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olin
Hilary Hahn: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Shostakovich Violin Concerto No.1 豆瓣
8.8 (10 个评分) Hilary Hahn / Oslo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9年2月17日 出版发行: Sony
虽然今年才二十二岁,神童小提琴家希拉里•哈恩如今已经几乎要将所有历史上重要的小提琴协奏曲灌录完了,今年她更排出了孟德尔颂和萧士塔高维奇这两首音乐厅中长青的经典协奏曲。这两首协奏曲在她的演奏曲目中已经有十年以上的时间,,她在十一岁就学会孟氏的协奏曲,所以心得也最深入。至于萧士塔高维奇的第一号协奏曲则是她十七岁时自己学会的,她也因此成为是新生代小提琴家首先将此曲纳入演奏曲目中的一位。专辑中还附赠希拉里•哈恩以相当浅易的文字,详细地剖析、描述这两首协奏曲创生的过程,以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是钢琴家神童,9岁就开始公开演奏,10岁时就为《诗篇19》谱曲,17岁时作成了《仲夏夜之梦》序曲。1826-1829年在巴赫逝世后首次指挥《马太受难曲》,引起轰动而成为闻名遐迩的指挥家。1829年访问英国,以钢琴家身份首次演奏贝多芬的《皇帝协奏曲》,这段时间成为他创作的崛起期,创作了《芬格尔山洞》、《第一钢琴协奏曲》。随后又到德、奥、意大利,在《第一交响曲》后又创作了《意大利交响曲》、《宗教改革交响曲》。门德尔松1835-1836年任莱茵音乐节的艺术指导,1835-1846年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指挥,1837年婚后为其创作的第二阶段,创作了《第二交响曲》(颂赞歌)、《苏格兰交响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庄严变奏曲》等几部最重要的作品。1843年在莱比锡创办新音乐学院,任院长,晚年作品中最著名的是清唱剧《以利亚》。
门德尔松最优秀的作品是:《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第四交响曲,管弦乐《芬格尔山洞》、戏剧配乐《仲夏夜之梦》、为钢琴而作的《无词歌》、《降E大调弦乐八重奏》和清唱剧《以利亚》。 彪罗称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使,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在他的作品中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赋予他的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门德尔松善于把美妙的旋律纳入正规的古典式,他是一个热情歌颂自然的诗人、一个善于运用虚无飘渺画笔的风景画家,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其中充满温柔的情感。门德尔松的出色才能表现为对景像的诗意把握与对精灵鬼怪的描绘,但他的音乐中太注重感情的表达而呈纤巧,亦有人认为致命弱点是缺少激情与纤巧情感的对比。
门德尔松的这首小提琴协奏曲OP.64完成于1844年,为当时格万特豪斯乐团首席小提琴菲迪南.大卫(Ferdinand David,1810-1873年)而作,构思诞生于1838年。1845年3月13日由大卫首演。这首协奏曲,是门德尔松所有作品中最杰出者,也是浪漫主义小提琴协奏曲中的佼佼者,与贝多芬、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的协奏曲并称为四大最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共3个乐章:1.热情的很快的快板,E小调,奏鸣曲式。以弦乐分散和弦的喃喃低语开头,主奏小提琴奏优美而又带有忧郁的第一主题。主奏小提琴技巧复杂的经过句后,第一主题再由乐队呈示。再双簧管与第一小提琴表达后,主题小提琴又展示技巧。第二主题为G大调,先由长笛与单簧管四重奏表现,主奏小提琴接替后结束束呈示部。发展部以主奏小提琴发展第一主题始,木管呈示第一主题开头动机而加入,主奏小提琴再由开头动机进入华彩。再现部第一主题由长笛、单簧管静静地开始,主奏小提琴反复。第二主题再由木管以E大调再现,主奏小提琴反复。结尾主奏小提琴的华彩转向急板而达高潮。2.行板,C大调,三段体。第一低音管以B音始,转入C大调后,主奏小提琴奏极优美的主题,乐队伴奏。中段由第一小提琴与双簧管呈示庄严的主题,主奏小提琴装饰变奏。第三段发展第一段。3.序奏为不太快的稍快板,E小调,以第二乐章中段主题为基础发展。主题为活泼的快板,转成E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开头动机反复4次后,活泼的展开第一主题,经经过句,第二主题以B大调由乐队呈示,主奏小提琴接替。发展部由主奏小提琴以第一主题始,出现新旋律,乐队与主奏小提琴的表现交替。再现部第一、二主题同时以E大调呈现,结尾部主奏小提琴奏长大的颤音后,乐队以辉煌而结束。
