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幻
左轮手枪 豆瓣
The Beatles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0年10月17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Japanese exclusive reissue of 1966 album. This Toshiba/EMI pressing features an OBI strip (different from the last Japanese pressings issued in 1990) & an insert with Japanese text & lyrics in Japanese & English. Manufactured & pressed in Japan. This album has been direct metal mastered from a digitally remastered original tape to give the best possible sound quality. 2004.
食醉狗 豆瓣
9.2 (29 个评分) 五条人 WU TIAO REN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20年8月14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高产的五条人继续井喷,继《地球仪》之后,第八张专辑——也就是第六张录音室专辑的第二首单曲《食醉狗》发布。
《食醉狗》是又一首五条人式的“中国迷幻摇滚土特产”。它是五条人第六张录音室专辑中的一首歌,同时也是一个持续的开放的音乐和艺术合作计划,这首歌将与不同的音乐家合作不同的版本。率先推出的,是与著名自由即兴前卫吉他手李剑鸿合作的这个版本。
酒,一直是五条人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或者说助燃剂。
脍炙人口的《像将军那样喝酒》,根据诗人石延年的豪饮传说而改编——“他把酒拎到树上喝,管它叫巢饮;躲在谷堆里探头喝,管它叫鳖饮;戴着枷锁游街喝,管它叫囚饮。”
而在十几天前发布的《地球仪》中,仁科在末尾发出令人颤栗的嘶喊——“为什么你还是滴酒不沾?为什么你还是铁石心肠?”
酒,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是生命的助燃剂,而俨然上升为尼采眼中的酒神。
从《地球仪》到《食醉狗》,在悲剧的诞生中享受生命的狂喜。
关于《食醉狗》的七件事:
1、《食醉狗》不仅仅是一首歌。在张晓舟的策划下,《食醉狗》将是一个以这首歌为中心和出发点的,持续和开放的音乐和艺术计划。
2、《食醉狗》将与不同的音乐家合作各种不同的版本。五条人曾经在现场演出中,分别和马木尔(贝斯)以及老丹(萨克斯)即兴合作这首歌,而这一次,是和李剑鸿合作,同样是即兴合作,同期录音一气呵成。《食醉狗》还会与更多截然不同的音乐家合作,包括完全交给别的音乐家去改编和翻玩。
3、《食醉狗》和《地球仪》录制于同一天:6月5日录制于Modernsky Studio。下午录《地球仪》,晚上录《食醉狗》,所以,这两首歌有某种亲缘关系,它们共享了同一瓶威士忌。
4、《食醉狗》原名《食醉酒》,后来才变成狗。闽南话不说喝酒,说食酒,在中国的不少方言中,都把喝酒说成食酒或吃酒。
5、和《地球仪》一样,这首《食醉狗》的后期制作由广州的Royal City Studio担纲。可以说,也是和他们的即兴合作,每一位混音师对一首歌都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这首《食醉狗》可能还会有不同的混音版本。
6、《食醉狗》创作于2018年,在现场演过多次,每次演绎都不一样,但只有海丰话那一句歌词。此次录音,阿茂增加了一句粤语歌词——「日头瞓觉,夜晚黑饮酒」。于是这首歌变成了粤语和海丰话混搭。
7、和《地球仪》一样,《食醉狗》的单曲封面来自仁科的即兴发挥,他在报纸糊的纸板上胡涂乱抹了一个狗头,以及中英文。然后交给胡子设计。
Wish You Were Here 豆瓣
8.2 (8 个评分)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75年1月1日
20分钟的歌曲再加上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所组成的这部专辑依旧是根系于他们早期的 "Atom Heart Mother Suite" 和 "Echoes" 等这些作品,但我们宁愿看到另一种 Pink Floyd 的音乐风格。"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的歌词完全是在赞美与称颂 Barrett 的聪明以及作为对其后来的隐退发出的一曲挽歌。整首歌曲由9段组成,而专辑选用了前面的5首片段作为整部专辑的开篇。对于该曲你往往最先可能被 Gilmour 忧伤的吉他主奏所打动,不过贯穿全曲的确是 Wright 有史以来最出色的键盘演奏,当然萨克斯演奏家 Dick Parry 如同在 Dark Side 中一样做了精彩的表演;而后面的4首片段则作为专辑的结束曲,伴随着风声以及David Gilmour 吉他的咆哮声和他的呐喊声中开始,并最终在波涛汹涌般的键盘声中逐渐结束整部专辑。本来该曲是作为一个整体演出的,但在1975年却被一分为二了。毫无疑问的是,这首歌曲就是针对并间接地回顾了 Pink Floyd 音乐历程上的第一个变故 —— 乐团创史人 Syd Barrett 中途离开乐队。1975年7月5日,当乐队录制完毕而进行混音制作阶段工作的时候,有一个陌生人来到录音室外面默默地看着里面工作的乐队成员,他就是 Syd Barrett。可惜当时他并不知道这部专辑就是题献给他的,在匆忙一瞥后,人们从此再也没在公共场合见到他。
