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
姊妹行 豆瓣
作者: 王安忆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 - 8
王安忆编著的《姊妹行》内容介绍:“中国短经典”丛书王安忆卷,收录王安忆创作至今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名作。包括《鸠雀一战》《姊妹行》《天仙配》《酒徒》《临淮关》《黑弄堂》等。
“中国短经典”丛书荟萃了当代著名作家的短篇小说经典,包括莫言、王安忆、张炜、苏童、迟子建、方方、李锐、叶兆言、毕飞宇、范小青等11位作家,每人一卷,分别为《姑妈的宝刀》、《姊妹行》、《钻玉米地》、《白雪猪头》、《一匹马两个人》、《麦子》、《哪里来哪里去》、《厚土》、《写字桌的1971年》、《唱西皮二黄的一朵》、《哪年夏天在海边》。由11位名家亲自编选。
该系列封面邀请了国内知名书籍设计师丁威静操刀设计,风格简洁大气,宁静素雅。装帧采用法式软精装,手感柔软,方便携带。并特别使用了漆片工艺。《姊妹行》是该系列丛书之一。
2014年9月28日 已读
除了后面两篇是魔都风味以外,前面几篇的取材和笔法有时简直看不出来是同一个人。我觉得一直尝试新的写法和题材真的是好事,看看我是怎么对严歌苓粉转黑的。。。个人推荐《姊妹行》《酒徒》《临淮关》
+王安忆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我爱比尔 豆瓣
作者: 王安忆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9 - 7
比尔,是她的初恋男友;阿三,是她画画的笔名。大学时,阿三不惜被开除也要和美国男友比尔在一起。因为,她说:“我爱比尔。”与比尔分手后,阿三在宾馆或别的地方结交上法国人马丁、陌生的美国老头、美国专家、比利时人和更多的外国人,都只是想找和“比尔”在一起的异国情调。劳教农场的暗娼们给阿三取了个绰号“白做”。
关押上海女犯的白茅岭劳教农场,聚集着最有故事的女人。善写女性的王安忆,在白茅岭找到了自己要创造的阿三。在阿三身上,王安忆找到了中国的文化故事。
2013年9月2日 已读 也就到了结尾能看出点王安忆的风格来……阿三这种脱俗的女人反而是写着写着最容易落入俗套的类型,手滑的典型请看严歌苓《寄居者》。好好写王琦瑶嘛亲,我还是挺喜欢《长恨歌》的_(:з」∠)_
+王安忆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长恨歌 豆瓣
7.8 (164 个评分) 作者: 王安忆 南海出版公司 2003 - 8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其中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垒了无数理想、幻灭、躁动和怨望,她们对情与爱的追求,她们的成败,在我们眼前依次展开。王安忆看似平淡却幽默冷峻的笔调,在对细小琐碎的生活细节的津津乐道中,展现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
本书荣获第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奖,并于2000年获得我国文坛上最具荣誉的大奖——茅盾文学奖。
2012年2月19日 已读
王琦瑶确实是被tag为精明的沪上女人,不过所谓市井和计较不也全出自于对生活的用心么?在我看来上海的风情全在这虚荣下的一片真心,钻营里的一番诚意啊——白流苏倒是香港北京都能一抓一把的大路货了。不说不好,只是少了上海那个阶层的那种气质,甚至还不如落落《年华》里抓得精髓了。ps.看了看评论觉得张爱玲真是造孽,哪来这么多脑残粉给她丢人啊……
+王安忆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桃之夭夭 豆瓣
8.6 (7 个评分) 作者: 王安忆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9 - 5
《桃之夭夭》是著名作家王安忆最新的长篇。小说娓娓叙述了上海市井之间,一个叫郁晓秋的女子半生的人生历程。这个上海女子,原本可以像雯雯、妹头一样,在上海的屋檐下过着自己平淡却充盈,烦恼又热闹的生活,但是,她显然是个异数。她的母亲是个滑稽戏女演员,年轻的时候有点小名气,终究到老了,也只是个跑龙套的,她的父亲在她出生前的一年半就因贪污和玩弄女性进了班房。历经社会与情场失意的母亲对她是只有冷漠和淡淡的恨,兄姐也因了她的出身而鄙视她憎恶她,同学和邻里更是对她侧目而视。她的身世,成为市井间无数人流言蜚语的话题,她的充满青春气息的美丽,在上海人的眼里,被毫无道理地认为是刺眼的不安分的象征。但是,正是这个上海弄堂里的异数少女,却出人意料地走出了一条艰难却纯净的人生道路,以泼辣而旺盛的生命力,从容面对多舛的生活和变幻无端的命运,顽强地“灼灼其华”。
2011年10月22日 已读
心理描写很棒,尤其喜欢她小小年纪穿过弄堂去食堂的那段,动笔写字的人果然对这些旁人随意抛掷的细微情感有着更深切的体会。不过我还是不喜欢主角这种野生蒙昧的姑娘,大概因为我是个矫饰的家伙吧XDD
+王安忆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