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
拉斯普京 豆瓣
Rasputin: Faith, Power, and the Twilight of the Romanovs
作者: [美]道格拉斯·史密斯(Douglas Smith) 译者: 徐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里高利•拉斯普京被谋杀一百年后,他作为邪恶的化身始终激发着流行文化的想象。不计其数的传记、小说、电影总结了他的掌权之路,回顾了他如何成为尼古拉和亚历山德拉的心腹,以及俄罗斯皇室继承人、饱受疾病困扰的皇储的守护者。他的堕落、险恶的政治影响力以传说般的方式呈现出来,罗曼诺夫王朝的覆灭都被怪罪到他身上。
但是,正如屡摘奖项的历史作家道格拉斯•史密斯所说,拉斯普京一生的真相以及他的死亡依然是未解的神话。《拉斯普京》是一部前所未有的作品,通过严谨的调查加上强大的叙述,它从虚构的想象中剥离事实,还原了历史上这个引人入胜的人物的真实一生。史密斯行走七国,埋首于被遗忘的档案,展现了丰富、复杂的拉斯普京形象——圣人、皇室忠诚的仆人、通奸者、醉鬼。《拉斯普京》不仅是一部离奇、充满传奇色彩的详尽人物传记,还是对俄罗斯帝国如何走向覆灭的生动刻画。
苏联解体亲历记 豆瓣 Goodreads
Autopsy on an Empire:The American Ambassador's Account of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8.9 (9 个评分) 作者: [美]小杰克·F.马特洛克 Jack F.Matlock, Jr. 译者: 张敏谦 等 上海三联书店 2019 - 12
《苏联解体亲历记》的作者小杰克·F. 马特洛克作为美国驻苏大使,目击了苏联解体的历史过程。他在苏联11年,对苏联问题了解得透彻而明晰。
中短篇小说选 豆瓣
Повести и рассказы
9.4 (14 个评分) 作者: [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曹中德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 5
《中短篇小说选》内容简介: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数量众多,内涵深广,人物复杂,不易彻底把握。陀思妥耶夫斯基广泛、深刻而又迅速、及时地反映了当时的俄国社会政治生活,是现实主义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而他成功地刻画的善恶同体、破坏性格,以及善于使用内心独白,尤其是(与列•托尔斯泰同时)在世界文学中最先使用意识流手法等等,又成为现代主义的直接先驱(他的某些思想还使他成为现代派的“精神领袖”)。他确实是十九世纪末至今承先启后的伟大作家。
这本《中短篇小说选》选录了穷人、脆弱的心、诚实的小偷、圣诞树和婚礼、别人的妻子和床底下的丈夫、白夜、小英雄、舅舅的梦、鳄鱼、农民马列伊等中短篇小说作品。
《中短篇小说选》为“陀思妥耶夫斯基选集”之一。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数量众多,内涵深广,人物复杂,不易彻底把握。陀思妥耶夫斯基广泛、深刻而又迅速、及时地反映了当时的俄国社会政治生活,是现实主义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而他成功地刻画的善恶同体、破坏性格,以及善于使用内心独白,尤其是(与列•托尔斯泰同时)在世界文学中最先使用意识流手法等等,又成为现代主义的直接先驱(他的某些思想还使他成为现代派的“精神领袖”)。他确实是十九世纪末至今承先启后的伟大作家。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 豆瓣 谷歌图书
Униженные и оскорбленные
8.9 (72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娄自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1
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资产阶级冒险家瓦尔科夫斯基对“小人物”尤其是两个弱女子:管家女儿娜达莎和他的私生女涅莉的迫害以及一手造成的两个家庭的悲剧。
战争与和平 (1966) 豆瓣 TMDB IMDb Eggplant.place
Война и мир
9.2 (123 个评分) 导演: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演员: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 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
其它标题: Guerra e pace / Война и мир