The Wall 豆瓣
9.5 (438 个评分) Pink Floyd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7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Columbia
Pink Floyd 的 The Wall 也许是音乐史上极具迷惑力和富想象力的专辑。The Wall 录制于1979年,联合艺术家电影公司在1982年拍摄了这张专辑的同步电影 The Wall。
故事是围绕着一个虚构的,将一位名为 Pink Floyd 歌星的孤独比喻成一堵精神上的墙这个故事所展开的,而墙是由他在人生各个阶段所产生的,而且无法排斥的一种精神失落,它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并随他的人生成长也日益增长演化发展而成的。专辑的开篇便是通过邀请无意识的观众进入 Pink 的演出(In The Flesh?)而展开的,刚一出世 Pink 就面对着如履薄冰的人生(The Thin Ice),然后转回到孩提时代对在二战中阵亡的父亲的回忆(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1]),上学后又不得不面对填鸭式的刻板教育制度的伤害(The Happiest Days Of Our Lives 以及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2);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又对其的过分看护而使其感受不到任何家庭的温暖(Mother),他不由得自问「我该相信政府吗?他们会把我送上火线吗?我该修建一堵墙吗?」;但在甜言蜜语的回答中,他看到的却是这个世界依旧充斥着漫天而降的炸弹和奔向掩体的平民(Goodbye Blue Sky);他迷惑了,不知何去何从(Empty Spaces);于是他自甘堕落下去,在他对性的憧憬和渴望中(Young Lust)高喊到「I need a dirty girl」;然而在现实无奈的空虚中,只能假装一切都好,但日复一日,爱变得灰暗,他却变老并得不到任何快乐(One Of My Turns);他感到的只是剃刀般的冰冷和葬礼的鼓声,以及对女友离去后所发出的凄惨的哀鸣(Don't Leave Me Now);此时的 Pink 已经完全绝望,他已不再相信任何人,他觉得他就象一块墙上的砖头被强行禁锢在其中迷失了自我(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3);最后,在他结束曲(Goodbye Cruel World)中彻底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隔离开而结束了第一盘的内容,而此时,Pink 已完全建立起来的自我封闭的墙,它表明他已深深地陷入精神失落的旋涡里。
第二盘在 Pink 面对外面的世界寻求自我解脱(Hey You)中开始,而美妙的吉他演奏曲(Is There Anybody Out There?)以及低沉的管乐曲(Nobody Home)折射出此时 Pink 的孤独情感,对人生迷茫的他哀叹到「..But I've got nowhere to fly to」;精神忧郁的 Pink 面对电视中反映二战时期的电影时唤起他悲伤的回忆,不由发出痛苦的哀鸣(Vera);随后在一片鼓乐齐鸣般的古典弥撒风格的颂歌合唱中,引出了整部专辑的核心曲目(Bring The Boys Back Home)中则唱出了他强烈的反战心声;当他的唱片公司使用药物诱使其完成(Comfortably Numb)后,他不由得想逃避,发问到「这场表演还要继续下去吗?」为何不转身逃走?然而此时此刻,他已没有退路,他不得不将这场表演进行下去(The Show Must Go On);在演出现场,他那种忧郁不振的情绪最终异化为一种莫名的憎恶和歇斯底里般的法西斯式发作(In The Flesh),他嚎叫到「If I had my way, I'd have all of you shut」;他不愿被社会带走他的灵魂,宁愿(Run Like Hell);在温暖但混乱的战栗中,他再度迷茫,孤立无援只能(Waiting For The Worms),伴随着痛苦,他的心在流血,精神已疲倦不堪,终于将这场表演(Stop);而在(The Trial)中,他通过对自己在精神上进行的审判,最终将他心灵中的这面墙推倒后,Pink 终于走出墙外(Outside The Wall)和人们又会聚在一起而结束全曲。回首往事,墙那边又是一群疯狂的小孩们,他们是否又在建造他们自己的墙吗?这张唱片向我们展示了追求理想的曲折路程,它以内心的沉思为主,以「墙」比喻人性的枷锁,在经历种种挫折和失败后,不再沉沦,不再逃避,勇敢地走出「墙」外,寻找自己的新天地。