2021年1月20日 听过
门小协真不错,年轻真好,还有无穷的浪漫。至于肖斯塔科维奇真是我不管怎么听都听不懂,数学不会就是不会的那种迷惑(只配听爵士组曲,但我觉得爵士组曲之于肖约等于围城之于钱锺书
+Classical HilaryHahn Violin
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豆瓣
9.0 (8 个评分) Nathan Milstein / Claudio Abbado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2016年8月25日 听过
米尔斯坦这个技术,教科书般的演绎了吧,优雅,清越,无懈可击——但是老柴的生活和音乐从来都未曾这样从容过啊,沉郁、凄绝,这才是他永恒的主题。这是过于完美的柴小协,但为什么断臂的维纳斯更动人?
+Classical Milstein Tchaikovsky Violin
Bach: Three Sonatas & Three Partitas For Violin Solo 豆瓣
Gidon Krem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86年10月25日 出版发行: Polygram Records
2015年6月2日 听过
巴赫的感情和你们凡人的感情是不同的好吗!在贝多芬身上看到人间,在莫扎特身上看到伊甸,而巴赫是所有的时间和空间、是宇宙和秩序,是音乐与和谐本身——多听听兰多芙斯卡的平均律就该明白在巴赫身上宣泄情感是多么一厢情愿的误读了。
+Classical J.S.Bach Violin
Verdi & Variations 豆瓣
Dupin / Pasculli
发布日期 1999年3月23日 出版发行: Chandos
威尔第的三幕歌剧《茶花女》于1853年在威尼斯进行首演,虽然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而遭到失败,但它很快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出色艺术效果的巨著,并由此成为各国歌剧院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难怪《茶花女》的原作者小仲马要说:“五十年后, 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
歌剧描写了十九世纪上半叶巴黎社交场上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薇奥列塔。她名噪一时,才华出众,过着骄奢淫逸的妓女生活,却并没有追求名利的世俗作风,是一个受迫害的妇女形象。虽然她赢得了阿尔弗雷德·阿芒的爱情,但她为了挽回一个所谓"体面家庭"的"荣誉",决然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使自己成为上流社会的牺牲品。该段音乐是由马克-奥利佛·杜品(Marc-Olivier Dupin)在1995年根据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改编的《咏叹调幻想曲》(Fantasia on Arias from La traviata),独奏小提琴扮演重要角色。
网络资料:
☆ 弦樂質感極佳,兼具高貴的光澤和聲音密度。
☆ 超高的實體感、結像力,表情豐富的演奏者如在眼前!
☆ 所有 CHANDOS 音樂產品當中近年來最暢銷的專輯。
☆ 專業發燒友及愛樂人士最常用的試機天碟。
雙簧管:菲利浦.馬格南
小提琴:亞歷山大.特洛斯提安斯基
威爾第1873年到拿波里監督《阿伊達》演出之際,以三週時間譜成《E小調弦樂四重奏》。全曲熟練結合華麗戲劇和旋律技巧,寫得流暢有力,成為重要基本曲目,本輯所收錄者則是弦樂團改編版。本片另外選錄兩個跟威爾第相關的變奏曲目。帕斯庫里《根據威爾第西西里晚禱主題的華麗協奏曲》,由於作曲家乃是十九世紀後半葉最厲害的雙簧管展技家,此曲主角當然非雙簧管莫屬。馬克-奧利佛.杜品《根據威爾第茶花女詠嘆調的幻想曲》乃1995年新作,獨奏小提琴扮演重要角色。
突洛夫斯基與蒙特婁音樂家合奏團的水準極高,先前錄音曾被英國企鵝唱片指南評論為三星戴花盤。本專輯的錄音屬於發燒示範級,其堂音非常的豐富優美,弦樂的質感與管樂的亮度極佳,並兼具高貴的光澤和聲音密度,常被各國專家級音響迷當作試機標竿, 聆聽後保證讓您眼睛為之一亮、張口豎耳讚嘆不已!
