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潮汐图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Eggplant.place
8.6 (79 个评分) 作者: 林棹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 - 1
这真是一部让人期待已久的南方叙事,一座早该由广东人吐露成型的海市蜃楼。我需要再三重读,好看清林棹如何放荡她那肆无忌惮的想象力,从珠江江底泥层疍艇的尸身,打捞出十九世纪海洋帝国那水彩般的残影。
——梁文道
幻象中蕴含着自然饱满的躯体,方言里埋藏着民族丰盈的神识,以缜密的虚构技艺,林棹描画出一个特殊时空的异样风姿。
——黄德海
一八二〇年代,身世成谜的苏格兰博物学者H游历世界,登陆广州,在当地芦竹林中遭遇一只雌性巨蛙,成功将其诱捕,豢养在澳门好景花园。由此,奇异的笼禽困兽、寰宇新知并四海众生相,悲喜相侵地进入蛙的生命。鸦片战争前夕,H破产自杀,好景花园如大梦般消失,而蛙也将经历生与死的考验。
这个根植于岭南风土的魔幻故事,从珠江水上人家,到广州十三行,在澳门奇珍园略作停留,又探向万物有灵的江河重洋。中西在此相逢,大大小小的乌托邦相互碰撞,是一次穿越近代世界的迷人宴游。
源泉 豆瓣
The Fountainhead
8.7 (60 个评分) 作者: (美)安·兰德 译者: 高晓晴 / 赵雅蔷 重庆出版社 2013 - 6
《源泉》的主人公洛克是一个诚实而坚强的建筑师,他志在启蒙社会,却在大学毕业前夕被学校开除,他的设计风格被社会视为异端,一度沦落到去采石厂当小工。他深爱的女人也处处和他作对,并与他的夙敌结了婚。最后,他答应无偿为政府设计经济实用房,但他的设计被政府主管部门任意修改,万般无奈之下,他抗起炸药包就把建到一半的楼炸回了砖头瓦砾。在法庭上,他也同样孤军奋战,为自己作为天才的原创行为(911份子大概还没出生呢)自辩:“创造是各己私事,是天赋权利,维护创造也是同等天赋个人的权利。”那个时候著作权、知识产权等概念还未曾为人们所认同。结果罗克被认定为“狂人”,并因此而无罪释放。
一百个人的十年 豆瓣
9.4 (126 个评分) 作者: 冯骥才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4 - 6
文革”已经过去,它对众多人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革”是什么?“文革”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文革”到底对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一百个人的十年》为我们似乎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答案。作者冯骥才试图以一百个各不相同的经历,尽可能反映这一经历十年、全社会大劫难异常复杂的全貌。通过记录普通人的经历,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实。这本《一百个人的十年》将使“文革”的受难者们感受到某种东西以使内心获得宁静,使那些“文革”的制造者们从中受到人类良知的提醒而引起终生不安。
北港香爐人人插 豆瓣
作者: 李昂 麥田出版公司 1997 - 9
做為現代台灣情欲迷宮的引路人,李昂以怨對與縱情的風格,刻畫慘淡的世紀末愛情視景。她像個舞文弄墨的巫者,召喚我們進入一個曲折詭媚、瀰漫蠱邪崇的世界-那不可言說的世界;她代替我們口吐狂言或穢言,坐實了我們羞於啟齒的戒懼及幻想。
語言 豆瓣
7.1 (14 个评分) 作者: 九把刀 成陽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1 - 9
全彩印刷的圖文書。貓園、鳥園等BBS站上最受網友討論,也最受歡迎的奇想小說。故事描述主角柯宇恆某天一覺醒來,發現他竟墮入一個猶如驚悚科幻電視影集「陰陽魔界」中所描述的世界。他非但完全聽不懂週遭人所講的話,而他所身處的世界所使用的數字符號與邏輯觀念,也完全是混亂與失序的,完全顛覆了全書介紹了這個亂了邏輯及語言符號的魔界的景況,及主角設法逃出的過程。全書洋溢著黑色神經喜劇的風格,作者用詞辛辣、奇想不斷,好笑又能發人深思,別有一番寓意。以下節錄書中精采內容(一) 這裡的一切似乎都沒有秩序,但是卻又好像不是如此。這裡使用的語言並非真的是語言,並非只是一個使用不同語言體系的世界,因為一切都完全沒有意義,不僅僅是語言,整個符號秩序都混亂了。在原先的世界裡,我們說謝謝以表達對某人的感激,說你好嗎。
