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类
2000年以来的西方 豆瓣 Goodreads
7.8 (19 个评分) 作者: 刘擎 一頁丨当代世界出版社 2021 - 4
“在知识的意义上,西方也是中国的一部分。”

“对西方而言,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只是中国问题专家关注的对象,也正在成为他们知识思想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参照。”

本书为刘擎教授自2003年到2019年撰写的西方知识界年度回顾,致力于从“内部视角”去观察西方,并为当今中国的公共讨论提供相关背景和线索。作者围绕重要的思想争端、事件和书籍,从政治发展趋势、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等方面,呈现西方世界在20世纪前二十年的思想图景。同时,书中还收录作者重要的演讲和访谈,从总体上评估全球秩序的困境与未来、西方社会的现状和主流趋势,探讨世界主义与身份政治之间的关系。
身体与社会理论 豆瓣
9.0 (12 个评分) 作者: [英]克里斯·希林 译者: 李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 - 6
作为身体研究的经典理论著作,《身体与社会理论》更新至第三版,旨在从理论上推进身体社会学和迅速扩张中的身体研究领域,着重分析晚期现代性下,身体、自我认同和死亡之间的关系。
在结构、论证与内容上,最新修订版延续前两版,对当前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争议做出了及时、合理的回应,对社会学及相关学科中身体问题的出现展开了精辟的描述,并对该领域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每一章都经过重新编写,以增强整体论点:我们需要一种特别的研究身体的思路,既避免自然主义理论的化约论,也避免社会建构论学说的化约论。
2021年8月16日 已读
“正是具身性的人所具有的各种属性与能力,奠立了巩固与改变各种认同与社会关系所依据的肉身基础,也使群体和个体能够去锻造与亡者之间的型构性互赖关系。社会的结构性效应也会赋予身体以标记和轮廓,但身体依然是其所处社会情境的持续源泉”。本书较为系统地辨析了自然主义身体观与社会建构论身体观之间的巨大差异与互补的可能性,同时也敏锐地注意到了布尔迪厄与埃利亚斯二者身体观对相关研究所具有的重要助益(虽然有关埃利亚斯一章的论述略显含混)。身体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现代问题,关于身体的修辞、塑造身体的权力、建构身体的仪式等等,都存在着巨量的历史资源,新的身体理论启发研究者抛出新的问题。
文化社会学 社会学 社会理论 英国 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