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
隳三都 豆瓣
8.7 (34 个评分) 作者: 周思成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1 - 1
12世纪,发祥于东北一隅的女真族迅速崛起,建立大金王朝,一度跃居东亚霸主地位。这个政权在极短时间内灭亡辽国,令西夏和高丽俯首称臣,使北宋蒙受“靖康之耻”。然而自1211年蒙古军队南下侵袭开始,二十多年间,金国接连丧师失地,抵抗运动中心被迫从中都先后迁到汴京、蔡州,最终在蒙古和南宋军队的夹攻中覆亡。
本书以蒙金战争期间几场重要的“围城战”为主线,还原了几场关键大型战役中双方军事布局和交战历程,揭秘了金国内部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政变、兵变及权力更迭,展现了中都、汴京等城市被蒙古军围困期间,金国军民的抵御策略,以及物资短缺、疫病来袭情境中的挣扎求存及心理状态。作者以通俗晓畅的笔法完整呈现了金王朝从组织抵御、负隅顽抗到君死国亡的全过程,将金朝的治乱兴衰之缘由寓于叙事之中。
外部面临新兴势力的冲击,境内自然灾害频繁,而统治集团权力斗争导致人祸不断,君主又缺乏力挽狂澜的雄才大略……种种因素使得金国国势日益窘困,最终堕入绝境。金朝的亡国史有着浓重的悲剧色彩,其中的经验教训,具有超越时代的镜鉴意义。
2022年1月15日 已读
书末没有采用元好问的怀旧之作,而是用黑泽明《蜘蛛巢城》片头哀歌作为结语“看那充满欲念的古城遗址,游魂野鬼仍然徘徊不散。人的欲望,就如惨烈的战场。不论古今,都永不变改……”这一不落窠臼的做法很好地象征了作者对这段惨烈历史进行的灵活处理,即用一种既符合大众总体接受能力又尊重学术界研究成果的表达重塑了这段精彩的历史。其中对史料的处理尤其灵活,将大段文言史料适当地转化为简练的大白话,的确是一种可以采取的方式。不过这样的历史写作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就不得而知了。
2021 中国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史
蒙古帝国与其漫长的后世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杉山正明 译者: 乌兰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0 - 1
为什么说蒙古帝国是世界史的开端?
欧亚草原疾驰的征服者如何看待自身?
为什么蒙古帝国的形象在俄罗斯和欧洲总是负面的?
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明清帝国都继承了蒙古的遗产?
今天的时代与蒙古帝国还有联系吗?
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 豆瓣
作者: 贾敬颜 中华书局 2004 - 8
全稿以书为篇,凡十有三篇,约字30万字,其中五代后晋一人,元人王恽、张德辉、周伯琦三人,而以宋人胡峤、路振、王曾、许亢宗、王寂等五人为最多。明以前有关东北边疆地区之主要游记,大抵均囊括于此。贾子以其一已的比较完整地学术休系和独到的风格,一一为之热电厂比较勘,爬梳钩稽,间附已意 ,每篇以本书原文为纲,有原注者次之,已之注释又次之。注释或云“颜案”或否,均另起行,序次井然,尤便读者,释文短者数字,长者数百或过千字,无则从阙,不著一字,不强以不知为知,知必引史为证,以伸已说,亦有引而不发,以俟来哲。
蒙古草原,天气晴 (2006) 豆瓣
プージェー
9.1 (92 个评分) 导演: 山田和也 演员: 关野吉晴
其它标题: プージェー / Puujee
1999年秋天,日本探险家关野吉晴正骑着脚踏车横越蒙古,偶遇了年仅6岁、桀敖不驯的蒙古女孩普洁。他想用相机拍摄她的模样,但她拒绝了:“如果你只是来这儿拍照的,那走开吧!” 然而,这却开启了他们之间的友谊。普洁很小就学会牧羊、骑马,蒙古社会与经济形态的转型为生活带来更大的考验。普洁在妈妈的坚持下到学校上学,这让她的梦想多了一双翅膀,飞跃蒙古草原……