來問候對方,我們的語言基本上是有意義的但在這個空間裡,意義幾乎不存在,這並非意味著無法溝通,溝通當然是有的,但卻是很慘的那種,不管我如何發出怪聲,都有它的意思,但是我本身根本無法掌控,我發出的溝通可說是無意識的。(二) 牌面是預料中的怪異,但是玩法卻是前所未見的,我搞不懂什麼時候該輪到我出牌,該出幾張,但儘管不論我如何隨性地出,大家都能有說有笑地繼續玩下去;有一次我發火,剛剛發完牌(有時拿到5,6張,有時卻拿到30幾張)後,就一次把牌都出光,結果我就這樣贏了,贏了三張紙屑跟一個插座。(三) 囚在這個鬼地方,已經一年又五個多月了。說說現在的我吧;我畢業了,雖然我是到了畢業當天看到大家都穿著畢業服的時候才知道的; 這中間我錯過了研究所考試,不過不需要替我難過,因為教育或學歷對我來說早已毫無意義,教室裡只剩下黑板上凌亂的符號,畢業證書也只是一瓶橘子汽水。我找過幾份工作,幾份科學園區的工作;雖然只是大學畢業,但是面試時亂七八糟地吼幾句,就讓我得到這些令人覬覦的好工作;但是我現在都離職了...., 我完全不知道我的工作在做些什麼,每天只是上下班,在電腦前亂敲亂打一通,.偶而被上司召見,彼此嘶吼一番,或在紙上塗塗鴉,就這樣過了一天。(四) 我無法融入這個世界的意義裡,也無法在工作中找到自我,我想到,雖然我不懂得這個世界怎麼運作,但這不代表我也跟著失去意義了,在別人眼中我也許是個工作勤奮的傢伙(因為我搞不懂上班時間變動的不規律中的規律,只好天天早到晚歸),但這種工作讓我變成了廢人,我只會在孤獨中更加的孤獨。
看不见的城市 豆瓣 Goodreads
Le città invisibili
9.2 (360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张密 译林出版社 2012 - 4
在大陆,王小波、苏童、阿城、止庵是他的忠实粉丝
在台湾,朱天文,唐诺是卡尔维诺不余遗力的传播者
在香港,梁文道说他一直在准备谈卡尔维诺,可是一直没准备好
权威版本,全面修订2006年单行本译本,并增补卡尔维诺各作品自序、后记、注释等重要资料
知名设计师全新装帧,精装双封设计,书脊烫金,封面采用原创线条图,赋予每部作品文学个性
卡尔维诺认为他“写了一种东西,它就像是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作城市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也许我们正在接近城市生活的一个危机时刻,而《看不见的城市》则是从这些不可生活的城市的心中生出来的一个梦想。”
父亲的眼泪 豆瓣
My Father's Tears and Other Stories
8.6 (5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厄普代克 译者: 陈新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4
在《父亲的眼泪》中,约翰•厄普代克以告别的姿态,沉思往事,少时懵懂,中年通奸,老无所依。观察、回忆和想象力的这些闪闪发光的碎片,映射出从大萧条到后“九、一一”的美国式经历。
《父亲的眼泪》是约翰•厄普代克去年当年出版的小说集,也是他自2000年以来创造的短篇小说合集。在这部作品中,约翰•厄普代克重访了他文学世界中的人物、地点和主题——郊区、城市和小镇的美国人,纠缠于忠诚和通奸之间。对于老人而言,过往才是最重要的。而本书正是对他们清晰的描绘。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集子,永远都不会被遗忘。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
