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gerich
童年情景, 克莱斯勒偶记 豆瓣 Spotify
9.5 (40 个评分) Martha Argerich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84年1月16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2014年9月19日 听过
光是把阿格里奇和童年情景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我都要吓尿了。。虽然身为脑残粉加了一星,但还是觉得阿姐更适合激情澎湃的曲目,比如英雄波兰,不服不客观,不顶不是南美人!!
+Classical Argerich Piano
Chopin, Liszt: Piano Concertos / Martha Argerich,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豆瓣 Spotify
9.6 (22 个评分) Fryderyk Chopin / Franz Liszt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6年9月17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肖邦:第一号钢琴协奏曲
李斯特:第一号钢琴协奏曲
阿格丽希/钢琴 , 阿巴多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肖邦《第1钢琴协奏曲》E小调,OP.11,作于1830年,由1830年10月10日首演。肖邦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对这首作品有以下说明:“新协奏曲的慢板乐章是E大调,我并不特别要求此部分强劲的力度。我是以浪漫、平静、略含忧郁的心情作了这首作品,必须非借此让人产生像是在眼望着一个能引起无数快乐的回忆那样的印象不可。比如像是美丽的春天的明月良宵那样的印象。”这首作品呈献给钢琴教师卡尔克布伦纳(Kalkbrenner,1788-1849)。
共3个乐章:
1.庄严的快板,E小调。形式是追随莫扎特确立的古典协奏曲形式,先由管弦乐合奏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由弦乐以E大调奏出。钢琴出现后,极尽技巧化而华丽地表现这两个主题,然后以管弦乐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为C大调,钢琴从处理第一主题后半段始,此后诸主题在多种转调中发展。再现部调子改为G大调,最后以钢琴灿烂技巧发挥的激动达到高潮。
2.浪漫曲,甚缓板,E大调,有夜曲风格。主题如歌性格,由两部分构成。其后半段以B大调开始,间奏后进入激动的中段,以强音出现升C小调略呈灰暗的新主题。此主题奏完后以升G大调回到仍装饰得很复杂的主题后半段。尾奏使用序奏部材料,以音阶与琶音三连音轻快的动态装饰,然后像烟雾消失般结束。
3.回旋曲,甚快板,E大调。钢琴谐谑地诱导出第一主题,产生妙趣横生的反复进行,插入的方式极有莫扎特的魅力,结尾是华丽的尾奏,以钢琴奏三连高音阶性乐流结束。
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降E大调,S.124,作于1849年,1855年2月17日在魏玛首言,独奏是李斯特自己。包括4个乐章:1.庄严的快板,由弦乐组果断的八度奏出主题,这是整部作品的动机音型,钢琴紧跟上,经过华丽的八度经过句,表现独奏技巧,有辉煌的华彩。2.柔板,夜曲性质,安宁而朦胧,如在梦中。3.活泼的小快板,谐谑曲,这个乐章中巧妙的使用三角铁,表现轻快和灵巧的节奏,因此而有人称这部协奏曲为“三角铁协奏曲”。4.有生气的快板,豪放的进行曲节奏,以辉煌的急板结束。这四个乐章不间断的演奏。李斯特的钢琴协奏曲,钢琴的表达非常优秀,都是钢琴演奏技巧的很好表演。
阿巴多:当代着名的意大利指挥家。自幼接受音乐教育并就学于威尔第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十岁起就曾研究指挥法,并指挥过室内管弦乐队。1969年被聘为斯卡拉歌剧院的音乐指导,1971年又与不设常任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订立了终身契约,并以首席指挥的身份积极筹办演出活动。阿巴多的指挥富有生气、明快流利,具有意大利风格。他对交响乐队了如指掌,得心应手,善于抓住音乐中最本质、最基本的东西,从而得心应手地控制整个乐队的演奏。他指挥的意大利歌剧堪称一绝,在当代指挥家中是无与伦比的。
阿格里奇:这是一位有着特立独行性格、超凡钢琴技巧(甚至男性钢琴家也比不上她)、绝佳视谱能力和记忆力的音乐家。首先是她的钢琴演奏技巧高超过人,其中最赢人的一张王牌就是“快”!不仅读谱快、视奏快、拿下一首作品的周期快,更绝的还是手指的速度快。弹李斯特的奏鸣曲,左手的八个八度,她用不了一秒钟即可弹完。十六岁就获得布梭尼和日内瓦钢琴大奖、二十三岁就得到华沙萧邦钢琴大赛特别奖和冠军。这是为什么她最早在DG灌录的唱片正是这首萧邦的钢琴协奏曲。在本片这两首协奏曲中,阿格丽希得到当时正值盛年的阿巴多的绝佳乐团领导,在这位指挥家清晰的指挥技巧和控制力之下,这两首曲子以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快速地录完,堪称演奏家惊人合奏技术和精准度的最佳范例。
Martha Argerich Plays Chopin: The Legendary 1965 Recording 豆瓣
9.6 (15 个评分) Martha Argerich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9年5月18日 出版发行: EMI Classics
演奏家生平简介:
马尔塔·阿格里奇(1941- )
Martha Argerich
