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
宠儿 豆瓣
Beloved
9.1 (23 个评分) 作者: (美)托妮·莫里森 译者: 潘岳 / 雷格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6
★ 托妮·莫里森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代表作
★ 普利策奖最佳小说
★ 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纽约时报》“25年来最佳美国小说”第1名!
★ 要么是爱,要么不是。不浓烈的爱根本就不是爱。
★ 一部惊世之作,很难想象没有它的美国文学会是什么样子。——《洛杉矶时报》
黑人女奴塞丝怀着身孕,只身从肯塔基的庄园逃到自由州俄亥俄,奴隶主一路循踪追来。为了使儿女不再重复自己做奴隶的命运,塞丝决然杀了刚刚会爬的幼女宠儿……
十八年后,“宠儿”还魂,重返人间,同塞丝、塞丝的女儿,以及塞丝的情人保罗生活在同一幢房子里。她不但加倍向母亲索取爱,还纠缠和引诱保罗,甚至不择手段地要摧毁母亲的生活。
☆ 宠儿是我的姐姐。我就着妈妈的奶水吞下了她的血。
☆ 宠儿是我的女儿。我以前没有时间解释,因为那事必须当机立断。
☆ 我是宠儿,她是我的。现在,我在这所房子里找到了她。我再也不会失去她了……
云游 豆瓣
Bieguni
8.8 (81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译者: 于是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 - 1
新晋诺贝文学奖得主 托卡尔丘克 长篇力作
2008年尼刻奖、2018年布克国际奖获奖作品
移动是神圣的,不要停下!116个片段组接为漫漫旅途
如粒子穿行在世界之中,成为一切时空里的奔游者
✈ 编辑推荐
◎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新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的叙事富于百科全 书式的激情和想象力,代表了一种跨越边界的生命形式。”巧合的是,得知这一消息时,作者正开车跨越德国边境。
◎ 由116个速写、随想、当代故事、历史传说组成,一部兼具组诗与史诗特质的奇妙作品,展现一个无比开阔的、多层次的世界,轻与重在此交织,可以从任何一段开始阅读。在《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之后,作者以更具哲思的视角进入现实与历史,不断行动的同时不断观察,如记录一位也许正在记录“我”的邻座游客:我们互为互文。
◎ 2007年《云游》问世,次年获尼刻奖(波兰最高文学奖);2018年英译本出版,当年获布克国际奖,次年作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作者走出波兰迈向国际,奠定世界声誉的力作。
◎ 从波兰语初版到英译本问世,用了十年,从布克奖到诺贝尔文学奖只用了一年。本书已授权四十余国。
◎ 被阿列克谢耶维奇(2015年诺奖得主,《二手时间》作者)称为“辉煌壮丽的作家”,并视为叛逆的同路人。
✈ 内容简介
《云游》是一部星群小说,用托卡尔丘克自己的话说,“星群组合,而非定序排列,蕴含了真相。”是一部源于候诊室的书,作者找医生验血,候诊时突然意识到对自己的身体几乎没有认识。然后研究开始了,作者甚至为此一整年在阿姆斯特丹研究解剖学。是一部由116个或长或短章节组成的长篇小说。围绕两个不断交织的主题——旅行和人体保存——虚构的故事、发生过的真事、思想性的片段,一圈圈地排布,身体、旅行、飞行及运动的隐喻性和形而上等问题,随着人的身体在世界中的运动这个主线而展开。
✈ 媒体推荐
托卡尔丘克独具辨力的目光让事物都变了样,以同样的敏锐,她的作品颠覆了传统的形式。正如她笔下旅行的角色,书中的叙述视角一直在游移,一直在观察、阐释,总是精彩透彻。
——《纽约客》
《云游》美妙而零碎地观察着人类对于永恒的渴望。
——《华盛顿邮报》
在这个动荡、狂热的时代,没有比本书更好的旅伴了。
——《卫报》
116段旅途组成的翱翔之书。
——《芝加哥书评》
如果你喜欢在地图的边缘徘徊,《云游》就是你需要的旅程。
——国家公共电台
国际布克奖获奖作品《云游》是一本奇崛、超现实的作品,拥有极其少见的美感。它能带给你其他任何作品都不具备的阅读体验。无论是从最好乃至最疯狂的意味上来讲,《云游》都携有梦一般的特质;你会几乎感到需要把自己的头脑弯曲为一个侧影,才能跟随上它的“刹那、琐碎、一闪而过的格局”的踪迹。当这本天才的小说引领读者双脚离地,它充满魔力——激动人心,奇异,在知觉层面上活力四射。
——《娱乐周报》
✈ 名人推荐
我试图用一种新的语言方式来叙述旅行经历。旅行并非是线性的经历:我们从一个飞机场到另一个机场,从一个公交车站到另一个公交车站,这样的经历像是在不同的陆地穿梭。……读者……可以在机场、火车上读这本书。这本书很容易阅读,读者可以根据其喜好的顺序随意阅读书中的章节,可以从一个短故事跳跃到另一个短故事,从一个人物跳跃到另一个人物,当然最终,读者会感觉到这本书的完整性。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辉煌壮丽的作家
