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红楼梦 电视连续剧歌曲集 原声带 豆瓣
9.9 (41 个评分) 王立平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198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加坡ALSHIRE(愛銷私人)有限公司日本發行
紅楼夢 電視連続劇歌曲集 原声帯(CD)(中国電影出版社)
CD カセットテープ
作曲/王立平、演奏/中国電影楽団
収録曲/引子、枉凝眉、葬花吟、紅豆曲、紫菱洲歌、聡明累、嘆香菱、晴雯歌、題帕三絶、秋風雨夕、分骨肉、好了歌
紅楼夢の中の詩に王立平氏が曲をつけたもので、テレビドラマの主題歌として使われたもの。1987年製
中国電影出版社出版、愛銷私人有限公司販売(シンガポール向けに発売)(1987)
ご存じテレビ版紅楼夢の音楽集。テレビシーンを使用したカセットのカバーが違うだけで、中身は同じです。
詳情登陸:

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唯一正版红楼梦原声带,较好的录音效果。1987年,中国没有发行,只是日本,新加坡出版了几张,已绝版 很是遗憾,对音质要求高的朋友可能会失望下。之前发了评论,传给大家序曲,现不能一一发送,需要的朋友打开
进行下载。
石头记(上下) 豆瓣
作者: 曹雪芹 2011 - 8
《石头记(上下周汝昌校订批点本)》是周汝昌先生对《红楼梦》的又一大贡献。整部书的突出特点有三:其一是周先生对十余种古抄本进行了大汇校,恢复了曹雪芹的真笔原文,是迄今为止最为可靠的《红楼梦》版本。其二是脂砚斋的批语达数千条之多,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原稿批语紊乱、讹错、脱落不…一而足。周先生对这些批语进行了全面梳理、考证和认定,这对于理解《红楼梦》的思想艺术、创作心理等问题具有重大参考价值。其三是周先生毕生研究《红楼梦》,对曹雪芹的思想情感、创作宗旨、艺术手法无不涉及,其评语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周先生是承接新旧红学的代表人物,1953年出版的《红楼梦新证》,被誉为“红学方面-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周汝昌先生浸淫红学数十年,出版十几部红学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令海内外学界瞩目。 《石头记(上下周汝昌校订批点本)》为横排简体套色印制,面向普通读者,其与即将出版的繁体字本一起堪称国内独具特色的经典文本。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清) 曹雪芹著 ; (清) 脂砚斋评 ; 周汝昌校批 译林出版社 2017 - 9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是周汝昌先生耗时近六十年精心磨练而终于他九十高龄之际完成的百万字巨大工程之结晶。内容包括三部分。
一是在十余种古抄本中进行了大汇校,恢复了曹雪芹的真笔原文,是迄今为止最为可靠的一部真本《红楼梦》。
二是脂砚斋的朱笔批语达数千条之多,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批语紊乱、讹错、脱落不一而足。著者进行了全面梳理核定后文意晓然,对于理解《红楼梦》的思想艺术、创作心理等问题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三是著者毕生研究《红楼梦》的心得创获,对曹雪芹的思想感情、刽作宗旨、艺术手法无不涉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校评者周汝昌先生是承接新旧红学的代表人物,名重一时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书法家和诗人。
周汝昌先生学贯中西,出版十几部红学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令海内外学界瞩目。
此次修订,是在 2009 年版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加上近年从周先生的手稿遗迹中找到的对本书的补评文字约万字,从而使点评更臻完备。
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2017) 豆瓣
