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文学
天堂的影子 豆瓣
8.7 (9 个评分) 作者: 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 译者: 范晔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 1
去倾听我递到你手中的这本书
带着林莽的姿态,
但那里一滴最清凉的露珠蓦然闪耀于一朵玫瑰,
抑或能看见世界的欲望搏动,
悲伤仿佛痛苦的眼睑
将黄昏关锁又隐藏太阳如一滴黯淡的泪,
而无尽的前额在疲倦中
感到一个无光的吻,漫长的吻,
一些喑哑的词语被世界在临终时说出。
——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诗人》
阿莱克桑德雷的作品里,对事物基本的冲动和对同样这些事物抽象的感知之间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在他的诗歌中,几乎所有事物——树木花卉,动物人类——都让人觉得剥去了具体的外表,诗人关心的是它们的概念和象征,再由他用激情赋予象征以生命。
——路易斯·塞尔努达
光明共和国 豆瓣 Goodreads
República luminosa
8.7 (161 个评分) 作者: [西]安德烈斯·巴尔瓦 译者: 蔡学娣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4
“世界失败的那天清晨,人们正忙着搜捕几个流浪的孩子。”
《黑暗之心》+《蝇王》,一部虚构的美洲编年史,一部寓言式的现代启示录。
大森林吞没了圣克里斯托瓦尔的孩子,正如浩浩荡荡的埃莱河水带走了成吨的淤泥。大自然试图在孩子们身上孕育出一种全新的、陌生的文明,孩子们也试图在大森林腹地密不透光的树叶穹顶下创造世界。孩子是新世界的美梦,旧世界的遗民,如此野性,如此纯真。最终,他们以弃世的方式背叛了我们,而我们为了活下去,也背叛了他们。只有埃莱河依然不动声色地流淌着,像是一则寓意姗姗来迟的寓言。
如《百年孤独》般厚重,又如《佩德罗·巴拉莫》般神秘;既有浓郁的自然风情,又颇具知识分子色彩。出版当年即广受瞩目,一举夺得赫拉尔德小说奖。
◎ 内容简介
虚构的中美洲城市圣克里斯托瓦尔,曾经与周边任何一座大城市一般无二,地区的经济中心,种植茶叶和柑橘。随着小企业的繁荣发展、水电站的建造与河道的修葺,整座城市开始加入到现代文明的行列。人们如此沉浸在繁荣中,却不知他们身处的世界早已全然失效,变成了一个粗陋的、没有意义的构造,官僚机构像沾了胶水的网一般笼罩着所有人,生活像节拍器一样呆板而乏味,有的房子把它的住户变成了爬行动物,有的把他们变成了人,也有的,把他们变成了昆虫。
有一天,圣克里斯托瓦尔的街头突然出现了一群来路不明的孩子,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说着无人能懂的语言。起先他们靠沿街乞讨过活,随即开展了一系列破坏活动。更令人心惊的是,本地的孩子似乎也被这种暴乱的气息感染了,有人声称能听到他们的心声,有人在暗夜里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在政府的搜捕之下,孩子们先是躲进大森林,后来又藏进下水道,在那里,建立起了一个名为“光明共和国”的法外之地……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不是嘭的一响,而是嘘的一声。”孩子们是新世界的美梦,旧世界的遗民,他们的出现,恰如一声轻轻的叹息,宣告了古老美洲文明的终结;如下水道中精心搭建的光之殿堂,破开了目之所及的一切迷雾。
◎ 评论推荐
巴尔瓦不需要任何写作上的建议,他早已创造出了一个完美的世界,早已拥有了一门与其年纪毫不相称的精湛技艺。——诺奖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倾力推荐
