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
流俗地 Goodreads
9.1 (128 个评分) 作者: [马来西亚] 黎紫书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 - 4
《亚洲周刊》2020年十大小说 华语文学的惊喜收获
王德威×王安忆 倾力推荐 “黎紫书为当代马华文学注入几分少见的温情”
《流俗地》以马来西亚锡都,被居民喊作“楼上楼”的小社会拉开序幕。讲述其中市井小民的俗务俗事,迂回曲折的情节,仿佛召唤生命中至关重要的小事。
在“楼上楼”的他们如风中之烛,看似脆弱实则强韧,一旦离开,便流落于人海各自漂流;仿佛走的那一日也意味着困境已渡,人生到了宽敞地,再不需要人相濡以沫。作者融合热带国度的风土民情、政治时局,人们追忆往事,每翻开一页象是自己被时光推到了局外,旁观着当年的自己。
这里的雨下得频繁,人生不少重要的事好像都是在雨中发生。那些记忆如今被掀开来感觉依然湿淋淋,即便干了,也像泡了水的书本,纸张全荡起波纹,难以平复。
马来锡都世俗小城里的平淡生活,数十年历史深处的一众卑微生命。
个人命运的创伤与徙家流落,不同族群关于各自民族的身份认同与情感交融。每一种悲凉的生存底色中,都高昂着人性的倔强。每一个个体的浮沉,都渗透着作者对历史饱含关怀的回望,对现实政治有距离的观望,对海外华人民族身份的复杂情结。
2022年6月19日 已读
去年拿到签名版的时候读了开头没读进去,如今因为疫情被封锁在家中,不想却一鼓作气读完。黎紫书在《流俗地》中一改《野菩萨》中忸怩作态刻意炫技的写法,而是以一种极为冷静克制沉稳从容的笔触,去书写这一幅马来西亚华人社区的人物群像。热带地区炎热、多雨、潮湿的环境不时跃然纸上,引人遐想,锡都华人的生活虽沉重苦涩,但又不至于似黄锦树、张贵兴所描绘那般苦大仇深,动不动尸横遍野血流如注。正如王德威在序言中所说“繁华岁月,风华褪尽”,这些返璞归真似水流年的娓娓道来的背后实则藏着深深的悲悯,最后的救赎在马华文学中也颇为少见。另,本书每章都自成一体,随时可捡起放下,非常适合每天读一小部分,看太快就浪费了。(令人拍案叫绝的篇章:归来、鬼、南乳包、女孩如此、奔丧、囚、马票嫂)
中国文学 华语文学 小说 当代小说 文学
野猪渡河 豆瓣
8.6 (50 个评分) 作者: 张贵兴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 - 1
★一个由瑰丽、绚烂、血腥的文字所编织的历史寓言
★红楼梦奖首奖、联合报文学大奖等多项华文文学大奖获奖作品
★马华文学重量级作家张贵兴 十七年酝酿长篇史诗巨作
▼编辑推荐
◎张贵兴是当代华语文学重要作家,《野猪渡河》为他停笔十七年后重出文坛的长篇小说代表作,获得多位重量级作家:甘耀明、李锐、哈金、言叔夏、吴晓乐、董启章、连明伟、黄锦树、骆以军好评推荐,并以横扫之势囊括几乎所有华语文学大奖。
◎《野猪渡河》的文字风格强烈,以浓密诡谲的修辞营造热带雨林中溽热腥臊的氛围,并且运用南洋丛林原始苍莽的异域元素:野猪、鳄鱼、猴子、夜枭、苍鹰、犀鸟、蜥蜴、蟒蛇、箭毒树、棕榈树、椰子树,糅合油鬼子(裸身色鬼)、庞蒂雅娜(飞天人头)、泥怪、帕朗刀、日本妖刀、土著猎头等各类民俗鬼怪传说,将魔幻现实、雨林书写发挥得淋漓尽致。
◎《野猪渡河》讲述南洋华人在二战期间遭受日军侵略凌辱虐杀的一段痛史,带领读者进入那个地狱一般的血腥暴烈时空。在热带莽丛中的人兽群象中,我们寻迹祖辈所曾经历的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内容简介
太平洋战争前夕,英国殖民地砂拉越的华人聚落猪芭村建立了“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全村老少热闹为中国抗日举办募款活动,村民男女之间情愫互生,对于即将到来的灾祸隐有预感。1941 年 12 月,日军全面入侵,与“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相关的所有人等,包括妇女、孩童,全部遭到惨无人道地清算。在被占据的三年八个月中,人与动物的分别模糊,生命以各种恐怖酷烈的方式轻易地消逝,情欲与兽性在南洋雨林里赤裸裸地展演开来。
