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孩子
大桥下面 豆瓣
8.3 (60 个评分) 野孩子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8年6月4日 出版发行: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一段时间的生活进行一次整理,才能从容地迈向下一段路程。
作为一个乐队,我们之前也是这样。比如一段时间会做一个现场演出的录音,为这一段时间乐队的状态做一个记录.
野孩子乐队的编制每个时期都在变化,成立之初是双吉他加手鼓,到河酒吧时期演变为加入手风琴和贝斯的五人编制。2010年,张佺和玮玮郭龙在云南大理相聚,冬不拉、手风琴和手鼓形成了我们那段时间的一个简约而紧凑的编制。那时我们演出少排练多,索性把日常排练做了一次录音记录,就是后来的那张记录唱片《平等路》。
2014年,马雪松和武锐的加入,我们又变成了双吉他手风琴双打击乐的五人编制。在这个阶段,除了准备剧场巡演的曲目,我们把乐队早期创作还没发表的一些作品进行了重新编曲。在云南的这些年,我们各自陆续写了一些歌,也是用现在的乐队编制进行了编曲并在现场演出。
后来就有了一个想法,把早期未发表的作品和近些年在云南写的歌放在同一张专辑里,也算是一种衔接吧。
《大桥下面》是野孩子乐队第一张正式的录音室专辑,也是乐队重组并演变为五人编制后,对这个阶段音乐生活和状态的一个记录。
远行 豆瓣
8.7 (38 个评分) 张佺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6年10月1日 出版发行: 河音乐
有一天我丢失了粮食都说不能这样过下去,回头找不到走过的脚印。谁还能跟我走。有人坐在河边总是说回来吧回来,可是冷风抽打在身体和心上啊。远行吧,远行!
本唱片为非正式出版唱片。CD内容为前野孩子乐队成员张佺2006年10月在丽江束河演出录音。
张佺
1968年出生于甘肃兰州。童年和少年时代在甘肃和青海的农村度过,深受西北民间音乐的影响。 曾做过长途汽车售票员、油漆工,并曾在四川,西北,广东,浙江等地的歌舞厅乐队做乐手。
1995年至2003年在 “野孩子”乐队。
2004年移居云南。
2006年,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西安等地进行了“在酒吧,在村庄,在街上,在路上”的‘远行’系列个人巡演。
现在主要使用的乐器是冬不拉和口琴,演出曲目包括重新演绎早期作品、民歌翻唱和近期创作的冬不拉口琴音乐。
黄河谣 豆瓣
9.4 (112 个评分) 野孩子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6年10月5日 出版发行: 河音乐
小索和张佺唱出了他们对那片土地和黄河的爱。
黄河的水不停地流
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
月亮照在铁桥上
我对着黄河唱
每当我醒来的时候
想起了家,想起了兰州
想起路边槐花香
想起我的好姑娘
黄河的水不停地流
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
流浪的人不停地唱
唱着那黄河谣
Ark Live 上海现场 豆瓣
9.5 (51 个评分) 野孩子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Wild Children
野孩子乐队
野孩子乐队于1995年2月在杭州组建,有张佺、小索两名成员。同年5月他们回到出生地兰州,通过近一年的时间对西北民间音乐进行了考察,其间包括从延安出发沿黄河步行至内蒙古,并进行了一系列创作活动。
1996年3月,张佺、小索来到北京,先后和一些乐手合作排练。
1997年元月1日和张健(口风琴),岳浩昆(贝司),于伟民(鼓手)一起在大西俱乐部作了野孩子乐队来北京的第一场演出;同年3月,来自四川的鼓手周国彬加入乐队,首次使用了由中国民间鼓改制的手鼓;8月23日在兰州举办了野孩子乐队专场演出;同年10月,鼓手周国彬离队。张佺、小索二人继续在北京排练,作过一些非正式的演出,其间鼓手由叶鸿明代任。
1998年6月,鼓手高辉加入乐队。
1999年初,野孩子乐队录制了第一张小样《咒语》,并于2月6日在北京作了样带发行演出;11月,野孩子乐队参加英国当代艺术学院(ICA)举办的“北京在伦敦”艺术节;同年,鼓手高辉离队。
2000年6月,与鼓手周国彬再次合作,参加了在北京法国学校举办的“法国音乐节”。李正凯(贝司)和冬子(沙棍)参加了此次演出;同年7月,张玮(手风琴)、陈志鹏(手鼓)和李正凯(贝司)正式加入野孩子乐队;8月24日,乐队在北京“藏酷”酒吧作了专场演出,并录制了第一张现场演出CD《IN THE LOFT》。
2001年,野孩子乐队在北京“河”酒吧作每周固定演出;同年5月18日,参加在北京大学举行的“新青年新音乐”活动。
2002年5月,野孩子乐队参加北京迷笛音乐节;同年6月,地下发行首张CD《咒语》;8月,参加在云南省丽江举办的“丽江雪山音乐节”;11月在上海“ARK”酒吧作专场演出,并录制了第二张现场演出CD《上海ARK现场》。
2003年2月,野孩子乐队特邀张蔚担任打击乐手并参加在香港举办的香港艺术节“北京谣滚”单元。
音乐人张佺:

张佺博客:

张佺豆瓣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