8.7 (509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米兰·昆德拉 译者: 许钧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 7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其中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昆德拉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2024年2月21日 不读了
小说
神的九十亿个名字 豆瓣 Goodreads
Of time and stars
8.1 (11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阿瑟·克拉克 译者: 邹运旗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 - 3
上帝、耶和华、安拉……这些都是人造的符号,神真正的名字是不可呼唤的……
一位西藏喇嘛向瓦格纳博士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请求,他需要雇佣两名工程师,将一台自动序列计算机运送到圣地香格里拉。工程师们不远万里来到高山之巅的寺庙中,确保计算机不出故障地日夜运作。3个月之后,计算机将打印出九十亿种不同字母排列,里面隐藏着至高之神真正的名字。一旦名录完成,真正的神明便会降临世间……
英国科幻小说大师阿瑟•克拉克是20世纪最伟大的先知,是用科幻预言未来最成功的小说家。《神的九十亿个名字:阿瑟•克拉克经典科幻小说》收录了克拉克一生创作的近100部科幻作品中最精彩的18篇。他在这些才华横溢的杰作中,对宇宙争霸、地心危机、太空缆车、人工智能、星际通讯、冰河纪降临、外星人入侵、核能浩劫等科幻母题逐一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克拉克用钟表般精确的科幻道具和庞大壮阔的时空尺度,赋予读者无尽的使命感与苍凉的宿命感,并对后世的科幻小说、电影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丰饶之海(上下) 豆瓣
9.6 (27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许金龙 等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1 - 1
《丰饶之海》(1965-1970)四部曲包括《春雪》、《奔马》、《晓寺》、《天人五衰》四部长篇小说。《丰饶之海》为三岛由纪夫的绝笔之作,作品将他的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了尽美之境,为三岛的文学生涯画上了句号。
2024年2月21日 不读了
小说
芥川龙之介精选集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日] 芥川龙之介 译者: 高慧勤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8
芥川的生命固然短暂,但作为作家的艺术生命却长存于天地间。其最佳作品,凝结着他的博学与才情,显示出一种东方的特色,东方的智慧,早已超越国界,成为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的财富。即便忝列世界短篇名家之间,也毫不逊色!
我社本着优中选精的思想,辑成《芥川龙之介精选集》以飨广大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
去海拉尔 豆瓣
7.2 (23 个评分) 作者: 王咸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1
书中七个故事发生在城市中心或边缘,每个人身上都有秘密。有从云南乡村来到大城市住进陌生人家中的文学青年;有在算命婆婆身上寻找希望的沉默父亲;有曾“隐退”养猪的著名诗人……每个秘密背后都有着一个群体的命运,一个时代的底色。甚至连故事的叙述者“我”,也怀揣着不为 人知的心事。
******
认识王咸多年后,才知道他写小说。读后或许不该用惊艳这般的词汇来描述,那太肤浅武断。我印象中的少年人,原来对世道人心、对人情百态有着极为冷静缜密的体察。其中隐藏的克制与温情,既有日常生活的隐晦暗涩,也在罅隙处透出散淡的光。他简约又丰饶的写法,让暗处不那么暗,让光亮也不那么强烈,或许,这才是日常生活的本原与诗性——张楚