▼媒体推荐
◎张贵兴的文字冷静、瑰丽,寓繁复于精练,不动声色地描绘血腥的杀戮场面,以暴易暴,极度挑战读者的阅读底线,建构了他在生与死、人与兽、善与恶之间,曲折迂回的历史哲学和暴力美学。——笔力雄劲,构思恢宏,《野猪渡河》成就了世界华文文学的又一经典巨著。
——红楼梦奖首奖评介
◎《野猪渡河》则近乎火力全开,不只是野猪群,猴子、鳄鱼、豪猪甚至萤火虫。而那荒莽大地上与人做生存竞争的庞大野猪群,那人猪大战,即便不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壮观的,也是中文小说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观。
——作家 黄锦树
◎如果说张贵兴借猪喻人,那也只是叙述的表象。他其实无意经营一个简单的寓言故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猪狗”。《野猪渡河》读来恐怖,因为张贵兴写出了一种流窜你我之间的动物性,一种蛮荒的、众牲平等的虚无感。蠢蠢欲动,死而不后已。
——哈佛大学讲座教授 王德威
◎在《野猪渡河》中,侵略者和反抗者都彻底地化为野兽,互相残杀。野猪人化,人也完全地野猪化。到了最后没有英雄,只有死者和幸存者的分别,而幸存者生不如死。杀人不但并不光荣,更加是毫无意义的。从这一点看,《野猪渡河》是反史诗的,也即是现代的,以及虚无的。我说它虚无并不是批评,而是想指出它的时代意义。
——作家 董启章
◎在张贵兴的笔下,你不仅可以看到热带雨林的荒莽、瑰丽,更可以见证所谓人类文明史的残酷与血腥。滔滔不息的猪芭河上,永远翻滚着此岸的天堂和炼狱。
——作家 李锐
◎《野猪渡河》是雄劲奇异的小说,将历史、神话和传说融为一体,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生气勃勃、真实又魔幻的世界。
——作家 哈金
◎《野猪渡河》,近年来华文创作的顶尖拔秀之作,如一帖双倍浓缩的咖啡胶囊,读者受此一注,在短时间的心悸反应中,品尝了作家沉潜十多年谱写出的人性挽歌。
——作家 吴晓乐
▼获奖记录
☆ 第八届红楼梦奖首奖
☆ 第七届联合报文学大奖
☆ 2019 年台湾文学金典奖年度大奖
☆ 第15届花踪文学奖马华文学大奖
☆ 2019 年台北书展大奖小说奖
☆ 2018 年 OPENBOOK 中文创作年度好书
☆ 2018 年亚洲周刊十大小说
☆ 2018 年博客来年度选书(华文创作)
☆ 第43届金鼎奖文学图书奖
乌暗暝 豆瓣 Goodreads
烏暗暝
8.6 (37 个评分) 作者: 黄锦树 后浪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1
调度不同的时间刻度,重新把灰烬还原为火
北京大学“世界华文文学奖”获奖作品《雨》作者
马华文学重量级作家黄锦树 早期代表作品全收录
※内容简介※
《乌暗暝》为黄锦树两本早期短篇小说集的合集。故事多发生在南洋的胶林小镇:移居南洋的华人处在野兽环伺、种族压迫、殖民侵略、认同焦虑的环境中,面临各种形式的离散、失踪,及死亡。黄锦树积极运用后设(元小说)、嘲讽、拼贴等手法与历史的沉疴对话,将马华文学、大马华人的处境以“附魔”的方式展演。在一篇篇黑色文字的背后,是作者对族群记忆缺失的修补、重构,也是对南洋华人集体命运的反省、思索。
※编辑推荐※
☆《乌暗暝》为黄锦树两本出道作品的短篇小说合集,为黄锦树早期作品首次完整引进大陆。其中收录《落雨的小镇》《说故事者》《M的失踪》《鱼骸》等多篇得奖作品。
☆在这二十一篇重量级作品中,读者可以读到充满热带原乡风情的景物描摹、一触即发犹如惊悚电影的悬疑氛围,黏腻溽热雨声不间断的边远小镇印象。人对于家、对于故乡最深层的复杂情感,在黄锦树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家将南洋沉重的历史串在多篇小说里,不只是作为一个背景设定,而是要借着这种书写方式,重新诠释一些逐渐遭人遗忘的历史,反抗主流的解释,反抗人们对某些故事的刻意遗忘。黄锦树用的不是传统的写实笔法正经地写某个事件:他笔下的场景四分五裂、人物的情绪和记忆分崩离析。正如马华文学研究者张景云所指出:“他通过一种新的叙事艺术,一种不像小说的小说,来建构一个霸权毫无专制话语权的‘虚构的真实’”。
