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
不朽真情 (1994) 豆瓣
Immortal Beloved
7.4 (25 个评分) 导演: 伯纳德·罗斯 演员: 加里·奥德曼 / 杰罗恩·克拉比
其它标题: Immortal Beloved / 永远的爱人(台)
音乐巨匠贝多芬(加里·奥德曼 Gary Oldman 饰)去世,学生辛德勒(杰罗恩·克拉比 Jeroen Krabbé 饰)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三封情书,写明给“永恒的爱人”,且贝多芬的所有财产也留给这位神秘女士,辛德勒至此踏上寻访这位“永恒爱人”的路途,希望能够完成先师遗志。他的拜访对象包括维也纳的茱莉亚(瓦莱莉·高利诺 Valeria Golino 饰)、匈牙利的女伯爵安娜(伊莎贝拉·罗西里尼 Isabella Rossellini 饰)、住在德国的乔安娜(约翰娜·特尔·斯蒂格 Johanna ter Steege 饰)等,一段段往事在辛德勒面前展开,关于他恩师的内心和感情世界,原来有那么多逝去的故事……
貝多芬 豆瓣
Beethoven: Philosophie der Musik
作者: Theodor W. Adorno 译者: 彭淮棟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9 - 3
阿多諾這本眾所渴待,但他生前未能成書的《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1993年才在德國出版,距作者1969年世紀將近四分之一世紀。本書彙集的這批重要、發人深省的劄記,以及許多也以片斷形式存世的散篇,阿多諾形容是他「貝多芬經驗的日記」。
阿多諾自幼彈奏貝多芬作品,熟讀貝多芬總譜,1937年興起大規模研究貝多芬之念,有志據此研究寫成「音樂哲學」,此後三十年做成四十多本劄記,念茲在茲,亟欲成書,但一方面戰亂流亡,不暇整理,二方面他求全心切,總覺茲書體大,不宜率爾,因此直到辭世,猶未著手寫書。
阿多諾專家Rolf Tiedemann盡蒐阿多諾所遺劄記,依照劄記的內在邏輯與關係脈絡,加以組織,賦予結構,配合阿多諾生平所寫關於貝多芬的散篇文章、電台廣播,以及阿多諾諸本成書著作中討論貝多芬的章節段落,加上不厭詳盡的注解,統合成一本理路連貫,從哲學、社會學、美學、音樂學、文學等角度觀照貝多芬的既精且博之作。
阿多諾自己想寫的貝多芬書永不可得,但編者追摹他的原意,重建現場般建構阿多諾的「貝多芬書」圖像,這本《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堪稱可能未中,但應不遠,不但為阿多諾著作集增一瑰寶,在多芬研究裡也是一本扛鼎之作。
Beethoven: Symphony No. 3 "Eroica"; Egmont Overture 豆瓣 Spotify
8.9 (11 个评分) Karajan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3年10月12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详细内容: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Symphonie Nr.3 Es-dur op.55 >>Eroica1.Allegro con brio [14'10]2.Marcia funebre.Adagio assai [16'07]3.Scherzo.Allegro vivace [6'09]4.Finale.Allegro molto [12'18]5.Egmont op.84 [8'05]广告语: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艾格蒙特序曲》/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环球金装版,“企鹅”评价三星保留一星
Beethoven: Symphonie No. 9; Overture "Egmont" 豆瓣 Spotify
9.6 (10 个评分) Ferenc Fricsay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1年1月2日 出版发行: Dg Imports
早逝的匈牙利优秀指挥家 Ferenc Fricsay 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1958 年录音,2001 年发行 CD。媒体和听众普遍认为这是贝九最优秀的录音之一。电影《发条橙》曾使用此录音。
Beethoven: Symphonies Nos. 5 & 6 "Pastoral" 豆瓣 Spotify
9.8 (8 个评分)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Herbert von Karajan