这部专辑广受注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配合。例如,在专辑中多次出现的反战内容唱出了广大美国社会民众对越战深刻反思的心声,而把自己比作是「墙上的一块砖头」且无足轻重,便采取逃避的方式以求解脱,这种思想又与当时美国社会中「垮掉的一代」的处世态度不谋而合,因此也同样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共鸣。这部抱负不凡的概念专辑凭其极富社会反叛性的内涵而在全球掀起热潮。该专辑在美发行后于当年 12 月 15 日进入美专辑榜并名第列 51 位,六周后升至榜首并一举蝉联 15 周冠军,而在美国同期发行的单曲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2) 也以其特有的叛逆性而成为其单曲榜的4周冠军,并且也是他们历史上唯一一首单曲榜冠军歌曲。The Wall 的演出则是一部耗费心力的舞台表演(如此奢华以至于乐队只能将它带到少数几座城市进行演出)并被改编成一部完整的电影。该专辑同期在全球攻陷了几乎所有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排行榜并占据榜首位置(在日本和英国可能没有那么好的评价,英国Q杂志给出的很普通的三颗星的打分)。The Wall 同样标志着 Waters 和 Gilmour 最后一次作为合作伙伴在一起工作。乐队在下一部专辑 The Final Cut 完成后便宣告解体。
Magical Mystery Tour 豆瓣
The Beatles
发布日期 2008年7月15日 出版发行: Emd Int'l
Recorded at Abbey Road Studios, Olympic Sound Studios, De Lane Lea and Chappell Recording Studios, London, England between November 24, 1966 and November 7, 1967. The first six songs on Magical Mystery Tour were the soundtrack to the Beatles' TV movie of the same name. The film was an experimental mess, but the experimental pop of the album included some of their most memorable productions. The soundtrack side was dominated by Paul McCartney pop tunes, including the bittersweet piano ballad "Fool On The Hill" and "Your Mother Should Know," an impossibly catchy bit of Vaudevillian pop. But it also featured George Harrison's mystical "Blue Jay Way" (about his house in Hollywood) and John Lennon's "I Am The Walrus," which wedded a stream-of-consciousness lyric to a fierce drum beat, layers of strings, odd voices and some dialogue from Shakespeare's "King Lear." McCartney's "Hello Goodbye," which led off the assorted singles, featured some neatly arranged contrapuntal vocals, and may well have been about the dissolving partnerships (songwriting and otherwise) between McCartney and Lennon. Lennon's strangely arranged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whose two halves blend different takes of the same song, one slowed down to match the pitch of the other, was a trippy reverie; its bridges, orchestrated with horns, cellos, and backward cymbals, are sheer brilliance. "Penny Lane," a wistful fantasy featuring a beautiful trumpet solo, was McCartney at his melodic best, the AM foil to Lennon's FM headiness. EMI. 2005.
