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
美国鸟人 豆瓣
Birds of America
8.4 (11 个评分) 作者: [美] 洛丽·摩尔 译者: 张晓晔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4
在《美国鸟人》这部短篇小说里,洛丽·摩尔通过不适、不幸、尴尬和迷失等展现人生戏剧的方式,深深叩击城市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恐惧,以及人们无时不在为摆脱这种恐惧而做的努力与徒劳,成功地刻画出一系列不满社会、活无目标、情无着落的当代美国人形象。
《美国鸟人》窥视到了所有美国人最惆怅的心灵深处,被《纽约时报》赞誉为“最诙谐、最生动的剖析人间爱情与人性弱点的作品之一。”其内容之广度、情感之深度和黑色幽默及语言力量,均奠定了洛丽·摩尔作为美国当今最优秀小说家之一的地位。
2014年1月19日 已读
有没有人告诉过这些女性小说家们be a refined narrator and no one cares your fucking sentimental bullshit??感觉跟两个给了高分的友邻友走尽(。 非要推荐的话倒数第二篇不错
{北美文学} 【小说】 女性 短篇
饥饿的女儿 豆瓣
7.4 (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虹影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0 - 5
《饥饿的女儿》内容简介:她,出生在饥荒年代的重庆,排行老六,在母亲的恶骂、父亲的叹息和兄姊的白眼中孤独长大。终于,十八岁那年,所有的秘密在时代的暗潮裹挟中一一揭开……
点击链接进入:
《饥饿的女儿》
《阿难:我的印度之行》
《虹影:英国情人》
2013年9月16日 已读
不知为何又想到林白,似乎中国的现当代女作家都很爱写这种带有一股浓浓中二小(xiong)姑(hai)娘(zi)怀旧气息的自传体小说?千篇一律都是不计后果地把自己献给一个渣渣大叔(一般还伴随堕胎情节)然后觉得可独立可忧伤?挖槽年轻人的世界我不太懂……
+虹影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女性
到灯塔去 豆瓣 谷歌图书
To the Lighthouse
9.0 (189 个评分) 作者: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 瞿世镜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1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到灯塔去》描写一次大战后拉姆齐教授一家和几个亲密朋友在苏格兰某岛屿上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企图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并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灯塔塔尖的闪光即象征拉姆齐夫人的灵魂之光。本书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十分值得注意,如视角转换,两种时间,象征手法,音乐结构,借鉴绘画等。
2013年7月12日 已读
完全没看出来什么拉姆齐夫人的灵魂之光照耀大地的意思,窝太肤浅了……窝只是单纯喜欢伍尔夫这种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叙述风格而已_(:з」∠)_
+伍尔夫 {英国文学} 【小说】 女性
生死场 豆瓣
8.3 (106 个评分) 作者: 萧红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5
《生死场》是萧红一部传世的经典名篇,它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邃的诠释。这种对人生的生存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时代的绝大部分作家。鲁迅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
2013年5月1日 已读
虽然我也认为萧红是现当代中国最出色的女性作家没有之一,但是你们真的觉得这篇剧情散漫人物单薄措辞颠三倒四的小说打得上五星?还有人说这比呼兰河传更见功力?拉鸡巴倒吧真是(摔kindle
+萧红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女性
陆犯焉识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谷歌图书