Verdi and Variations
Marc-Olivier Dupin:
Fantasia on Arias from La traviata* 19:08
1.I Introduction: Presto - Moderato - 1:26
2.II Allegretto - 2:30
3.III Andantino - 3:51
4.IV Brillante - 1:26
5.V Andantino - 4:56
6.VI Allegro brillante 4:57
Antonio Pasculli:
7.Grand Concerto on Themes from Verdi's I vespri siciliani 13:23
Giuseppe Verdi:
String Quartet in E minor - e-Moll - mi mineur 23:58
arr. for strings by Y. Turovsky
8.I Allegro 8:19
9.II Andantino 8:10
10.III Prestissimo 3:06
11.IV Allegro assai mosso 4:16
Total Time : 56:46
Phillipe Magnan oboe*
Alexander Trostiansky violin
I Musici de Montreal
Yuli Turovsky
Recorded in:
L'Eglise de la Nativite de la Sainte Vierge, La Prairie, Quebec
26-29 August 1997
Producer(s)
Ralph Couzens
Sound Engineer(s)
Ralph Couzens
Jonathan Cooper (Assistant)
Format: DDD
Bit Rate: 20 Bit
2014年5月14日 听过 不知为何一直很喜欢室内乐改编系列,以前干死个骡子那个系列的也可好听(??
+Classical Variations Violin
郑京和/肯佩/迪图瓦: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苏格兰幻想曲/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 豆瓣
9.3 (6 个评分) Kyung-Wha Chung / Rudolf Kempe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9年8月10日 出版发行: Decca
韩裔小提琴家郑京和可说是女性小提琴家中最出类拔萃的佼佼人物,她弓法精准利落,快板明亮爽朗,慢板柔韧致密,
演奏宜古宜今,如此全方位的表现即使男性小提琴家中也罕有其匹。辑中收录之两首小提琴协奏曲均是郑京和的拿手好
戏,分别录制于70年代与80年代,担任协奏的肯培与迪图瓦亦是一时之选,表现较郑京和毫不逊色。录音虽有模拟与数
字之分,而有不同的质感,但就聆赏上效果同样出色,郑京和于演奏中所散发的个人魅力,亦丝毫不见减损。

留声机杂志—
这是神奇、光灿的出色演奏,充满门德尔颂式的优雅,久已未见如此大师级的演奏了。郑京和是位可畏的演奏家,
她的弓法锐利钢劲且精准…布鲁赫作品中的抒情乐段明亮丰润,自始至终均有最出色的表现。

企鹅唱片评鉴—
似火花一般且欢愉,可爱的慢板乐章更是鲜活如歌。
2014年2月5日 听过
布鲁赫挺好。这版门小协比跟蒙特利尔合作的那版好听多了,安定而纤细,另一版那叫一个提心吊胆颤巍巍。
+Classical Violin
米尔斯坦:告别演出 豆瓣
9.4 (14 个评分) Johann Sebastian Bach / Ludwig van Beethoven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3日 出版发行: Teldec \ Warner Classics