The Doors 豆瓣
9.5 (224 个评分) The Door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67年1月4日 出版发行: WEA International
The Doors乐队于1965,在洛杉机成立,乐队成员是歌手JimMorrison、键盘手Day Manzarek、吉他手Robbie Krieger和鼓手John Densnore。乐队的倡导者Morrison为乐队取了“The Doors”的名字。同年,The Doors因为Morrison的《末日》而结识了Love乐队的歌手Arthur Lee, 由他引荐给了Joc Holzmen的Elektra唱片公司,并签约于该公司。

1967年1月,乐队首张专辑《The Doors》推出,立即在歌坛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仅很快打入排行首,并且停留121周之久也为之罕见,专辑中《燃起我的心火》和《结束》两首主打歌曲更是精妙之作,充分展示了乐队乐手精湛的技艺及Morrison非凡的创作才华。7月,《燃起我的火》,精炼后又作为单曲发行,100多万张的销量使The Doors乐队成为世界一流的摇滚乐队.
永远的改变 豆瓣
9.0 (56 个评分) Love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6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lektra / Wea
Forever Changes is the third album by American rock band Love, released by Elektra Records in November 1967. In 2003, Rolling Stone magazine ranked Forever Changes 40th in its list of the 500 greatest albums of all time.The album was inducted into the Grammy Hall of Fame in 2008. It was entered into the National Recording Registry in May 2012.
2020年2月19日 听过
我是终于懂了迷幻摇滚为什么迷幻了…这声道太骚了
1960s 1967 60s Folk Love
The Airship 豆瓣
8.7 (32 个评分) Port Blue / self release
发布日期 2007年9月18日
The Airship is the debut album by American musician and producer Adam Young under his 'Port Blue' alias. It is a collection of 13 melody driven instrumental ambient productions. It was inspired by the novel Airborn, by Canadian author Kenneth Oppel.
威尼斯婊 豆瓣
9.5 (80 个评分) 拉娜·德雷 Lana Del Rey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8年9月19日 出版发行: 环球唱片
Lana Del Rey第二首新单【Venice Bitch】已全球发行,时长近10分钟!同时,新专辑名为【Norman Fucking Rockwell】,暂定收录11首歌曲,明年初发行。
Lust For Life 豆瓣
8.5 (183 个评分) Lana Del Rey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7年7月21日 出版发行: Interscope
国际巨星“Lana Del Rey”
2座 格莱美提名
2座 全英奖BRIT Awards
2座 EMA 最佳另类艺人
2016 ELLE年度女艺人
GQ奖项 年度女艺人
Q award “Best New Thing”
Lana Del Rey,本名:Elizabeth Woolridge Grant,2005年正式从纽约出道,并且借着EP【Kill Kill】闯出名号之后,瞬间爆红的"Video Games"、电影《大亨小传》主题曲" Young and Beautiful"、"Summertime Sadness",让正式成为了乐坛新星,并在接下来的【Lana Del Ray】、【Born to Die】、【Ultraviolence】、【Honeymoon】四张专辑中,缔造了超过三千万张销售纪录。她独特的“好莱坞悲核式”嗓音,受到50年代到60年代流行音乐的文化,其音乐流露出的“悲情浪漫”与“忧郁感”让Lana Del Rey在这个超时代的音乐疆域中“独树一帜”。发片至今,lana Del Rey已经横扫16座奖杯,入围54项提名,包括格莱美、公告牌、全英奖、Echo,MTV等多项音乐大奖。
2015年10月,Lana宣布她将筹划全新专辑的计划,区别于前两张专辑中的“加利福尼亚式之音”lana自述道要将“纽约式”味道增加到新作品中,用轻快,乐观的节奏“削弱”梦幻的感觉。自上一张空降公告牌专辑榜第二位的《Honeymoon》发行仅仅几个月之后,2016年初,Lana及其经纪人公开了她筹备第五张个人专辑的消息。期待着能够在新作中突破自我的框架与限制, 超过400个日子的淬炼, Lana交出了全新专辑【Lust For Life】。
