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
陶淵明資料彙編(全二冊) 豆瓣
作者:
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教师 编
中华书局
2012
- 11
庄子今注今译(全三册) 豆瓣
8.6 (14 个评分)
作者:
陈鼓应 注译
译者:
陈鼓应
中华书局
2009
- 2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名著,又是优秀文学作品,几千年来流传甚广,影响极大。这本《庄子今注今译》参考了古今中外各种校注本,择善而从,对《庄子》全书作了详细而全面的注释和今译,是一部较好的《庄子》通俗读本。
出土文献与中古史研究 豆瓣
作者:
孟宪实
中华书局
2017
- 3
本书利用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和唐代墓志等出土资料,结合唐代基本典籍,探讨了唐代的重大政治事件、民族和宗教管理制度、祥瑞制度、财政使职等重要议题,还对唐代敦煌、吐鲁番的地方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以及吴王李恪、安乐公主、上官仪等唐代重要政治人物进行了专题研究,颇有创见。
昙曜五窟 豆瓣
作者:
阿城
中华书局
2019
- 1
《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是作者接续《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讲述中国文化脉络的著作,来源于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的讲座“文明的造型探源”课程。
开始部分接续《洛书河图》,继续讲关于北极星崇拜在周代和汉代的造型变化。重点在“宅兹中国”部分,通过造型分析,深入明确解释了“中”的造型来源于“建鼓”,而建鼓是天地沟通的重要工具与仪式。同时,证明了中国古代城市(都城)的中轴线的北端,是指向北极星。接续下去,以《千里江山图》分析了中国山水画的起源是表达“仰观垂象”,也就是按照星象来安排山川的结构。
之后是汉代部分,分析解释了汉代的造型原则是“气韵生动”。
叙述清楚了中国传统造型的纵轴之后,这时中国造型遇到横轴传来的佛教文化。这一部分,引用、导读佛教经典,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为具体例证,清楚地揭示出佛教造像的依据。
从此,中国造型,就一直呈现上述两个轴向的交汇,成为传统,影响一直到今天的中国。
开始部分接续《洛书河图》,继续讲关于北极星崇拜在周代和汉代的造型变化。重点在“宅兹中国”部分,通过造型分析,深入明确解释了“中”的造型来源于“建鼓”,而建鼓是天地沟通的重要工具与仪式。同时,证明了中国古代城市(都城)的中轴线的北端,是指向北极星。接续下去,以《千里江山图》分析了中国山水画的起源是表达“仰观垂象”,也就是按照星象来安排山川的结构。
之后是汉代部分,分析解释了汉代的造型原则是“气韵生动”。
叙述清楚了中国传统造型的纵轴之后,这时中国造型遇到横轴传来的佛教文化。这一部分,引用、导读佛教经典,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为具体例证,清楚地揭示出佛教造像的依据。
从此,中国造型,就一直呈现上述两个轴向的交汇,成为传统,影响一直到今天的中国。
古琴 豆瓣
Qin: En berättelse om det kinesiska instrumentet qin och dess betydelse i den bildade klassens liv
作者:
[瑞典] 林西莉
译者:
许岚
/
熊彪
中华书局
2017
- 1
《古琴》是一本优美、好读、丰富的书。它从林西莉学琴的经历和进入古琴文化世界的体悟写起,不仅详尽地描述了古琴这件乐器本身,更是深入古琴与中国文人、与诗歌音乐乃至与人的生活方式及命运的关系,打开了通往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的一扇大门。令人感慨的是,如此通俗易懂、清晰详尽却又优雅从容地讲述古琴故事的一本书,却不是出自中国人--古琴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者的手笔。
1961年,28岁的林西莉第一次见到中国古琴。那时她偕夫婿定居北京两年,并到北大继续学习中文。与此同时,林西莉在中国音乐学院开始学习古琴。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林西莉师从古琴大师王迪。两人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使得林西莉对古琴的掌握和理解都有了质的提高。
《古琴》几十年的古琴生涯,让林西莉对古琴的了解深入其中。直到现在,林西莉每周都会在家用六十年代老师们赠她的明代古琴"鹤鸣秋月"弹上一曲。
林西莉结合她几十年学琴的经历和对中国文化的体悟,写成了《古琴》一书。2006年书甫一出版,即获得当年瑞典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文学奖,在瑞典又掀起一股中国热、古琴热。
1961年,28岁的林西莉第一次见到中国古琴。那时她偕夫婿定居北京两年,并到北大继续学习中文。与此同时,林西莉在中国音乐学院开始学习古琴。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林西莉师从古琴大师王迪。两人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使得林西莉对古琴的掌握和理解都有了质的提高。
《古琴》几十年的古琴生涯,让林西莉对古琴的了解深入其中。直到现在,林西莉每周都会在家用六十年代老师们赠她的明代古琴"鹤鸣秋月"弹上一曲。
林西莉结合她几十年学琴的经历和对中国文化的体悟,写成了《古琴》一书。2006年书甫一出版,即获得当年瑞典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文学奖,在瑞典又掀起一股中国热、古琴热。
李商隱詩歌集解(全五冊) 豆瓣
作者:
余恕诚
/
刘学锴
中华书局
1998
- 1
此书是李商隐诗作的会校、会注、会评本。书后附录李商隐的传记资料、年表、生平考辨以及各本的序跋凡例、书目著录等。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豆瓣
9.6 (5 个评分)
作者:
唐长孺
中华书局
2011
- 4
本书除“绪论”、“综论”外,分三个篇章,分别讨论了魏晋、南北朝、唐代经济、政治、军事及思想学术等问题,提出或解决了魏晋隋唐时期许多前人鲜及的重大问题。本书是作者长期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历史理论性概括,于作者中国古代分期魏晋封建论有详尽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