8.7 (19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严歌苓 作家出版社 2011 - 10 其它标题: 陆犯焉识
《陆犯焉识》内容简介:陆焉识本是上海大户人家才子+公子型的少爷,聪慧而倜傥,会多国语言,也会讨女人喜欢。父亲去世后,年轻无嗣的继母冯仪芳为了巩固其在家族中的地位,软硬兼施地使他娶了自己的娘家侄女冯婉喻。没有爱情的陆焉识很快出国留学,在美国华盛顿毫无愧意地过了几年花花公子的自由生活。毕业回国后的陆焉识博士开始了风流得意的大学教授生活,也开始了在风情而精明的继母和温婉而坚韧的妻子夹缝间尴尬的家庭生活。
五十年代,陆焉识因其出身、更因其不谙世事的张扬激越而成为"”反革命“”, 在历次运动中,其迂腐可笑的书生气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长,直至被判为无期。这位智商超群的留美博士由此揣着极高的学识在西北大荒草漠上改造了二十年。精神的匮乏、政治的严苛、犯人间的相互围猎与倾轧,终使他身上满布的旧时代文人华贵的自尊凋谢成一地碎片。枯寂中对繁华半生的反刍,使他确认了内心对婉喻的深爱。婉喻曾是他寡味的开端,却在回忆里成为他完美的归宿。
“文革”“结束后,饱经思念的陆焉识和冯婉喻终于可以团聚,然而回到上海家中的陆焉识却发现岁月和政治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再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一生沉沦、终成俗庸小市民的儿子一直排斥和利用他,才貌俱佳、终成大龄剩女的小女儿对他爱怨纠结,态度几经转变,唯一苦苦等待他归来的婉喻却在他到家前突然失忆。
《陆犯焉识》编辑推荐:被中西方文坛誉为;“华文世界最值得期待的作家”;严歌苓颠覆性转型之作;当政治与人生相撞,孰是孰非……最大胆的笔触,直逼人类精神的灰色地带;最温情的回眸,抚摸岁月带给爱情的伤痕。
严歌苓近年来一直萦怀于对自身家族史特别是对其祖父人生遭际和精神世界的探寻。依此多年的功课,《陆犯焉识》以深远的济世情怀,将知识分子陆焉识的命运铺展在中国近当代政治这块庞大而坚硬的底布上,检视了残酷岁月里生命可能达到的高度。她的笔触往返于主人公盛年时流连的浮华地美国、上海和其后半生被禁锢的流放地西北大荒漠,世态的炎凉和命运的多诡尽收眼底。她的讲述,冷静与幽默同行,温情与练达并重,大有“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之概。
2012年12月23日 已读
《严歌苓和她高贵清雅风流潇洒的祖父……最后倒了血霉吃大瘪的故事》。其实后半远比前半写得好,毕竟严歌苓擅长的是最日常的细节描写,如此扬短避长为哪般……
+严歌苓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女性
可以吃的女人 豆瓣
The Edible Woman
9.0 (6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刘凯芳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 10
玛丽安确实是个普普通通的女子,正等着结婚。她喜欢她的工作,她那平庸的同事和冷静的未婚夫彼得。开始一切顺利,可是玛丽安先前没有料到在她内心深处却渴望更多,这种内心的渴望安静地破坏着她周到的结婚计划,稳定的生活进程——还有她的消化系统。婚期逐渐临近,玛丽安发现,她简直无法正常进食了……
2012年12月3日 已读
“也许干了那事,我就能知道你是真实的了”——《邓肯教你如何骗文艺病的炮》。突然理解了会长孤寂深渊的读后感,玛丽安打得我脸都肿了。。。 ps.二罪不能吃!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北美文学} 【小说】 女性
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 豆瓣
Angela Carter's Book of Fairy Tales
8.1 (156 个评分) 作者: [英] 安吉拉·卡特 译者: 郑冉然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9
很久很久以前,精怪故事不光是给孩子们看的,《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就是如此。这部精彩的集子囊括了抒情故事、血腥故事、令人捧腹的故事和粗俗下流的故事,它们来自世界各地,从北极到亚洲——里面决没有昏头昏脑的公主和多愁善感的仙子;相反,我们看到的是美丽的女仆和干瘪的老太婆,狡猾的妇人和品行不端的姑娘,巫婆和接生婆,坏姨妈和怪姐妹。
这些出色的故事颂扬坚强的意志、卑鄙的欺诈、妖术与阴谋,采集它们的只可能是独一无二且令我们深深怀念的安吉拉·卡特。
最初以《悍妇精怪故事集》和《悍妇精怪故事集第二卷》的形式出版
2012年9月24日 已读