本片改编自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同名作品《战争与和平》,围绕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以贵族小姐娜塔莎(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 Lyudmila Savelyeva饰)、贵族青年皮埃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Sergei Bondarchuk饰)和安德烈公爵(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 Vyacheslav Tikhonov饰)三人的情感故事为线索,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
本部1968年前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耗时五年完成,耗资高达5亿6000万美元,堪称影史上最昂贵的影片,在苏联电影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影片拍摄得到了苏联军方的大力协助,在世界影史上,本片成为动用临时演员最多的影片之一。这部长达六个半小时的宏伟巨制,以其宏大的场面和史诗般的镜头语言,完美地呈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大地广阔的历史画卷,也极其忠实地再现了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
2021年8月12日 看过
422分钟版本。面对《战争与和平》这样的鸿篇巨著,这部电影虽然很努力地想要将书本的内容表现出来,但终究显得如此力不从心。人物的选择和场景的布置方面,可以说这部电影已经做到极致了。可是一旦涉及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故事情节的推动,一旁响起的旁白几乎是在瞬间就破坏了一切——自有更高明的方式将心理活动呈现出来,而不是这种直接而且僵硬的方式。观者从中感受到抽象文字的巨大力量施加在视觉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巨大压力:这样的压力扭曲了娜塔莎的微笑、放大了公爵夫人的笑声、狰狞了多洛霍夫的表情、凝固了安德烈的深邃目光。每个演员似乎都熟读这个伟大的文本,但文学形象自身具有的强大张力撑爆了演员的表演,从而使这些角色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几分严肃的做作。每一个认真的读者都不应该满足于这样的改编,但同时也应该给以足够的尊重。
俄罗斯 史诗 名著改编 战争 战争与和平
群星灿烂的年代 豆瓣
作者: [俄] 伊·伊·巴纳耶夫 译者: 刘敦健 后浪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 - 6
最黑暗的地方,思想的自由之光最为闪耀
十九世纪俄罗斯“黄金时代”文学回忆录
别林斯基、普希金、赫尔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
世界级文学大师纷纷登场
第一视角领略俄罗斯文坛传奇事件
一部文学回忆录,一部纪实文献,
一部俄国文学史和社会思想史史料
◎ 编辑推荐
☆ 在餐厅遇见普希金,在朋友家里听果戈里朗读《死魂灵》,见证莱蒙托夫的决斗,看巴枯宁和别人吵架,发现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一部作品,这本《群星灿烂的年代》生动地再现了那个俄罗斯文学群星闪耀的时刻。
☆ 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坛中心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在一场接一场的文学沙龙中朗读新作,为一个又一个新文学家的诞生欣喜若狂……而另一方面,作家被监视,聚会被密探渗入,文章被修改,报道被删除……
☆ 这不仅仅是一部文学回忆录,也一部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纪实文献,诗人、作家被流放西伯利亚,农民运动风起云涌,阶级力量急剧分化,文学流派也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是一部翔实的俄国文学史和社会思想史史料。
☆ 入选多个俄罗斯文学必读书单,被称为关于十九世纪俄罗斯“黄金时代”那批知识分子的最佳回忆录。
☆ 孔夫子二手书网炒至上百至千的绝版好书,译者重新修订,新加彩插,全新上市。
◎ 内容简介