******
王咸的小说对中国当代叙事有两个重要的贡献,其一是谦卑而冷静地面对自己真实的日常生活,其二是在尽可能去除掉多余的戏剧性的同时,在暗中增加它的密度和强度——格非
******
王咸叙事沉稳克制,所思含而不露,严肃中隐藏幽默,看起来从容周致,却劲力内敛,蕴蓄着极大的能量,仿佛被大雨洗过的世界——黄德海
第三极 豆瓣
The Third Pole: Mystery, Obsession, and Death on Mount Everest
作者: [美]马克·辛诺特 译者: 舍其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 - 3
珠峰登顶百年“疑云”
引出两个动人心魄的攀登故事
美国亚马逊网站编辑推荐榜“最佳历史”类图书
入选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我们最爱的书”书单
入选《新闻周刊》(Newsweek)杂志“夏日远足灵感”书单
《ELLE》杂志2021年最受读者期待的57本书之一
★《纽约时报》畅销榜作家、出色的记者、攀岩家、探险家马克·辛诺特(Mark Synnott)最新力作。
★作者埋头故纸堆,寻踪档案馆,苦苦搜集历史档案资料,揭开百年前珠峰上的登顶“谜团”;亲自从山脚到峰巅,步步为营,冒生命危险探索第三极死亡地带,第一视角带你登顶,体验“山登绝顶我为峰”。
★百年之前与当下珠峰攀登过程的“交叉剪辑”,引出两个惊心动魄的攀登故事,也带来爽快阅读节奏感。
★译文双重保障,专业准确。专业译者、原北大登山队攀登队长舍其翻译;国家级登山运动健将、原北大登山队攀岩队长孙斌校订。译文流畅优美,译者注释增加丰富攀登信息、史实与知识,提升信息准确度。
★《户外》(Outside)杂志评论:“十年来写珠峰的书如果只读一本,那就读《第三极》好了。”
★本书记录了世界之巅形形色色的灵魂:既有魂归第三极的年迈勇者,也有在峰顶死神手中得救的年轻女生,还有最值得敬佩、一步一个脚印的强悍登山向导夏尔巴人。
★登顶珠峰是一个扣人心弦的人类故事,来自世界各地的激情万丈的人物,聚集在一座能吞噬你灵魂的山上——如果你听之任之,吞噬你的生命也不在话下。
★本书是一段极速旅程,通向人类执念带来的无限欢愉和恐惧。
★作家、三次登顶珠峰者 黄怒波 诚意推荐
记者:“你为什么要攀登珠穆朗玛峰?”
探险家、登山家乔治·马洛里:“因为山就在那里。”
——摘自《攀登珠穆朗玛峰是超人做的事》,1923年3月18日《纽约时报》
【内容介绍】
一则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谜团”吸引了登山家马克·辛诺特,让他在2019年春天投身于一场几乎没有希望成功的珠穆朗玛峰登山之旅,而这一年也成了“珠峰崩裂之年”。那个登山季,11名登山者在珠穆朗玛峰遇难。
是什么谜团,让辛诺特冒如此大的凶险?
1924年6月8日,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和登山者桑迪·欧文踏上了珠峰,人们最后一次看到他们是在离峰顶仅有240米的地方,而且仍然“劲头十足”地向峰顶进军。他们成功登上世界之巅了吗?
为了找到答案,马克·辛诺特决定登上凶险万分的珠峰北坡。读者会看到辛诺特如何进行缺氧训练,如何从英国的档案馆和博物馆,一路追寻到加德满都,再到青藏高原,一直到在珠峰北坡陷入一场巨大的风暴……
在“解谜”过程中,辛诺特发现,登顶珠峰是一个扣人心弦的人类故事,来自世界各地的激情万丈的人物,聚集在一座能吞噬你灵魂的山上——如果你听之任之,吞噬你的生命也不在话下。
本书是一段极速旅程,通向人类执念带来的无限欢愉和恐惧。
【媒体、作家推荐】
这是一本让人重燃珠峰激情的书!1924年6月8日,英国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在珠峰8600米处消失后,他们是否登顶成了近百年来的人类之谜。2019年,本书作者追寻这个谜团,在经历混乱和艰难之后如愿登顶……这是珠峰的故事,也是人类的谜语。也许,注定该轮到中国登山者来为世界揭谜解惑了。
——黄怒波,三次登顶珠穆朗玛峰,2018年率北京大学登山队登顶珠峰,著有长篇小说《珠峰海螺》
有一群探险者希望在极寒、缺氧的死亡地带解开珠峰攀登的百年谜团。《第三极》讲述了这次扑朔迷离、艰难险阻的珠峰探险之旅。
