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ye
卑鄙小人 / 蛇皮裙 豆瓣
10.0 (12 个评分) Cocteau Twins / 王菲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Fontana
An alternate version of "Serpentskirt" that was recorded by Faye Wong (Wangfei), featuring Liz Fraser on backing vocals and Faye on lead.
Additional vocal recorded at Studio S&R.
Mixed at September Sound, London.
Faye Wong appears courtesy of Cinepoly Hong Kong.
Promotional copy. Not for sale.
只爱陌生人 豆瓣 豆瓣 豆瓣 苹果音乐 豆瓣 豆瓣 Spotify 豆瓣
9.4 (376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国语流行
发布日期 1999年10月14日 出版发行: 1999 A Production House Ltd.
王菲于 1999 年发表了专辑《只爱陌生人》,其中的不少歌曲都带着世纪末的冰冷情绪。开篇的《开到荼蘼》传达打破完美的信念,王菲的唱法在经过演绎和处理后变得富有张力,与之相似的还有《百年孤寂》。在这张专辑中,摇滚的比重相当微妙,《催眠》以摇滚为基本架构,加入电子元素,精致又令人回味;而流行歌曲也回避了常规的抒情唱法,如《过眼云烟》加入了新古典成分,《只爱陌生人》中混合了爵士乐。此外,弦乐的存在使整张专辑更加多元,同时也将专辑中的歌曲都串联起来。
豆瓣
8.3 (55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艺宝
王菲的首张国语专集,1994是王菲的音乐处处开花的一年,两张国语片、两张粤语片惊人的畅销,年底创下纪录的首次个人演唱会,无数的奖项,93年时时而听闻的天后称号不但在这一年牢固地确立了下来,还从香港这一弹丸之地走向了整个华语界。其中第一张正式国语专辑《迷》当然功不可没。香港艺人发国语片往往遵循用台湾创作班子的传统,王菲的《迷》也将制作人换为后来不幸车祸身亡的杨明煌。这和94年王菲国粤语专辑曲风相离是有关系的。
《迷》很少会是我听王菲时的第一选择,尽管其音乐已经超越别人许多了。两个版本的《我愿意》被奉为经典。没兴致的时候我一句都听不进去,但投入地听这首歌时,时光都好似停滞了。整颗心随着乐曲自然地舒张驿动。王菲忽强忽弱的嗓音容易让人想到Dolars O'ridon,不过王菲还多了一分中式的柔情,音符的传递之间也多了一层润滑的感觉。接下来的《执迷不悔》虽是旧作,却换上了新的编配,录音也重新来过,王菲唱得更为冷静坚强。《软弱》是很慢热的作品,有很多人喜欢,也有很多人半点感觉都没有。忧郁的saxphone伴着王菲冷冷的嗓音,深夜里听舒服极了。王菲从《迷》开始的大部分音乐都是属于夜晚的。寂静的黑夜,不开灯的房间,窗外吹来习习凉风,又没太多杂念,王菲的音乐就成了我的好伴侣。《迷》如此,《菲靡靡之音》如此,《天空》更如此。
菲靡靡之音 豆瓣
9.2 (119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inepoly新艺宝
王菲的出现,令香港歌坛有了一点生气,执迷不悔、胡思乱想、十万个为什么虽然都是‘影印’别人,然始终有她独特的风格,讨好自己,更是出色之作,这次翻唱邓丽君老歌,亲自挑选非太熟的歌曲,重新编曲,重新演绎,完全是王菲式,刻意摆脱邓丽君的影子。 DB
但,邓丽君是她偶像,不知听过她的歌曲多少遍,深印于脑中,完全不带任何邓丽君风格并非易事,因此,部份地方听上去仍容易令人联想起邓丽君的声音,而且,王菲的声底与邓丽君实在有点相似。
翻唱老歌从来比推出新碟的路难走,因为别人先入为主,新歌则像一张白纸,无从比较。王菲此举实在相当冒险,不过,她只为一偿心愿,好不好卖,别人的评语好坏与否,绝对影响不到正在北京休假王菲的心情。
此碟仍由梁荣骏监制,十三首歌曲并非首首皆为人熟悉,可是王菲又能赋予老歌新生命,让老歌再活一次。菲靡靡之音是王菲起的名字,意思明显不过,说邓丽君的歌曲非庸俗不堪,为当年受此指摘的邓丽君作出大平反.