《群星灿烂的年代》是俄国作家伊·伊·巴纳耶夫的一部文 学回忆录,巴纳耶夫出生于十九世纪初期,活跃于十九世纪三十至六十年代的俄罗斯文坛,这一时期,正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星光璀璨的“黄金时代”,普希金、莱蒙托夫、赫尔岑、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学大师都在这一时期在文坛盛名远扬或崭露头角,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先进知识分子也在这一时期确立了革命民主主义观点,倡导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巴纳耶夫处于这一时期的文学圈子中心,同他们关系密切,十分熟悉,通过回忆与这些文学家及知识分子的交往,向我们还原了那个群星璀璨的黄金时代的文坛日常,也记述了这些文学大师们不为人知的生活及创作细节。
◎ 名人推荐
在散文写作这方面,巴纳耶夫无疑具有非凡的才能,他的《回忆别林斯基》是我所读到的最精彩的怀人文章……这本巴纳耶夫的回忆录就像一部撰写精彩的介绍性小册子,一读之下,当可掀起对俄苏文学更大的兴趣。
—— 著名翻译家 孙仲旭
巴纳耶夫生活在俄罗斯历史文化上的“黄金时代”……在回忆录《群星灿烂的年代》里,巴纳耶夫生动地记载了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的音容笑貌,重现了那个满天星辰、交相辉映的时代。
—— 作家 余杰
白痴 (2003) 豆瓣
Идиот
9.9 (28 个评分) 导演: 弗拉基米尔·博尔特科 演员: 叶甫盖尼·米罗诺夫 / 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圣彼得堡。美艳聪慧的娜斯塔西娅自幼失去双亲,被卑鄙的地主托茨基长期包养。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同叶潘钦将军的大女儿联姻,托茨基以丰厚的嫁妆为诱饵,企图将娜斯塔西娅“转让”给将军的秘书加尼亚。
罪恶 (2019) 豆瓣
Il peccato
导演: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演员: 朱莉娅·维斯托斯卡亚 / 奥尔索·马利亚·奎利尼
其它标题: Il peccato / 罪·:米开朗基罗(台)
意大利电影公司Rai Cinema将制作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新作。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新片,将以非常规的历史为基点,展现斯大林、希特勒、墨索里尼、丘吉尔在二战开始前的虚构对话,揭示他们对人性、世界的看法。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的新片为传记影片[罪恶](The Sin,暂译),该片由意大利男演员Alberto Testone担任主演,故事则围绕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琪罗展开。影片将在意大利展开拍摄。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将制作意大利当地导演加布里埃莱·萨尔瓦托雷斯([有你我不怕])、吉安尼·阿梅利奥([强悍])等的新作。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豆瓣
8.9 (8 个评分) 作者: [苏] 弗·克·阿尔谢尼耶夫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2
弗·克 阿尔谢尼耶夫考察西伯利亚原始森林时,遇到了一位赫哲族猎人德尔苏·乌扎拉,请他做向导。流浪猎人乌扎拉譬觉灵敏 对山林无比熟悉能嗅到动物的气息。辨别人和动物的足迹等等。他凭借高超的生存本领,数度帮助阿尔谢尼耶夫和他的队伍渡过难关,多次救了阿尔谢尼耶夫等人性命。两个男人在森林探险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5年以后,阿尔谢尼耶夫把德尔苏带到生活无虞的城市居住。可老猎人处处与现代化的社会发生冲突。最后,属于大自然的德尔苏·乌扎拉返回莽林中,不幸死于盗贼之手。

本书是对一个善良朴实平凡的人的终极关怀,是一曲普通人的生命的挽歌。

本书是苏联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于二十世纪初在乌苏里地区考察后写出的地理考察报告,也是一部堪与《瓦尔登湖》相媲美的绿色文学经典,全书分为《乌苏里山区历险记》(原名《乌苏里地区之行》)和《德尔苏·乌扎拉》两部分。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根据该书改编的电影 《德尔苏·乌扎拉》引起国际影坛轰动,获得197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莫斯科绅士 豆瓣 豆瓣
A Gentleman in Moscow
8.7 (91 个评分) 作者: [美] 埃默·托尔斯 译者: 马韧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 - 6