☆在黄锦树小说中,对于“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如何成立?”“马华文学经典缺席”的叩问作为隐藏在小说背后的主题不时浮现。早在二十多年前,他就针对当时马来西亚华文文坛的腐朽做出尖锐批判,著名文学学者王德威曾评论他是中文学界的“坏孩子”、南洋的摩罗(鲁迅语,摩罗精神指勇于反抗传统压迫的叛逆精神)。这样关于华文文学的大哉问,作为一面镜子,很能引发人们对于本地文学现状的思想激荡,从而反思过去、追寻未来。
☆特别收录2017年新序、两篇初版自序,以及张惠思、杨照、张锦忠、张贵兴的评论文章。
※名人推荐※
黄锦树回首家乡人事,爬梳历史伤痕,前辈的垦殖经验,日军蹂躏马华村庄的血泪(《色魇》《说故事者》),马共兴衰始末(《鱼骸》),以及八十年代印尼非法移民所造成的治安恐怖(《非法移民》),都是笔下素材。胶林小镇总是他构思的始原场景。潮湿凝腻的氛围,简陋质朴的市井人物,阴鸷凄迷,而且时泛凶机。黄锦树是忧郁的,但他“非写不可”。
——哈佛大学讲座教授 王德威
“我们”即使不懂“马华”内心那伤害史时钟、层层累聚之离散者考古地层学的,那么艰难晦涩的整幅二十世纪“史的现场”,也能“魂兮归来”,将之“聊斋化”、福克纳“南方化”、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化”的阅读:一种异史与无河之流、鬼影幢幢,符号大矩阵快闪纷繁的神话学式挤压与狂欢。
——作家 骆以军
台湾读者很难理解一个从小受华语教育的大马华人的尴尬矛盾乃至维系甚或扯断这条来自华语母体供给自己养分的脐带时的柔肠寸断和鲜血淋漓。如果说锦树的作品仅仅提供了这种经验显然过度单纯。锦树最大的优点就在陷阱处处,容易误读,如步入一座处女森林。
——作家 张贵兴
黄锦树的小说里多次出现“附魔”的情节,作者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支使,写作出似熟悉却又陌生的作品。我们可以把他自己的小说看成是在文学史沉重魅影附魔下的产物。强烈的文学史意识使他的作品具有异于其他新人习作的熟练技巧、明确的创意动机以及可供多方解读的文本厚度。
——作家 杨照
他高明之处,在于没有宗法马华文学现实主义老前辈们的努力,提供族人或读者一盏指路明灯。书中诸篇小说着重的,毋宁是如《血崩》中做“马来西亚史”田野调查的叙述者召唤逝者亡魂般,重新召唤被抑制的族群记忆或失忆,彰显再现的不可能及其政治意义
——文学研究者 张锦忠
通过小说书写,黄锦树一直在为马华文学与近现代文学、甚至是世界文学,细密地做一种内部的勾连。例如其中几篇明显地散发马尔克斯味道的小说,失踪、消散、梦境中故乡的潮湿感、文稿上的蚂蚁,这些熟悉的符号皆反复出现。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高级讲师 张惠思
※获奖记录※
☆第七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短篇小说推荐奖(《落雨的小镇》)
☆第二届客联小说奖第一名(《郑增寿》)
☆第十七届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佳作(《说故事者》)
☆台大文学奖小说次奖(《伤逝》)
☆第三届乡青小说奖特优奖(《M的失踪》)
☆第六届大马旅台文学奖小说主奖(《大卷宗》)
☆第一届《幼狮文艺》 “世界华文成长小说奖”首奖(《貘》)
☆第十八届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鱼骸》)
☆第十四届洪醒夫小说奖(《鱼骸》)
猴杯 豆瓣 Goodreads
8.0 (7 个评分) 作者: 張貴興 聯經出版公司 2019 - 7 其它标题: 猴杯
出版20週年全新增修紀念新版,新結局,獨家新序!
