兰德(John Muholland),《观察家报》编辑
岡田奈々 ファースト写真集 『 飾らない宝石 』 豆瓣
ワニブックス 2018 - 2
その48グループ史上最もマジメといわれるキャラクターと安定したパフォーマンス力で、【AKB48の良心】であり続けてきた岡田奈々。新グループSTU48をキャプテンとして先導し、'18年1月の初ソロコンサートはアーティスト級の圧倒的な歌唱力で大成功に導いた。そして満を持したこのタイミングでAKB48の新曲のセンターに抜擢! さらに待望のファースト写真集の発売!! 誰もが認め、祝福するAKB48新エースの、透明感と神秘性に満ちた硬質な美しさのすべてをここに! ! !
※ポストカード5種類のうち1枚をランダム封入
階段少女 豆瓣
作者: 森カズシゲ TOブックス 2011 - 8
日常生活で誰もが使う「階段」。
そこは様々な人間がすれ違い、行き来する場。
そんな階段で、偶然か、はたまた神の悪戯か、見上げるとそこにあるスカートギリギリの絶対領域。
自然な動きの中で見える偶然の一瞬。
無防備が生む、凝視するのをためらうあの聖域(エリア)。
本書は、「階段」と「瞬間」をキーワードに、色々なシチュエーションで、様々な仕草を見せる、制服姿やOL、普段姿の彼女達の日常と非日常の境界にフォーカスをあてた一冊です。
オールカラー撮り下ろし!
SCHOOLGIRL COMPLEX 2 放課後 豆瓣
作者: 青山裕企 銘顯文化
學生生活中充滿戲劇性的「青春的一頁」,絕大多數都發生在放學後。有的是社團活動、有的是學園祭的籌備工作、有的則發生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試圖解開塵封已久的記憶,放學後的情景……夕陽的色調、汗水的味道、呼吸的律動。至今它們依然可以鮮明地浮現在我的腦海裡,恍如昨日。──高中一年級時,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差點和女生交往。為什麼會說差點呢?那是因為我才剛剛告白完,她就變心了,結果一次的約會也沒有,甚至連對方的手都沒有牽到,我就被甩了。──「青春的第一頁」就這樣草草結束。我放學後的記錄,就像是一本留白了大半的筆記本。有如龍捲風般,頃刻即逝的雀躍感、酸中帶甜的青澀滋味,這些我依然記憶鮮明。只是最終,還是沒能觸摸到她的手,沒能搞懂女生真正心裡在想什麼。
或許,我只是一味地追求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形象而已,畢竟當時的我只是個自我、盲目、又害羞的小鬼頭。但也正因為如此,「長大的自己」在回顧「年少輕狂的自己」時,總有那麼一點點羨慕。對女生容易患得患失的那段放學後的時光。迸發的欲望與妄想、雀躍的情感,這些已沒有機會再經歷一次的青春期珍貴的記憶。我希望能夠將它們化作鮮明的印象,深深地烙印在我心底。──果然,我還是拿女生沒輒啊……直到現在,依然如是。
潮騒 豆瓣
8.3 (13 个评分) 作者: 齋藤 飛鳥 幻冬舎 2017 - 1
乃木坂46・齋藤飛鳥の1st写真集。
北海道と沖縄で撮影しました。
気球に乗ったり、木の船に乗ったり、セグウェイに乗ったり・・・。
本邦初公開となる水着も披露。
見たことのない彼女の素顔が詰まっています。
「北海道と石垣島は、気温と湿度が全然違うので、表情も違うとカメラマンさんに言われました。
ロケ地もそうですが、表情にもすごく差があるので、そこも楽しみにみてほしいです。
あと、自分では海が似合わないと思っていましたが、「意外といけるね」とスタッフさんに言われたことが嬉しかったです(笑)
1冊まるまる自分一人なので、本当に見てくれる人がいるか心配です。。。
齋藤飛鳥」
★通常特典:特製ポストカード1枚封入(全8種類)
白石麻衣写真集 パスポート 豆瓣
9.3 (12 个评分) 作者: 白石 麻衣 講談社 2017 - 2
乃木坂46No.1美形メンバーの過去最高に“おしゃれでセクシー”な決定版写真集!人気アイドルグループ・乃木坂 46 のNo.1美形メンバーであり、女性ファッション誌でモデルも務める 白石麻衣の待望の 2nd 写真集。男女両方に満足してもらえる、“おしゃれでセクシー”なテイストに仕上がっています!