【你获得了“因纽特博学者”的称号】觉得章节分得不太科学,毕竟大多数童话故事都兼有“好姑娘和她们的归宿”“女巫”“不幸的家庭”之类的元素吧……译者大大很用心,锦上添花(尽管审校的编辑……千金→千斤这错误也太低级了)!最后,封面美极了,但是南大你敢不敢出点开本规范的书?(看了眼致D
【论著】 女性 民俗 童话
一个女人的史诗 豆瓣
作者: [美国] 严歌苓 新星出版社 2009
部队女演员田苏菲追求并保卫爱情的故事。
严歌苓称她笔下的苏菲对爱情那份痴狂让她很羡慕,在当下物质社会中是不能存在的,所以她想通过这部小说“为今天的物质爱情唱首挽歌”。
小说畅销,影视版权也一度抢手,本次新星再版新书推出时,正逢央视版电视剧《一个女人的史诗》拍竣,由电影导演夏刚执导,赵薇演田苏菲,刘烨出演书中令她神魂颠倒了大半生的男主角欧阳,孙海英扮演三角恋的另一方“首长都汉”。
故事人物的年龄跨度从十五六岁到晚年。爱情,成为贯穿约半个世纪、数个不同年代的唯一主题。本书为作者成熟期作品,题材单纯而语言耐读,情节丝丝入扣。
田苏菲是军区剧团红了几十年的台柱子
她像长征路一样执着地爱着丈夫
以冲锋陷阵的劲头维护他的健康和尊严
此生她最大志向就是
虏获他的心
欧阳萸是革命队伍里的贾宝玉
掺和几分格瓦拉气质
他怀抱爱情理想
毕生不放弃寻找志同道合的梦中爱人
多年后
十几岁的欧阳雪说
妈妈
你爱得太笨了
2012年8月18日 已读
严歌苓长篇其实就三板斧,女主耍赖撒泼兴风作浪几十年,不变的永远是那颗淳朴泼辣的心——问题是性格归纳起来明明无比雷同的角色,朱小环王葡萄田苏菲在你面前一字排开还全都眉目如画教你绝不会张冠李戴。尽管选材一看便知是大手又出来写商稿诓骗中年主妇垂暮的少女心了,脑残粉还是嘤嘤地打了四星(。
+严歌苓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女性
给樱桃以性别 豆瓣
Sexing the Cherry
8.3 (2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珍妮特·温特森 译者: 邹鹏 新星出版社 2012 - 6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姐妹篇
1990年E.M.福斯特获奖作品
2009年《泰晤士报》“六十年六十佳图书”入选作品
米兰•昆德拉的哲学架构+卡尔维诺的优雅叙事+《天方夜谭》的故事
张悦然诚挚推荐 《鲤》杂志参与策划
17世纪,英国查尔斯二世时期,在臭气熏天的泰晤士河旁边生活着一个女巨人。她丑陋、孤独,只和很多狗生活在一起。有一天,她在河岸边看到了一个弃儿,便将他收养,并给他一条河流的名字,叫约旦。约旦和他的母亲生活在一起,一直遇到了国王的园艺师。园艺师将他们带到了温布尔顿,让约旦学习园艺。后来,约旦追随园艺师前往百慕大群岛,一个据说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奇怪的人和事情:十二个跳舞的公主,每个公主都在讲述着她与其丈夫的故事;遇到一个视爱为瘟疫的村子,因为爱,所有的人都死去,只剩下一个僧侣与妓女。与此同时,约旦的母亲在保皇党的鼓动下,对杀死国王的清教徒进行疯狂的复仇……
《给樱桃以性别》将历史、童话故事 和元小说熔合进了一种水果里,有着回味无穷、令人惊艳的味道。
——《纽约时报》
《给樱桃以性别》是一部以卡尔维诺的优雅口吻讲述、米兰•昆德拉的哲学形式编排的《天方夜谭》。
——《旧金山纪事报》
温特森是超级文字魔术师。持续阅读那些难以置信的故事时,她让我们相信,想象的力量可以改变我们感知的方式,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鲜活。
——《英国独立报》
那些喜爱气质独特、行文优美的小说的读者都会愿意阅读温特森写下的任何篇章。
——《华盛顿邮报》
2012年8月13日 已读
比《橘子》好看,词语之城与舞蹈之城好卡尔维诺…温特森本身对童话和神话材料手到擒来,时间地点人称叙述顺序又跳跃得仿佛脱缰野马,虽然觉得在这么短一本书里想说的东西太多结果有些捉襟见肘,但是每翻开一页都会吸引着你看下去QwQ ps.两处错字+一处错误标点自重
+温特森 {英国文学} 【小说】 女性
独白 豆瓣
La femme rompue
8.0 (10 个评分) 作者: (法) 波伏瓦 译者: 张香筠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4
《独白》是波伏瓦于1967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在波伏瓦付诸出版的论述、小说、自传以及书信等几大类文字中,属于她较后期的文学创作。所收三个短篇都以女性为主人公,其中《懂事年龄》讲述中年职业女性对儿子婚姻与职业前途的不满,《独白》整篇是一个单亲妈妈的絮叨,神经质的话语之下涌动的却是对小女儿自杀的痛切;《筋疲力尽的女人》则以日记的形式展现了一个家庭主妇应对丈夫婚外情的心路历程。
由此,波伏瓦刻画了三个处于危机中的女人:一个自诩是好母亲,试图掌控一切;一个对家庭、子女满腹怨气又忧心忡忡;一个被丈夫抛弃,无所适从。小说集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是波伏瓦对女性命运、生活状况的反映。
