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你好小朋友复刻版 豆瓣
中国の子供達
9.6 (46 个评分) 作者: [日]秋山亮二 青艸堂株式会社 2019 - 6
日本摄影师秋山亮二拍摄的《你好小朋友》近年来在网络风靡。1983年出版的这本摄影集已绝版。拍摄对象都是1980年代初期中国的孩子们。
这本摄影集为中日双语版。登载有“樱花牌胶卷”的广告。现在的柯尼卡美能达(KONICA MINOLTA)当时名为“小西六”。因为小西六想在中国销售自己生产的“樱花牌胶卷”(1987年更名为柯尼卡胶卷),以中国为题材制作年历。当时中国还没有生产彩色胶卷,也没有冲洗彩色照片的地方。之后这个计划慢慢扩大、转变成为制作摄影集。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帮助下,1981~1982年小西六邀请秋山先生拍摄。他5次前往中国,每次两到三周的时间逗留,拍摄了近8000张彩色照片,筛选116张出版了《你好小朋友》摄影集。拍摄地点包含北京,成都,昆明,广州,海南岛,上海,苏州,桂林,哈尔滨,乌鲁木齐・吐鲁番,呼和浩特等12个城市。
翻开这本摄影集,孩子们天真纯洁朴实的面容接连不断地闯入我们的视野,裹挟着无法言喻的乡愁。那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向着新希望前行的特殊氛围弥漫着整本摄影集。作品出版之后至今的36年,也是中国发生巨变的36年。建筑、衣服、使用的包或者餐具、街边的垃圾桶,特别对于经历了那个年代的70后80后看来,这些物品无疑让他们倍感怀念。然而,比起这些,更打动人心的是孩子们脸上那种无所忧虑的神情。
我们近年通过媒体看到过很多有着悲伤表情的孩子们。由于地震等灾害失去双亲的孩子、从叙利亚死里逃生难民的孩子、被空袭轰炸失去家园的孩子、受虐待而进福利院的孩子、被应试烦恼困扰而自杀的孩子。但原本孩子的存在就是,不用工作不必担心金钱问题,只需玩耍和学习并应被无条件保护,看着这本书中被拍摄的小朋友们,再次真切感受到的确应该如此。所以明明不是自己的小孩,却被一种想要拥抱画面中每一个孩子的情绪溢满心田。随后又想到这些拥有明眸的孩子们创想的未来即是当下,一边想象他们现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一边不自觉的又一次次翻开新的一页。
秋山先生在自身的著作中这么写道:“随着岁月的流逝,内容的深度也随之加深,怎么也看不腻的大概就是好照片吧。即使只有一张,也希望自己的照片中能诞生出这样的影像作品。”《你好小朋友》正是这样的作品。
很多人希望《你好小朋友》能够复刻。直到2018年11月16日,创立于京都的出版社青艸堂与秋山亮二先生达成复刻意向。历时半年终于完成复刻版的制作,在其社交媒体(新浪微博、instagram、facebook)持续更新了详细的制作过程。复刻版于2019年6月1日正式发行。
光景宛如昨 豆瓣
Dear Old Days
9.2 (20 个评分) 作者: [日]秋山亮二 青艸堂株式会社 2020 - 6
又称《你好小朋友》第二部。摄影家秋山亮二在1981-1982年五次来中国各地拍摄孩子们,于1983年结集出版《你好小朋友》后,余下约8000张底片,距今38年从未公开面世。2019年,他与青艸堂在制作《你好小朋友》复刻版的过程中,重新整理底片,也萌生了要将余下照片出版为一部新摄影集的想法。这便是《光景宛如昨》的由来。
2019年6月1日由青艸堂出版的《你好小朋友》复刻版,时隔36年后在中国首发,发行首日即告售罄。在上海、杭州、成都等地举办的签售及展览活动,各有超过500位读者参加、请秋山亮二签名留念的队伍大排长龙。同期在网络进行的、由多家媒体携手的“寻找秋山亮二镜头下的小朋友”活动,至今找到10位已长大成人的“小朋友”。秋山亮二与他们再度相见的场景也引发了众多讨论,不仅仅是在中国媒体上,日本NHK也将相关内容制作成了纪录片并进行了播出。
《你好小朋友》复刻版是在完全尊重1983年版的基础上进行再版,原样呈现了当时的视角与思考。时隔多年,77岁的秋山亮二看着仿佛昨天还站在自己镜头前的中国孩子们的笑脸,忍不住发出了“Dear Old Days”的慨叹。他也以这样的心情投入到《光景宛如昨》的选片编辑工作。他认为《光景宛如昨》与《你好小朋友》是互为阴阳的关系,《光景宛如昨》有着他在《你好小朋友》中未曾言尽的内容。
