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显微镜下的成都 豆瓣
6.6 (7 个评分) 作者: 王笛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7
★一只四川蟋蟀,远离故乡,“在乡愁者的心窝”,唱了近30年的歌
★数十年心血构筑迷人微观世界,百年川地历史讲述“另一个中国”
★收录全新未刊访谈,选入数十幅珍贵插图,麻将研究首次结集出版
★作者五次校订,历时三载成书,精选精编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微观史研究代表人物王笛教授30年作品精粹。全书以四川地区四个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街头、茶馆、袍哥、麻将作为具体个案,将目光投注在小贩、茶客、堂倌、瓮子匠、 普通市民等小人物的身上,通过档案、口述史、地方志、小说、竹枝词、调查、新闻报道、图片等多种资料,还原了四川,尤其是成都地区的日常生活记忆,细致入微地绘制了一幅中国腹地大众公共生活的生动画卷。通过这种有情的叙事史,人们得以真正深入不同于沿海、华中等城市的“另一个中国”,发现普通民众充满活力的生活世界及其顽强的文化延续性。
———————————————————————
★升华乡愁的解法,书写有情的正史——
赋予历史研究以情感、血肉和文学性,笔调动人。
★从成都观察“另一个中国”——
将成都作为内陆城市的样本,考察其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和传统文化的延续性,观察不同于北京、上海、汉口或广州等沿海、华北及华中城市的“另一个中国”。
★刻画小人物元气淋漓的日常生活世界——
将小贩、堂倌、茶客、瓮子匠等无名之辈的鲜活生命写入历史舞台,再现长期为人忽略的下层民众生活。
★见微知著,由公共生活的常变兴衰,揭地方与国家的张力和互动——
聚焦街头、茶馆、袍哥、麻将这些具体而微的物质空间和文化现象,呈现它们在成都百年来所经历的衰落与复兴,由此重新思考地方与国家的关系问题。
★史料丰富扎实,视野广阔——
钩沉档案、小说、竹枝词、地方志、口述史,综合中日美三国文献。
★图像证史,栩栩如生——
收录数十幅珍贵图片资料,大部分均首次作为史料披露及使用。图文并茂,使一个西南内陆地区的文化风貌跃然纸上。
★结构缜密,层层递进,清晰勾勒微观史学的发展路径——
正文各部分体现了作者趋于微观、偏向叙事的史学研究路径,而附录部分则收录了作者较为宏观、具有计量史学色彩的早期研究。这不仅勾勒了作者的个人学术转向过程,也是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文化史研究在过去30年发展路径的缩影。
消失的古城 豆瓣
5.8 (6 个评分) 作者: 王笛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 1
“我喜欢过去大慈寺后面的和尚街的味道,但是现在那里变成太古里了。”一百多年的现代化和城市革命带来了便利,也带走了古城成都的风貌,地方文化的消失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好在,我们可以通过撰写历史来找回这座城市的记忆。
《消失的古城》提供了丰富的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讲述了成都这座城市从传统生活到进入现代的故事。它为我们精心描绘了听戏、泡茶馆、逛庙会、节日庆典、街头政治、改良与革命等活动,以及乞丐、苦力、小贩、工匠、挑水夫、算命先生、剃头匠等各种身份的人,在这座城市中为生活而挣扎。
本书从微观史的角度,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让我们看到成都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变迁,并留下深刻的思考。
成都下同仁路——佛教造像坑及城市生活遗址发掘报告 豆瓣
作者: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2017 - 10
2014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成都下同仁路进行了抢救发掘,发现了2个佛教造像坑、14个生活遗物坑以及2个水井。造像坑中出土了佛像、菩萨像、天王像、背屏式组合造像等多种类型的佛教造像,分析其年代在南北朝至唐代时期,其中尤以南北朝时期占多数,据推测这批造像中的一部分或与梁代海安寺存在联系。生活遗物坑及水井中出土了瓷器、陶器、石器等生活用品,推测其年代为西汉中晚期至明代早期。
《成都下同仁路:佛教造像坑及城市生活遗址发掘报告》分别从地层堆积与遗迹单位、出土遗物、初步研究等方面对该次考古发掘成果进行了汇报。
《成都下同仁路:佛教造像坑及城市生活遗址发掘报告》的出版将为研究巴蜀地区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提供一批新资料。
成都 豆瓣
6.8 (65 个评分) 赵雷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6年10月24日 出版发行: StreetVoice
成都,是赵雷最钟爱的城市之一,如同所有多情的游子一样,在他“流浪”全国的途中,成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站点。辗转过很多地方,总会有一些他乡成为故乡。于是,便有了这首歌……

《成都》的词曲仍由赵雷自己全部包办。在歌词里,第一眼看到的,似乎是一段朦胧又美好的感情。有男孩皱巴巴的衣袖,有路灯下一对璧人的挽手,也有女孩儿被亲吻的额头。

可再细细的品味,却能发现,除了爱情,歌曲里更多的是赵雷对成都这座城市的记录和留恋,小城里的阴雨并没有冲淡赵雷的记忆,却激发了他的灵感,这也是生活所能给予的最大馈赠。

不知道此刻听到这首歌的你,在哪座城市里漂泊,又在哪里看万家灯火。城市像是一个巨大的容器,装载着每个人的记忆,可能有些美好到让人心生欢喜,也可能有些记忆你再也不想提及。然而,没办法否认,正是这些小小的生活片刻,组成在这里为生活奔波忙碌的我们。

一曲《成都》作罢,不禁感叹,赵雷果然是最会用音乐讲故事的人。一些生活中稀疏平常的小事,都变成故事,被赵雷弹唱成曲,没有花哨的技巧和华丽的辞藻,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在不经意间击中聆听者的心房。

对于漂泊在外的人来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成都”,它是珍藏心中最柔软回忆的地方。

爱上一首歌,恋上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