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戈理
彼得堡的故事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俄] 果戈理 译者: 乔振绪 漓江出版社 2016 - 4
本书收入果戈理的代表性中短篇小说六篇,讲述了六个发生在彼得堡的故事,其中《外套》《狂人日记》都是进入教科书的经典之作。果戈理在彼得堡经历过一段“小人物”的贫穷生活,亲身体会过贫穷公务员的辛酸,对这个阶层怀着深切的同情心。这几部作品将果戈理式的讽刺和犀利彰显得淋漓尽致,是对19世纪俄罗斯社会矛盾和人的面貌的深刻写照。
《涅瓦大街》的主人公皮斯卡列夫是一个心地善良、热爱艺术的青年画家,爱着一名容貌端庄、风姿优雅的妓女;《鼻子》的主人公科瓦廖夫是个八等文官,但他不安于现状,一心一意想当大官;《画像》的主人公恰尔特科夫是个穷画家,整天废寝忘食,埋头作画;《外套》中的主人公阿卡基是一个抄写公文的机关小职员,他恪尽职守,把全部精力都奉献给工作,可是周围的人都蔑视他,百般欺负他;《四轮马车》里的贵族社会是小城的统治者,他们的贿选手腕、敛财技能、发财手段都尽述其中;《狂人日记》的独特写法更是直接启发了鲁迅,催生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狂人日记》。
名人推荐
自从有了果戈理,俄国才有了全新的语言。它的平白、有力、准确、异常活泼和接近自然我们都十分喜爱。 ——斯塔索夫
果戈理君中篇小说中的十足的人生的真实,是和构思的朴素密切地关联着的。他对生活既不阿谀,也不诽谤;他愿意把里面所包含的一切美的、人性的东西展露出来,但同时也不隐蔽它的丑恶。
——别林斯基
从果戈理开始我国的文学开始表现人民的自我意识。
——车尔尼雪夫斯基
最 初我不知道朗读的是什么(有人正在朗读《鼻子》),是谁的作品,又没有机会打听,但我同大家一样,被这惊人的真实、这自然的对话、这闻所未闻的滑稽场面惊呆了……
——斯塔索夫
鲁迅先生非常重视果戈理的作品,并给予高度评价。鲁迅亲自翻译了果戈理的《死魂灵》,而且在《狂人日记》的影响下,创作了中国的《狂人日记》。
——茅盾
果戈理君的幽默,是一种平静的,在愤怒中保持平静,在狡猾中保持仁厚的幽默。可是在作品中,还有一种严峻而露骨的幽默,它咬得你出血,刺透你的皮骨,直言无隐,用毒蛇编织的鞭子前后左右地抽打你,一种恶毒的、无慈悲的幽默。
——别林斯基
2017年1月24日 已读
杰作。比起备受赞誉的《外套》和《狂人日记》,我更欣赏《画像》和《涅瓦大街》,永远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尚若不能成为高尚者的墓志铭,就成为向魔鬼屈服的献金——又有谁为这堕落的城市和灵魂哀歌?而涅瓦大街一如既往,时刻都在撒谎,都在骗人。
+果戈理 {俄国文学} 【小说】
死农奴 豆瓣
作者: (俄)果戈理 译者: 娄自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果戈理(1809-1852),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和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散文之父”,《死农奴》是他的代表作。
《死农奴》又译《死魂灵》。死农奴实际上是指已经死去但尚未从纳税册上注销的空名额。小说描写专营骗术的商人乞乞科夫来到某偏僻省城,以其天花乱坠的吹捧成为当地官僚的座上客,并上门去向地主收购死农奴,企图以此作为抵押,买空卖空,牟取暴利。丑事败露后,他便逃之夭夭。小说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官僚、地主愚昧、贪婪、卑劣、庸俗的现象,其不朽的人物塑造和辛辣的讽刺在俄国文学史上堪称经典。
2014年5月27日 已读
人生三恨,一恨红楼被狗尾,二恨巴尔扎克怒弃坑,三恨果戈理自己写着写着就写瞎了_(:з」∠)_。
+果戈理 {俄国文学}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