在《光明共和国》中,巴尔瓦不仅运用了一如既往的大胆叙事,发挥了处理模糊情境的天赋,更增添了形而上学与暗黑寓言的维度,令人紧张而又不安,颇具康拉德《黑暗之心》式的犀利,呈现出了伟大文学作品的气象。——2017赫拉尔德小说奖颁奖词
合上书页时,你会被一种巨大的无力感笼罩,仿佛我们活在世上,却将永远迷失。而巴尔瓦写作的模糊性(一种严谨、精确而非空洞的模糊),帮助我们承受住了这种沉重的无力感。《光明共和国》是一部宏伟的著作,被一条深深的、不确定的古老河流贯穿。——《西班牙文化报》
事实上,巴尔瓦的重建过程展现了社会中几个重要概念的演化过程:暴力,童年,秩序,恐惧。这是《光明共和国》最深刻也最光明的核心。——《西班牙民族报》
2021年5月16日 已读
“然而,有某种东西持续存在着,某种音乐。有时我会在大街上突然听到,当我回家特别晚或者出去散步的时候,我感觉它似乎穿透了大地,穿透了双脚,仿佛那三十二个孩子交流秘密的低语仍在我们脚下颤动。但是后来连那种感觉都消失了。死者以弃世的方式背叛了我们,而我们为了活下去也背叛了他们”
外国文学 安德烈斯·巴尔瓦 小说 文学 西班牙
我忏悔 豆瓣
Jo Confesso
作者: [西]乔莫·卡夫雷 / Jaume Cabré 译者: 邱美兰 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8
★ 一把被无数人觊觎又仿佛受到诅咒的名琴,从制成之日起人们占有它的贪念与恶意源源不断。故事横跨欧洲七百年历史,从宗教裁判所到奥斯维辛。艺术是否能拯救全人类?一部对人性之恶、纳粹之恶进行深刻反思的重磅文学作品。
★ 一封写给此生挚爱的悠长忏悔信,一部关于人性善恶与救赎的回忆录。然而,唯有记忆 存在,才有悔过的可能。
★ 卡夫雷是加泰罗尼亚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擅长多重故事线索与多重视角层层紧密交织,让读者无喘息机会,直到最后一刻真相揭晓。
★ 全文根据加泰罗尼亚语原文直译。封面设计采用全球多家出版社同款图片(摄影师Xabier Mendiola),并由设计界当红新锐@山川设计装帧,音符视觉的花体字呈现贯串全书主线的小提琴元素。
★ 荣获多项文学大奖,全球27种语言译本,欧洲畅销130万册,蝉联加泰罗尼亚图书排行榜冠军十五周。
阿德里亚的父亲从事古董交易,在外行踪诡秘,在家中则整日关在书房把玩古董。充满奇珍异宝的书房是阿德里亚窃听家族秘密的基地,最吸引他的莫过于一把18世纪制造的斯托里奥尼小提琴,他偷偷将价值连城的小提琴借给好友,却得到父亲意外身亡尸首分离的噩耗 。随着时光流逝,真相渐渐从书房渗出,阿德里亚的故事也如长卷般展开。
小说以阿德里亚一生的回忆为主轴,场景在数个世纪的欧洲历史间闪回:意大利小提琴重镇克雷莫纳、西班牙宗教裁判所、一战前后的罗马、欧洲各地修道院、奥斯维辛与比克瑙集中营、不同时期的巴塞罗那……不变的是罪恶、救赎、复仇、爱与孤独。
Amazon读者5颗星评价
Goodreads读者4.37颗星评价
英国《金融时报》2014读者最爱书籍之一
卡夫雷无疑是加泰罗尼亚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擅长探讨权力与罪恶,并在小说的叙述中借由穿插不同时代与角色以深入探究。——《卫报》
二十年来我读过最丰富、充满智慧且令人信服的一本书。这部小说有令人心碎的时刻,也有幽默片段。作者在引人入胜的历史事件中不断提出深刻的道德问题,逼迫读者思考。每一页都能触动读者的心。——《金融时报》
《我忏悔》在不同层面上的复杂性和对欧洲历史的评述足以影响读者的世界观,它具备最优质文学作品的一切特性。——西班牙《世界报》
卡夫雷凭借《我忏悔》赢得了至高荣誉,这是一个关于欧洲历史的故事,从宗教裁判所到奥斯维辛。——法国《费加罗报》
书中多重故事线索层层相扣,不给读者一丝喘息的机会,人物、场景和情节以充满艺术感的方式交织、推进,这是加泰罗尼亚贡献的世界级文学瑰宝。——北德意志广播电台NDR
卡夫雷以800页的篇幅写就一个紧扣读者心弦的故事,关于少年阿德里安与一把小提琴的过往,全书节奏紧凑,一气呵成。——《新苏黎世报》