【编辑推荐】
◆一个人如果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就会被命运掌控。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比尔·盖茨年度推荐。
◆都柏林文学奖入围作品。《泰晤士报》:“这是一本关于摆脱世俗的书。”《科克斯书评》:“无死角的伟大小说。”
◆美国亚马逊&NPR年度好书,《泰晤士报》等 9家媒体年度最佳图书。
◆被翻译成近30种语言,一年内销量超过100万册,全年雄踞《纽约时报》排行榜。
【内容简介】
在变革的年代里,被囚禁的反而成了最自由的。
1922年,罗斯托夫伯爵被认定为不悔罪的贵族,被判软禁在克里姆林宫对面的大都会酒店。这位此前从未工作过一天,人生要务唯有追求智慧与学识的绅士,自此只能栖身于这家五星级酒店的阁楼,以独特的视角观望俄国在历史车轮下展开的巨变。他的人生也开启了崭新篇章。神秘的女演员、古灵精怪的少女、性格各异的主厨与侍者……种种邂逅与交往,让他体会到多样、微妙又丰厚的情感。酒店这一受限的空间,却让他的精神得以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这本优美的小说充满了风趣幽默的桥段、闪闪发光的人物和精致迷人的场景。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在时代的洪流中,人之为人的意义。
【媒体推荐】
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伟大小说,以其独特的魅力、智慧与极富洞察力的哲思,带给你无穷的阅读快感。即便残酷的时代也无法消弥人类的尊严、荣耀与记忆。
——《科克斯书评》
这是一本关于摆脱世俗的书。《莫斯科绅士》有着绝妙的结构和精致的文风……这一切都让人联想到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
——《泰晤士报》
出色、华丽、精彩,托尔斯是个文字匠人。他写得好的地方不是奇迹与巧合发生的时刻,而是那些处于故事外围的人身上发生的巨大转变。他们在一起度过的几十年中,彼此成为密友、同人、至交。
——《纽约时报》
凭借极具魅力的主人公及其栖身的奇特世界,托尔斯毫不费力地脱颖而出了。
——《纽约客》
在这个乱象丛生的时代,埃默•托尔斯以旧世界的优雅,成就了这部小说的美好。
——《华盛顿邮报》
小说里充满了各种冒险、爱情故事、命运纠葛和傻气又滑稽的桥段。
——《华尔街日报》
托尔斯是当今美国最杰出的文体家之一。
——美国亚马逊主编
一部非常成功且风格别致的小说。
——NPR(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
复活 Goodreads 豆瓣
Воскресение
7.8 (13 个评分) 作者: [俄] 托尔斯泰 译者: 汝龙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 7
《复活》(1889—1890)是托尔斯泰思想艺术的总结。作品以一起真实的刑事犯罪案为基础,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复杂曲折的经历,展示了俄国当时社会的黑暗,在对政府、司法、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批判的同时也在宣扬不以暴力抗恶和自我修身的说教。
2021年5月26日 已读
《复活》一书让人清楚地感受到托翁思想倾向的转变。但是相比于《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的笔力只聚焦于一个人物即男主角聂赫柳多夫和一个主要事件。附带着这个自我赎罪的故事,托翁反思了俄国的流放制度、监狱制度以及贵族阶层。虽然在全书的结尾聂赫柳多夫还是皈依了上帝,但共产主义思想在这部书里呼之欲出,所以可以将托翁视为一个温和的保守派。读完三部曲,于我而言,《安娜·卡列尼娜》依然是托翁最能打动我的作品,《复活》虽有着更多的人道主义关怀,但整个架构仍不够宏大精密,故事太简单,结尾也略显突兀。有点小遗憾,可能是看了前两部之后期待过高了🤔
俄国 俄国文学 俄罗斯 列夫·托尔斯泰 外国文学
为了你,祖国母亲! 豆瓣
柳拜乐队 Lube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5年2月23日 出版发行: Self-Released
За тебя, Родина-мать! – десятый студийный альбом группы «Любэ», выпущенный в 2015 году. Был записан к 25-летию группы. Презентация альбома состоялась 23 февраля 2015 года на сцене «Крокус Сити Холл» в Москве , где группа выступила с концертной программой «Комбат».
