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诺
美学理论(修订译本) 豆瓣
Ästhetische Theorie
作者: [德] 西奥多·阿多诺 译者: 王柯平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5
《美学理论》是阿多诺的美学代表作,汇集了其“美学思想的精髓”。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多诺持守否定辩证法与批判理论等运思策略,在本书中进行了贯通古今的多维论证,深入地追溯了艺术的历史演化流变过程,检视了古今美学理论的长短利弊,分析了现代艺术的特殊职能,揭示了艺术与社会的双重关系,反思了资本主义现代性与社会总体性的种种影响,彰显了现代艺术哲学或美学的悖论特征,同时也指陈了未来美学的新生条件与发展途径。其中对文化产业,技术效应、娱乐导向、物化现象、真理性内容、行政化操控以及“反世界”艺术的批判反思,充满前瞻性和后现代性的真知灼见。
阿多诺:关键概念 豆瓣
Theodor Adorno: Key Concepts
作者: [加]黛博拉·库克(Deborah Cook) 编 译者: 唐文娟 拜德雅丨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7 - 4
- 编辑推荐 -
阿多诺说过,为了确保世界不会毁灭,他有关这个地狱般人间的信息,既不是留给大众,也不是留给软弱无力的个人,而是留给一位假想的证人,这个证人能够将他的理论洞见转化为解放性的社会实践。
由于这个证人还没有显现,因此对阿多诺影响的盖棺定论就还不到时候。但他的工作确实足够丰富以至于能证实如下预言:它将会继续影响未来的哲学和社会科学。
就此而言,本书撰稿人完成了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阐明阿多诺的思想,但却没有简化它。他们为读者提供了诸多关键概念,这些概念对译解阿多诺往往令人望而生畏的著作和文章来说是极为必要的。
- 内容简介 -
本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对阿多诺的思想遗产作了概览,并且深入地讨论了阿多诺思想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第二部分,则以各关键概念为线索,对阿多诺的思想进行了条分缕析的阐释,涉及逻辑学、形而上学、本体论与认识论、道德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美学、文化哲学和历史哲学诸方面,是对阿多诺思想全面而细致的讲解。
此书有助于阿多诺思想入门,同时,它也有助于相关研究者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启蒙辩证法 豆瓣
8.1 (16 个评分) 作者: [德] 马克斯·霍克海默 / 西奥多·阿道尔诺 译者: 渠敬东 / 曹卫东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 4
作为著名的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倡导者,霍克海默所提出的“批判理论”在德国思想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即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本书探讨的是这样一个主题,即文化进步走向其对立面的各种趋势。本书正是通过对20世纪30和40年代美国社会现象的描述,试图着揭示这一主题。
新音乐的哲学(第五版) 豆瓣
Philosophie der neuen Musik
作者: [德国] 西奥多·阿多诺 译者: 曹俊峰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 - 4
阿多诺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人物,他自幼学习音乐,熟知西方音乐史,又钻研过西方各派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形成了以社会批判理论和否定的辩证法为主线的哲学思想,并用这种哲学思想去研究20世纪欧洲的新音乐,《新音乐的哲学》就是其成果之一。
本书包括三篇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论文,早的一篇是1940—1941年写成的《勋伯格与进步》,第二篇是时隔七年之后写成的《斯特拉文斯基与倒退》,后一篇是在两篇文章结集出版时(1948年)撰写的“导论”,目的是要说明为何要选择新音乐中的两个极端的代表人物作为论述的对象、概括论述新音乐总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以及《新音乐的哲学》所用的方法。
每当精神产品被遗弃并被放透到历史之中,纯粹的时间进程代替了现实事物发展的地位时,如下怀疑就得到了证实:那种精神产品并未被人们所熟悉和掌握,而且还受到了排斥。但《新音乐的哲学》所带有的锋芒却可能有益于现今的音乐状况。
貝多芬 豆瓣
Beethoven: Philosophie der Musik
作者: Theodor W. Adorno 译者: 彭淮棟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9 - 3
阿多諾這本眾所渴待,但他生前未能成書的《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1993年才在德國出版,距作者1969年世紀將近四分之一世紀。本書彙集的這批重要、發人深省的劄記,以及許多也以片斷形式存世的散篇,阿多諾形容是他「貝多芬經驗的日記」。
阿多諾自幼彈奏貝多芬作品,熟讀貝多芬總譜,1937年興起大規模研究貝多芬之念,有志據此研究寫成「音樂哲學」,此後三十年做成四十多本劄記,念茲在茲,亟欲成書,但一方面戰亂流亡,不暇整理,二方面他求全心切,總覺茲書體大,不宜率爾,因此直到辭世,猶未著手寫書。
阿多諾專家Rolf Tiedemann盡蒐阿多諾所遺劄記,依照劄記的內在邏輯與關係脈絡,加以組織,賦予結構,配合阿多諾生平所寫關於貝多芬的散篇文章、電台廣播,以及阿多諾諸本成書著作中討論貝多芬的章節段落,加上不厭詳盡的注解,統合成一本理路連貫,從哲學、社會學、美學、音樂學、文學等角度觀照貝多芬的既精且博之作。
阿多諾自己想寫的貝多芬書永不可得,但編者追摹他的原意,重建現場般建構阿多諾的「貝多芬書」圖像,這本《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堪稱可能未中,但應不遠,不但為阿多諾著作集增一瑰寶,在多芬研究裡也是一本扛鼎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