王菲 豆瓣
9.2 (204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7年9月30日 出版发行: EMI
在百代的首张唱片是《王菲》(1997),由于上年的国语唱片《浮躁》非常另类,十足商业化的新专辑让乐评人大跌眼镜。大碟整体风格慵懒放松,呈现出一种顺其自然无所谓的态度。王菲的声线剔除了大部分花样修饰和拖音技巧,大多曲目中都仿佛是在不经意吟唱。林夕依然负责大部分歌词,张亚东也负责王菲的音乐制作,这张专辑他负责录制三首歌,有《你快乐(所以我快乐)》、《闷》和《怀念》。《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曲风较特别,不是传统的情歌模式,但很快便流行起来,连歌名都成为流行用语;《闷》是首乐队化的作品;《怀念》又是翻唱�#092;生卡度的作品《Rilkean Heart》,是一首不插电式的小品,碟中另一首非主流的《娱乐场》也是此乐队为王菲而作,在伦敦录制。
《人间》、《我也不想这样》和《扑火》都是很抒情的作品:《人间》是翻唱日本歌后中岛美雪的《清流》,是此张唱片中最知名的作品;《我也不想这样》虽然旋律优美,但MV却另类得在北京一所不太卫生的公共厕所中拍摄。王菲的造型和自然慵懒的音乐风格大相径庭:淡绿背景、黑色皮装、黑色眼圈和红色眼影延续了她原来的另类造型风格。《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MV中,她化妆成非常浓重的黑色熊猫眼,但《闷》的MV中她采用了蝴蝶发饰,显得复古一些。由于当时正逢亚洲金融危机,也因为没有收录粤语歌,所以此唱片香港销量不尽如人意。但在台湾卖出了好成绩,台湾销量卖出50万以上。港台日的初版都是3D封面。
2007年3月11日 听过
faye
袁惟仁 豆瓣
8.2 (8 个评分) 袁惟仁 类型: 民谣
出版发行: 山东音像出版社
在2000年,袁惟仁终于又从幕后走向了台前,自从"凡人二重唱"解散以后,袁惟仁就一直专心当一个词曲创作人,期间曾打造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如今阔别歌坛五年的袁惟仁,在众多歌迷的呼唤声中,终于带着个人同名专辑回来了。
在这张专辑中收录的歌曲,全部都是袁惟仁自1991年出道至离开"凡人二重唱"单飞前的5张专辑的创作精华。整张专辑的音乐主题就在于“吉他”,所以大多数歌曲都是以吉他编曲,如十一郎填词的<企图><旅行><坦白><生日礼物>...并特别找来张宇以钢琴编曲<走了吗>。初听这张专辑你也许会对其中淡雅、静怡、平淡无奇的曲风不太习惯,甚至会怀疑这是出自袁惟仁之手吗?但几遍听下来,你会觉得还是这些不加修饰的音乐更容易引起自己的共鸣,而这也许就是大家怀念"凡人"的原因吧。
2007年1月2日 听过
faye
Coming Home 豆瓣
7.9 (38 个评分) 王靖雯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艺宝
驶向北京的列车上,清纯的少女望出窗外,若有所思。美国求学归来,王菲一张名为《Coming Home》的专辑无声无息被摆上了货架。CD封册的所有图片都在北京拍摄,封面的王菲还是少女,内页就成女郎了。着超短裙装、黑丝筒袜,王菲游荡在老家被遗忘的角落中。暴土的酸奶、汽水价目牌旁站着时髦的王菲,回家的王菲。听着音乐,却绝无香港--北京的感觉。美式风格的充斥,很有纽约--香港的说。
《浪漫风暴》、《Miss You Night and Day》,那几年王菲的每张专辑总有几首轻快悦耳的改编曲,这一次也不例外。唱中快板的舞曲,对于香港歌手特别是新进歌手来说就像一种必尽的义务,冷静的王菲也不例外。这一点与台湾有极大不同,可以说是香港流行乐商业化的一个明证。《Coming Home》中,王菲继续翻唱EPO的歌曲,《这些 那些》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对EPO知之甚少,无法作比较。我注意到王菲大量的翻唱有集中的现象。早期对EPO的百唱不厌,然后沉醉在张宇和陈小霞的情歌之中,后来的Cocteau Twins再说。中岛美雪的作品王菲也二试歌喉,其中之一就是让其大红大紫也是本碟中最重要的歌曲《容易受伤的女人》。演唱会上王菲唱起此歌全场拍掌和着拍子,足见其在港深入人心。1992年的香港乐坛是天王掌权的时代,《容》的脱颖而出对于失踪一段时间的王菲有奇迹的味道,不过在我看来并未将专辑内的其它歌曲光芒抢尽(PS,对这首歌感受不深,不作过多分析)。相对于《容》,我更喜欢《一个不相识的约会》,尽管编配很俗气。王菲自己坦言喜爱的那首原创英文歌《Kisses in the Wind》出自杜自持之手,气氛的渲染很成功。