丝绸之路计划专辑之一 / 赵季平 谭盾 沙拉夫等人的作品 以及蒙古 中国 波斯 芬兰的民谣改编 豆瓣
Yo-Yo Ma / Silk Road Ensemble
发布日期 2002年4月16日 出版发行: Sony
马友友在这张丝路专辑里,将自己深切体验的想法藉由与来自各国音乐家呈现给所有乐迷。丝路,在几世纪前是连接欧洲与亚洲的贸易通道,同时也开启进出口贸易、中国与外来民族文化交流之门。现今科技发达的时代,对外交流的 渠道不仅是一条通路而已,间接的也是众多文化融合的开始。
自1998 年开始筹备丝路计划,音乐里透露的是个个国家的背景,藉由音乐表现出传统的张力,透过马友友的‘丝路’发现,他希望能为音乐种下更多的民族融合创意和文化成长进而传达给世界各角落。‘丝路’不是个人,而是结合所有音乐性质风格呈现出一种超越个人的表现音乐情愫。也因如此,马友友和东西方音乐家,包括来自美国民大提琴手Edgar Meyer、中国名琵琶家吴蛮等24位音乐人,当这群音乐家初次见面时,已经在美国,欧洲,亚洲与中东等地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并且举办音乐会演出。每一位音乐家都见过彼此的家人,学过一些彼此的语言,分享彼此的故事,经过三年的相互学习,旅行,音乐探索,终于,在2001年八月的纽约,完成了第一张录音。
马友友在专辑中演奏了蒙古古乐器‘马头琴’,就是用他最了解的大提琴技巧来学习诠释亚洲的地方乐器,所以他能发明这种‘语言’,马友友自己也笑说‘马头琴应该是大提琴的祖先’吧。 "这种‘语言’好听吗?"来自蒙古乡间的‘长谣’,质朴未经修饰的嗓音,是天底下最美的乐器。带有浓浓中国情怀的‘关山月’,运用了印度的传统乐器‘塔布拉琴’搭配琵琶与笙演出;伊朗的古典乐与邻近的亚塞拜然相当接近,加上美国通俗的钢琴技法,启发了曲子‘哈比尔风’的创作灵感。即兴演出的‘义大利文艺复兴歌谣’,融入欧亚的弦乐器与印度的打击乐器,而今年获格林美奖提名的作曲家谭盾,向来以‘四最’的音乐理念独步全球,此次贡献出作品‘沙漠随想’,为丝路作出了最切题的诠释。
在旅行时刻和我们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是否有些已成为你现今的莫逆之交? 是否曾在一个陌生场合,认识一个相见恨晚的陌生人? 当陌生人相遇会发生什么事呢?",马友友说,「丝路」就是答案。
Shaman Voices: a Journey In the Steppe 豆瓣
9.3 (15 个评分) Okna Tsahan Zam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萨满的声音:大草原之旅
Okna Tsahan Zam(“白色的道路”的意思)出生在一条长路上,它是卡林梅克人在遭到斯大林放逐到西伯利亚后返回自己故土的长路,那是一条回乡之路。“白色的道路”通向欢乐和幸福。Okna Tsahan Zam属于一个古老的巴图特Baatud部落。
根据传说这个蒙古部落是独眼巨人Doa-Sokhor 的第二个儿子建立的。经历一系列的梦想之后,Okna Tsahan Zam放弃了他的工程师生涯,转而投入他深爱的呼麦——他的祖先的蒙古歌唱技巧——中去。这种歌艺可以让歌者同时唱出两个或更多声部。
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呼麦独唱家,他在所有的呼麦的事件中都具有绝对的重要性。他不仅代表了一个古老的民族,而且还代表了一个原始宗教的远古之音。
这张专辑象眼喷涌而出的泉水。聆听且闭上双眼,马群,蒙古包,大草原,夜空上的星群将会不期而至,甚者将会涌现更多的事物。一个真实的萨满的心路历程。。。。。。
专辑在法国、蒙古、卡林梅克三地录音,其中田野录音在蒙古和卡林梅克。
遊牧民的世界史 豆瓣 Goodreads
遊牧民から見た世界史: 民族も国境もこえて
作者: [日] 杉山正明 译者: 黃美蓉 廣場 2015 - 8
歷史我們都只讀了一半。
