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置身事内 豆瓣 谷歌图书
8.6 (281 个评分) 作者: 兰小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8 其它标题: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在成功的经济体中,经济政策一定是务实的,不是意识形态化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直面真问题、深究真逻辑的复旦大学经济学“毕业课”
☆ 连接抽象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
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可行的动员与资源调配,推动经济增长?
在确保增长的过程中,如 何获得更多资源和时间去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
☆ 结合学界前沿研究与一线调研经历
扼要论述+延伸阅读指引,满足弹性认知需求
生动解说光伏、面板等行业案例,清晰复盘宽窄巷子、华夏幸福等建设经验
☆ 微观机制+宏观现象 双重维度串联中国经济生活中中知识与现象的碎片
理解地方政府经济治理的决策与行动逻辑
解读城市化、房价、贫富差距、债务、国内外贸易生态等现象背后各种要素的联动
☆ 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门道,从枯燥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到机会。
“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
本书是是兰小欢多年教学、调研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触简练客观,并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最后一章提炼和总结全书内容。
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论述,作者简明地刻画了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方式,并指出,中国政府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一种有别于所谓发达国家经验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奇迹。基于对改革历程与社会矛盾的回顾与分析,作者也在书中对当前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转型进行了解读,帮助读者增进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把握。
2021年8月18日 已读
一晚上时间读完,酣畅淋漓。作者用非常流畅的语言和清晰的思路解答了包括分税制、土地金融、债务、贸易战等等让人困扰的重要经济现象,让门外汉也能大概把握中国的经济现状。结合具体案例的分析,更能体会到中国现行的经济体制迥异于经济学理论之处。每一章末尾提供的延伸阅读材料也相当有益。ps:作者也是《yes,minister》《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的爱好者,这非常好。
2021 中国 中国研究 中国经济 政治
权力结构、政治激励和经济增长 豆瓣 Goodreads
9.0 (22 个评分) 作者: 章奇 / 刘明兴 格致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3
本书选取民营经济极为发达、中国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浙江作为分析对象,在考察了1949年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背后的政治逻辑之后,提出了一个典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地方政治精英在历史原因所造成的政治权力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决定了地方政治精英出于自身政治利益最大化而对发展民营经济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方式。书中的逻辑不仅能够分析包括浙江在内的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绩效差异,同时也为进一步理解集权体制下的政治经济学及其性质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结构性改革 豆瓣
8.4 (11 个评分) 作者: 黄奇帆 中信出版社 2020 - 6
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转型发展、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暴发等问题交相叠加,无不考验着我国面对复杂问题的智慧和勇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空前凸显。这本书从基础性、结构性、机制性、制度性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我国供给侧关键矛盾并对症下药。
全书一共七章。第一章详解如何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第二章聚焦去杠杆与金融风险防范;第三章解读新时代下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之路;第四章讲述“数字化”如何重塑经济社会生态;第五章对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开出药方,并预判今后十年房地产行业六大趋势;第六章着眼于国有企业资本运作与地方政府营商环境改善;第七章阐释新局面、新特征下,我国对国际形势与中美关系的应对之道,深入剖析“双循环”新格局。
分析与思考 豆瓣 谷歌图书
8.6 (9 个评分) 作者: 黄奇帆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7
本书是黄奇帆教授在复旦大学所做的关于中国经济的讲座合集。本书共收录了12次讲座,根据主题分为“宏观调控”“基础货币”“资本市场”“房地产发展”“对外开放”“中美经贸”六个部分。除此之外,还收录了黄奇帆教授回顾他亲身参与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事件的4篇文章作为附录。
本书所谈的都是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以来的重点、热点问题,从现实出发,运用经济学理论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为推进新时期经济改革和扩大开放,提供了深入的思考。本书的研究方法高屋建瓴,采用“问题—结构—对策”的方法,面对各种问题时,先研究问题、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结构性的、体制性的、机制性的、制度性的短板,通过改变问题的联系方式、边界条件,使得问题朝着理想的方向和预期的目标转化。全书深入浅出,既有学理上的深刻性,又有丰富的例证,表述生动,保持了演讲的特色,富有吸引力,可读性强,无论是专业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都可以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