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
出土文献与中古史研究 豆瓣
作者: 孟宪实 中华书局 2017 - 3
本书利用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和唐代墓志等出土资料,结合唐代基本典籍,探讨了唐代的重大政治事件、民族和宗教管理制度、祥瑞制度、财政使职等重要议题,还对唐代敦煌、吐鲁番的地方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以及吴王李恪、安乐公主、上官仪等唐代重要政治人物进行了专题研究,颇有创见。
中古文学与佛教 豆瓣
作者: 陈引驰 商务印书馆 2017 - 6
本书以中古文学为范围,循六朝隋唐时代之序,择取与佛教文化相关的重要问题,展开深入的学术探讨;诸如晋唐士僧之交往、印度佛教文学之文本与口头传入、中古文学观念与声律的佛教因缘、唐代诗人在佛道两教之间的抉择、身处禅学发展不同阶段中的诗人、古文运动与儒佛关系、民间宗教诗歌传统、变文讲唱的佛教缘起、志怪传奇中的佛教影响等,都将予以论涉;由此展开中古文学在形式、内容、观念和精神等诸层面与佛教文化的关系图景,既丰富对作为宗教文化的佛教的认识,也深化有关中古文学特质和走向的理解。
慈悲清净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刘淑芬 商务印书馆 2017 - 3
本书以生动活动的笔触,描绘中国中古时期(三至十世纪)在佛教强烈影响之下,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虽然佛教对日常生活有相当的制约,但佛教寺院和节日,也是当时人们最重要的节庆和娱乐。佛教的福田思想,更使朝廷将官方救济贫病的社会工作委托寺院与僧人经营。本书在讲述中古时期中国佛教信仰组织、佛教团体所参与的社会事业和社会救济的同时,还对唐代实施”年三月十”(佛教的三长斋月和每个月的十斋日)、天下普断屠杀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了宦官的佛教信仰及其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2018年6月11日 已读
作者几篇论文的“白话版”,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总结概论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其实这种书最好也出个脚注?
2017 中古 佛教 刘淑芬 宗教
安禄山 豆瓣
作者: [日]藤善真澄 译者: 張恆怡 中西书局 2017 - 2
《安禄山——皇帝宝座的觊觎者》讲述了在玄宗统治时期,当时正是太平盛世,诞生了辉煌绚烂的唐代文化,而安禄山在这一时期忽然出现,很快攀上权力顶峰,觊觎皇帝宝座而举起叛乱大旗,随后却又在历史舞台上迅速消失。本书描述了在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以外,作为配角的安禄山的故事和他的一生。
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 豆瓣
作者: 曹道衡 2004 - 8
在南朝历史上,兰陵萧氏先后建立了齐、梁两个皇朝。齐、梁两代的统治时间虽不足八十年,但在我国文学史上却有其重要地位:中国的“近体诗”即滥觞于此时,《文心雕龙》《诗品》《文选》亦出现于这个时代,在这方面,兰陵萧氏起到了不容低估的作用。本书即从家族的角度研究南朝文学,剖析了兰陵萧氏在政治上和文坛上的兴衰,及其对文学发展的重要影响,材料翔实,论述精到,语言平实,为南北朝文学研究提供了新角度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