2012年8月9日 已读
艾玛鄙视中产阶级婚姻就算了,波伏娃对“母亲”这角色真是恨得不共戴天啊....第三篇里爹妈和俩女儿的整条关系脉络就是自传吧妥妥儿没跑
+波伏娃 {法国文学} 【小说】 女性
雪花和秘密的扇子 豆瓣
Snow Flower and the Secret Fan
6.8 (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邝丽莎 译者: 忻元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7
作品根据“女书”的流传范围及特点,在小说中塑造了百合和雪花两个主要人物,他们在七岁的时候,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时光的流逝中,无论是经历了饥荒、动乱,还是遭遇到婚姻中的孤独与绝望,她们都能相互安慰,但当误解出现的时候,她们终生的友谊却突然面临着破裂的危险……
小说结构巧妙,作者不仅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女书”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还栩栩如生地描绘出那个时代中国妇女所经受的种种痛。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人物深切的同情,并探索了女性友谊这一人类关系中永恒的主题。



[媒体评论]
“邝丽莎写出了她迄今为止最棒的作品。《雪花和秘密的扇子》讲述了一个美丽与痛苦交织的传奇故事,一个刚刚逝去的真实而又充满神秘感的世界被完全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一个能够深深铭刻在你记忆深处的故事,随着书页在眼前翻阅,对于故事的记忆始终清晰可见。”
——Amy Tan《幸福快乐俱乐部》《相反的命运:冥想》作者
“我完全醉心于这部奇妙的小说之中——一个关于近代中国神秘的女性文明絮绕于心际的动人故事。简直美不胜收!”
——Maxine Hong Kingston《和平之书5》作者
“只有一流的小说家才能做到像邝丽莎那样,她不但将笔下的人物描述得栩栩如生,而且还将整个古老的文化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她细腻的笔触令我们这些人惊恐不及。小说描绘了一个自幼年开始便饱受厄运打压的女人坎坷的命运以及她所赖以生存下去的支撑——友谊。”
Arthur Golden,《艺妓回忆录》作者
2012年6月22日 已读
就跟企图在欧美圈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京华烟云》一样,这书读起来让我一个native浑身不得劲...最多只能满足下西方人对古老而神秘(念作“原始而蒙昧”)的东方的猎奇心理吧...PS,作者和译者的姓都好生僻(文盲脸
{北美文学} 【小说】 女性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豆瓣
Oranges Are Not the Only Fruit
7.3 (132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珍妮特·温特森 译者: 于是 新星出版社 2010 - 7
1985年惠特布莱德奖获奖作品
英国英语系学生必读的经典读物
入选《卫报》死前必读的1000本小说
改编成BBC热门剧集,荣获戛纳最佳剧本等多项大奖
讲述每个人都会有的爱、悲伤和愤怒
一部温暖、机智、有趣的成长小说
张悦然作序推荐 《鲤》杂志首次参与策划
————————————————————
二十年来我读到的最有意思的作家。
——戈尔•维达尔(美国作家)
珍妮特•温特森是这类题材的大师,一个极具天赋的作家。
——穆里尔•斯帕克(英国作家)
她不会装腔作势,只想坦诚地书写她想写的,我认为这很有启发性。
——萨拉•沃特斯(英国作家)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无疑是温特森小说世界的入口,故事从这里开始。而所有的故事,其实也都在这里了。与她的其他小说一样,这是本聪明而有趣的小说。
——张悦然(作家)
2012年5月27日 已读
为啥刚开始这么欢快后面主题这么沉重啦!翻译君很棒。”我认为强迫性地打断读者的注意力很重要……我相信语言本身另有深意,即便你不追着下面的情节看也一样。否则阅读就会有点儿色情意味,不是吗?因为你只是在找刺激。所以我总是用打断叙事的方式提醒读者们:你们在阅读。“译后记里提到的这段说得太妙了,温森特本身对轻重缓急的把握也很到位,不过总觉得最后几章有些东西说得太透其实没必要=。=
+温特森 {英国文学} 【小说】 同性恋 女性
第九个寡妇 豆瓣 Goodreads
7.8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严歌苓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10