【注目ポイント】
■アメリカ西海岸を縦断し、サンディエゴとロサンゼルスで4日間にわたるロケを敢行。
■男性なら誰もが魅了され、女性から見ても憧れる、美神“まいやん”の圧倒的美しさを捉えました!
■初めてのランジェリーショットも披露!チャームポイントの透き通るような白い肌にも注目!
■海外で見せる自然体の笑顔、おいしそうにごはんを食べる様子など、リラックスした姿も見どころ。
■さらに、乃木坂46史上過去最高のセクシーショットに挑戦しています!
■美しさとセクシーさを兼ね備えた、新時代のミューズの誕生です!
【白石麻衣コメント】
「ずっと行きたいと思っていたアメリカ西海岸でのロケで、とっても楽しみながら撮影できました。ハンバーガーやメキシカンなど、毎日食事がおいしくって、撮影があるのも忘れてたくさん食べちゃいました(笑)。
今回の写真集では、“おしゃれでセクシー”をテーマに、初めてのランジェリーでの撮影や、これまでやったことのないようなショットにも挑戦しています。とってもきれいに撮ってもらえた自信作なので、男性女性問わず、いろんな方に“新しい白石麻衣”を見てもらえたらいいなと思います!」
【プロフィール】
■白石麻衣(しらいし・まい) 1992年8月20日 生まれ。24歳。群馬県出身。2011年、乃木坂46の1期生として活動開始。6thシングル『ガールズ・ルール』でセンターを務めるなど、常にグループの中心的メンバーとして活躍。乃木坂46イチの美貌の持ち主で、「女子がなりたい顔No.1」とも称されている。女性ファッション誌『Ray』『LARME』ではモデルも務めているほか、2016年公開の映画『闇金ウシジマくん Part3』に出演するなど、女優としても活動中。
RiCENo.1 AUTUMN 2016 豆瓣
作者: ライスプレス ライスプレス 2016 - 10
2016年秋、日英バイリンガルのまったく新しいフードカルチャー&ライフスタイルブックが登場します!
◎メインテーマは「Lifestyle for Foodies」です。
すでに欧米ではハイクオリティーなフードカルチャーマガジンが続々と創刊され、人気を博している中、どの国にも負けない食文化を誇り、そこに対応するカルチャー/ライフスタイルが広がる日本から、世界に発信する媒体です。ごはん(ライス=フード)が大好きなFoodiesに向けたライフスタイルブッックがいよいよ誕生します!
◎創刊号の特集は(創刊号だけに)「ごはん」です
<特集コンテンツ>
・DJみそしるとMCごはんが伝授するおにぎりとおにぎらずの作り方
・世界のごはんマップ、生産地と消費量比較
・東京定食ラプソディー 美味いだけじゃない東京で味わえる一味ちがう定食屋を紹介
・米屋はなぜ潰れない? 東京新世代米屋を徹底取材
・いま御用聞きがカッコイイ! 御用聞きファッショングラビア by 川島小鳥
・若木信吾が捉える、日本の田園風景「ライスランドスケープ」など
◎吉本ばなな、二階堂ふみ、蜷川実花など豪華連載陣
・蜷川実花「男子丼」(イケメン俳優が丼飯をかっこむ姿を撮り下ろし)第1回:坂口健太郎
・藤代冥砂「四十七味」(都道府県の郷土料理を撮り下ろし)
・二階堂ふみ「ふみ、母の味」(大好きな子供に母の味を伝授)
・佐内正史「アラレー」(アイドルがラーメンとカレーを食べる姿を撮り下ろし)第一回:古川未鈴、夢眠ねむ(でんぱ組.inc)
・吉本ばなな(書き下ろし巻末エッセイ)
その他、DJみそしるとMCごはん、ダースレイダー、平野紗季子、根本宗子、小宮山雄飛など
2017年3月6日 已读
蜷川実花、藤代冥砂、二階堂ふみ、佐内正史,知名摄影师、女星cast
摄影 日本 杂志
多多,爸爸一直在这儿 豆瓣
9.4 (7 个评分) 作者: 肉腾腾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5 - 4
作为父亲,肉腾腾为自己的孩子取名“多多”,寓意快乐多多,幸福多多。从他诞下的第一天起,父亲就开始用相机镜头记录他的成长。
孩子第一次哭喊,第一次张嘴吮吸,第一次咧嘴微笑,第一次生病,第一次叫“爸爸”,第一次理发,第一次上学、背书包……父亲一边记录,一边对孩子谆谆教导。他带孩子见识海水和沙滩,见识乡野和土地,一起和动物对话,一起下厨做菠萝包……
他说:“这不是我献给多多的书,而是多多献给我的书。这些摄影和文字不仅仅是给他的一份记录,记录他的成长,也在记录我的成长”。这正如刘瑜所写的,“应该被感谢的是孩子,是他们让父母的生命更“完整”,让他们的虚空有所寄托,让他们体验到生命层层开放的神秘与欣喜。”
大画幅摄影的奥秘 豆瓣
作者: 蒋载荣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 - 3
来自于台湾地区的蒋载荣教授,早年在台湾地区发行过数本黑白摄影专著,颇受影友的好评。《大画幅摄影的奥秘》一书是他的最新力作,并第一次直接授权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简体中文版。由于大画幅相机属于技术相机,虽然操作性极佳,画质也远比数码单反优异,但是如何正确操作使用,往往莫衷一是。作为美国风光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嫡系弟子,蒋载荣使用大画幅照相机的经验接近30年,对于大画幅摄影感悟颇深,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大画幅摄影的奥秘》内容包括:大画幅相机分类、镜头与成像、前后板制动操作、焦平面与景深控制、“沙姆定律”与“枢纽律”曝光表尺制作、彩色底片的冲洗,等等。本书的附录部分收录了大量精彩的大画幅彩色和黑白摄影示范案例。全书图片近400张,值得影友钻研学习与珍视收藏。
