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集
飞行家 豆瓣
7.8 (228 个评分) 作者: 双雪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8
1. 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国内原创小说——这里有村上春树的奇巧构思、王小波的幽默腔调、双雪涛的北方故事。用锋刃般的语言勾勒丰富的画面,给每个故事设计奇异精巧的结构,拿戏谑幽默的腔调直面沉重与苦痛,双雪涛的作品之中有村上春树、王小波,以及许多西方现代小说的影子。除此之外,《飞行家》将写实与传奇、童话、寓言交织起来,生存的困顿、人性的困境、命运的困厄,尽现其中;历史与人性的复杂张力,被编织进故事的纹理里。
2. 为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为人性中珍贵的瞬间,留下虚构的记录——酷寒里有温情,黑暗里有光明,绝望里有希冀,卑微里有崇高。《飞行家》里依旧有双雪涛擅长的主题:血腥的暴力、衰落的北方、渺小的边缘人,这里有失败的小说家,枉死的工厂主,沉溺幻想的小职工,落魄潦倒的写手,被遗弃的孩子、女人或丈夫……但它更承载着爱、梦想、道德、尊严,以及人性中的光明,它们在北方铁幕般的大雪中,迸发出微小而珍贵的火光。“为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故乡人留下虚构的记录”,这是一切的起点,作者充满浪漫与魔幻色彩的笔调中,蕴藏着丰饶的隐喻、象征,和对现实的关照。
3. 当代中国最具大师潜质的青年小说家,创造“新的美学原则”——为故事而生的人,最纯粹的小说家。作为“在西方小说和先锋小说的光辉底下长大”的青年作家,双雪涛开辟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美学原则。在故事的王国里,他不做文学舶来品的传声筒,走出对宏大历史主题的沉溺,打破对空洞生活场景的呈现。他赋予平凡生命以意义,让爱、梦想、尊严和自由在卑微和绝境里重生。作者极具现代感的表达格调、所关注主题的深度和硬度,决定了他在现今中国小说界的独特地位,彰显出他绝对的大师潜质。
《飞行家》共收录了双雪涛的九篇短篇小说。
缘起——为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故乡人留下虚构的记录;
沉淀——将历史与人性的复杂张力编织进故事的纹理里;
扎根——让爱、梦想、尊严和自由在卑微和绝境里重生。
故事发生的地点大多是没落的北方城市。艳粉街、影子湖、光明堂、红旗广场、春风歌舞厅、红星台球社……这里布满破败的街道、废弃的工厂,流窜着形形色色的人。
故事里的角色大多是被遗忘的边缘群体。久藏、小橘子、疯子廖澄湖、“少年犯”柳丁、姑鸟儿、驯养师阮灵、“疯马”马峰、“飞行家”李明奇……他们是被历史的大潮拍在岸边的鱼。
在《飞行家》里,就是由这样一群人,在这样一些地方,让凡人的热血、尊严和自由绽放出火光。
2021年4月25日 已读
由于出身和阅历的局限,我对东北伤痕文学一向缺乏简单的共情,但《光明堂》看完后我躺在床上,说不清是伤怀还是失落;不是那种背井离乡亡国灭种的彻痛,而是真的毫无抵抗地意识并理解到了这一点:北方化为乌有(但我也很难分辨这是不是kind of orientalism to 东北)。后面几篇的完成度之低(相比《光明堂》之后我所怀的期待值)简直令人“这也能发表?”的水平。学村上可以,不要学林少华,可知道?
+双雪涛 {中国现当代文学} 短篇集
人·兽·鬼 豆瓣
2017年8月北平第25次印本 ∞ 定價19元
8.8 (77 个评分) 作者: 钱钟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 5
《人·兽·鬼》包括《上帝的梦》、《猫》、《灵感》、《纪念》四部短篇小说。
驻马店伤心故事集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郑在欢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7 - 2
“驻马店”,是一个解释当下魔幻中国的重要名词和地理概念,作者在这个叫驻马店的地方出生、成长、逃离,他经历过我们想象得到或想象不到的残酷青春,而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在他生活里的人们,也成为了他笔下的“病人”和“cult家族”。魔幻、残酷与现实在这部作品里交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的当代中国。
这是一部精心架构而成的文学作品,分为“病人列传”和“cult家族”两部分,在虚构与非虚构间取得了巧妙平衡。郑在欢从自己的记忆出发,对亲人、伙伴、乡邻进行了细腻而又克制的描写。他解释了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在身边的人们,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自己,解释着这个时代。
小说里出现的种种人物,包括盗贼、赌徒、疯子、寡居者、愚人等,作者通过展现这些隐没在庞杂的乡土世界里的怪人们,让一颗颗孤独而又伤心的灵魂以文学的名义重新被我们发现,“那些残忍、沉痛而又极其有趣的故事,完全吻合这个世界存在的现象和本质。”
依我之见,郑在欢的小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最畅销的故事,残忍、沉痛,却又极其有趣,完全吻合这个世界存在的现象和本质。当然,如果不畅销,又似乎更加吻合上述。这不是悖谬,亦非硬币的两面,而是这个世界的幽默感再次发挥了作用。
——曹寇
郑在欢用一个一个人的片段展现了与其血脉相连的土地,现实与想象、生者与死者之间,模糊的边界,清晰的空白。
——走走
那时的《驻马店伤心故事集》还叫《CULT家族》,却写透世道人心,沉劲的力道如利斧劈朽木。我就想,这个看上去单薄瘦弱名叫郑在欢的男孩写了一部中国的《米格尔大街》,当然,也许比奈保尔写得还好。
——张楚
同龄人中,我很喜欢郑在欢的小说。郑在欢就是把最让人避之不及的东西亮给你看,读后非但不觉得被冒犯,反而被故事深深吸引。
——余幼幼
2019年1月5日 已读
被书名驴了,这样的素材放在二十多岁来写真是浪费啊。希望年轻的作者们早点明白,除非万里挑一的老天赏饭,否则没到四十岁,强学人家老油条举重若轻谈笑风生是学不来的——看山是山,看山还是山,差得可太远了。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短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