一个背着巨大的、不可告人的秘密的寡妇,自幼在孙家做童养媳,土改时将被错划为恶霸地主的公爹从死刑场上背回,藏匿于红薯窖几十年。这段岁月正是中国农村发生了纷乱复杂的变化的历史阶段,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模式被打碎,进而发生了乌托邦的大混乱。每一个人都经历了严峻的人性人伦考验,大多数人不得不多次蜕变以求苟活,而强悍朴拙、蒙昧无邪的女主人公王葡萄则始终恪守其最朴素最基本的人伦准则,她凭着自己的勤劳和聪慧,使自己和公爹度过了一次次饥馑、一次次政治运动带来的危机……
2012年3月21日 已读
严歌苓写女人真是驾轻就熟雅俗共赏,这本跟十三钗的语言风格一对比可以直接把某些千人一面高贵冷艳的海派作家扇黄浦江里去了。后半部分的几个插叙太没来由,不过总体还是本值得推荐的书?从对剧情的控制来看,身为编剧的严真是盖过了身为写作者的严,所以看得过程中总觉得不太得劲呢(。
+严歌苓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女性
一个人的战争 豆瓣
作者: 林白 作家出版社 2009 - 9
《一个人的战争》内容简介:中国巨轮,乘风破浪,高歌猛进,短短六十载,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伟大奇迹。中国文学,风起云涌,蒸蒸日上,流派异彩纷呈,名家力作迭出,同样令世人瞩目。为庆祝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我社启动“共和国作家文库”大型文学工程,力图囊括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以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文学价值观上的人民立场,展示东方文明古国的和平崛起、历史进程、社会变迁与现实图画,表现中华民族的艰辛求索、勇敢实践、创新思想及生存智慧。这套文库,既是欣欣向荣的中国文学事业的一个缩影,也是生机勃勃的转型期中国出版界的一件盛事,其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显示出来。我们同时相信,中国的文学事业将伴着蒸蒸日上的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更加绚丽。衷心感谢中宣部有关部门、中国作家协会和全国广大作家、文学评论专家给予本文库的大力支持。
2011年11月9日 已读
书本身给三星,多加一颗仅仅是因为它勾起我无限的乡愁——不仅仅是那个她客居八年而我生息十八年的城市,那条日夜在我耳边乡音喧哗的河流,更多的是我发现自己在这个年龄已经无可挽回地开始回顾起自己半长不短的人生,它跟她的人生重叠在一起好像不再对我造成任何除了感怀以外的触动了。万物逆旅百代过客,十九岁的少女情怀什么的,大约的确是死在那场战争里了吧。
+林白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女性
桃之夭夭 豆瓣
8.6 (7 个评分) 作者: 王安忆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9 - 5
《桃之夭夭》是著名作家王安忆最新的长篇。小说娓娓叙述了上海市井之间,一个叫郁晓秋的女子半生的人生历程。这个上海女子,原本可以像雯雯、妹头一样,在上海的屋檐下过着自己平淡却充盈,烦恼又热闹的生活,但是,她显然是个异数。她的母亲是个滑稽戏女演员,年轻的时候有点小名气,终究到老了,也只是个跑龙套的,她的父亲在她出生前的一年半就因贪污和玩弄女性进了班房。历经社会与情场失意的母亲对她是只有冷漠和淡淡的恨,兄姐也因了她的出身而鄙视她憎恶她,同学和邻里更是对她侧目而视。她的身世,成为市井间无数人流言蜚语的话题,她的充满青春气息的美丽,在上海人的眼里,被毫无道理地认为是刺眼的不安分的象征。但是,正是这个上海弄堂里的异数少女,却出人意料地走出了一条艰难却纯净的人生道路,以泼辣而旺盛的生命力,从容面对多舛的生活和变幻无端的命运,顽强地“灼灼其华”。
2011年10月22日 已读
心理描写很棒,尤其喜欢她小小年纪穿过弄堂去食堂的那段,动笔写字的人果然对这些旁人随意抛掷的细微情感有着更深切的体会。不过我还是不喜欢主角这种野生蒙昧的姑娘,大概因为我是个矫饰的家伙吧XDD
+王安忆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女性
少女小渔 豆瓣
7.6 (3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严歌苓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5
海外短篇集,收录《少女小渔》、《非洲故事三则》(新作)、《海那边》、《红罗裙》、《女房东》、《学校中的故事》、《抢劫犯查理和我》、《失眠人的艳遇》、《橙血》等等。其中《少女小渔》由李安制片、张艾嘉导演、刘若英主演,荣获亚太地区国际电视节最佳影片奖。
