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批评
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 豆瓣
作者: 沈语冰 / 张晓剑 河北美术出版社 2018 - 2
本书萃取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献之精华40篇,其中近一半为新译,涵盖罗杰·弗莱、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迈克尔·弗雷德、T.J.克拉克、罗莎琳·克劳斯、本雅明·布赫洛、哈尔·福斯特、伊夫-阿兰·博瓦、格罗伊斯等重要批评家的名篇佳作,包罗形式分析、图像学、艺术社会史、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前卫理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等主要批评方法。选集以各个时期的典范之作呈现20世纪艺术批评发展的脉络,同时也凝练艺术批评的基本范畴,反思艺术批评写作的基本理据,为深入认识艺术批评的方方面面提供参照。从批评的典范,到批评的理论,本选集涵摄内容宽广,进阶层级有序,体现了编辑体例上的创新。既适合一般艺术爱好者收藏翻阅,也适合艺术批评、艺术理论、艺术史的专业学习者用来作为参考书。一书在手,可总览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的“地形”概貌。
弗莱艺术批评文选 豆瓣
作者: [英]罗杰·弗莱 译者: 沈语冰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13 - 1
《弗莱艺术批评文选》首次将弗莱的重要文章汇于一集。这些文章极大多数属于第一次结集出版,因为它们原先都发表于现在较难找到的专业杂志上。还有一些则从未发表过。这些论文再现了这位批评家长达40年的艺术生涯,覆盖了从弗莱对后印象派极富影响力的提升,到艺术教育、博物馆业、建筑、设计艺术乃至文学、舞蹈对视觉艺术的意义等广泛的主题。里德还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背景介绍,评价了弗莱的遗产对当代艺术的贡献
独自叩门 豆瓣
作者: 尹吉男 三联书店 2002 - 8
中国当代前卫艺术近十余年来百象纷呈,蔚为大观,已成为国际艺术界的一股引人注目的现象。著名美术史家、艺术评论家尹吉男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察觉中国艺术的这一新动向,并以独特的犀利笔法、潇洒文风,对于这一新潮流中涌现的重要艺术家、作品及流派予以深刻批评,不仅富于洞见,而且语言精彩,引人入胜。
作者自述:
不少朋友劝我写一部《中国当代艺术史》之类的书,那本该是当代史学者必须干的事。我的兴趣眼下还不在于此。对于艺术我或许是个很主观的人,一个艺术品和艺术现象触碰了我的视线并不一定都会产生结果,只有触碰到了我的心灵才会写点什么。这本书中的文字差不多是我“写点什么”的一个结果。因此,最恰当的书名莫过于“独自叩门”了。并不是所有的艺术之门我都能叩开,机会虽然很多,但契机却很少。有的时候也难免为徘徊的过程“写点什么”。我的文字无疑义成了每个读者平心来面对的门,不管叩开与否,一切都要随缘。开门所及,或许是有心人的迷惑,或许是无心人的风景。
谈艺术的文字不是鸟类学。本来很平易近人的东西已经让理论家说得过于玄秘啦,逼得大众对之特别看待。如果衣冠不整,心存他念,真是不敢踏入艺术殿堂的大门,一见艺术家使张皇失措。我总觉得,艺术只有在一个人平视的时候才能看得见,因为它是与人的心灵直接相关的东西。仰视只会看到苍茫的云雾以及缭乱的星空,而且对人格化的脖子也不公平。我逐渐体会到,艺术其实是每个人的生活因素;对于自己,我常常把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我既不仰视,也不俯视,更不希望与我振动数相近的朋友们产生仰视的疲惫,包括对我的文字。其实,读者的有艺术感受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两个人平视的时候才更易于沟通、理解,以至于产生灵魂间的友情。
并非所有主流艺术当中的人或作品都能造成我“写点什么”的契机,只不过是很有限的一部分。这原因很多,比如说,有些与我隔得太远;有些没能勾出我个人的内心问题;有时自己对“写点什么”发生了厌倦;还有的时候无暇动手,神游到别处去了。总之,这一切最终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本身是否需要。我本心是不想把对艺术的说三道四当成与个人生活太远的职业,生怕自己的勉强扰乱了别人平素的节奏,谁都不轻松。
说起副题“近观中国当代主流艺术”中的“近”字的含义,大致有两层:一是在时间上离现在很近,二是在空间上离我很近。说到底我是想不自觉地达到在近处能使心灵看个明白的亲切状态,并与自己的生活相契合。客观地说,书中所涉及到的人和作品也有不属于主流的,但对我生活过的那些“时刻”却很特别,他(它)们导致了我“写点什么”的契机,使我的个人生活多了一些内容。近观的视线容易清楚,而且可以平视。一旦自己回顾这些近观所得,就觉出很多文字的背后都有故事或情结,的确与生活史有缘。
把门叩开时希望平视到一张朴素的脸,我想读者也希望生活充实,这才是艺术的真谛!用个人阴谋使大家失常,那是帝国主义。好在这一点我已及时警觉。
尹吉男记于北京
后娘主义 豆瓣
作者: 尹吉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 11
《后娘主义:近观中国当代文化与美术》是《独自叩门》的续编,收录了作者发表于《读书》等刊物的艺术随笔37篇。作者以个性独特的思想方式触及了艺术界、思想界的潮流、现象和艺术家群体、个人的状态,表述了对当代艺术的冷静观察与直觉感受,尤其关注“前卫艺术”。全书分“前卫概念”、“美人/艺人”、“文化眼光”、“精英之后”四个部分,配有彩色图版100余帧。
白立方内外 豆瓣
作者: [美]安静 主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 - 6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对艺术的看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艺术品的传统媒介和样式被大大解放,一切对创造的观点都在逐渐改变。如今,中国艺术也正在融入这一变化之中,了解之前西方发生了什么,对当下的读者会有所借鉴。美国重要的当代艺术杂志ARTFORUM创刊50年之际,杂志的主编与其他高级编辑们一起讨论了杂志最有历史性的文章,编选成这本能够体现美国当代艺术评论历程的文集。侧重有历史价值而难得介绍的老文章,同时亦体现出艺术史的变迁。这些文章都是伴随着艺术发展的鲜活记录和评判,已经成为美国、欧洲美术史论阅读的基本文献。学生、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画廊人员、建筑师、设计师——在其中都能找到许多关键思路和熟悉词汇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