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奔跑的母親 豆瓣
作者: 郭松棻 麥田出版公司
小說家郭松棻,早年因積極投入海外保釣運動,被國民黨政府列入黑名單;晚年又因嚴重中風,仍舊無法歸國,然而他的心念始終懸繫台灣原鄉,使他的小說不斷穿透現實時空,重回他情感根植之處--戰後的台灣。本書選錄郭松棻五篇短篇作品,〈月印〉、〈奔跑的母親〉、〈草〉、〈雪盲〉、〈今夜星光燦爛〉。〈月印〉全篇從女性視點出發,以獨到的美學筆法,細膩刻劃女主角文惠賢淑溫良,但無法克服人性弱點的複雜心靈。其餘摹寫母親意象的〈奔跑的母親〉,以陳儀為主角的〈今夜星光燦爛〉,亦為郭松棻重要代表作。他的文字從記憶中的台灣創生,又成為台灣的時代記憶,郭松棻的小說是台灣文學的一部重要資產。
空間物種 豆瓣
Espèces d’espaces
6.8 (5 个评分) 作者: 喬治.培瑞克Georges Perec 译者: 許綺玲 麥田 2019 - 1
法國當代奇才作家培瑞克
日常哲思散記、空間書寫經典逸品
活著,是從一個空間移往另一個空間,同時盡可能避免相互碰撞。
「居住在一個房間裡,這意味著什麼?居住在一個地方,是占有它?何謂占有一個地方?從何時起,一個地方才真正算是你的?是當你把三雙襪子泡在一個粉紅色的塑膠臉盆內?是當你把衣櫃裡的所有衣架都派上用場?當你在牆上用圖釘釘住一張老舊的明信片……?當你在房間裡經歷了等待的痛苦煎熬,或者忍受牙痛的折磨?還是當你為窗戶掛上合適的窗簾,貼上壁紙,打亮地板?」
「任何一位貓主人都會告訴你,貓比人要更懂得如何安居屋室,即使是在極端方正、簡直無比駭人地步的空間,貓也自然可以找到一個適合它的角落。」
【內容簡介】
培瑞克於一九七四年出版的《空間物種》廣闊地涵蓋了有關空間的當代議題、歷史的記憶、未來的啟示,以及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大小事例、提問和實驗,是開創生活空間書寫的一個重要指標;不只與同時代社會學者的日常生活研究或空間理論同步,又與當時欲撼動生活的許多藝術行動深有默契;且持續地、經久地影響了許多後來的空間研究者、社會學家,以及城市規劃者和建築界人士。
「空間物種」:是空間的什麼物種?物種,來自生物學研究的分類法,培瑞克反過來,按照由小到大的順序安排篇章,就近從他寫作的紙上空間開始,然後依序擴展,形成各章節:紙頁、床、房間、公寓、樓房、街道、社區、城市、鄉下、國家、歐洲、世界、空間。
培瑞克談的就是人所經營和經驗的空間,生活中的、理想中的、記憶中的,也許耽溺其中、也許視而不見、也許嚮往、也許恐懼、也許遺忘、也許無中生有、也許根本無以想像……
這本小書是培瑞克作品中最受讀者喜愛的一部,文筆隨和,諧趣間流露憂鬱。對臺灣的讀者而言,欣賞艾可的博學與「無盡的名單」、驚嘆波赫士各種想像的「寫作計劃」、讚美清少納言的主觀審美羅列、喜愛卡爾維諾從遠古、異國到科幻未來的空間幻想、喜愛西西看圖說故事的讀者,都可以在培瑞克這部空間書寫文集中,感受到或近或遠的共鳴迴響。
庄子哲学( 第二版) 豆瓣
作者: 王博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 8
《庄子哲学》是当代中国著名学者王博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是国内研究先秦诸子,尤其是老子和庄子哲学的著名学者。
一方面,作品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主要研究公认出于庄子之手的内七篇,在这部书中,作者尝试了一种新的解释庄子思想的方式,也是一种新的学术专著写作的范式。作者在对原文精准把握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了庄子哲学的内在精神,描述了庄子与世道那种微妙的张力。在这种精细的探寻中勾勒出了庄子独特的人格气质和非凡的精神魅力。可以说这是一部渗透了个人体验和感悟的学术作品。这就避免了某些假国学、伪国学作者望文生义、胡乱发挥的弊病。
另一方面,作品有极强的亲和力。该书最初是由全校公开课讲稿整理成,所以语言上通俗易懂,充满了作者多年来研究庄子的心得,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该书从04年第一版以来,在广大的大学生群体中一直脍炙人口,先后重印了八次,生命力之长远超过时下滥觞的国学跟风之作。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Goodreads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9.1 (312 个评分) 作者: 林奕含 游擊文化 2017 - 2
令人心碎卻無能為力的真實故事。
性、權力、升學主義──青澀的表皮、變態社會的日常
如果這件事情正在發生,我們要怎麼假裝世界上沒有人以強暴小女孩為樂?