在15世紀末、16世紀開始出現的西洋航海大發現時代之前,歐亞陸地一直是人類歷史的大舞台。而歐亞大陸歷史發展的其主旋律是遊牧民與農耕民、移動部落與定居都市之間的衝突交流與融合。古希臘希羅多德的《歷史》記載了一場爆發在公元前六世紀,波斯大流士與斯基泰的戰爭,結果是動員了70萬兵力的大流士敗給遊牧民的斯基泰。東方則在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六年)發生白登山一役,劉邦被圍困了七天、斷水斷糧,最後以歲幣與和親脫困。
在東方大陸繼匈奴之後崛起的遊牧民有突厥、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等。鮮卑的北魏率先統一了中國北方,結束了紛亂的割據政權。而突厥一度影響了隋唐政權的興起與發展,唐太宗李世民身上的遊牧民血統讓他被西域諸國尊為「天可汗」(貞觀四年)。契丹與女真強大的戰力給宋朝帶來的壓力,使得宋代一立國便一直強調胡漢之別。
公元1206年,一個原本小部落首領被奉為成吉思汗的鐵木真,在此後的二十年不停地以手中僅有的20萬蒙古戰士進行征伐與吸納,不停地的征戰是為了藉由徵調各部落戰士長期在外而打破原先遊牧民特有的部落本位,藉著不斷地分配戰利品達成對帝國的向心力與對「蒙古」的認同。一個只擁有20萬兵力的遊牧民何以能開創歐亞大陸歷史上疆域最大的帝國,僅憑殺伐是不可能的,蒙古在崛起的過程中事實上採取不斷地吸納其他種族,例如回鹘、穆斯林,甚至忽必烈之所以能跨過長天險統一南宋,靠的也是投降大元王朝的漢軍。忽必烈透過「斡脫」的商人組織達成了銀本位的歐亞經濟圈,也曾經在宋代航海技術基礎上向南方海洋發展。
而今日中國的疆域是由大清乾隆皇帝於公元1759 年征服準噶爾與大小和卓(回部)後奠立的。在此有一點值得提的是大清朝坐在太和殿龍椅的最高統治者,向南方時是以漢人皇帝的面貌出現,當面對遊牧民的時候則有可汗的稱號。例如皇太極的蒙古大汗稱號是天聰汗,順治是額耶爾札薩克汗、康熙是恩赫阿木古朗汗。
然而,當海權崛起後,歐亞大陸的中央開始進入被以落後、神秘的方式書寫與呈現,而故意忽視遊牧草原民在人類歷史上的商品、.思潮、文化交流曾經扮演過的重要角色,「絲路」不過是其中一例。如果缺少了對遊牧民歷史的理解,至少對於中國南北朝之後的歷史將是片面與殘缺的,也無法掌握中亞與俄羅斯的歷史!
本書特色
擺脫中原史觀,直疑西方的「民族」「國家」概念。觀察在近代之前的歐亞大陸扮演歷史發展驅動力的游牧民,重新檢視「國家」與「民族」之定義與形成。還原遊牧民的真實面貌,洗刷落後殘忍的刻版認知。
成吉思汗 (2000) 豆瓣
8.6 (18 个评分) 导演: 王文杰 演员: 巴森 / 萨仁高娃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闻名中外的蒙古族及中华民族的英雄,是公元后第二个千年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本剧全面介绍了成吉思汗的一生:十二世纪中叶,中国北方在金朝统治之下。大漠南北草原各部还各自独立,互不统属。金朝对其实行“分而治之”和屠杀掠夺的“减丁”政策,蒙古部首领俺巴孩就曾被金熙宗残酷地钉死在木驴上。正是这种几代冤仇导致了草原内外的长期征战,孕育了以征战为主要生活内容的一代天骄!
在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以其杰出的政治谋略和正确的战略战术结束了蒙古草原四分五裂的局面,完成了蒙古族的统一。十三世纪初,他又以血族复仇的名义率领十万蒙古铁骑直指金朝的中都(今北京),能征惯战的女真人不堪一击,中都很快被攻克。后因林木中百姓叛乱,成吉思汗率主力回到蒙古草原;又因西方大国边将杀死近五百人的商队,其国王又杀死蒙古正使,成吉思汗才被迫进行了西征。蒙古铁骑兵锋所指,多少支军队被打得人仰马翻,多少个王公贵族纷纷人头落地:不可一世的西方对手被消灭了,其统治区域成为剧烈争夺的战场。成吉思汗临死前还逼迫西夏王表示投降,并留下了灭金、灭夏和如何巩固政权的三条遗嘱。为统一中国北方、进一步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对于成吉思汗的千秋功罪,我们中国人民是最有权力评说的!