——S.A.阿列克谢耶维奇(2015年诺奖得主)
一部卓越的小说,作者堪比塞巴尔德。
——安妮·普鲁(《断背山》作者)
✈ 获奖记录
2008年,获波兰最高文学奖尼刻奖。
2018年,获布克国际奖。
荒原狼 Goodreads 豆瓣
9.1 (131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赵登荣 / 倪诚恩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7
小说的主人公哈勒尔是个正直的作家,他鄙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常常闭门不出,令人窒息的空气使他陷于精神分裂的境地。一天他偶尔读到一本《评荒原狼》的小书,顿觉大梦初醒,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人性”和“狼性”并存的荒原狼。之后他应邀参加聚会,发现与会者都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而他的反战言论遭到斥责,更觉自己孤独;回家时他遇到酒吧女郎赫尔米娜,获得肉欲欢乐;经赫尔米娜介绍他又结识了音乐人帕布洛和一姑娘玛丽亚,他在音乐和感官享受中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虑。但当他看到赫尔米娜和帕布洛亲近时,便“狼性”大发,出于嫉妒将赫尔米娜杀死。小说幻想色彩浓郁,象征意味深远,被认为有“超现实主义”风格;托马斯·曼称它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霍乱时期的爱情 豆瓣 Goodreads
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olera
8.5 (37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杨玲 南海出版公司 2015 - 6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马尔克斯曾说:“这一部是我最 好的作品,是我发自内心的创作。”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
大地三部曲 豆瓣
作者: [美] 赛珍珠 译者: 王逢振 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3
《大地三部曲》主要内容简介:在这部被瑞典皇家学院誉为“对中国农村生活”具有“史诗般描述”的作品中,赛珍珠以同情的笔触和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的家庭生活,以饱蘸同情心的笔写出了“农民灵魂的几个侧面”。
在小说出版的20世纪上半叶,作品跨越了东西文化间当时存在的巨大鸿沟,有力地改变了不少西方读者眼中中国那种“历史悠久而又软弱落后的神秘国度”印象,客观地促进了东西文化的沟通。
正如在1938年12月盛大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瑞典学院主持人所言:“赛珍珠女士,你通过那些具有高超艺术品质的文学著作,使西方世界对于人类伟大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同。……你赋予了我们西方人某种中国精神,使我们认识和感受到那些弥足珍贵的思想和情感,而正是这样的思想情感,才把我们大家作为人类在这地球上连接在一起。”
蝇王 豆瓣 Goodreads 博客來
Lord of the Flies
8.0 (50 个评分) 作者: (英)威廉·戈尔丁 译者: 龚志成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10
《蝇王》是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是一本重要的哲理小说,借小孩的天真来探讨人性的恶这一严肃主题。故事发生于想象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起先尚能和睦相处,后来由于恶的本性的膨胀起来,便互相残杀,发生悲剧性的结果。作者将抽象的哲理命题具体化,让读者通过阅读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激动人心的争斗场面来加以体悟,人物、场景、故事、意象等都深具象征意义。
2017年4月1日 已读
人性之恶导致了人类自身的不幸,然而人类却必须依靠人性之恶才能实现自我救赎。这本书通过对文明社会的守护者、知识分子、先知、拥有世袭权力的卡里斯玛型领袖的意象化表现,展现出了在类自然状态下的人类发现图景。之所以是类自然状态,是因为岛上社会存在着已有的文明经验,这也让本书的想象存在怀疑
人性 反乌托邦 外国文学 威廉·戈尔丁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