河流之声 豆瓣
Les veus del Pamano
作者: [西班牙] 乔莫·卡夫雷 译者: 张雯媛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1
★我们这个时代最会说故事的作者,加泰罗尼亚作家乔莫·卡夫雷代表作——佛朗哥时代至今的西班牙小镇,墓碑之下安葬着被遗忘的历史。一位背负秘密的父亲,给不知名字的女儿写下长信,讲述双重身份的秘密与支离破碎的爱情。
★令人手不释卷的当代文学经典——《河流之声》出版后好评如潮,拿下当年加泰罗尼亚文学评论奖等一系列奖项。加泰罗尼亚电视三台根据小说拍摄同名电视短剧。全球已有十五种语言译本,欧洲销量超过60万册,《法兰克福汇报》热情赞颂:“这是一本每个作家都渴求实现、但鲜有人能写出的伟大作品。”
★中文版直接译自加泰罗尼亚文——配有详尽注释,介绍小说历史背景,直面西班牙内战至今的社会裂痕与隐痛。
★以书写抵抗谎言与遗忘——乔莫·卡夫雷用被禁的母语开始写作,最终征服了世界各国读者。“书写是要穿越恐惧,是要忍住痛苦。”“把内容公之于世,挽救一个被遗忘者的记忆。”
★独特设计值得收藏——保留原书十余幅墓碑图样;两层精致护封,蓝色珠光描图纸配以烫金书名,覆盖内层字迹与情绪;揭开蓝色书衣,聆听帕玛诺河永恒的吟唱。
【内容简介】
埃利森达•比拉布鲁夫人是西班牙小镇托雷纳的首富,八十余载岁月随着记忆消逝,美貌悉数化作威严。形形色色的男人围绕在她身边,出没于她的记忆:叛逆的儿子马塞尔、亦敌亦友的镇长巴伦蒂•塔尔加、忠心耿耿陪伴左右的司机和律师、聆听忏悔的奥古斯特神父……她毕生只拥有一段爱情,却早已深埋于墓碑之下。
奥里奥尔•丰特列斯,半个世纪前的小学老师,镇民们憎恨的法西斯分子,以一支画笔赢得比拉布鲁夫人的倾慕。奥里奥尔死后,夫人数十年如一日推动教会将他册封为真福。繁复的宗教仪式与一桩桩钱权交易接踵而至,她仅仅希望为年轻时的爱人恢复名誉。
这一切过往,都在机缘巧合之下浮出水面。蒂娜•布罗斯偶然得到奥里奥尔留下的笔记,却在调查的过程中越陷越深:她的生活正因丈夫背叛、儿子远走而分崩离析,奥里奥尔的故事逐渐成了她的精神支撑。她从档案卷宗、墓碑制造者和镇民的口中拼凑出历史原貌,奥里奥尔极力隐藏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他那不知名的女儿最后流落何方?年迈的比拉布鲁夫人为册封真福一事四处奔走,背后的阻力又从何而来?
帕玛诺河静静地流过,它永恒的吟唱声似乎在安抚被历史撕裂的小镇,以及在墓碑和秘密的阴影下沉默不语的人们。
【媒体推荐】
乔莫•卡夫雷是当代最重要的加泰罗尼亚作家之一。——《卫报》
除了无可挑剔的叙事手法与优美文笔,《河流之声》透过紧凑、复杂的情节,聚拢于故事核心,形塑出乔莫•卡夫雷独特的写作风格,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会说故事的作者之一。——《世界报》
伟大的加泰罗尼亚作家乔莫•卡夫雷以迅疾的笔锋辗转于多变的视角之间,从不同的时间层面描绘了戏剧性的事件,完成了一幅西班牙自佛朗哥时代至今的政治与社会文化图景。——《明镜周刊》
这是一本每个作家都渴求实现、但鲜有人能写出的伟大作品,它牢牢吸引着读者,将他们诱入一个独特的道德与情感世界中。
——《法兰克福汇报》
【精彩书摘】
★我累了,对于人生分割成一片片的秘密感到疲惫,我眷恋死亡的歇息。
★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自己的痛楚,都有遗忘或怀念的世界,但是都埋藏得很好,因为他们害怕,万一眼里有泪水,便无法瞄准目标。
★我深信你将会读到这些书信。如果你读到信了,就表示我没能活下来,也没能在你拿到笔记簿前撕毁它。你知道吗?有些星星距离我们相当遥远,得经过很多年之后,才能看到它们的光芒。幸运的话,我的声音会像遥远银河系的光芒,在我死后许久抵达你身旁。女儿啊,我们就像星星般。距离将我们变成星星,变成漆黑天空里高挂的芒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