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 豆瓣
National Identity
作者: [英] 安东尼·D. 史密斯 (Anthony D. Smith) 译者: 王娟 译林出版社 2018 - 3
为什么人们会对民族产生忠诚感,而同时也忠诚于自己的家庭、地区、阶级和宗教?健康无害的民族认同感,是从何时开始变成了火药味十足的民族主义?当今接连不断的民族冲突,有着怎样的族裔根源?准确地说,民族到底是什么?
《民族认同》从身份认同的视角出发,对民族现象展开细致考察,深入剖析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基因,提出并比较了“公民的”和“族裔的”两种民族模型。作者总结了民族与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并对一个“后民族”的全球化时代进行了展望。通过对西欧诸“ 民族—国家”的形成、奥斯曼多民族帝国的解体、泛非主义的兴起等重要历史事件的评析,本书也为广大读者认识与思考当今世界各种民族与族裔问题,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参考与启示。
★ 大家小书,带领您认识与思考民族问题的“七堂公开课”
★ 民族主义跨学科研究先驱安东尼·D. 史密斯的经典代表作
【媒体评价】
史密斯的《民族认同》是一份重要的贡献,它增进了我们对民族主义的理解。
——雅尔·塔米尔,《世界政治》
在过去二十年里,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本质,以及它们与族裔群体和族裔中心主义的区别,成了学术界重要的研究课题。这种热切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安东尼·史密斯的作品,他是英语世界里一位长期探讨这些主题的高产作者……以《民族认同》导言部分提出的标准来看,这本书是相当成功的,它流畅而简洁地讲透了这个极为复杂的话题。
——罗伯特·J. 凯泽,《加拿大民族主义研究评论》
2019年11月15日 已读
很多老师都推荐这本书和《想象的共同体》对读,对比之下两者的差异的确非常之大。在观点上个人更认同此书的观点,在论证逻辑和立场表达上也更认同此书,作者对自己观点的表达实在是太清楚了,不像《想象的共同体》那样不说人话(感觉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翻译的影响)。
政治学 政治社会学 族群理论 民族主义 民族国家
追寻“我们”的根源 豆瓣
8.2 (8 个评分) 作者: 姚大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 - 1
收入此书的文章共分为四组。第一组凡七篇,泛论中国历史上的族群认同、国家认同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组的五篇,主要聚焦于如何认识历史上的各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积极贡献。第三组由五篇构成,以蒙古帝国、元朝,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讨论主题。纳入最后一组的四篇论文,则分别考察族群认同在回族、满族形成和鲜卑拓跋部早期历史的书写之中的作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