【Lust For Life】除了Lana Del Rey本人担任制作之外,还请到了旧金山传奇制作人Rick Nowels(Madonna、Adele、Sia)、超级制作人 Max Martin(Taylor Swift、Maroon5、Britney Spears)、热单制造机Benny Blanco ( Justin Bieber、Katy Perry、Rihanna )等多组人马,共同注入时代之下的前卫声响。主打同名单曲"Lust For Life",由格莱美奖新生代天王The Weeknd入阵献声,以两人绝对的合作默契,并结合R&B和Dream Pop为基底,唯美唱出了流行乐未来的雏形。空降公告牌摇滚榜亚军的"Love",全球串流突破7000万人点听,与略带复古韵味的Baroque Pop风格,被滚石杂志盛赞“音乐上的赞美诗”。已故音乐传奇John Lennon之子Sean Ono Lennon,在"Tomorrow Never Came"中以前卫摇滚的声响,替如梦似幻的节奏,增添了更为超凡入圣的气息。
OK COMPUTER OKNOTOK 1997 2017 豆瓣
9.7 (67 个评分) Radiohead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7年6月23日 出版发行: XL Recordings
20世纪末摇滚乐传世预言
★1998葛莱美最佳另类音乐专辑、Pitchfork九零年代百大专辑第一名。
★探讨人类集体内在世界,将「另类音乐」艺术化的指标专辑。
「摇滚乐在《OK Computer》里完结与重生,20年后,它仍像一则魔幻的预言。」――陈德政
《OK Computer》在1997年发行后,引起全球一片轰动,一举夺下1998葛莱美最佳另类音乐专辑,Pitchfork九零年代百大专辑更列为第一名。这张专辑将当年的「另类音乐」推向更艺术化的层次,谱写出20世纪人类集体的内在世界,如消费主义、社会疏离感,虽然乐团本身只是想再任性地制作一张新专辑,甚至完全没有想到这是否是一张「概念专辑」。
这张专辑产出了〈Paranoid Android〉、〈Karma Police〉、〈No Surprises〉等传世名曲,然而这些歌曲不是长度太长、就是气氛过于晦暗,唱片公司完全不认为具有商业潜力,结果这些歌曲不但成功打入排行榜,每一支在电视台强力放送的MV,也成为音乐与影像结合的经典范本。
二十周年纪念版除了原专辑的12首歌曲重新后制,还包括8首B-side歌曲、3首未发表歌曲。《OK Computer》不只是代表一个「另类音乐」世代,整张专辑唱出了整个世纪人们的心声,即使2017年的今天,人类还是同样地孤寂。
Featuring Remastered OK COMPUTER, B-Sides and Three Never Before Released Tracks: “I Promise,” “Lift,” “Man Of War” Rescued from defunc t formats, prized from dark cupboards and brought to light after two decades in cold storage… OKNOTOK will be issued June 23 on XL Recordings, coinciding (roughly) with the original 1997 release date(s) of Radiohead’s landmark third album OK COMPUTER. OKNOTOK features the original OK COMPUTER twelve track album, eight B-sides, and the Radiohead completist’s dream: “I Promise,” “Lift,” and “Man Of War.” The original studio recordings of these three previously unreleased and long sought after OK COMPUTER era tracks finally receive their first official issue on OKNOTOK. All material on OKNOTOK is newly remastered from the original analogue tapes. Digital formats, double CD, and triple 180g LP versions of the 23 track album will be released widely on June 23rd. OK COMPUTER was originally released on various dates ranging from May to July 1997. Produced by the band and Nigel Godrich, the album is widely cit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works of Radiohead’s--or any artist’s--catalogue and was the first Radiohead record to reach #1 in the UK and to be be nominated for the Album of the Year GRAMMY. The album features singles “Paranoid Android,” “Karma Police,” “Lucky” and “No Surprises.” In 2015, The National Recording Registry selected OK COMPUTER to be preserved in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as a recording that has proven “culturally, historically, or aesthetically significant.”