書封內頁全新設計、特別收錄《野豬渡河》出版相關後記三篇!
張貴興:新版的《猴杯》,我做了一些更動……二十年前寫《猴杯》前,心裡已潛伏著一個結局。……二十年後重讀,發覺種種舖排和暗示,都指向那個結局。……新版《猴杯》恢復了這個結局!
潮濕霧鎖的雨林、原生奇詭的野獸、陰暗的家族歷史、殖民地鬥爭陰謀……一場溯流尋人之旅,掀開了殖民歷史下不堪回首的恩怨!
雨林自然書寫 • 魔幻寫實史詩 • 華文小說經典
作家張貴興奠定華文文學里程碑之代表作
本書曾獲:
• 2001年開卷十大好書獎
• 2001年時報文學獎小說推薦獎
• 2001年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
• 2001年中央日報出版與閱讀好書獎
名家推薦:
《猴杯》追溯華人墾殖者的罪與罰,時間跨度都延伸到當代。……則從國族認同移轉到人種與人/性的辯證,藉著進出雨林演義雜種和亂倫的威脅。
──王德威
閱讀《猴杯》,讓我們經歷了雨林魔幻的殘酷美學,也彷彿目睹掠食性的熱帶人文,它也讓我們逼問自己潛藏的獸是否就要甦醒,因之,也是讀者心靈溯源之旅,經由殖民情慾的挑動。
──瓦歷斯‧諾幹
《猴杯》處理華人和當地土著間的剝削關係,同樣深入有權勢華人的黑暗心靈,但最亮麗的還是小說的語言,讓人與百獸草木蟲魚均立體呈現如金絲銀線錦織,建立了個人品牌。
──黃錦樹
《猴杯》對我輩的小說選手而言可說是一本「鼎天之書」,某部分張貴興其實也深深影響了我。張貴興的小說寫得非常鬼氣,寫刀寫到出神入化,藏身各處細節的鳥雀、犬、蛇、鱷魚,萬物生死互纏的運鏡,其靈性、解析度皆不可思議。
──駱以軍
忘憂草,別名豬籠草,熱帶肉食植物,其捕蟲瓶裡的汁液,清涼可口,猴子愛喝,故稱猴杯。迷失熱帶叢林的西方探險家,恍恍惚惚、生不如死時,據說喝下豬籠草瓶子裡的汁液,可以忘卻精神和肉體的苦痛,幸運者重獲新生,不幸者快樂赴死。
雉循著河流深入雨林尋找麗妹,抵達上游內陸的濕瘴之地,探訪一棟棟土著長屋。雉與達雅克族女子亞妮妮的情愛糾葛隨之蔓生,如濃霧層層疊嶂的家族祕辛,也將一層層被撥開……
張貴興長篇小說《猴杯》裡,南國婆羅洲島密布潮濕霧鎖的雨林、日頭肥大,植物猙獰,葉子像刀劍鏢矢,花朵如血盆獸口,原生奇詭的凶猛野獸、陰暗的家族歷史、殖民地鬥爭陰謀……全書以亂針刺繡的手法,多線進行結構,催生大河盡頭,叢林深處,雨林裡欲望、性愛、屠戮、血腥、暴烈的濃稠氣息,殺戮、背德、亂倫的癲狂想像。建構出史詩格局,精緻宏偉。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8.3 (286 个评分) 作者: [马来西亚] 黄锦树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3
大雨无边无际,召唤南洋胶林深处的情感与记忆
台湾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得主黄锦树获奖作品
...................