从商业上讲,本碟是王菲演艺生涯一大突破点,她的灵歌唱腔真正给港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此,香港乐坛上王菲不再可有可无。
2007年1月2日 听过
faye
十万个为什么 豆瓣
8.5 (58 个评分) 王菲 / 王靖雯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金典唱片
93年底王菲在新艺宝旗下推出粤语大碟《十万个为什么》,俨然成为当年港产流行唱片的标杆。其以主流姿态迎接正于全球蔓延的另类(地下)风潮的创举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后几年内,以TORI AMOS、CRANBERRIES、CT为代表的FEMALE FRANTED强烈冲击华语乐坛,大大拓宽了听众的欣赏层面。
无疑,本专辑的重头戏是引起强烈反响的《冷战》。敢于翻唱Tori Amos的勇气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王菲的这一步简直就是下注。她赢了,还很光彩。能让Tori Amos的音乐普及化,许如芸做不到,王菲做到了。将《Silent All These Years》与《冷战》比较对于我更象是将英文与中文比较。单单评判嗓音过于主观,而演绎上各有精彩。英文语音的特点可以使大段的唱词犹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泻直下,从句的灵活运用,修饰的错落有致也展示了语言的魅力。中文歌的词就得一个个唱出,只靠音的强弱去配合节奏。但中文逻辑关系的暗藏又可让一些成分被巧妙地重复或省略。林夕的这首词是让我满意的,配上华美的钢琴声,表现出爱人的细微心理。和《Silent》相比,高潮部分我就更喜欢《冷战》,“破裂过厌弃过怨过伤过变过,你我却永远怕说破。”这样的词,英文怎么唱得出如王菲版冷酷。
《十万个为什么》专辑作为王菲掌控较多的专辑在其整个歌唱生涯中的转折意义是十分明显的。较之监制ALVIN LEUNG对RNB的偏爱,王菲个人对一些风格更为独特而又不失旋律性的作品显现了敏锐的触觉与洞察力。她所欣赏的一些歌手或者团体,大都是在评论与受众两方面上“双赢”的优秀歌者,比如STING、TORI AMOS、QUEEN、SINEAD OCONNOR。《十万个为什么》作为一张着意体现王菲“自我”的专辑,在选曲上可谓深思熟虑,并且发展为其后王菲出辑的模式与标准。也就是另类+主流+格调的基本模式。
2007年1月2日 听过
faye
自便 豆瓣
8.1 (41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藝寶
《自便》是香港歌手王菲的第五张粤语EP,于1997年5月出版。一共6首歌,3首新歌,其中1首为翻唱,令3首是原先发表歌曲的混音版。本来王菲之前共录制了10首粤语歌曲,足够一张大碟。但她和新艺宝的合同到期,新艺宝为了对抗她在新东家百代的唱片,便将这10首歌在此后5年内分4次发表。第一次是同年2月的EP《玩具》(5首),第二次是这张EP《自便》(3首),第三次是同年精选《菲卖品》(1首),第四次是2002年的精选《Faye Best》(1首)。10首歌都是林夕负责词作。
王菲第4次也是最后一次翻唱陈小霞的作品《守时》。黄家强第一次与王菲合作,谱写了上张EP《玩具》中的《敷衍》和这张EP中的《守护天使》。另一首新歌是固定班底Adrian Chan谱写。封面是摄影师张文华在1996年拍摄的王菲旧照。
2007年1月2日 听过
faye
看着我 豆瓣
9.6 (111 个评分) 王菲 Faye Wong / Nobuo Uematsu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9年2月24日 出版发行: EMI
王菲凭借重庆森林成功抢滩日本市场,既而受到日本游戏商的青睐,主唱了<FINAL FANTASY 8>的主题曲《Eyes on me》。这张单曲亦曾在日本Oricon单曲榜上占据第9位置,是有始以来,华语歌手在此单榜上的最好成绩!而在香港中文电台2000年外语流行歌曲选举里,《Eyes on me》更名获得“全年最受欢迎十大英文金曲”,亦大大为本地歌手争光。
勿庸置疑的,王菲天后的这张EP单曲是中文唱片出版界之中,首张中日合作制作的游戏单曲CD。这张单曲CD甫一推出,就在日本唱片市场蝉联第一名达八个星期之久。可见这张游戏单曲CD实力不差。