二十世纪的俄国﹐出现无数伟大的音乐家﹐而米尔斯坦正是风格独特的一位﹐一九零三年出生于敖德萨﹐从奥尔那里传承了伟大的传统﹐更难能可贵的是﹐米尔斯坦的演奏永远保持着高贵的气息。
各位想象一下﹐如果一位演奏家要演奏技巧非常困难﹐困难到会让手指打结的帕格尼尼「奇想曲」。但是按小提琴琴弦的左手﹐有一根受伤﹐只剩下四根手指头﹐那么要怎样才能够克服技巧﹐而且演奏的很完美呢?而我们知道,通常五支手指头都很完整的演奏家,都不见得能够表现的很好,那么这位演奏家要如何克服困难呢?而这位小提琴大师却为我们带来传奇的演奏。
只用左手四根手指头演奏出技巧繁复的「奇想曲」﹐这位大师是谁呢?他就是米尔斯坦。米尔斯坦的最后一场音乐会﹐时间是在一九八六年六月﹐当时米尔斯坦已经八十二岁﹐这么老的年纪﹐再加上手指头受伤﹐但是这位老大师却克服了所有的困难﹐为我们呈现了一场难得的音乐会。而且排出来的曲目﹐都是技巧相当困难﹐意境深远的曲目﹐像贝多芬的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就是每位杰出的小提琴家都想挑战的曲目﹐贝多芬曾形容过这首曲子﹐是以协奏曲风的形式谱写而成的﹐米尔斯坦在第二乐章「变化多端的行板」中,将繁琐的技巧化作简朴却意境悠远﹐大师晚年的丰采,在这样的音乐当中,展露无遗。
米尔斯坦是1903年出生于敖德萨﹐当时﹐正是俄国动荡不安的年代﹐曾经在伟大的小提琴教师奥尔底下学习﹐奥尔对他的影响很大﹐米尔斯坦在回忆录里曾提过﹐他问过奥尔应该怎么学习演奏小提琴﹐奥尔对他说:「要用头脑﹐而不是用手来演奏。」当时﹐米尔斯坦自己说他并不太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是随着年岁增长﹐米尔斯坦对这句话的体会越来越深刻。在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当中最后一个乐章「急板」﹐可以很清楚听到﹐米尔斯坦如何充分表现出奥尔的这句名言。
最后一场音乐会总带着一点悲伤的味道,但是俄国伟大的小提琴大师米尔斯坦的音乐会,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温暖的演出,事前没有人知道,这会是米尔斯坦的最后一次演出,说不定,连他自己本人都没这么想,因为,谁都想为自己的最后一次,划下最完美的句点。但是前面我们提过﹐米尔斯坦在演奏这场音乐会之前﹐左手手指头受伤僵硬﹐原本他打算就此取消音乐会﹐但是还好在旁人的沟通协调下﹐音乐会照常举行﹐而且还透过电视转播﹐制作成录像带。这是米尔斯坦七十三年的演奏生涯﹐唯一一次有做过录像的记录﹐但是米尔斯坦却觉得这次的演出并不太好......因为﹐那是他对完美的要求!但是,比较以往他演奏的同一曲目,确实没像年轻时的凌厉,但是深刻的音乐性,仍旧令人久久难以忘怀。更何况﹐米尔斯坦这次演出的水平﹐仍然是许多演奏家望尘莫及的。
或许是因为手指受伤的关系﹐音乐会结束后没多久﹐米尔斯坦便宣布不再演出。不过﹐还好这场音乐会记录了米尔斯坦演奏生涯的精华﹐其中﹐包括米尔斯坦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巴哈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米尔斯坦的演奏﹐让我们见识到巴哈音乐的伟大﹐其中更以「夏康」舞曲为代表。
巴哈无伴奏小提琴一直以来就是小提琴演奏家永远的挑战!而米尔斯坦的出,却为我们带来了典范的演出,他的几次录音,一直有着非常高的评价。虽然八十二岁的米尔斯坦所演出的版本﹐比起他黄金时期灌录的无伴奏﹐这份录音显得有些吃力﹐尤其在演奏双弦或三弦时﹐音响有些模糊﹐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他的左手手指头正受伤﹐但是话说回来﹐有些演奏家﹐即使给他多一倍的手指头﹐也不见得拉得出米尔斯坦八十二岁时的这个版本!而这之间的差别,就是所谓琴匠和艺术家之间的差别!