无声言证 (1995) 豆瓣
Mute Witness
7.5 (91 个评分) 导演: 安东尼·威勒 演员: 玛丽娜·奇蒂娜 Marina Zudina / 菲·雷普利
其它标题: Mute Witness / 战栗追杀
天生不能说话的比莉(玛丽娜·奇蒂娜 Marina Zudina 饰)是一名道具师,她的工作是为小成本恐怖片提供道具,虽然身体上有缺憾,但有一个关心她的姐姐让她的生活充满了温暖。一天收工后,她为了取回落在拍摄现场的道具而折返,却被锁在了片场。无聊的她四处转悠,无意之间闯进了一部色情片的拍摄现场,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转瞬间,色情变恐怖,女演员活生生的杀死了,而凶手手中的镜头,如实的拍下了这血腥的一幕。比莉报了警,警察前来搜索却一无所获,凶手坚称吓坏了的比莉将假戏看成了真做。
事情并没有结束,原来,凶手系俄罗斯黑手党成员,专门拍摄这种真实的暴力电影来满足顾客的特殊需要。事件平息后,他们立刻展开了针对比莉的灭口行动。无法开口的比莉,只有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行动来揭开这场事件的真相。
卡拉马佐夫兄弟 豆瓣 Goodreads
БРАТЬЯ КАРАМАЗОВЫ
9.9 (190 个评分) 作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 (Ф.М.Достоевский)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2
本书系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儿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作品展示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主题,体现了作家一生的最高艺术成就。
2021年4月27日 已读
阅读《卡拉马佐夫兄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人人都知道这是世界文学的一座高峰,但我从高中开始,三次尝试阅读,只有这次才一鼓作气将其读完。不得不说,掩卷时的感受与开卷时相比,确实已经判若两人。书里提到的问题不仅仅是老陀自己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每一个读者面对的问题,战场在人们心中。如果说托尔斯泰准确地描绘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类灵魂,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则通过卡拉马佐夫一家,把个人的灵魂真相剥开给世人看,米嘉、伊万、阿辽沙和斯乜尔加科夫分别象征着人类的肉体、理性、精神和生命中无来由的苦痛。也正因为对灵魂的剖析工作注定极其艰难,所以在我看来,老陀笔下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点神神叨叨、人格分裂,许多行为发生得如此突然而难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但这样的神经症人格似乎恰好就是延续至今的时代症候,读到结尾一切都显得合理了。
俄国 俄国文学 俄罗斯 外国文学 小说
安娜·卡列尼娜 豆瓣
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
9.6 (5 个评分)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于大卫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9 - 5
【内容简介】
因为和法国女教师的关系被妻子多丽发现,奥勃隆斯基家里彻底乱了套。
他只好请求自己的妹妹安娜·卡列尼娜,来家里处理种种困境并安抚多丽。
可安娜偏偏在下火车的时候,碰到弗隆斯基。
安娜,不能用词语描绘她特别的美与气质。丈夫是彼得堡的高官,那“著名的卡列宁”。
弗隆斯基,非常富有、漂亮、聪明、高贵,碰到安娜之前,和少女吉蒂一片火热,所有人都以为他将在下一场舞会向吉蒂求婚。
他们就是偏偏遇见了,在第一部第18节那个著名的段落。
所有人的命运在这一刻被写好。
还有列文,托尔斯泰化身在书里的影子。他以不同的选择获得幸福了吗?
【编辑推荐】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每个不幸福的家庭自有其不幸福之处。
◆“吉蒂每天都能看见安娜,也爱上了她,想象她一定会穿淡紫色的衣裳。但现在,看到她一身黑色,吉蒂觉得自己并不了解她的全部魅力。她现在看见的是一个全新的、出乎自己意料的安娜。现在她明白,安娜不能穿淡紫色,而她的魅力恰恰在于她总是从自己的装束中凸显出来,而装束在她身上从来都不显眼。配着华丽花边的黑色长裙穿在她身上并不显眼;这不过是个框架,显眼的只有她,简单、自然、优雅,快乐又充满活力。
2021年4月6日 已读