「我下樓拿作文給李老師改。他掏出來,我被逼到塗在牆上。老師說了九個字:『不行的話,嘴巴可以吧。』我說了五個字:『不行,我不會。』他就塞進來。那感覺像溺水。可以說話之後,我對老師說:『對不起。』有一種功課做不好的感覺。」
痛苦的際遇是如此難以分享,好險這個世界還有文學。
小小的房思琪住在金碧輝煌的人生裡,她的臉和她可以想像的將來一樣漂亮。補習班國文名師李國華是同一棟高級住宅的鄰居。崇拜文學的小房思琪同樣崇拜飽讀詩書的李老師。
有一天李老師說,妳的程度這麼好,不如每個禮拜交一篇作文給我吧,不收妳周點費。思琪聽話地下樓了。老師在家裡等她,桌上沒有紙筆。
思琪的初戀是李老師。因為李老師把她翻面,把他的東西塞進去。那年的教師節思琪才十三歲,這個世界和她原本認識的不一樣。
如果這是愛情,為什麼覺得暴力?為什麼覺得被折斷?為什麼老師要一個女學生換過一個女學生?如果這不是愛情,那滿口學問的李老師怎麼能做了以後,還這麼自信、無疑、無愧於心?
這是一部驚人而特別的小說,小說作者既具有高度敏銳的感受力、又是一個近距離目擊者,使這整件事像一個「倖存的標本」那樣地被保留下來。整本書反覆地、用極度貼近被侵害者的視角,直直逼視那種「別人奪去妳某個珍貴之物」的痛苦──且掠奪之人是以此為樂。
2017年5月17日 已读
无极限的痛苦被作者隐藏在文字的表面下,这部小说在文学意义上是令人痛苦的同时也是美的,但那是在美呈现之后的破碎,它用蒙太奇式的片段处理和文艺片式的画面选择,带给人最直接的生命体验。但是它更重要的是留下了一个社会学和心理学样本,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宝贵契机和反思的机会。
伤痛 台湾 台湾文学 台灣 女性
全唐文补编 豆瓣
作者: 陈尚君 辑校 译者: 陈尚君 注解 2005 - 9
清代嘉庆年间编成的《全唐文》收集全部唐代文章于一书,共得20025篇。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的陆心源最早为此书补遗,所作《唐文拾遗》、《唐文续拾》二书,共补录3000多篇。二十世纪唐代新出土文献数量极其丰富,形成了海内外唐代文史研究的全新局面。此前仅有石刻墓志得到了系统整理,分别有周绍良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和吴刚主编《全唐文补遗》,收录以墓志为主的唐代文章约5500 篇。陈尚君的新书则是首次对存世典籍和新见文献中的唐代文章作了全面清理和校订,采辑范围遍及四部群书、敦煌遗书、石刻文献、海外汉籍、佛道两藏等方面,在上述诸书外,辑得唐人文章约7000篇,涉及作家2600多人。全书近400万字,可以说是对二十世纪新发现唐代文献的一次比较全面的清理,涉及领域包括唐代研究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