米尔斯坦的琴声十分独特,其贵族化的质感使听众充满敬畏,这种音质被描述如银铃一般,但由于50年代的录音技术所限,这种声音被表现得过于尖锐刺耳,对于听众来说太具穿透力。
基于这个原因,听众对米尔斯坦的演奏颇有微词,并有些人排斥他,其对音准的表现技巧和准确性被称为海菲兹后第二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牺牲了一点点声音的表现来抒发其情感。他对于琴弓的驾驭也对此有帮助,被称为「弓之王子」也不足为奇。
米尔斯坦对于揉弦表演不属于20世纪,只有上个世纪小提琴家约阿希姆那一代才有这种技法。通常米尔斯坦演奏时不使用过多的揉弦,他的方式是在高潮时用极高的频率扩展弦的震动,而平时的演奏则多使用滑奏。一般的小提琴手用琴来表现多愁善感,但米尔斯坦则用琴来显示崇高的思想,所以他也被称为「小提琴的贵族」。这种区别语言无法表达,只有听他的演奏才能感受到。
Schubert- Complete Works for Violin and Piano, Vol. 1: (3) Sonatas / Rondo, d. 384,385,408,895 豆瓣
Julia Fischer / Martin Helmechen
发布日期 2009年9月29日 出版发行: Pentatone Music
Julia Fischer has recorded the complete Schubert sonatas with pianist Martin Helmchen for the label PentaTone classics (PTC 5186 347). The first part with the first three sonatas and the Rondo brillant will be released on 25th of September. The second part follows in spring 2010.
Julia Fischer plays more chamber music of Schubert live: Together with Michael Sanderling, cello, the three musicians perform the piano trios no. 1 and 2 in December in Zürich, Ludwigsburg, Grünwald and Erlangen.
Mendelssohn/Brahms: Violin Concertos 豆瓣
8.0 (6 个评分) Anne-Sophie Mutter / Herbert Von Karajan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5年3月14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38-1844年间,于1845年首次上演。
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中,这一首是最为著名的,与贝多芬的 D大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和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整部作品充满了柔美的浪漫情绪和均匀齐整的形式美,小提琴的处理手法精妙绝伦,旋律优美,技巧华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不仅是门德尔松最杰出的作品,也是德国浪漫乐派诞生以来,最美丽的小提琴代表作。有人甚至认为这部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的"压卷之作"。
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乐章之间不中断地连续演奏,这在当时算是新的手法 ,作曲者可能意在防止具有浪漫氛围的快速流动被切断;而各乐章却各自独立,体现了门德尔松以古典派传统为基础,并灌入新时代气息的典型作风。
第一乐章:热情的甚快板,e小调,2/2拍,是整部作品最著名的乐章。第一主题是一个充满幸福,又荡漾着忧愁的优美旋律。 这一乐章是如此的出名, 以至于一提到门德尔松,人们便会联想到这个主题。同时, 这一乐章的华采乐段也体现了小提琴演奏的高超技巧。
第二乐章,行板,D大调,6/8拍, 这是一个抒情的而且富有门德尔松韵味的极其醇美的乐章。
第三乐章,以奏鸣曲式写成,也是世界著名的乐章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77-1878年,本曲是勃拉姆斯一生中创作的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
乐曲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那种安详与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觉,正是勃拉姆斯所独具的特色。在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将浪漫主义的**与古典主义的严谨结合起来,并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胆创新。全曲共分三乐章:
第一乐章 不太快的快板,3/4拍子,奏鸣曲形式。乐曲开始直接由中提琴、大提琴与单簧管悠然地奏出第一主题,之后主奏小提奏以d小调热情而华丽地登场 ;由主奏小提琴演奏的主题速度减慢,充满牧歌风格;接下来的是美妙的发展及变奏,使整个乐章从头至尾都具有浓重的匈牙利民间音乐特征。
第二乐章 慢板,F大调,2/4拍子,三段体。 首先由管乐器缓慢地开始,之后由双簧管奏出徐缓优美的田园风格旋律,稍稍带有一丝荒凉的感觉,这无疑是整个乐章中最动人之所在。
第三乐章 活泼而不太快的,游戏似的快板,D大调,2/4拍子,不规则的回旋奏鸣曲形式。这是整部作品中最富创造性的乐章。旋律轻快活泼,抒情优美,又不乏震撼人心的气势。