珍珠 豆瓣
9.3 (42 个评分) Janis Joplin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7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珍妮絲·琳恩·賈普林,美國歌手、音樂家、畫家和舞者。她在1960年代以大哥控股公司樂隊主唱之姿崛起,後來單飛,由柯茲米克藍調樂隊和衝擊布吉樂隊伴奏。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豆瓣 豆瓣 豆瓣 豆瓣 豆瓣 豆瓣 豆瓣 Eggplant.place 豆瓣 Eggplant.place Spotify
9.5 (572 个评分) Pink Floyd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73年3月1日 出版发行: (P) 2016 The copyright in this sound recording is owned by Pink Floyd Music Ltd., marketed and distributed by 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作为英国最成功且最具长久生命力的前卫摇滚乐团和迷幻音乐的较早实践者,Pink Floyd 所呈现出的那种与60年代中期污浊的摇滚乐坛形成鲜明对照的未被污染的个性,均体现在这张具有外太空概念的概念专辑中,作为他们发布的第9部专辑,[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由6首歌曲加4首音乐背景效果音乐,采用不停顿的方式连续演绎,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
专辑中,[Breathe]表达了一种无助的心态,[Time]则表现的是对光明虚度的追悔和对故乡的眷恋,[Money]则鞭策了金钱至上的思想。[Us And Them]是全碟旋律最优美的一首歌,歌词虽简单但内涵却很深奥,其深刻地提出了反战宣言。[Brain Damage]中通过讲述了一个行为与众不同的人,借以讽刺那些所谓的“正常人”。这个实际清醒的人为世俗所不容,只能在"月影"才能看见他,这是整张唱片的精神所在。最后的结束曲[Eclipse]在罗列了一大堆普通人经历过的事情后在结尾说到“每件事情在太阳下谐和一致,但太阳却被月亮遮蔽了”,表达出一种苍凉的哀愁和无奈。
Wish You Were Here 豆瓣
9.5 (332 个评分) Pink Floyd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7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MI
20分钟的歌曲再加上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所组成的这部专辑依旧是根系于他们早期的 "Atom Heart Mother Suite" 和 "Echoes" 等这些作品,但我们宁愿看到另一种 Pink Floyd 的音乐风格。"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的歌词完全是在赞美与称颂 Barrett 的聪明以及作为对其后来的隐退发出的一曲挽歌。整首歌曲由9段组成,而专辑选用了前面的5首片段作为整部专辑的开篇。对于该曲你往往最先可能被 Gilmour 忧伤的吉他主奏所打动,不过贯穿全曲的确是 Wright 有史以来最出色的键盘演奏,当然萨克斯演奏家 Dick Parry 如同在 Dark Side 中一样做了精彩的表演;而后面的4首片段则作为专辑的结束曲,伴随着风声以及David Gilmour 吉他的咆哮声和他的呐喊声中开始,并最终在波涛汹涌般的键盘声中逐渐结束整部专辑。本来该曲是作为一个整体演出的,但在1975年却被一分为二了。毫无疑问的是,这首歌曲就是针对并间接地回顾了 Pink Floyd 音乐历程上的第一个变故 —— 乐团创史人 Syd Barrett 中途离开乐队。1975年7月5日,当乐队录制完毕而进行混音制作阶段工作的时候,有一个陌生人来到录音室外面默默地看着里面工作的乐队成员,他就是 Syd Barrett。可惜当时他并不知道这部专辑就是题献给他的,在匆忙一瞥后,人们从此再也没在公共场合见到他。
