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
苦炼 豆瓣
9.3 (18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译者: 段映虹 上海三联书店 2021 - 10
十六世纪初的欧洲,泽农出生于布鲁日首屈一指的富商家庭,但他从未见过自己的生父,后者是来自佛罗伦萨的一位年轻教士,远大前程的召唤让他断然割舍北方水城的短暂恋情。对一个私生子而言,泽农是为教会长大的。然而二十岁时,他决定离家出走,到大千世界去探寻知识。他在三十多年里游历了大半个世界,然后隐名埋姓回到布鲁日,在济贫院里为穷人看病。一桩与他几乎无关的僧侣风化事件令他的真实身份暴露,经世俗司法当局与教会的联席审判,泽农被判火刑。1569年2月,寒冬将尽的时候,泽农在临刑前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出生的城市里死去。
《苦炼》书名取自欧洲中世纪炼金术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将物质放在坩埚中进行煅烧和分离,以提炼出纯粹成分的过程,这是整个炼金术的第一步,也是最为艰辛的一个步骤。主人公泽农身兼医生、哲学家、炼金术士几重身份,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人自身的认识,都不甘心接受任何现成的概念,而是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用毕生的观察、实践和思考来努力获得接近于真理的知识。泽农一生的上下求索,浓缩了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几代人文主义者对知识和人性的探求。在这个意义上,泽农之死也是一曲文艺复兴终结的挽歌。
《苦炼》从酝酿到成书历时四十余年,尤瑟纳尔漫长的创作过程也堪称一部人生的炼金术。
2022年1月12日 已读
以《哈德良回忆录》与此书对读,两者都书写生命、死亡、真实历史语境的还原、同性之爱、同性恋者眼中的女性…但气质截然不同——前者自由、醇美、绚烂,酣畅淋漓;后者禁锢、苦闷、晦暗,艰涩桀骜。尤瑟纳尔最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都是对历史转折时期的书写,前者对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信心,后者则将信心化为幻灭的阴影。后附的按语与创作笔记比内容本身更有趣。《苦炼》题解:“作为本书书名的“苦炼”这一术语,在炼金术著作中指的是将物质进行分离和分解的阶段,据说,这一阶段是“大功”当中最为艰巨的部分。今天人们还在讨论,这一表述究竟指的是对物质本身进行的大胆试验,还是可以象征性地理解为思想挣脱陈规和偏见的过程中经受的考验。想来它有时意味着两重意思的其中之一,有时则二者兼具吧。”最精彩篇章:《深渊》《沙丘上的漫步》《最后时刻》
外国文学 小说 尤瑟纳尔 文学 法国
坠物之声 豆瓣
El ruido de las cosas al caer
8.1 (19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胡安·加夫列尔·巴斯克斯 译者: 谷佳维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1
·首部获国际都柏林文学奖的拉美小说,全球30国读者热情捧读
·比《百年孤独》更现实,比《毒枭》更真实
·获丰泉文学奖,巴尔加斯·略萨、富恩特斯盛赞
·一段家族命运浮沉,一部哥伦比亚当代秘史
内容简介
2009年,曾经生活在巴勃罗·埃斯科瓦尔私人动物园里的一头河马逃走并被射杀了。这个新闻让安东尼奥·亚马多想到了他曾经的一个朋友,神秘的里卡多·拉韦德。
1995年,他们在一家台球厅结识,那时的亚马多是年轻的法学教授,拉韦德则是出狱不久的落魄中年男人,他们一度走得很近,差点成为洞悉对方秘密的知心好友。
1996年的一天,他们在街头遭遇枪击,拉韦德死了,亚马多身负重伤,陷入创伤后应激障碍,家庭生活因此摇摇欲坠。
两年以后,亚马多再次回到出事的地方,为了摆脱痛苦,他必须回到过去,解开缠绕在他身上的谜团。这时,一个陌生电话让他踏上了寻访过往的旅程,许多秘密也得以逐一揭开。
精彩书评
1. 沉静优雅……巴斯克斯是一个机智的说书人,场景和对话都闪耀着精心挑选的细节。他的主题在不同家庭的相似之处、注定不幸的飞行,甚至是反复出现的河马主题之间令人信服地发出回响。他凭借一种逼真的有着自己说服力的现实主义,摆脱了加西亚·马尔克斯长长的阴影。——彭博新闻社
2. 通过对层叠的时间段、盘旋的谜团和黑色调色板的熟练运用,《坠物之声》揭示了个人生活如何被历史蒙上阴影,过去如何不断困扰现在,以及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如何被遥远或隐秘的事件改变。——国际都柏林文学奖评审委员会
3. 21世纪拉丁美洲文学的革新者。——乔纳森·弗兰岑
4. 他给我们带来了飞机坠落的声音,身体坠落的声音,生命不可阻挡地土崩瓦解的声音。他给我们带来了自罗贝托·波拉尼奥的《2666》以来,我读过的最引人入胜的拉美小说。——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
5. 和波拉尼奥一样,加夫列尔·巴斯克斯是一位文体大师,也是一位有着耐心的节奏和精巧结构的高手,他用这部小说达到了波拉尼奥曾达到过的目的:描绘出贪婪和暴力对我们的世界造成的深刻的、倾泻而出的伤害,并承认即使是爱也无法修复它。——列夫·格罗斯曼,《时代》
6. 加夫列尔·巴斯克斯是一位相当出色的作家。《坠物之声》是一个精妙的、令人沉思的奥秘。而读者读完以后,它强烈显现出的不可逆转的命运也时时困扰着读者。——E. L. 多克托罗
7. 《坠物之声》是一部精妙的编年史,记录了贩毒集团和政府势力之间的暴力如何蔓延开来,影响和侵蚀着普通人的生活。他鲜明的现实主义——-是他的同胞加西亚-马尔克斯魔幻变奏的反面——加上他对记忆的抒情处理,产生了一种既让人激动又让人清醒的阅读效果。——马尔科姆·福布斯,《旧金山纪事报》
8. 一部精彩的小说,从头到尾都激动人心、引人入胜。 《坠物之声》也许是一部令人欲罢不能的小说,但它也是一部关于命运和死亡的深刻沉思录。——埃德蒙·怀特《纽约时报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