草原帝国 豆瓣
8.3 (19 个评分) 作者: 勒内·格鲁塞 译者: 蓝琪 商务印书馆 1998 - 5
《草原帝国》一书,其范围除大中亚外,还包罗了波兰以东的东欧诸国,即东欧草原、俄罗斯草原、西亚草原、中亚草原和北亚草原。还有草原近邻的许多高原山地。西起多瑙河,东达贝加尔湖,北起西伯利亚,南到巴基斯坦的广大地区。现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主编的《中亚文明史》(六卷本)包罗的地区,正是格鲁塞《草原帝国》的范围,可以窥见格鲁塞这部著作影响的一个侧面。
本书史事,上起新石器时代,草原文化的黎明期,下迄公元18世纪晚期蒙古诸汗国。作者对草原各地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复杂、政治纷乱、朝代更迭和关系错综的历史,加工钻研,清理精到,牵出一条中亚史的线索和脉络,披荆斩棘,独辟蹊径,开创格局,格鲁塞是启蒙者,是开路人。
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 豆瓣
The Mongol Conquests in World History
7.7 (16 个评分) 作者: [美] 梅天穆 译者: 马晓林 / 求芝蓉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7 - 10
蒙古帝国史研究领域的重量级新作
在全球史的视野下,描绘由成吉思汗推动的欧亚文化交流
荣获2017年经济观察报书评周刊年度十大好书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近年来蒙古帝国史研究领域中的重量级新作,作者在世界史与全球史的视野下,重点描绘了由成吉思汗推动的欧亚文化交流,以及蒙古各汗国陆续崩解后,一个新的欧亚世界 的产生过程。在蒙古统治者的强制推动下,东西方之间开始了互相交流的过程,在“蒙古治世”之下孕育出了崭新的欧亚文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过去被视为毁灭文明世界的蛮族形象得到了修正。
………………
※媒体推荐※
蒙元帝国部分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带来了欧亚的整体性和世界的新秩序。从“前全球化”和世界史的视野,去观察和审视蒙元帝国及蒙古征服,才有可能真正读懂这段令人震撼的文明演进历程。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 李治安
本书探讨成吉思汗带给世界历史的遗产,涵盖了元朝、四大汗国乃至之后数百年,时空宏大,行之于文,举重若轻,在国内外的书籍中实不多见。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 张帆
本书不仅条理清晰,而且饱含热情,并广泛参考了最新的学术成果,必将作为对世界史研究的一大贡献而广受欢迎。
——英国基尔大学中世纪史荣休教授 彼得·杰克逊
这部文笔生动的著作体现了作者对这一课题的痴迷,并将成为关于世界史和蒙古帝国的课堂上极为有用的参考书。
——《亚洲研究期刊》
这是一部可以催生新想法的杰出著作,是探索蒙古人参与创造的世界历史的首选之作……作者将我们带到了相关学术研究的最前沿。
——《全球史期刊》
2017年10月23日 已读
蒙古史入门著作。站在世界史立场上对蒙古帝国的前后历史做了整体性的梳理,包括征服史、军事史、交流史、宗教史、移民史、文化史,对于蒙古史的研究有框架性的意义。导言部分的学术史和文本梳理精炼而且重要。
世界史 梅天穆 蒙元史 蒙古 蒙古内亚史
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 豆瓣
Central Asia under the Mongols
作者: [印度] G. D.古拉提 译者: 刘瑾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 - 5
蒙古帝国的崛起与兴盛,蒙古民族的天机和隐秘
那些消失在蒙古铁蹄下的丝路名城,那些往昔荣光
野蛮的异族侵略者?
世界贸易的维护者?
亚欧文明的破坏者?
新世界的塑造者?