Vivian Maier: Out of the Shadows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Vivian Maier / Richard Cahan CityFiles Press 2012 - 10
Presenting her breathtaking photographs alongside interviews with those who knew her best, this volume is the first attempt to put Vivian Maier’s work in context and create a moving portrait of her as an artist. Though she created more than 10,000 negatives during her lifetime, only a few of them were ever seen by others. Shortly after her death in 2009, the first group of her unseen photographs—gritty with humanity and filled with empathy and beauty—were shown online. What followed was a firestorm of attention, catapulting Maier from previous obscurity to being labeled as one of the masters of street photography. Her work has appeared in numerous museum exhibits and a feature-length documentary on her life and art has already been planned. Features 275 black and white photos on heavy gloss paper.
Before They Pass Away 豆瓣
作者: Jimmy Nelson teNeues 2013 - 10
This historic volume showcases tribal 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 With globalization, these societies are to be prized for their distinctive lifestyles, art and traditions. They live in close harmony with nature, now a rarity in our modern era. Jimmy Nelson not only presents us with stunning images of customs and artifacts, but also offers insightful portraits of people who are the guardians of a culture that they--and we--hope will be passed on to future generations in all its glory. Nelson's large-plate field camera captures every intricate detail and fine nuance for posterity. What's more, this splendid pageantry is set against a vivid backdrop of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pristine landscapes. English/German/French edition.
Review
The ingenuity of tribal societies shines in "Before They Pass Away"...Nelson brings the expressive personalities further to life with a photographic style derived from Irving Penn and Malik Sidibe, making for a visually rich and fascinating read-and an ideal conversation-starter on any well-curated coffee table.
Fabio Morelli, Elle Décor.com, October 8, 2013
Jimmy Nelson has spent the past three years traveling to some of the most remote places on Earth capturing the lives of indigenous people, from the frigid moutains of Mongolia to the endless sandy deserts of Namibia.
Drama and emotion are crucial to Nelson's photography because he's on a search for beauty.