9.1 (130 个评分) 导演: 潘礼平 / 刘玉洁 演员: 释小松 / 周漾玥
《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讲述大家族贾府由胜到衰的过程。
书香世家的林黛玉丧母后千里迢迢从苏州赶来京城投靠贾府,贾府本是四大家族之一,因贾元春进宫封妃而越发兴盛。林黛玉在外祖母贾母的呵护下成长,常爱与贾宝玉、薛宝钗等兄弟姐妹们一同读书作画。在元妃省亲后,林黛玉与姐妹们一同住进了园子里。
另一边,乡下的庄稼人刘姥姥因家穷,带着孙子板儿来贾府攀亲戚,面对这个八杆子扯不着的穷亲戚,贾府也真诚善待,不仅让刘姥姥住在贾府,还带她游大观园,体验了一把“神仙”般的日子,临别时更是赠予了足够的钱财让姥姥带回家。贾府的善举,也使刘姥姥在贾府衰败后,成了救贾府的关键人物。
本篇剔除了红楼梦里情爱的部分,以人性美为主线,宣扬知恩图报、知恩必报的传统精神文化。
红楼梦 (1987) 豆瓣
红楼梦 所属 : 红楼梦
9.6 (480 个评分) 导演: 王扶林 演员: 欧阳奋强 / 陈晓旭
青埂峰下女娲补天剩下的顽石在一僧一道的指引下下尘世去经历一番那富贵温柔乡了。一天,与甄士隐深交的贫困书生贾雨村向他借盘缠上京赴考,断定次子日后必定飞黄腾达的甄士隐慷慨解囊,于是雨村上京赴考了。不料甄士隐的爱女甄英莲却遭拐子拐了去,随后甄家在一场火灾后败落。贾雨村不负众望果然中了进士,随后当州官时遇到了被薛蟠强买的英莲,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罪四大家族,雨村胡乱判了案。
林黛玉(陈晓旭 饰)母亲早逝,自幼多病,父亲林如海拖上京的贾雨村将她带到外祖母家。贾母见了黛玉后喜不自胜,从此黛玉就在贾家安顿了下来。这日王夫人的姐妹薛姨妈一家也到了京城,从此贾宝玉(欧阳奋强 饰)、林黛玉和薛宝钗(张莉 饰)和袭人等一众少年少女一同见证了四大家族的兴盛衰败……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 豆瓣
7.9 (8 个评分) 作者: 李劼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9
汉语史上有两本天书,《易经》和《红楼梦》。重新发现“红楼”,重新发现“中国”……《红楼梦》的问世,既标记着对以往历史的颠覆,又标记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崛起。中国历史文化的全息性,得以在《红楼梦》里获得淋漓尽致的呈现。
贾宝玉的死亡准备,林黛玉的爱情期待,薛宝钗的生存策略,补天者的意兴阑珊,老祖宗的牌桌阴影,大观园内的女儿世界,大观园外的男人世界,深度空间和意象建筑,文化皈依和美学革命,或论文化灵魂和历史命运,贵族精神和审美定位,总体结构及其存在论意味,叙述阅读之自然无为的太极章法,诗词曲赋的隐喻意味和叙事功能,名词的垂直联想和回目的对比设计,人物造型的核心布局……本书摆脱了传统的阅读方法,横坐标是世界文化,纵坐标是中国文化,从历史文化和生命美学的角度,重新解读《红楼梦》,在王国维的悲剧说、胡适的考据说之后,从《红楼梦》所提供的真实图像和丰富的信息之中,解析出人类文化的历史命运。侬好!红楼!
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经典一样,《红楼梦》也颇具地标意味,并且也同样承接文化的始源性。但丁《神曲》源自新约《圣经》,歌德《浮士德》呈示有关荷马史诗的记忆,塞万提斯《唐·吉诃德》缅怀骑士时代,莎士比亚戏剧综合了古希腊悲剧和喜剧的双重传统。由此可见,《红楼梦》从《山海经》神话起笔,并非偶然的巧合。正如文明是递进的,文化是回返的,以文艺复兴的形式。中国式的文艺复兴自有宋年间悄悄开始,至《红楼梦》问世方才彰显其巍然恢宏的气象。
李劼此著问世已有二十年,仅在大陆就出过好几版,本版今扩至十六章,增订内容是近年在美国西部伯克利大学所作的一次演讲长文,即《红楼梦》与西方文艺复兴经典之间的对称性,从而补足了此前未曾充分展开的想法。从一定意义上说,既解读了《红楼梦》,又解读了中国文化及其作为参照的西方文化之背景。
二重奏 豆瓣
作者: 黄一农 中华书局 2015 - 7
本书充分运用红学界丰盛的成果,利用网络时代的文史研究新环境、新方法,发掘新史料并,带入新视角,对曹家先祖、家族血缘世系、姻亲网络等进行精致的考证,对曹雪芹个人的交游、《红楼梦》在清代的流传、影响研亦有深入研究。其中对纳兰家六姐妹的考证是亮点之一,长女嫁曹雪芹二表哥福秀,次女嫁乾隆孝贤皇后之弟傅恒,另女所嫁弘庆的祖母——密妃王氏,更是曾在康熙南巡时于苏州寻获断绝音信二十年的父母,并在乾隆初年首获允回家省亲的嫔妃,可能就是贾元春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