发布日期 1993年10月12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贝多芬:第五第六交响曲》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即《命运交响曲》,第六交响曲即《田园交响曲》。贝多芬将音乐刚开始那猛烈的三连音解释为"命运之神在敲门",这部交响曲又约定俗成地被称为《命运交响曲》。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可能是作者最为抒情优美的作品了。在音乐中体现出来的博大爱心、对大自然的亲切和感恩、在大自然中无忧无虑的恬静等,都已成为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溶的理想写照。

曲目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 - 1827)
Symphony No.5 in C minor, Op.67
Track 1 1. Allegro con brio 7:18
Track 2 2. Andante con moto 9:14
Track 3 3. Allegro 4:48
Track 4 4. Allegro 8:40

Symphony No.6 in F, Op.68 -"Pastoral"
Track 5 1. Erwachen heiterer Empfindungen bei der Ankunft auf dem Lande: Allegro ma non troppo 9:04
Track 6 2. Szene am Bach: (Andante molto mosso) 10:17
Track 7 3. Lustiges Zusammensein der Landleute (Allegro) 3:07
Track 8 4. Gewitter, Sturm (Allegro) 3:24
Track 9 5. Hirtengesang. Frohe und dankbare Gefühle nach dem Sturm: Allegretto 8:23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Herbert von Karajan
Total Playing Time: 1:04:54
Beethoven: Symphonie No. 7 豆瓣
9.8 (19 个评分) Carlos Kleiber / Bavarian State Opera Orchestr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5年12月16日 出版发行: Orfeo D'or
貝多芬《A大調第7號交響曲,Op92》完成於1812年晚春,他寫曲時手法翻新,四個樂章均由舞蹈節奏主導,嚴格來說並沒有真正的慢板樂章,因此華格納認為此曲乃「舞蹈的神化」,而貝多芬則自述:「音樂有如醇酒,使我得到朝向生產過程的靈感。我就像酒神,為人類提鍊榮耀之酒,使他們得到精神的醉意!」。
既傳奇又神祕的指揮巨擘卡洛斯.克萊伯(1930-2004),他指揮之時有如酒神戴歐尼索斯附身,讓樂團或歌者深信別人都不對,只有他最正確,充滿無與倫比的魅力。此外,他又是完美主義者,唱片錄音和現場音樂會都極為鮮少,所以任何一個現場音樂會實況錄音的出現,均被內行鑑賞家視若珍寶。
本片取自1982年5月3日慕尼黑國家劇院演出實況,克萊伯的節奏動量生龍活虎,光輝燦爛質感豐富的高潮就像白熱化電流,不愧是目眩神迷的偉大演奏。採用超級音響SACD發燒模式上市,逼真臨場感更加令人顫慄不已!
1982年5月3日,克萊伯在慕尼黑國家劇院指揮巴伐利亞國家管弦樂團舉行「追悼卡爾‧貝姆的音樂會」。演奏曲目是貝多芬的交響曲第4號與第7號。這次音樂會獲得極大成功,許多著名的評論家都給他極高的評價。
兩首交響曲中,前半的第4號為了籌募「整修Prinzregenten劇場基金」而由Orfeo唱片發行LP唱片,並衝擊全世界的古典樂迷。其演奏併有不知止境的狂熱而猛烈的速度感,與仔細表現細部而獲得的多彩又細膩的情緒,自由操縱緊張與解放,使此曲達到未曾有過的熱度,因而被認為是稀有的名演,並說是天才卡洛斯.克萊伯把他的才能表現得最淋漓盡致的名唱片。這張LP後來翻製為CD,並成為眾多CD唱片中,屈指可數的大暢銷CD。
樂迷們當然期待音樂會後半的第7號也製成CD發行。但是碰到自認是得了「發行唱片恐懼症」的克萊伯,實在沒有什麼希望看到第7號CD上市。第4號的CD是例外,因為那是籌募「基金」所需。
現在樂迷們有福了。Orfeo唱片終於發行第7號的CD。這是與超級名演第4號同一次音樂會的錄音,因此其氣氛當然與第4號相同。其演奏只能說是強烈。試聽第3樂章急板,那突突逼人的氣勢,聽得使人喘不過氣。克萊伯表現毫不含糊而強烈嚴峻的音響,給各音部雄辯角色的魔術,只有長期合作的夥伴巴伐利亞國家管弦樂團,才能把音樂提升到這麼驚人的境界。在這裡,管弦樂團成為有機的整體,在終樂章,已像是一隻身段柔軟的野獸,跳躍猛進。
那一場音樂會的在場聽眾,一定是聽得發呆了。因此樂曲結束後忘了拍手。先是零零落落的掌聲,等到聽眾醒過來,就是一陣狂風似的歡呼聲,聽眾以所能做到的最極限的歡呼,來讚美這位天才。
錄音甚佳。更直得一提的是這張CD以普通CD與SACD兩種方式製造,因此除可以使用一般CD播放機聽到清晰的聲音,如使用SACD播放機,那就會聽到從未聽過的臨場感十足的交響曲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