Lorraine Boissoneault, weather.com, October 1, 2013
Photoshop Lightroom 3摄影师专业技法 豆瓣
作者: 凯尔比 译者: 袁鹏飞 / 许伟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 10
《Photoshop Lightroom 3摄影师专业技法》内容简介:Scott Kelby是世界顶级Photoshop畅销书作者,《Photoshop Lightroom 3摄影师专业技法》继承了其获奖图书《Photoshop数码照片专业处理技法》的步骤清晰、语言平实和布局设计便于阅读等特点。在《Photoshop Lightroom 3摄影师专业技法》中,Scott不仅仅演示哪些滑块有哪些功能(每本Lightroom书籍都会这样做),而且用三个简单而出色的方法介绍了新的数码摄影工作流,使《Photoshop Lightroom 3摄影师专业技法》成为极佳的学习工具。在整《Photoshop Lightroom 3摄影师专业技法》中,Scott与您分享他自己的个人设置和影室测试方法。他清楚地了解Lightroom中每个设置的功能及效果,他会全部告诉您哪些方法最有效,哪些应该避免使用,及其原因。整《Photoshop Lightroom 3摄影师专业技法》是按照实际工作流顺序编排的,每项内容都逐步详细介绍,因此,您一开始就可以像专业人士那样使用Lightroom。《Photoshop Lightroom 3摄影师专业技法》与众不同的是最后两章,Scott在这里回答了最常见的Lightroom问题:“我应该按什么样的顺序操作,哪些应该在Photoshop中完成?”另外,《Photoshop Lightroom 3摄影师专业技法》首次披露Scott的“Lightroom七大核心技术”,以帮助您掌握驾驭Lightroom最重要的七个核心技能。
在Scott的“Lightroom Live!”巡讲班上,他与数千摄影师分享他的工作流,他了解当今数码摄影师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想学到的知识,使他们的工作流变得更快捷、简单而有趣。他把所有这些内容集到《Photoshop Lightroom 3摄影师专业技法》的这一版本中。
这是一本以清晰、准确而直观的方法介绍整个工作流的书籍。此外,因为Scott把Adobe Photoshop无缝集成到这一工作流中,所以您还将学到一些最新的人像和风景照片的Photoshop处理方法,这使《Photoshop Lightroom 3摄影师专业技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没有任何Lightroom学习方法比这本创新的新书更快捷、更直观、更有趣了,您一定会喜欢它。
凝视西藏 豆瓣
作者: 皮皮鲁的草鞋 2013 - 7
《凝视西藏:一个自由摄影师的心灵镜像》以自助旅行摄影者的角度、散文游记的形式,图文并茂地描述了行走西藏的见闻和趣事,进而探究了在藏地景色里内心的感悟和变化。本文还从最初的行前准备到实际的拍摄应变,包括拍摄地点和季节的选择、拍摄时机、摄影后期的建议、户外生存的基本常识、吃住行的解决方案等等,做了详尽的描述,尽可能地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藏地美景的博大,感受自然景色对人心灵的冲击。《凝视西藏:一个自由摄影师的心灵镜像》亦可作为自助旅行西藏的指南书籍。
二十位人性见证者:当代摄影大师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阮义忠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
20世纪上半叶,电影还不发达,电视刚刚起步,一批优秀的摄影家,开始用镜头叙述时代的变迁,记录人生百态,揭露最真实的人性。他们的镜头里有各色各样的人物、城市和农村、战争与和平、时间与细节……同时,这些作品都打上了强烈的个性化的印记,表达出摄影家的观念、情感以及他们观察和触摸外部世界的方式,他们是20世纪的“人性见证者”。
作者阮义忠以亲切活泼的笔调及丰富的摄影作品,介绍了桑德、布列松、卡帕、阿勃丝、寇德卡等二十位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杰出摄影家的生平经历与影像风格。
家庭日记 豆瓣
ダカフェ日記
8.7 (20 个评分) 作者: [日] 森友治 译者: 渠海霞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2 - 2
夫妇二人,两个小孩,还有爱犬一只。令你倍感亲切而熟悉的日常家庭生活。
毫无雕饰。至真、至纯、令人怦然心动。那些恍如昨日的美好瞬间,被父亲的照相机一一定格
“日本2006博客大奖”摄影大奖得主。
由日访问量高达7万的超人气博客整理而成。
摄影全接触 (1989) 豆瓣
Contacts
导演: 雷蒙·德帕东
其它标题: Contacts
Netflix and Photography: Contacts
The following series of DVDs, originally seen at 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Photography (ICP), can now be rented via Netflix. Take a look if you haven’t had a chance to watch them yet.