※编辑推荐※
☆《雨》是2017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及金鼎奖文学图书奖得奖作品,同时也是 2018年首届北京大学王默人-周安仪世界华文文学奖获奖作品,收录了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短篇小说得奖作品《归来》。作者黄锦树是马来西亚华文重量级作家,曾获台湾重要文学奖 — —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雨》是黄锦树作品首次以原貌引进大陆。
☆ 不管在创作领域还是研究领域,黄锦树在当代马华文学(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代表性都毋庸置疑。梁文道曾说:“马来西亚的作家的一种特质,这个特质就在语言文字的经营上格外用心。坦白讲甚至在今天的中国大陆,我们所谓的中州正韵的原生地,同代的许多的小说家都不一定有他们那么地圆熟,那么地精巧。”
☆ 黄锦树以创作、立论对抗历史的遗忘,寻觅马华文学的出路。他的创作参照在故乡的生活经验,承接以往几近于失传的“异史”,经营一个幻魅的历史叙事学,以文学的方式使人重新省视过去,扣问未来该何去何从。
☆ 本书笔调魔幻,刻划细致,读着让人迷失在潮湿溽热的南洋雨林深处中,同那个小家庭一起畏怖惊惧,一起轮回转生。
...................
※内容简介※
离开故土下南洋的一个小家庭,栖身并扎根于马来半岛胶林间,四周环伺着凶猛的野兽、怀有异心的外人及徘徊不散的亡灵。伴随着家庭成员突如其来的失踪、离奇的死亡,缓慢而抑郁的步调积累到了某一天,迸发出爆裂性的奇诡突变,暴雨带来的洪水有时通向彼岸,从死神的指掌间他们脱离了现世,旋即变为异物投向下个轮回,不断循环往复。
...................
※名人推荐※
胶林小镇总是他构思的始原场景。潮湿凝腻的氛围,简陋质朴的市井人物,阴鸷凄迷,而且时泛凶机。黄锦树是忧郁的,但他“非写不可”。就像沈从文诉说他的湘西故事……但黄锦树不是沈从文。沈从文面对天地不仁,却能经营一种抒情视野……黄锦树的作品有杀气。不论讽刺白描或乡愁小品,你都感觉字里行间溅着血光。……这倒令我们想起了鲁迅的风格。“我以我血荐轩辕”,写作是拼命的事业,闲人最好莫近。我们的文坛假情假意惯了,突然来了个拼命三郎,当然求之不得。
——文学评论者 王德威
自卡夫卡以来的现代小说,从精神到样貌,总是跋涉。现在读了锦树的小说,竟是迅速之诗。可说来辛酸,能够迅速,正是因为马华文学的文化资产欠缺,甚或没有。……他本属学界,那几本核量级的文论(我读了不止一次《文与魂与体/论现代中国性》),即使没读过,方圆内也感受得到辐射能。才华有余,他写着小说,故而比他的任何一位马华同行都洞察着这个没有,并戮力善用之,那成为他的“变形记”体。
——台湾作家 朱天文
非常厉害,非常美的一组短篇小说。……这本小说集里对读者熟悉的雨林,文字上更精致,画面的显影解析更历历如绘,故事里的人物因为不是为一个之后要发动的魔术或叙事的妖怪吞噬而存在,故而更在故事里五官清晰,置身的场景愈栩栩如生。
——台湾作家 骆以军
2019年6月2日 已读
大雨落在这片土地上,准确地说,是雨林。人在此处与自然割据,头天晚上在汗液的包裹下睡去,第二天可能就被雨水冲走。老虎出没的胶林,雕满鳞片的鱼形船,叫拿督或者丹斯里的狗,无处发泄的欲望。如果说《雨》作品系列是这本书的主调的话,那《雨天》《小说课》《南方小镇》则构成复调,同样湿漉漉滴着水。《小说课》仿佛一条被吃了一半的鱼,一边露出白森森的骨架,一边残存着尚显丰腴的肉体,也算是有意思的阅读体验。当大陆的作家们不知道怎么好好说话的时代,这个被放逐在海外的群体尚在探寻中文的边界,从此书看来这样的探寻是有价值的。
后浪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短篇小说集
野菩萨 豆瓣
8.3 (13 个评分) 作者: [马来西亚] 黎紫书 新星出版社 2013 - 3
《野菩萨》内容简介:黎紫书,马来西亚女性书写第一人,“文学奥斯卡”花踪文学奖获奖最多的作家;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亦屡获大奖,包括冰心世界文学奖,台湾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香港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等。
《野菩萨》是黎紫书的最新短篇小说集。十三篇小说囊括花踪文学奖、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等多个奖项的获奖作品,完整呈现作者的创作历程和风格,堪称华语文学创作的集大成之作。
