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
树犹如此 豆瓣
8.5 (11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3
《树犹如此》是白先勇的散文自选集,主要收录他回忆个人经历、亲友交往的文章。其中纪念亡友的《树犹如此》将至深痛楚沉淀六年,被称为“以血泪、以人间最纯真的感情去完成的生命之歌”。另收两篇写友人的新作:画家奚淞修佛之旅《寻找那一棵菩提树》,救助上万艾滋孤儿的杜聪《修菩萨行》。可见白先勇近年心中所系。
书中作品多成于白先勇“五十知天命”之后,董桥曾“惊讶他已然像自在、放下的老僧,任由一朵落花在他的掌心默默散发瞬息灿烂”。写至友王国祥、三姊先明,平实中蕴藏波澜壮阔,人间悲悯。桂林、上海、南京、台北,文化乡愁叠加,难觅归处。在倾注心血和青春的同人杂志《现代文学》,白先勇以文会友,情笃一生。他也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困境,艾滋病患的挣扎和勇气。生命繁华之欢喜,伤逝消亡之不舍,白先勇的天真执着和无可奈何,在散文中化为真实的有情世界。
2016年8月15日 已读
最好的是起首二篇怀挚友(是恋人吧)和亡姊,中间不是专业研究台湾文学的随便看看吧。后面的访谈特别好,《游园惊梦》也是我非常喜欢的短篇,当时读罢只感到一阵说不出的怅惘,原来也跳不出后主一句“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寂寞繁华皆有意,还真是古今志一也。
+白先勇 {中国现当代文学} 随笔
寂寞的十七岁 豆瓣
8.6 (69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0
《寂寞的十七岁》收入白先勇早期、中期的短篇小说多篇。白先勇早期小说可分两类 :一类是或多或少凭借自己切身经验改头换面写成的小说:《金大奶奶 、《我们看菊花去》、《玉卿嫂》、《寂寞的十七岁》,多少表露出作者童年、少年时代的自己。第二类, 幻想(fantasy)的成分较重,最显著的例子是《青春》,此外,《闷雷》、《黑虹》、《小阳春》、《藏在裤袋里的手》,也多少是幻想的产物。夏志清认为白先勇是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五四以来,艺术成就上能与他匹敌的,从鲁迅到张爱玲,五六人而已。
2015年11月25日 已读
白先勇的作品我是随手拿来看的,却恰好走了一条台北人-纽约客-十七岁的逆序,越读越可见他后期的老辣来。个人喜欢《芝加哥之死》,名字就能看出极受托马斯曼的影响,但《十七岁》《玉卿嫂》无疑是最能代表白先勇这一时期的作品:洞察力和同理心,真是可怕的天赋。
+白先勇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纽约客 豆瓣
9.1 (44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纽约曼哈顿像棋盘街似的街道,最有意思的是,每条街道个性分明,文化各殊,跨一条街,有时连居民的人种也变掉了,倏地由白转黑,由黄转棕。纽约是一个道道地地的移民大都会,全世界各色人等都汇聚于此,羼杂在这个人种大熔炉内,很容易便消失了自我,因为纽约是一个无限大、无限深,是一个太上无情的大千世界,个人的悲欢离合,飘浮其中,如沧海一粟,翻转便被淹没了。
六三、六四那两年夏天,我心中搜集了许多幅纽约风情画,这些画片又慢慢转成了一系列的“纽约故事”……六五年的一个春天,我在爱荷华河畔公园里一张桌子上,开始撰写《谪仙记》,其时春意乍暖,爱荷华河中的冰块消融,凘凘而下,枝头芽叶初露新绿,万物欣欣复苏之际,而我写的却是一则女主角飘流到威尼斯投水自尽的悲怆故事。当时我把这篇小说定为“纽约客”系列的首篇,并引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作为题跋,大概我觉得李彤最后的孤绝之感,有“天地之悠悠”那样深远吧。……可是悠悠忽忽已跨过了一个世纪,“纽约”在我心中渐渐退隐成一个遥远的“魔都”,城门大敞,还在无条件接纳一些络绎不绝的飘荡灵魂。
——白先勇
2015年3月3日 已读
纽约客,台北人,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读着字字都好,却又细说不上好在哪儿来。借叶嘉莹老师评价曹丕的一句话,这类文章大抵“以感与韵胜”,而非“以才与情胜”,唯有诗人诗心能窥此妙境啊。
+白先勇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台北人 豆瓣 Goodreads
8.9 (413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0
作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的《台北人》,是一部深具复杂性的短篇小说集,由十四个一流的短篇小说构成,串联成一体,则效果遽然增加,不但小说之幅面变广,使我们看到社会之“众生相”,更重要的,由于主题命意之一再重复,与互相陪衬辅佐,使我们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含义,并使我们得以一窥隐藏在作品内的作者之人生观与宇宙观。《台北人》之人物,可以说囊括了台北都市社会之各阶层:从年迈挺拔的儒将朴公(《梁父吟》)到退休了的女仆顺恩嫂(《思旧赋》),从上流社会的窦夫人(《游园惊梦》)到下流社会的“总司令”(《孤恋花》)。有知识分子,如《冬夜》之余嵚磊教授;有商人,如《花桥荣记》之老板娘;有帮佣工人,如《那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之王雄;有军队里的人,如《岁除》之赖鸣升;有社交界名女,如尹雪艳;有低级舞女,如金大班。这些“大”人物、“中”人物与“小”人物,来自中国大陆不同的省籍或都市(上海、南京、四川、湖南、桂林、北平等),他们贫富悬殊,行业各异,但没有一个不背负着一段沉重的、斩不断的往事。而这份“过去”,这份“记忆”,或多或少与中华民国成立到大陆沦陷那段“忧患重重的时代”,有直接的关系。
2012年10月29日 已读
如果说程蝶衣是风流蕴藉人间珍奇,那么阿凤大约是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白先勇擅写真正的“传奇”,不带半分烟火气,也只有他才写得出尹雪艳这样阒寂的风姿吧?说实话真瘆得荒,十四个短篇,篇名尽是《游园惊梦》《思旧赋》云云,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黍离麦秀铜驼荆棘,森森然鬼语也
+白先勇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短篇 神作
孽子 豆瓣 谷歌图书
9.2 (5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 - 2
白先勇(1937- ),台湾当代著名作家
2011年7月19日 已读
「献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夜里,犹自徘徊于街头,无所归依的孩子们」——我总觉得一个作家要写出令人动容的文字,那么他心里必然是怀着不可言说的悲悯——这扉页里的积灰几乎要把我呛出泪来。
+白先勇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