——孙斌,本书校订者,登山向导、攀登教练、国家级登山运动健将,原中国国家登山队队员
《第三极》是写给极致的一首挽歌,是一个会令人须发倒竖的关于执念和生死的故事。马克·辛诺特冒着极大风险,从英国伦敦皇家地理学会的档案馆,直到位于“死亡地带”边缘与狂风殊死搏斗的帐篷,只为解开珠穆朗玛峰登山史上这个历史最为悠久的谜团。
——苏珊·凯西(Susan Casey),著有畅销书《波浪》《海洋里的声音》
这是继《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之后,我读到过的最好的写珠穆朗玛峰的书。辛诺特的攀爬能力会把你带到少有人敢于尝试的地方,而他的书写能力会让你一直到夜阑人静都仍然没办法把书放下。
——马克·亚当斯(Mark Adams),著有《冰山之巅》《到马丘比丘右转》
作家、探险家马克·辛诺特用生花妙笔描述了20世纪初期的探险活动,随后深入到这个将神秘、冒险和历史融为一体的珠峰悲剧中……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书评
十年来写珠峰的书如果只读一本,那就读《第三极》好了……这是一场引人入胜的冒险。
——《户外》(Outside)杂志书评
来自世界之巅的消息,描写生动、令人心惊。
——利兹·贝克(Liz Baker),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
一个让人屏住呼吸的故事,作者讲述了自己的危险旅程。登山者为何痴迷于达到如此危险高度?本书探讨了背后的动机。
——美国退休人员协会 (AARP)书评
本书以神秘和冒险吸引读者。
——国家公园旅行者网站(National Parks Traveler)推荐
本书引人入胜,会令读者不断追问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怎么做?
——英文旅游信息出版公司福尔多(Fodor’s)
本书和作者上一本书一样,在叙述山上的生活时,文笔非常生动……本书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珠峰及探险历史读者的必读之作。
——图书馆杂志 (Library Journal)星级推荐
这个故事让你毛发倒立……这是一个关于冒险和探索的好故事,肯定会让任何登山爱好者、珠峰传说的爱好者感到兴奋。
——著名书评杂志《柯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星级评论
加入马克·辛诺特,寻找一件可以改变珠穆朗玛峰登山历史的神秘物件。这本书一部分是“侦探”故事,一部分是高峰冒险……他最终冒着生命危险爬上珠峰北坡,在生死关头,他发现了同伴们的惊人力量、极具悲剧感的人的脆弱,以及难以想象也难以言喻的事实。
——安迪·霍尔(Andy Hall),畅销书作家,著有《德纳里的嚎叫:美国最荒凉山峰上最致命的攀登灾难》(Denali's Howl: The Deadliest Climbing Disaster on America's Wildest Peak)
豆子芝麻茶 豆瓣
7.4 (28 个评分) 作者: 杨本芬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 - 10
《豆子芝麻茶》是杨本芬“看见女性”系列的第四本书,是一本珍贵的平民史歌。
本书分为两部分:“过去的婚姻”和“伤心的极限”。
在讲述过母亲(《秋园》)、乡亲(《浮木》)、婚姻(《我本芬芳》)之后,作者又将目光聚焦到秦老太、湘君、冬莲这三位老年女性的婚姻人生上,细致入微地讲述了一代女性在亲密关系当中的困惑与痛楚、选择与担当、勇气与坚持,即便命运不公,也不放弃自我救赎。
此外,在第二部分,作者回忆了与妈妈和哥哥一起经历的往事,以及两位至亲离世之际的锥心之痛,那些老人心间如芝麻豆子般的小事虽如露珠般微小、脆弱、转瞬即逝,却在那时那刻丈量着一个人伤心的极限。
绝叫 豆瓣 Goodreads
絕叫
8.7 (389 个评分) 作者: [日] 叶真中显 译者: 林佩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7
罗翔老师推荐!“这本书深刻地揭示了日本的社会问题,日本40多年来社会变迁的各种缩影。”
豆瓣「2020年度读书榜单」推理·悬疑类top1!