2011年10月12日 已读
短篇集。烛幽发微的心理描写是她一贯长处,比起长篇的压抑深沉,短篇倒是让人有喘息的时间来仔细研究她的行文——真他妈是惊心动魄,说实话我常常被她突然拈出的一个动词震得屁滚尿流...唯独此时我无法赞同东坡那句”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烂漫是吾师“,进入白话文时代以来,有这种细致笔力的作家真心是太少了。
+严歌苓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女性
总有些鸟儿你关不住 豆瓣
作者: 朱飞燕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 - 10
无论你是什么人,你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圈中,这个圈包围着你,直到窒息。
一个并不纯情的四季故事,一曲纯到极致的凄美夜歌,天使之爱,越界之爱。在性别符号之间偷越的都市爱恋,咫尺之恨,天地遥念,人性最本原的爱欲放出的多样色。
有人说:一个人的一生其实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你不可以死去,你知道吗?”孙波亲着我的鼻子。“你不可以死去。”孙波亲着我的嘴。“你不可以死去。”孙波亲着我的脸。“你不可以死去,你绝对不可以死去。”孙波亲着我的心,“你不能死……”那是天使的嘴唇,她每经过的地方都会让人沉醉,那是爱浴的希望,我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孙波是一个女孩,我行我素到了极点的女孩。小浪是一个女孩,一个像湖水一样柔顺的女孩。而一个让两个女孩神魂颠倒的男人搅起了新的波澜……故事围绕着这几个人展开。小浪死了,孙波疯了,男人自杀了。爱情永远是一个伤害的人东西。
童年,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江边、凉席、四仰八叉躺在竹床上毫无顾忌的日子。
女主角孙波出生在一个全是女孩的大家庭,艰辛的童年生活造就了她洒脱独立的个性,由此吸引了柔情似水的女孩小浪。面对小浪疯狂的追求,为世俗所迫的孙波选择了拒绝。极端痛苦的小浪吞下了87颗安眠药。小浪的离去使孙波猛然发现失去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一份感情,她深陷在对小浪的回忆中无法自拔……一个才华横溢、深为婚姻生活所困的画家将孙波从痛苦的泥潭中拯救出来,正当他们憧憬美好未来时,画家妻子的突然出现却将这一切推入了毁灭的深渊……
2011年10月7日 已读
网上没找到完整版,就着当当的五折入了一本,腰封堪称本年度过手书籍里最二的一本没有之一。。至于故事无非就是那样,我当年要学着小浪殉情了今天某人你就得自己打蜥蜴眼睛啦ヽ(;▽;)ノ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同性恋 女性
其後 豆瓣
8.2 (20 个评分) 作者: 黃碧雲 天地圖書 1991
《其後》是黃碧雲的第一部小說。如此年輕,如此才情橫溢,卻又如此蒼涼酸楚,這“揚眉女子”也算是世紀末香港的獨特產物了。
在她小說中,生命都是漂泊無依的,在外部世界糾纏,在內心世界煎熬,總是互相糾纏煎熬著,一起沉淪、失落,只有過去,沒有將來。
小小的歡喜,沉重無邊的痛苦,生命便是以巨大的痛苦換取微不足道的喜悅。到最後連喜悅也不是所求的了,只剩下對於死亡的期待。
在她的世界裏,死亡並非人世巨創,而只是一種淡淡的憂傷,或一個蒼白委婉的手勢,好像有個人漫步走進濃霧,漸漸就不見了——他見不到別人,別人也見不到他。人天睽遠,也不過像他在濃霧深處輕歎了一聲,如此而已。
友情會過去,親情也會,愛也是一點一滴在消逝的東西,甚至恨也是。只有死亡,是最終要走上去的生命祭壇。
其實,便什麼也沒有了。
生命在我面前無窮的展開。我只是嫌它太長了。
2011年9月7日 已读
三流言情浪费生命,安妮宝贝我还能坚持看掉一本呢,这本怀着“尼玛下章说不定会有转折!”这种自欺欺人的心情看到倒数第二章我还是决定直接删了吧。跟李碧华齐名?滚你丫的(然而对比一下黄碧云与李碧华、严歌苓、迟子建、张爱玲、安妮宝贝等人的小组人数,我他妈又释然了╮( ̄▽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女性 香港
安妮日记 豆瓣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8.3 (34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安妮·弗兰克 译者: 彭淮栋 海南出版社 1996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出心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