印度蒙古史专家为您解读蒙古帝国的印度之战
古拉提从蒙古族发源谈起,记载了蒙古族勃兴初期的史料,以广阔的视角勾勒出蒙古族生活的生态环境和他们对中亚这片特殊地域、对中亚历史的重大影响力,洋溢着浩瀚博大的狩猎游牧文化精神。蒙古大汗的军队在远征过程中对不同国度、城镇的统治和 对百姓生活的影响,给中亚及整个世界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蒙古人征服中国和中东之后,贸易往来的道路更加安全、有序,跨地区间的商业活动呈现出一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繁荣景象。
回到你身旁 豆瓣
8.9 (14 个评分) 杭盖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4年4月4日 出版发行: 视袭音乐
杭盖十年·回到你身旁
苍狼白鹿的子孙从没料到,蒙古民谣可以飘扬到那么广阔的地方,在世界音乐的版图上播种下满地的种子,走的比骏马还远,飞的比雄鹰还高。那种源于草原深处的音乐血脉从没发生过断裂,这远比马奶酒跟弯刀骑射还要让人着迷。如果你还没有领略过这股猛烈彪悍的蒙古新民乐之风,那么杭盖这张《回到你身旁》会令你通体酣畅。
近年来杭盖乐队游历世界各地,以一种融合的音乐形态在一场接一场不遗余力的现场演出上,将蒙古民歌的声名传播到五洲四海。而在这些音乐的旅途中,杭盖自身也发生了自然的蜕变,唯一不变的是他们的草原之心,这张新唱片《回到你身旁》也将向昭示他们向草原深处回归的决心。正如专辑主打曲目的歌名《拜访》一样,是杭盖的回归拜访之作。依然是由马头琴催动的摇滚乐战车,依然是强劲的草原之风,依然是杭盖自己最独特的风格。
于2008年推出首张专辑《介绍杭盖》以来使得杭盖获得了来自世界的关注,蒙古民歌被杭盖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在全世界唱响,2010年发布的第二张专辑《远走的人》也非常成功,作为唯一入选亚洲地区唱片被英国著名权威音乐杂志《MOJO》评选为年度十大世界音乐唱片第6名,乐队也借这张唱片在由《Songlines》举办的“SONGLINES MUSIC AWARDS 2011”获最佳乐队提名。2014年乐队在经历了数百场大小演出之后,以更为成熟的姿态推出了这张新作《回到你身旁》,成军10年之际回顾来时的路,这张唱片算是乐队送给陪伴乐队一起成长的歌迷们的一份礼物,也是杭盖式的真情流露。
足迹·蜕变
自乐队成立至今,杭盖的足迹已经遍布全世界6大洲70多个国家,自乐队成立至今,杭盖的足迹已经遍布全世界6大洲70多个国家,在伦敦的皇家大剧院、在纽约的林肯中心、华盛顿的肯尼迪中心、在Sziget、Bonnaroo、Roskilde、Lowlands、FujiRock及WOMAD等音乐节的舞台上,杭盖一次又一次的让观众们醉心于蒙古民歌并为之疯狂,而杭盖也在这些经历中成长为沉稳干练又极富力量与激情的成熟乐队,身经百战的乐手在台上能够自如的演奏和表达,主唱煽动性极强的舞台表演,乐队整体严丝合缝的配合,让音乐的律动和旋律的变化都极富色彩,杭盖通过专业的演出水准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国际认可。
《回到你身旁》与前两张专辑相比,体现出了乐队在创作理念上的变化,融合是手段、民歌是核心,杭盖用自己的解读演绎出了民歌的情怀,并赋予了这些歌曲新的生命力,而杭盖本身的气质上的变化也在这些歌曲中有所体现。以音乐游牧于世界让杭盖拥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并且直接转变成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让杭盖的音乐在保留了民歌的神韵的前提下与摇滚乐及更多音乐形式和元素进行了自然而完美的融合,从何形成了杭盖独特的风格,一种无法被标准定义、只能被称之为“杭盖”的风格。
制作·创作
《回到你身旁》仍然由乐队上一张专辑的制作人JB Meijer担纲,他非常熟悉杭盖的音乐,并且曾与REM等众多大牌乐队合作,制作经验非常丰富。录音在北京的百花录音棚进行,制作过程中JB Meijer在编曲和录制上为乐队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参与了部分乐器的录制。与前两张专辑的合作模式不同的是,这张新专辑的制作其实是由杭盖主导,从选曲到编曲都由乐队所有成员共同完成,制作的过程也即是创作的过程,乐器上也加入了蒙古筝、苏尔等新的元素,并邀请了大忘杠乐队宋雨喆录制了部分弹拨乐器。