怀才者的自怜是天鹅的挽歌, 平庸者的崩坏是野兽的绝叫。
-
★同名日剧位居豆瓣“2019评分最高日本剧集”榜单Top10
★日本现象级社会派推理小说
★长达四十年的恶女编年史
★绝对现实,却超乎想象!
-
【内容简介】
铃木阳子死了,死在独居的公寓里。正确说来,是铃木阳 子几个月前死了。因为发现她时,不但遗体遭到屋内的十一只猫啃食,连猫也全数饿死了。铃木阳子显然是「孤独死」的最佳范例,但这名女子为何落到这步田地?她的亲人、朋友、同事在哪里?她的人生轨迹又是如何?
-
【编辑推荐】
《绝叫》是日本新锐社会派推理作家叶真中显创作的推理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阳子在平庸懦弱的表象之下,隐密的跌宕、罪恶人生。该书揭露常被人们忽视的社会问题,深刻而引人深思,刻画人物思想的变化细腻而一针见血,以阳子的离奇经历,连缀了日本四十年来社会变迁的各种缩影,是日本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推理小说。
该书在日本一经出版就引起极大反响,入围第68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第36回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第27回“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大奖 、第12回书店大奖、第11回启文堂大奖、周刊文春年度推理小说榜。
后《绝叫》繁体版问世,使国内推理小说爱好者得以一探究竟。《绝叫》繁体版在豆瓣获得8.6的高评分,是少有的在有简体中文版之前就广受好评的外国小说。
2019年,根据《绝叫》改编的同名日剧播出,又获得了豆瓣逾万人点评、8.4分的好成绩,并入围豆瓣“2019评分最高日本剧集”榜单Top10。
2020年7月,《绝叫》简体中文版正式上市,以飨读者。
女神自助餐 豆瓣
8.6 (5 个评分) 作者: 劉芷妤 逗點文創結社 2020 - 4
什麼東西都不能傷害她的女兒,
連女兒自己也一樣!
本書情節並非純屬虛構
如有雷同,我很遺憾
★〈火車做夢〉入選《九歌108年小說選》!
★收錄網路熱傳#MeToo驚悚小說〈同學會〉!
「哭了會被當成女人的,會真的被當成女人的,要是被當成『那種』女人,從此就真的不會有人肯好好聽我說話,不會有人相信我的害怕與擔憂,是真的。」
被社會傷透了心,就寫小說當復健!折翼系小說家劉芷妤,以輕盈細膩的筆觸,寫下八篇珠玉短篇小說,折射出女性被社會拒絕、侵擾的千百種遭遇:在同學會遇見當年性騷擾犯的OL、被嫂嫂po上「靠北婆家」粉專痛罵的小姑、擁有仙人千年之軀卻依舊遭受約會強暴的嫦娥、和相差十七歲的小鮮肉過夜卻膽顫心驚的女性主義教授、因為體型被嘲笑而學會迎合愛人的女孩……
《女神自助餐》故事中所有的主角與配角,都是活生生的、你我身邊的女性,我們所熟知、幾乎是反射性思考的「那種」社會常識與價值,是她們頸上血跡斑駁變形的項圈。
一本血淚斑斑,讀了卻無比舒暢的痛快之作,祝福每一位別人家的女兒,都能平凡又自由地活著。
本書特色
★不只是#metoo的問題,而是為什麼生而為女人卻會因為擁有女性特質而感到羞愧?
★不只是女權自助餐的問題,而是話全都讓男人說死了,女人還有什麼好說?
★不只是讀書容易分心的問題,而是一打開《女神自助餐》就停不下來,一直想要tag朋友告訴她「欸,這根本是妳的故事啦」!