2007年1月2日 听过
faye
Separate Ways 豆瓣
8.8 (18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1年7月25日 出版发行: EMIミュージック・ジャパン
资料来源1:
资料来源2:
王菲早年发行的一张异型光盘,罕见的长方形VCD。
百代唱片公司为了配合王菲2001年参演的日剧《弄假成真》所做的宣传碟,收录了该剧的主题曲《Separate Ways》的MV,同时这也是王菲首次演唱日文歌曲。
2007年1月2日 听过
faye
你王菲所以我王菲 豆瓣
9.5 (168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MI百代
当今华语乐坛谁能引领潮流?谁能坚持自我?谁能话题不断?谁能人气不坠?谁能叱咤亚洲?谁能征服日本?唯一共同的答案只有一个,只有王菲!2002 流行乐界第一件菲同小可的大事,就是华人天后王菲将于3月5日推出她加盟EMI以来首张世纪精选辑。
《你王菲所以我王菲》网罗王菲5年来在EMI所推出的5张冠军专辑《王菲》、《唱游》、《只爱陌生人》、《寓言》、《流年》中最精彩的24首代表作品,以双CD的豪华版推出。虽然过去市场上出现过许多王菲炒冷饭的合辑,但是让王菲能全才发挥,尽情挥洒做属于自己的菲式音乐风格,是在加盟EMI之后才真正锋芒毕露的。
在这张独一无二的精选中,你可以一次拥有抒情的“我也不想这样”、摇滚的“闷”、实验的“脸”、流行的“当时的月亮”、电子的“香奈儿”、俏皮的“只爱陌生人”、前卫的“开到荼靡”…16首国语经典+8首粤语金曲,连续5年都入选年度十大国语专辑的百变王菲精华版。
一直让人期待又无法取代,已经没有适当的形容词可以形容她的音乐,造型与行事风格,因为“王菲”二个字,就是一个独特的形容词,也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中音乐重要的标记。
2007年1月2日 听过
faye
我愿意 豆瓣
8.6 (40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湖南文化音像出版社
王菲的首张国语专集,1994是王菲的音乐处处开花的一年,两张国语片、两张粤语片惊人的畅销,年底创下纪录的首次个人演唱会,无数的奖项,93年时时而听闻的天后称号不但在这一年牢固地确立了下来,还从香港这一弹丸之地走向了整个华语界。其中第一张正式国语专辑《迷》(内地版改名为 <我愿意>)当然功不可没。香港艺人发国语片往往遵循用台湾创作班子的传统,王菲的《迷》也将制作人换为后来不幸车祸身亡的杨明煌。这和94年王菲国粤语专辑曲风相离是有关系的。
2007年1月2日 听过
faye
执迷不悔 豆瓣
8.4 (89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藝寶
《执迷不悔》是香港歌手王靖雯的第五张大碟,粤语专辑(1首国语),于1993年2月5日发行。一共10首歌曲,5首为翻唱。王靖雯首次负责专辑封面概念,并第一次执笔谱写了她第一首国语歌《执迷不悔(国语版)》的歌词,此歌成为她音乐生涯最知名的代表作之一,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她在歌迷中的形象。这首歌也让她第一次拿到香港乐坛的女歌手金奖。专辑总体仍延续了前两张大碟《You're the Only One》、《Coming Home》的R&B风格。
2007年1月2日 听过
faye
玩具 豆瓣
9.3 (128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7年10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藝寶
王菲这边厢跑去生孩子,那边厢新艺宝为她推出了这张全新的《玩具》EP。为了拍摄封套,摄影师不惜千里迢迢跑去北京为王菲拍照。挺着大肚子,嘴上挂着一丝笑容,初为人母的王菲,此刻的心情应该都表露在这张唱片的封套上了。
从这张EP开始,新艺宝正式的开始耍它的把戏了。原本应是一张Full Album,现在却挑了其中五首做成一张EP,不得不赞赏新艺宝的赚钱头脑,等王菲跳槽之后,还可以陆陆续续的把压箱宝搬出来。据说这张《玩具》EP很好卖,尤其是王菲的专辑一向是属慢热型,但这张EP推出不久后便要加印,虽然只有五首歌,不过歌迷也会因为王菲跑去生BB前灌录的《暗涌》和《约定》而义无反顾的掏腰包买CD。