前期录音工作在北京完成后,制作人将母带带回欧洲进行后期缩混,期间经历了两版混音的修改终于完工。2月3月乐队在欧洲和澳洲巡演期间,新唱片已与知名厂牌Suburban合作发行,国内版本将由星外星在大陆、香港、台湾3地同时发行。
音乐·故事
与之前着重表现根源民乐的执拗不同,杭盖在新作品加入了新的尝试,也可以说显得更为西化,现代化;噪音吉他,雷鬼,弹唱,手风琴与呼麦马头琴彼此遥相呼应,拉伸出作品的广度,全新的编曲对传统蒙古民谣进行了不同于以往的解构使其迸发出高能。新作似乎有意将以往的酒神狂欢精神束之高阁,苍凉的长调吟唱与对故土的思切成为了主基调,任何身淌草原血脉的儿女会被轻易触发情感,进而引亢高歌捧起酒杯。所以这必然是一整张献给草原骑士与任侠风骨的赞歌,杭盖在少有秉承着蒙古音乐内核的基础上作出了更多元化的选择,但却难得的紧贴着游牧民族滚烫的时代脉络。
专辑里的歌曲在时间和地域上跨度都很大,有3首由舞蹈家周格特力加念诵的佛经,有来自青海德都蒙古地区的传统民歌,也有来自蒙古国的7、80年代的经典创作,每一首歌都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那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我们缺失了的东西;每首歌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更是耐人寻味,这些都有待听者们自己去挖掘。杭盖将以音乐为旗,引领着听众们进入蒙古文化和历史。
十年·经历
2004年成立之初的杭盖,拥有对音乐无限的热爱,凭着一种执著一路走来,期间经历了成员的更替,每位曾经参与其中的艺术家都为杭盖奉献了心血和才华,他们是杭盖成长路上的重要见证者和参与者,是共同经历风雨的兄弟。乐队现在的7人阵容也已日臻完美,每个人在乐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杭盖的音乐游牧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0年间经历的辛苦和磨难成就了这样一支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乐队。在获得了更多的认可之后,也从未抛弃对音乐的执着,在创作和表演上每个人始终都200%认真对待,有着更高追求的杭盖也一直坚守着音乐品质的底线。
10年后的杭盖已经成长为一匹骏马,自由的驰骋在音乐的国土之上,在他们的身上发生的惊喜蜕变也足以让我们对他们的这一张新专辑充满期待。
回到你身旁
时至今日,当我们感受到所谓进步或者进化的“威胁”时,不管你是什么民族什么颜色来自哪里说什么语言使什么品牌用什么货币,你也一定渴望一个可以称为杭盖的地方是你随时可以回去的故乡。杭盖的音乐里既能够听到历史尘烟未能掩盖的金戈铁马,又能够听到流转在时空里的那些古老吟唱,亦仿佛一张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那上面刻画着民族历史变迁,也展现了古老文明中的智慧及对现世的重要警示,长生天的眷顾之下我们需心怀感恩,找回人与自然之间最自然的相处方式。
杭盖想用这样一张专辑表达对故乡草原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展现出更为广阔的胸怀,杭盖希望通过音乐能够唤醒那些深藏于人们心中对于自然、自由和美的渴求,通过音乐这种共通的语言,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彼此有更多的了解,在现代文明的“野蛮、粗暴”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可以回地去的“杭盖”。
走的路太长,离家又太远,难免会肝肠寸断,仰望心所属的方向。在骏马上,我的好安达,我的好姑娘,我们就唱起这首永不会终结的民歌吧。
不论你身在何处,杭盖将带着这张充满了草原情怀的新专辑,回到你身旁!