郑京和 kyung-wha chung: Tchaikovsky/ Mendelssohn:Violin Concerto 豆瓣
kyung-wha chung / Charles Dutoit
发布日期 198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DECCA
本辑收录了音乐史上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中的两首,其一为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另一首则为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都是十分动听,深受欢迎的曲目,由素以音色细腻、甘美著称的郑京和演奏,将这两首曲子表达得极为温暖纯净,在诸多演奏版本中,这是相当具有个人特色的一个。
2013年12月3日 听过 ……真的听不出来到底那么多人推崇的点在哪,个人认为门拉得比柴好?不,或者说柴拉得比门糟糕……………………_(:з」∠)_。
+Classical Mendelssohn Tchaikovsky Violin
Brahms: Violin Concerto / Double Concerto 豆瓣
Julia Fischer / Daniel Müller-Schott
发布日期 2007年4月24日 出版发行: Pentatone
《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二重协奏曲》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被世人称为最著名的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其二重协奏曲是为小提琴和大提琴而作的协奏曲,两把乐器配合天衣无缝。小提琴:费舍尔,大提琴:硕特。克尔兹伯格指挥荷兰阿姆斯特丹爱乐乐团。

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德国作曲家。人们把勃拉姆斯与巴赫、贝多芬并列为“三B”,尽管这种提法的意义不够确切,但它说明了勃拉姆斯在德国音乐中的地位。勃拉姆斯创作了除歌剧以外一切体裁的作品,在交响曲、室内乐、协奏曲和艺术歌曲方面留下了众多杰作;他沿用了贝多芬式的音乐形式进行写作,同时作品也带有浪漫主义风韵;常用无标题音乐形式,提倡音乐中的形式美,反对内容至上的原则,避免标题音乐形式。勃拉姆斯作为莱比锡乐派的一员,曾与以李斯特和瓦格纳为代表的魏玛乐派展开激烈的学术之争。

Violin Concerto in D,Op.77
01 Allegro non troppo (cadenza:Joseph Joachim) 23:09
02 Adagio 9:27
03 Allegro giocoso,ma non troppo vivace-Poco piu presto 7:55
Double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Cello in A minor,Op.102
04 Allegro 16:05
05 Andante 7:36
06 Vivace non troppo-Poco meno allegro-Tempo l 8:16

Total playing time:72:59
Tchaikovsky.Violin.Concerto.in.D.(Pentatone.SACD.2006) 豆瓣
Julia Fischer / Russian National Orchestr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6年11月21日 出版发行: Pentatone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忧郁小夜曲,心爱地方的回忆——冥想曲,华尔兹谐谑曲。茱莉亚·菲瑟尔小提琴,克里兹伯格指挥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

柴可夫斯基是伟大的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柴科夫斯基几乎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古典”作曲家。他在作品中流淌出的情感时而热情奔放,时而细腻婉转。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充满激情,乐章抒情又华丽,并带有强烈的管弦乐风格。这些都反映了作曲家极端情绪化、忧郁敏感的性格特征——会突然萎靡不振,又会在突然之间充满了乐观精神。

iolin Concerto in D,Op.35
01 Allegro moderato 18:05
02 Canzonetta (Andante) 6:44
03 Finale (Allegro vivacissimo) 10:04
Serenade melancolique,Op.26
04 Andante 9:27
Valse-Scherzo,Op.34
05 Allegro(Tempo di Valse) 7:46
Souvenir d'un lieu cher,Op.42
06 Mélodie 9:17
07 Scherzo 3:15
08 Melodie 3:22

Total playing time:68:25
2013年11月9日 听过
比jansen好点,但是女琴手感觉只有同为斯拉夫的穆洛娃能理解老柴那种基而不娘(全错)的感情……顺带一说,这位的巴赫我也觉得拉得十分不着调。五星给故地回忆,真的好听(PД`q。)·。'゜
+Classical JuliaFischer Tchaikovsky Vio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