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
忆毛姆 豆瓣
Search for Nirvana
作者: (英)罗宾·毛姆著 译者: 薛相林,张敏生译 重庆出版社 1986
毛姆的侄子写的,真切的反映了作者的对于毛姆的生活及内心的认识,小说始终围绕毛姆的生活展开,并且在开头采取了倒叙的手法,以画面感很强的语言,开始描述毛姆的一生,也与书名很切,本身是忆,为传记蒙上了一层朦胧的惆怅感。(最后暴个料,毛姆是同性恋,这个写书的侄子也是,奇怪啊,看来确实会遗传)
木麻黄树 豆瓣
The Casuarina Tree
8.7 (32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黄福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5
《木麻黄树》是英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故事圣手”毛姆的一部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收录了他最出色的六个短篇。这些小说篇幅大致相当,介于中篇和短篇之间,并都以马来亚、婆罗洲为背景,生动地描写了一些西方人(大多数是英国人)在远东殖民地的经历,特别描写了他们在与原来所处的西方文明世界隔绝之后,在精神上受到的种种折磨。“木麻黄树”本来是一种在热带的沼泽和岸边疯长的植物,当毛姆发现当地人将其视作一种不祥的征兆后,遂决定取之以为他这本专写东南亚背景的短篇小说集最恰切的书名。在殖民地的大背景下,每一段悲惨人生经历的背后,无论是害人者还是受害者,可以说最后都是受害者,没有一个是胜利者。文化差异、冲突、孤独、恐惧、犯罪,是这六个短篇的关键词。评论家西利尔•康诺利将这本短篇小说集列为“现代主义运动百部经典”之一,认为它“为我们准确地描绘了英国人在远东的生存状况,这是以前从来没有人写过的”,小说家哈特利更认为这是一部近乎完美的作品,它具有“强大的叙事能力和独特的戏剧效果”,它“深刻地揭露了人物内心动机中更卑鄙的一面,而且分析透辟”。时至今日,《木麻黄树》仍被誉为毛姆最优秀的短篇小说集之一,这六个短篇已经成为短篇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范本。
巨匠与杰作 豆瓣
Ten Novels and Their Authors
7.7 (23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李锋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 8
毛姆对十大小说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的研究,可说是文学批评的典范之作。此处所涉及的,既有此类体裁之所以伟大的一些标准,亦有削弱其力量的瑕疵与异端。由一位小说巨匠所著的《巨匠与杰作》,实在是一部独一无二、不可估量的文学指南。
在中国屏风上 豆瓣
作者: 毛姆 / W. Somerset Maugham 译者: 陈寿庚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7
这是一本记录中国之行所见所闻的纪游体散文集。关于毛姆来华及其具体时间,时下说法不一:一说是一九二○年,一说是一九二一年;记得好像在哪里还读到过一篇文章,说毛姆根本就没到过中国,这部书是他根据别人的讲述写就的。这一论点我当然极不赞成。我曾几次阅读此书,我深信这是没到过中国的人所不可能写出的。不过这年头大家都爱标新立异,招徕视听,因而见多不怪也就不必计较,只要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不被否定就行了:这是一部与中国有关的书,最初出版的时间是一九二二年。

还有一点亦需说说,该书的英文版书名为《On a Chinese Screen》,有的书将其译为《中国一览》(如浙江人民版的《天堂之魔——毛姆传》),有的译为《中国剪影》(如海南版的《辜鸿铭文集》),而我所收藏的这个小册子则译为《在中国屏风上》,我觉得这个书名最好,我很喜欢。
面纱 (2006)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IMDb
The Painted Veil
8.1 (551 个评分) 导演: 约翰·卡兰 演员: 爱德华·诺顿 / 娜奥米·沃茨
其它标题: 페인티드 베일 / The Painted Veil
电影讲述了20年代一对年轻的英国夫妇来到中国乡村生活的故事,在这美丽却凶险的环境中,他们经历了在其英国家乡舒适生活中绝对无法想象和体验的情感波澜,并领悟到了爱与奉献的真谛。故事以女主角吉蒂开篇,为了逃离20年代伦敦浮华却又空虚的社交圈,也为了防止自己变成一位老姑娘,吉蒂接受了沉默寡言的医生沃特·费恩的求婚。费恩在把吉蒂带到上海后,便迅速地投入到了他的细菌学研究中去。孤独的吉蒂和迷人的已婚男子查理·唐森发生了婚外情,当费恩发现时,他羞恨交加。为了报复,也为了重整自己的生活,费恩决定孤注一掷,带着吉蒂远走霍乱肆虐的偏远城镇。沃特从一尘不染的研究室走向了瘟疫流行的最前线,他慢慢地协助控制了当地的疫情。吉蒂则开始在一家由法国修女住持的修道院兼医院中做义工,并逐渐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意义。沃特和吉蒂终于可以互相敞开心扉,但就在他们日渐亲密的同时,沃特染上了霍乱。沃特的生死决定了他们新近迸发出来的激情能否转化为永恒的爱情……
插曲 豆瓣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刘宪之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4
大班
蒙德拉古勋爵
露水姻缘
外表与事实
宝贝
蚂蚁和蚱蜢
午餐
人生的严酷现实
整整一打
患难之交
插曲
人性的因素

迫于环境

潜逃者的下场
带伤疤的人
乞丐
不屈服的女人
译后记
别墅之夜 豆瓣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俞亢咏 / 冯亦代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4 - 5
收录篇名为:
博托和莱娜
上帝的剑
门户不当的婚姻
闺怨
哑妻 BY 法朗士
别墅之夜
蛛网楼
生火
岗亭
又便宜又好
菲涅扎斯大师
归来
黑夜
出租孩子的店铺
结局
无名氏的召唤
书与你 豆瓣
8.5 (8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方瑜 花城出版社 1981
内部发行。
刀锋 豆瓣
9.4 (13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秭佩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
剃刀锋利,越之不易;
智者有云,得渡人稀。

——《迦陀奥义书》
月亮和六便士 豆瓣
10.0 (5 个评分) 作者: 毛姆 译者: 傅惟慈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1
月亮和六便士》是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三大长篇力作之一,完成于1919年。他的这部小说问世后,以情节入胜、文字深刻在文坛轰动一时,人们争相传看。
这个译本初版之时,本书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也产生巨大影响。
在这部小说里,毛姆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借“我”之口,叙述了整个故事,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这更增加了它的传奇色彩,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关注。
《月亮和六便士》的情节取材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主人公原是位证券经纪人,人届中年后突然响应内心的呼唤,舍弃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获得灵感,创作出许多艺术杰作。毛姆在小说中深入探讨了生活和艺术两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