作品题材风格多样,从家国情怀、历史叙事,到个人悲喜、情欲纠葛,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摇曳的笔触道尽人性荒凉,文字精致森冷、视角独到细腻,得到当代著名作家骆以军及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德威的一致推荐赞誉。
在走过许多地方,用你自己的故事记认了好些城乡以后,你终于抵达此城。
你只知道这城市的作者是个女人,这里是她纯粹想象的世界,并被她用无数故事标签过了——
久雨。阁楼。镜子。梦。父亲。旅馆。寻觅与遗失。
这些“物证”在不同的小说中相互参照彼此印证,如同线索串连起十三篇故事,偶尔也如一条只有后半身的狗,把它的半个身躯探入到小说以外的真实世界里。
在真实的阴影覆盖中,此城会随着光线变换投射的角度而转移或消散。
它不可被寻找,只能被抵达。
天天好天 (2011) 豆瓣
导演: 周青元 演员: 林德荣 / 尹匯雰
其它标题: Great Day
稻穗摇曳、风景怡人的大片稻草田中央竖立着一家充满温馨的老人院。可惜里头年纪最大的两位活宝贝——林丹(林耀明饰)和财叔(覃业水饰)总爱话当年、比较谁的孩子最有出息。身边的老人们都听得厌倦,甚至起义要他们拿出证据。于是两老决定秘密潜逃至吉隆坡寻找证据。可惜潜逃当晚,财叔因发生意外而无法与林丹一同偷上邻居阿福(林德荣饰)的罗里,搭顺风车去吉隆坡。
阿福的母亲由于腰伤而必须在吉隆坡求医,唯暂住表妹多好(尹汇雰饰)家。以卖煤气为生的阿福因此常常驾着残旧的罗里上吉隆坡探望母亲,却遇上正在潜逃的林丹,唯有无奈的顺便载他到吉隆坡。有次表妹为了替阿福霸车位却弄丢了患有老人痴呆的福妈。
抵达吉隆坡后的林丹经阿福协助找到财叔的儿子林效舜(颜江翰饰),却发现效舜原来是个虚伪的不孝子。同时林丹也发现自己的孩子林凤娇(卓卉勤饰)和林志颖(陈志康饰)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风光,但依然与孩子共渡了愉快的一周,带着满足的心情回到玻璃市老人院。此时,林效舜竟然出现老人院,揭破一个大谎言……
Two fathers, Uncle Lim and Uncle Lam live in an old folks’ home. Uncle Lim is Hokkien while Uncle Lam is Cantonese. Apart from integral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dialects (e.g. fighting over WLT and HHD), they always argue about whose children has done better and how filial piety they have been. While Uncle Lim thinks that he may have gotten cancer and don’t have much opportunities to see his children again, and aggravated by an argument, the two men decided to escape from the old folk’s home to find their children and bring back evidence so that the rest of their friends can judge whose children is better. While trying to escape, Uncle Lam hurt his leg leaving Uncle Lim to continue his journey alone......
恋恋茉莉香 (2009) 豆瓣
Talentime
导演: Yasmin Ahmad 演员: Mahesh Jugal Kishor / Pamela Chong
其它标题: Talentime / 茉莉花之戀味
已故雅絲敏•阿莫的最後作品。校園戀事多,來自不同背景的吉他手Hafiz、胡琴Ka hoe同時愛上了氣質女生茉莉,在才藝比賽中自彈自唱,透過音樂向伊人表達愛意;茉莉卻只希望唸詩給聽障的Mahesh聽,愛意無聲勝有聲。大馬青春戀曲,跨越族群隔閡,馬來、印度、華人一家親,大膽打破傳統家庭宗教的矛盾,情感真摰細膩,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