在 VSC3 合成器极富规律的伴奏下,伴随着重复回声的组合引出了 "Welcome To The Machine" 开头的那部分音节,由此开始了一个针对当时音乐圈中广泛存在的“对金钱的追逐超过了对音乐制作创新的追求”现象的辛辣的讽刺,而将歌手 Roy Harper 引入并演唱 "Have A Cigar" 则似乎是 Waters 的耻辱,但当时在录制此曲的时候,本应担任主唱的 Waters 嗓子出了问题而无法正常演唱,刚巧他的朋友 Roy Harper 也同期在同一录音室录制别的作品,于是 Waters 便请他的朋友演唱了这首对唱片录音工业辛辣讽刺的歌曲,不过后来 Waters 对这个决定也无不抱怨说“not because he did it badly...it just isn't us anymore”。歌曲里面有一句歌词“Which one's Pink?”其实来自于一位对他们一无所知的美国唱片公司董事询问乐队时愚蠢的提问,后来在演唱会上,Waters 将这句话印到自己的T恤上。
唱片的标题曲 WISH YOU WERE HERE 同样也是针对 Syd Barrett,但也是 Roger Waters 对于徘徊在乐队成功的四周围的贪婪所进行的斗争中所感受到的紧张感,而根植于贯穿 Wish You Were Here 专辑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觉醒的主题不断的滋生发展并最终在后来的 The Wall 中萌发壮大。古典/爵士小提琴手 Stephane Grapelli 参加了该曲的录制,也就是全曲结束时那几个小节的风声的合成音响效果的录音。而歌曲的管弦乐片段其实是截取于 Tchaikovsky 的第四交响曲的录音。本曲以后成为乐队巡回演唱会上的保留曲目,即使是 Waters 离开乐队后,无论乐团还是他依旧喜欢在各自的演出中演唱它。
WISH YOU WERE HERE 专辑于75年9月27日进入美国排行榜并名列12位,并于10月4日升至榜首。而在英国,发行后第一周便荣登榜首,不过这要感谢提前预售的25万张唱片的功劳。Wish 专辑也是在他们离开了与之合作多年的 Capitol 唱片公司,并自组 Pink Floyd Music 公司后制作的第一部作品,另外他们将其作品改委由 Columbia 唱片公司发行而不是老东家EMI公司了。或许是因为上一张作品反映太好,它多少显得这张专辑有些失色,乐评家的评论甚至也仅以“了无长进”一笔带过。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张唱片,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商业化倾向的表现,但在音乐创作的本质上,它仍然够资格称得上是一张质量均佳的好作品。
这张专辑在滚石杂志选出的500张历代最强专辑中排名第209位。
在每一条伤心的应天大街上 豆瓣 Spotify
7.2 (72 个评分) 李志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6年11月20日 出版发行: 自由落体文化
李志2016年新专辑。是李志以独立音乐人身份制作发行的第九张录音室专辑。
词曲:李志
编曲:李志乐队
吉他:袁铮、赵永庆
贝斯:张雯
键盘:李天雄
鼓:余赣宁
打击乐:魏星
口琴:陈岍
和声:朱格乐、阿玛尼、张怡然
录音师:张俊
混音师/母带工程:姜北生
录音棚/混音棚:S.A.G
特别感谢
《彩色派对》与《一个夜晚》小号演奏:史立(万能青年旅店)
《克兰河》口白:Sembat、Aray
2017年1月29日 听过
在如今的中国民谣爱好者圈,听逼哥的歌并且赞赏他正在变成一种政治正确。或许真的因为同样的境遇和遭遇而产生共鸣吧,这样无可厚非。但是仍然有必要冷静下来,不要把逼哥捧得太高,要不然他会摔得很惨。
专辑 大陆 迷幻 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