噙满口水 豆瓣
침이 고인다
8.9 (24 个评分) 作者: [韩]金爱烂 译者: 徐先哲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 - 4
《噙满口水》由8部短篇小说构成,涵盖了家庭问题,城市和年轻人,包括了城市漂泊一代的租房问题和就业困难问题、不同习惯不同世界的人因为合租而产生的摩擦和细微的心理变化、青年上班族的奔波和生计、甚至描写了韩国青年一代彷徨而迷茫的就业升学等主题。
死神捞到一条金鱼 豆瓣
作者: [美]布莱恩·雷 译者: 孙灿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3 - 4
★与史上最萌死神一起,找到“躺平”与“内卷”、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平衡
★《纽约时报》官方插画师、著名艺术家布莱恩•雷疗愈图像小说
★ 慵懒的画风,明亮的色彩,幽默的文字,塑造出一个不同以往、充满童趣的死神,在其丰富多彩的休假中完成了对生命意义的反思——人生有涯,当学会何时歇桨
----------------------------------------------------------------------------------------------------------------
死神比我们任何人都卖力工作。他日夜不休,从不请病假或调休。那么,当人力资源部强行要求死神一次性休完所有未用假期,会发生什么呢?
这一次,死神决定活得像人!于是,他去大学听课、参加狂欢派对、甚至玩交友软件;从高空跳伞到嘉年华捞金鱼,死神决定全都要尝试一遍。
一部画风现代、谐趣幽默的“死神休假”日记,记录下了死神一整年的休假点滴,处处蕴含着智慧的人生哲理:“少工作”“人的一生,是有终点线的。”“要学会何时划船,何时歇桨”等等。
天府之国魔与道 豆瓣
作者: 张成功 1998 - 1
深夜,“第一杀手”罗阳潜入对头孙涛的房间,孙的女友田莉正对镜自
我欣赏……罗阳开枪射杀数人后投奔老大刘诗万,并在刘诗万的荫蔽下连续
行凶……刑警队长熊小华在几多宦海浮沉之后重执斩凶利剑,与刘诗万布下
的敌我迷障展开英勇、机智、顽强的殊死搏斗……刘诗万的几大杀手先后被
捕,他也在战败的绝望中自焚身亡,熊小华此时却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
中,他在苦苦地思索……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件,全书以纪实文学的手法将这一案件的侦破过程写
得淋漓尽致,其中颇多鲜为人知的侦破内幕。人物穷形尽相,血肉丰满,情
节曲折、惊险、令人咋舌,实为当代公安纪实文学中不可多得之力作,读之
令人获得无限遐思与丰富的社会知识。
十三层空间 豆瓣
Simulacron-3
8.6 (42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尼尔·加卢耶 译者: 赵伟轩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 4
并不遥远的未来,一家技术超前的科技公司建立了虚拟世界“幻世-3”,通过收集其中的民意数据,为商业公司提供营销策略。然而,“幻世-3”项目的核心成员道格拉斯·霍尔却发现,随着程序的运行,身边出现了许多怪事:先是技术主管神秘死亡、同事失踪;接着“幻世-3”里的虚拟角色闯进了 这个世界;再后来,就连他所处世界的真实性也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超越时代的科幻经典,对后来科幻小说的赛博朋克流派和《黑客帝国》等电影影响至深,1999年被改编成电影。
大事记
1964年:《幻世-3》(Simulacron-3)英文原版出版
1973年:改编电影《世界旦夕之间》Welt am Draht/World on a Wire
1999年:改编为电影《十三层空间》(The Thirteenth Floor)(又名:异次元骇客)
受本书影响拍摄的《黑客帝国》(The Matrix)上映
2017年:中文版以《十三层空间》之名正式出版
美国知名科幻作家迈克·雷斯尼克如此评价本书:
早在威廉·吉布森那本正式拉开“赛博朋克”运动序幕的经典之作《神经漫游者》问世的二十年之前,《十三层空间》就已经开创了“赛博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