Contacts (Volumes 1, 2, 3)
Contacts 1: The Great Tradition of Photojournalism
William Klein, Henri Cartier-Bresson, Raymond Depardon, Mario Giacomelli, Josef Koudelka, Robert Doisneau, Edouard Boubat, Elliot Erwitt, Marc Riboud, Leonard Freed, Helmut Newton, and Don McCullin
Contacts 2: The Renewal of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Nan Goldin, Sophie Calle, Duane Michals, Sarah Moon, Nobuyoski Araki, Andreas Gursky, Hiroshi Sugimoto, Thomas Ruff, Lewis Baltz, Jean-Marc Bustamante, and Jeff Wall
Contacts 3: Conceptual Photography
John Baldessari, Bernd and Hilla Becher, Christian Boltanski, Alain Fleischer, John Hilliard, Roni Horn, Martin Parr, Georges Rousse, Thomas Struth, and Wolfgang Tillmans
我从战场归来 豆瓣
作者: 唐师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 7
1990年,中东火药库被引爆,战争硝烟弥漫海湾,并迅尔演变为20世纪仅次于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湾战争。远离“冷兵器”的现代战争,少了荡气回肠万人冲杀的壮烈,多了瞬间殒命变幻莫测的神秘,禁飞、戒严、封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文明”战争造就的是人间地狱——精神肉体双重折磨中的无可逃遁。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新华社摄影记者唐师曾主动请缨,独自潜入伊拉克。孤胆英雄凭借北大国际政治系的学养修炼,凭借多年对时事的关注和特有的新闻敏感,穿梭交战双方,斗智斗勇,发出一张张珍贵照片,炮制一篇篇战地飞鸿。
在巴格达,他顶着萨达姆共和国卫队的枪口,吸着混杂各种燃烧物释放的气体,暍着被贫铀弹污染的自来水。在约旦,他与外国同行勇闯戒备森严的边防站,深入报道约伊边境难民,混迹支持萨达姆的反美游行,用相机传递战争的紧张。在以色列,他在“飞毛腿”空袭中奔走街头,记录战争废墟、防毒面具下的恐惧;在戒严的加沙的枪声中,悄无声息地拍下以色列军人与巴勒斯坦人的每一次交锋……
作为战时涉足国家最多的中国人,也是唯一往返交战国双方的记者,“唐老鸭”将海湾战争时的工作激情,沉淀为富有节律而流畅的文字,以成本书。现代战争的肃杀氛围、孤单无助的大量难民、并肩报道的各国同仁等,在诙谐而亢奋的文字中淋漓尽现,纪实中游弋着唐式之“疯”,向我们展示了关于血汗、梦想、死亡和荣誉的战地风云。
这是一本用身躯和生命谱就的一个人的战争史实,他的诗一般的文字十几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阅读的激情在全国大小校园里随着青春荡漾,累计发行超过百万册——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经典。
壹玖壹壹 豆瓣
作者: [美国] 刘香成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 - 10
1911年的武昌起义是加速清王朝覆灭的关键,促成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建立。为纪念辛亥百年,本书将来自全球的大量珍罕历史图片汇集成册,以独特的视角,帮助历史学家反思这一中国近代史上的开创性事件。其中许多照片乃首度披露。
慈禧太后、康有为等保皇派,梁启超等立宪派,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者,袁世凯这类军阀,严复、蔡元培之类的教育家等,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功过如何认识,不断在海内外学者中引发睿智而激烈的辩论。海峡两岸均在欢庆重要的周年纪念日,但对辛亥革命遗产的解释却不尽相同。抛开派别的分歧,所有中国人都将那段动荡岁月视为“百年忧虑”或“百年屈辱”,其中蕴含的情感至今萦绕在人们心头。
通过历时一年对全球范围内公共展馆和私人藏品的梳理汇编,本书旨在为国人打造一部可信的“集体记忆”。协助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为中美关系铺平道路的亨利•基辛格最近写道,即使最具开放思想的中国国际主义者都认为,中国过去遭受的不公正对待决定了她如何参与世界事务、如何界定在其中所要扮演的角色。
时值辛亥革命100周年,本书将通过所收集的影像,为今天与未来的读者塑造1850—1928年间中国日常生活、历史事件与社会巨变的视觉叙事。它提供了一个历史背景,在这里,我们反思过去,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