以独特视角选取的、极具图形设计感的构图,可以感受到温暖的氛围,一如既往展示了秋山亮二独有的世界观。拍摄了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之前的、中国孩子天真无邪之姿的这本摄影集,既让许多人产生了“追忆过往时光”的一面,另一面也可说因为秋山亮二对孩子的独特视角而诞生出了这些几乎可称之为治愈奇迹的瞬间,超越了时代而抓住了读者们的心。不仅仅是“怀念”,其作为摄影作品的卓越品质,比作品本身更能让人有所感触。
与此同时,本摄影集也将焦点放在了让人产生时代感的背景、物品、庇护孩子的大人们的姿态、学校生活之中,似乎也可以由此更为近身地去俯瞰当时孩子们心中丰富的精神世界。老式自行车、洋铁皮的热水瓶和铅笔盒、露天的租书摊、幼儿园的攀爬梯、中山装、竹编的购物篮、漆着绿墙的教室和理发店、格子路和水泥地。它们无一不唤起了让人怀旧的心情。以及,虽然有的照片中仅有一个孩子,但也是和祖父母、双亲、兄弟姐妹或朋友、邻居们在一起的。这也重新让人感觉到只有在人与人的关联之中才能养育出,一直被守护着的、一直相依相伴着的孩子的笑脸。
本摄影集发行的2020年6月,因为COVID-19,社会生活已发生了剧烈变化,现在正呼吁着社交隔离。而在此时能让许多人切身感受到,可以触碰到他人的温暖,对人类的生存生活来说有多么重要。我们期望,从秋山亮二照片中酝酿而出的体温般的温柔与安稳,能再度治愈大家的内心。
何藩 昨日香港 豆瓣 Goodreads
Fan ho
9.6 (20 个评分) 作者: 何藩 MODERNBOOK EDITIONS 2012 - 9
何藩語錄:…【大家記著非萬不要拋棄舊底片。因為它們可能是一個寶藏來的。因為今天你在底片上看不到的東西,十年後因為成長了,人生哲學改變後你可能對同一影像有新的看法。所以我覺得正方形的菲林格式對我的創作非常有用、大家一定要保留所有的底片。】 (原英文訪問,Bobby Lee翻譯)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 豆瓣
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
8.4 (10 个评分) 作者: [英]约翰·汤姆逊 译者: 徐家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11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衰腐的晚清帝国在喘气的间隙开始洋务运动,西学东渐,改变悄然发生。纪实摄影的先驱约翰•汤姆逊恰逢其时来到中国,223幅照片以强烈的纪实风格,记录下落后腐朽与求变图强并存的中国。因此有了这部中国最早的全景式影像记录,也是第一部通过直观的照片而不止是抽象的描述,多层 面地介绍中国的皇皇巨著。
1867—1872年间,约翰•汤姆逊足迹遍布中国南北各地,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海南、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镇江、厦门、福州、宜昌、九江、烟台、宁波……镜头下既有达官显贵与贩夫走卒,也有山川河流和民生时局,显要人物如恭亲王奕、晚清重臣李鸿章、两广总督瑞麟、军机大臣宝鋆、兵部尚书沈桂芬、工部尚书毛昶熙、户部尚书董恂、数学家李善兰等,都有珍贵的影像呈现;又如烟客、媒婆、马快、兵卒、囚犯、纤夫、乞丐、僧尼、商贩、艺伎及识银、缫丝、制茶、葬礼等等社会百态都有生动的记录,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初建时的上海外滩,以及铁路、轮船等新的气息,也是书中重点观照的对象。
汤姆逊不仅仅是一名摄影大师,更是一位带着自己的思考行走的观察者,他对中国社会的解析涉及方方面面,无论镜头或是文字,视角都颇为科学、严谨,至今仍觉新鲜、生动。我们看到的人物、风光、建筑、物什,不仅仅是1870 年代中国的面貌,也是更长的时间跨度内、甚至在某些方面数千年都鲜有改变的中国的侧写。因而很多时候,文字并不是照片的附注,而照片却可视为文字的说明。
汤姆逊出版此书的初衷,是为西方提供有关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影像资料,而在当下中国,透过西方人探寻的目光,我们看到了一个近150年前真实存在的中国,看到了今天的中国从哪里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