阿根廷钢琴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5岁首次登台演出,8岁多次参加公开演出
莫扎特、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1955-1957年,在维也纳师从古尔达,后又在日
内瓦拜帕蒂夫人和马加洛夫为师。1957年,16岁时在意大利波尔萨诺举行的布索
尼国际钢琴比赛中获第一名,同年又在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一等奖。1960年
师从米凯朗杰里继续深造,1964年又跟阿什肯纳济短期学习。1965年在华沙第七
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中获一等奖,波兰唱片公司在现场录制了她演奏的肖邦e小
调钢琴协奏曲的唱片,令其名扬全球。1967年首次到美国演出,录制了肖邦b小
调钢琴奏鸣曲。1968-1969年在阿巴度指挥下与柏林爱乐乐团和伦敦交响乐团协
作,录制了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和李斯特bE
大调钢琴协奏曲。1977-1978年德国唱片公司邀请她录制了多部作品。
阿格里希的演奏风格浪漫豪放,被人们称为“音乐的女大祭司”。虽然她的演奏
充满吉普赛人的奔放热情,但有时也具有阴沉忧郁的格调,表现出一种内在、沉
思的诗意。她的技巧过人,音色铿锵有力,光彩夺人,不愧为当代杰出的女钢琴
家。她喜爱舒曼、肖邦的作品,同时也演奏现代作曲家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等
人的乐曲。
著名录音有:
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阿格里希钢琴,美国国家交响乐团,罗斯恃罗波维
奇指挥,DG 2531042,《唱片艺术》:最佳名曲;
肖邦:《第2、3号钢琴奏鸣曲》,阿格里希钢琴,DG 2530530、DG 139 317-2,
《唱片艺术》:最佳名曲;
肖邦:《自然的行板与辉煌的大波洛乃兹舞曲》,阿格里希钢琴, DG 2530 530
,《唱片艺术》:最佳名曲;
肖邦:《前奏曲全集》,阿格里希钢琴,DG 415836-2,《唱片艺术》:最佳名
曲;
普罗科菲耶夫:《第3钢琴协奏曲》阿格里希钢琴,柏林爱乐乐团,阿巴度指挥
DG 415062-2《唱片艺术》:最佳名曲;
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含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阿格里希钢琴,伦敦
交响乐团,阿巴度指挥,DG 415062-2,《唱片艺术》:最佳名曲。
2014年1月24日 听过
虽然我对肖邦比较路人,但是阿姐的表现力……真是一个奇迹。英雄波兰舞曲32赞
+Classical Argerich Chopin Piano
拉赫曼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豆瓣 Spotify
9.5 (32 个评分) Berli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 Riccardo Chailly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5年8月15日 出版发行: Philips
拉赫曼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30号 (Piano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30)
钢琴演奏:马尔塔·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
乐团:柏林广播交响乐团(Radio-Symphonie-Orchester, Berlin)
指挥:夏伊(Riccardo Chailly)
作曲家:拉赫曼尼诺夫(Serge Rachmaninoff 1873-1943)
录音时间:1982.12
录音地点:柏林(Berlin)
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23号 (Piano Concerto No. 1 in B flat minor, Op. 23)
钢琴演奏:马尔塔·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
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Symph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
指挥:孔德拉辛(Kirill Kondrashin)
作曲家: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
录音时间:1980.2
录音地点:慕尼黑(Munich)
本辑从发行以来就深受好评,尤以阿格里奇的狂魔般演绎与弹奏速度,更令人咋舌称奇。她的触键与诠释将永远被列为"拉赫曼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的首选推荐盘。一九八二年底女钢琴家阿格里奇在柏林现场演出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当时透过电视及电台的转播,使得全德国人为阿格里奇著迷不已。但也因此很多品质不良的侧录有声产品也充斥市面。本辑除了收录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一九八三年德国唱片大奖)以外,最值得期待的拉赫曼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一九八二年现场实况经过飞利浦唱片公司的数码技术重新呈现原有的亮丽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