“《安娜·卡列尼娜》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它揭示了自我认知的不确定性。托尔斯泰乐此不疲地重复了这一发现,小说中的人物时常遭遇认知的矛盾和困惑,如同暗夜行路,一切都混沌不清,一切都在变动,激情洋溢的幸福感很可能在下一秒沦为失望的因由。”对比各种译本,于大卫译本最为准确、流畅、典雅,且后记相当值得一看。
俄国文学 俄罗斯 外国文学 小说 托尔斯泰
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 (1974) 豆瓣 TMDB
Невероятные приключения итальянцев в России
8.0 (75 个评分) 导演: 埃利达尔·梁赞诺夫 / 佛朗哥·普罗斯佩里 演员: 安德烈·米罗诺夫 / 尼内托·达沃利
其它标题: Невероятные приключения итальянцев в России / Neveroyatnye priklyucheniya italyantsev v Rossii
呼啸而来的救护车拉来了病危的老太太,她漂亮的孙女奥利卡(安东尼娅 桑提利 Antonia Santilli 饰)匆忙赶来医院,老太太去世前告诉孙女一个天大的秘密,多年前一箱珠宝埋在俄罗斯。却被在病房里等妻子生孩子的玛比奥索(塔诺·希玛罗萨 Tano Cimarosa 饰),开救护车的司机安东尼奥(阿利耶罗·隆歇热 Alighiero Noschese 饰)和比杰瑞(尼纳托·达沃力 Ninetto Davoli 饰),断了腿的瘸子和医生都听到了。于是,都坐上了去俄罗斯旅游的飞机展开了寻宝之旅。在飞机上他们不期而遇,玛比奥索把医生的护照偷拿了出来塞进马桶里,不料护照却飘出了窗外贴在窗户上,情急之下他用双脚踹烂玻璃,失去密封的飞机失控了他卡在了窗户中。帅气的导游瓦西列夫(安德雷·米罗诺夫 Andrei Mironov 饰)来接他们,大伙分头行动,上演了滑稽好笑的故事。医生没护照只好在飞机上飞来飞去,导游和两个救护车司机一路飙车紧追奥利卡。瓦西列夫和奥利卡在寻宝过程中互生好感,奥利卡却意外得知他是文物局派来的警察......
地下室手记 Goodreads 豆瓣
Записки из подполья
9.2 (180 个评分) 作者: (俄罗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曾思艺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 - 5
《地下室手记》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由主角地下室人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地下室人是名年约四十岁左右的退休公务员,他的内心充满了病态的自卑,但又常剖析自己。全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地下室人的长篇独白,内容探讨了自由意志、人的非理性、历史的非理性等哲学议题。第二部分是地下室人追溯自己的一段往事,以及他与一名妓女丽莎相识的经过。
《地下室手记》不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也预视了他后来5本重要的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该书也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纪德认为:"这部小说是他写作生涯的顶峰,是他的扛鼎之作,或者,如果你们愿意,可以说是打开他思想的钥匙。"
谁来为我摘月亮 (1999) 豆瓣 TMDB
Luna Papa
8.3 (15 个评分) 导演: 巴克迪亚·库唐纳扎洛夫 演员: 莫里兹·布雷多 / 丘尔潘·哈马托娃
其它标题: Luna Papa / 都是月亮惹的祸
对于少女马拉卡(楚潘·哈玛托娃 Chulpan Khamatova 饰)来说,看戏是生活里最让她感到愉快的事情。一天晚上,昏迷的马拉卡被人强暴,事后,怀孕的她企图进行流产手术,却意外的遇到了重重的困难。为了保全家族的颜面,马拉卡和父亲开始了寻找腹中孩子之父的旅程,他们来到了专门搭载演员的飞机上,但他们要找的那个人却并不在那里。
一次偶然中,马拉卡认识了医生安利(米勒·尼尼兹 Merab Ninidze 饰),情投意合的两人决定结婚,没想到,婚礼上发生了匪夷所思的意外,父亲和安利在意外中死去,马拉卡成为了孤家寡人。一个飞行员出现在了马拉卡的面前,他就是意外的罪魁祸首,却也是马拉卡腹中之子真正的父亲,在悲痛和愤怒之中,马拉卡举起了枪。
红军冰球队 (2014) 豆瓣 TMDB
Red Army
8.7 (37 个评分) 导演: 加布·波斯基 演员: Scotty Bowman / Mark Deakins
其它标题: Red Army / 红军
《Red Army》是一部关于前苏联体育盛世时期红军冰球队的电影。以队长斯拉瓦·费季索夫的视角为观众讲述。故事描绘了他从国家英雄到民族政敌的巨大转变。从苏联到俄罗斯,电影探讨了体育运动如何真实的反映了社会和文化运动,红军冰球队的兴衰也映照了前苏联政权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