杭盖十年·兄弟Brother
胡日查 主唱
义拉拉塔 主唱/吉他手
巴图巴根 马头琴/呼麦
钮鑫 贝斯
艾伦吉他/三弦
蒙大 鼓手/打击乐
伊立奇 队长
陶布秀尔/班卓琴/萨满鼓
四季 豆瓣
8.7 (18 个评分) 杭盖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2012年5月1日 出版发行: 星外星唱片
国外最知名中国乐队
来自蒙古的世界音乐
欧美发烧级录音品质
“杭盖”,一个古老的蒙古语单词,它的意思是,一个有着蓝天、白云、草原、河流、山和树林的世界。杭盖乐队成立于2004年,是当今国际音乐节舞台上最富盛名的中国乐队,足迹踏遍近40个国家,演出近250场;他们的表演也出现在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荷兰、墨西哥、新西兰、中国等国家电视台演播厅。
杭盖乐队专辑《远走的人》在英国著名权威音乐杂志《MOJO》评选的“2010年度十大世界音乐唱片”获得第6名;该专辑同时还被欧洲著名音乐杂志《Songlines》评选为“2010下半年最值得收藏的十大世界音乐唱片”,专辑《远走的人》中的歌曲《希格希日》也同样获得该杂志评选的“十大世界音乐”排名第五。
杭盖乐队作为当下时代的中国青年,怀着对自然和生命的信仰,追求大于听觉美感的音乐内涵,将蒙古民族历史与传统文化融于现代音乐创作和表演,以极富渗透力和感染力的音乐现场、狂放内敛并在的雄性力量和真诚魅力,征服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及世界各地的媒体。
杭盖 豆瓣
9.1 (30 个评分) 杭盖
发布日期 2007年4月1日 出版发行: 北京东方影音公司
杭盖,一个古老的蒙古语单词,它的意思是,一个有着蓝天、白云、草原、河流、山和树林的世界。 杭盖由五个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年轻音乐家组成,一支投身蒙古音乐的乐队。乐手由蒙古族和汉族构成,乐器包括马头琴、陶布叔尔(蒙古的弹拨乐器)、吉他、贝司、鼓等等,也许还应该算上那种奇特的“乐器”——呼麦,同时用嗓子发出两个甚至三个音的演唱法。通过汲取、融合、发展不同地区的蒙古传统音乐,杭盖正在从最现代的一端迈向最古老的一端,而对经过了长时间摇滚乐和地下文化磨练的他们来说,这两个极点之间的距离,也许是最近的。“城市里长大的蒙古人,还想念他们的草原吗?”其实,这个问题属于所有的当代人,那些开始想念根的孩子。有时候,人们会提起这支乐队的前身,它曾经批判、咆哮,出版过新金属风格的唱片,但那已经是过去,而杭盖是今天,也是未来。(颜峻文)
独家发行代理:白糖罐
咨询/业务:010-66406620
网络预售:


现场销售:
请到“杭盖乐队”演出现场和“水陆观音”系列活动现场购买
全国销售网络:

欢迎加盟 中国独立音乐传播网络
乐队成员:
伊立奇:主唱、歌词创作/蒙古族/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
徐京晨:吉他、三弦、陶布叔尔/汉族/来自北京
呼格吉乐图:马头琴、低音四胡/蒙古族/来自内蒙古科尔沁
苏涌:贝斯/汉族/来自新疆石河子
陈昆:鼓、打击乐/汉族/来自贵州遵义
注:陶布叔尔(蒙古的弹拨乐器)
封面摄影:阿鲁斯
封面设计:西西
花斑马 豆瓣
7.6 (14 个评分) 杭盖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6年5月15日 出版发行: 天浩盛世
4000年前,马从原始世界的游荡中脱离而出,进入到了人类社会。自此,它在人的历史中一次次腾飞、跋涉,塑造出一幅幅生动的形象。一匹马,也有它的命运轨迹;一介马夫,也有他深藏心底的夙愿;一把马头琴,也有它的天涯憧憬。马,它不只是我们的交通工具,它更是我们的家人和故友。
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为马写一段故事、唱一支歌儿?
2016年,杭盖再度归来,回到你身旁,带来了他们的新专辑《花斑马》,这是他们出道以来的第五张作品。在秉承着蒙古音乐内核的基础上,作出了更加多元化的变革与创新,但依旧紧贴着游牧民族滚烫的时代脉搏,足以令乐迷充满期待。
世界征服者史(全两册) 豆瓣
作者: [伊朗] 志费尼 译者: J. A. 波伊勒 英译 / 何高济 商务印书馆 2004 - 10
《世界征服者史》所叙述的年代,起自成吉思汗,止于旭烈兀平阿杀辛人的阿刺模忒诸堡。全部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容包括蒙古前三汗,成吉思汗、窝阔台汗和贵由汗时期的历史;第二部分实际是中亚和波斯史,其中包括花刺子的兴亡、哈刺契丹诸汗,以及那些地方的蒙古统治者。第三部分内容庞杂,它从拖雷开始,以较大的篇幅谈到蒙哥的登基及其统治初期的史实。
行省制度研究 豆瓣
作者: 李治安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 9
《行省制度研究》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史料翔实,持论谨慎,言必有据,很多地方填补了蒙元史研究领域的空白(如上编第三章“行省与地方财政”、第七章“行省与乡试”等)。书中论点建立在充分、细密的具体研究基础之上,因此具有很强说服力,绝非无根空谈。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行省制度,是全书的主体部分。中编关于若干行省的考察。下编行省制下的宣慰使司和路府州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