说回这张EP,《暗涌》在九六年的时候已经经常在收音机里听到了,陈辉阳在那个时候初露锋芒,作得如此好曲,非常得难。迷离的钢琴intro,一直把你拉到布满密云的听觉世界里。后来黄耀明又翻唱了此曲,但本人还是偏爱于原唱王菲。接着九七年王菲再下一成功夫,为全华人世界唱出一首《约定》,简直给人石破天惊之感,实在是太动听了!真的要多谢陈小霞的神来之笔,更要多谢林夕的词,例如:“还记得待灯照出一脸黄,还燃亮那份微温的便当,剪影的你轮廓太好看,凝住眼泪才敢细看……”这样的歌词,华语歌坛中没有第二个人能写得出,而本张EP所有词作,均由林夕包办。Beyond家强作的曲,充满trip hop节拍的《敷衍》和Adrian Chan《我信》,虽然在以上两首主打歌之下略显失色,但却延续着《Di Dar》的味道,总是听得意犹未尽。同名之作《玩具》里王菲童音的唱腔算是新的尝试,轻佻之中略带性感,高度颇高。
这张唱片的普及程度也较近年她的专辑为高,除了《暗涌》和《约定》成为卡拉OK的热门点播之外,还因为它只是一张EP,只得五首歌曲的CD,乐迷消化的能力也较高。
2007年1月2日 听过
faye
寓言 豆瓣
9.3 (372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0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MI
《寓言》是香港歌手王菲的第17张大碟、第8张国语大碟,在百代唱片的第四张大碟,于2000年10月发行。一共12首歌曲:10首为国语,2首粤语歌是将碟中2首国语歌重新填词为粤语,照顾香港市场。
2007年1月2日 听过
faye
唱游 豆瓣 Discogs
9.2 (296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8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MI
《唱游》是第一张“HDCD”华语专辑,所以,也是华语流行音乐的新纪录!对于王菲的音乐,大家一直充满了期待,这一次王菲要给我们什幺?但是,我们深深知道,曲风、音色、唱腔……等的改变、尝试或创新,都还是后话;因为对于整个音乐本质的改进,才是根本提升音乐的第一步。所以,王菲的《唱游》,就是竖立新音乐标准的新尝试,也不负一整年的期待。“HDCD”是这张专辑的第一个大礼。
《唱游》是华语流行音乐市场第一张采取“HDCD”的编码录音专辑。目前全世界只有古典唱片或少数讲究真实、立体、层次极饱满的发烧片,才是以“HDCD”方式编译录制完成。而王菲一直是华人音乐的骄傲,也是这张专辑所被赋予的一种使命感。相信也是值得大家鼓励的,在聆听的过程,希望也让大家耳目一新。
如果用心听,在这张精致的编曲,非但感到丰富的音乐,还有层次的立体感,更重要的是,在饱满音场中,有前所未有的繁复、绝不混淆。过去的“迷幻”类型音乐,一直是讲究氛围,各种音色〈如吉他、贝斯,甚至人声……等〉在效果器扩大效果后,让音乐的层次、音场含糊,如果以过去的录音编译方法,这些层次、立体感、饱满的音场及透明度与气氛,常常让人有种鱼与熊掌,捶胸顿足之憾。“HDCD”足以将这张的音色、人声,展现出透明度,正是一重要的突破。
2007年1月2日 听过
faye
将爱 豆瓣
8.8 (254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过去两年来,王菲创作了多首新歌,最后选了4首自己的作品,收录在加盟新力唱片公司的新专辑中。新专辑将在11月中推出,王菲一手包办了主打歌《将爱》的作曲、填词。昨日,《将爱》在全球同一时间播出,全亚洲共计有40个电台同步播出,至少有8亿华人听得到。 王菲包办词曲的主打歌《将爱》。值得一提的是,之前香港新力唱片因为邮递上的问题,迟迟都没收到这首歌的母带,为免出差错,唱片公司索性派专人去台湾把母带拿到香港,确保昨日这首歌可以准时首播。 整支曲子配器颇为精巧,气势恢宏,特别是开头部分弥漫着强烈的电子乐氛围,应该是张亚东的心思之作。歌曲后半部分更加渗出了一点WorldMusic的味道,异域色彩带来些许眩晕的感受。和王菲以前作品的不同的是,这首《将爱》感觉非常重,不管是音乐本身,还是王菲的演唱。特别是唱到歌词“我们没有流血,却都已经牺牲”,个中滋味相信王菲自有体会。 张亚东表示,王菲之前的专辑《寓言》,与其做成唱片,不如做成音乐发烧碟更合适:“《寓言》不卖钱,市场反馈不好,永远进不了卡拉OK,比她以前的专辑反响差,这对王菲这样一个流行歌手来说是不好的。因此我要妥协一次,让王菲唱回流行。”
2007年1月2日 听过
fa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