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泽克
视差之见 豆瓣
The Parallax View
8.7 (6 个评分) 作者: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 季广茂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
本书是齐泽克最重要的理论作品,齐泽克把它视为自己的代表作(magnum opus),在这部著作中,他把自己原本分散的哲学见解整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提出了一套独特的存有论。何谓视差?视差本是天文学概念,指从保持一定距离的两个点观察同一个目标时所产生的方向差异。在齐泽克看来,审视同一个客体时,视差是由两个互不兼容的视角构成的,这两个视角之间存在着不可化约的非对称性。以视差为起点,齐泽克透过黑格尔和拉康解读哲学、科学和政治理论,借助辩证思维和精神分析范畴分析当代文化,重新激活马克思主义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批判。
斜目而视 豆瓣
9.0 (27 个评分) 作者: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 季广茂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 3
欲望的客体无法直视,拉康的理论亦需“斜目而视”。在《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中,齐泽克一方面透过通俗作品解析拉康的理论,揭示“无意识的逻辑”,勾勒“欲望的原理”;另一方面借助拉康理论解读通俗作品,这既包括希区柯克、安东尼奥尼、大卫•林奇、赛乔尔•莱昂、弗里茨•朗、雷利•史考特、乔治.米勒等著名导演的电影,又包括阿加莎•克里斯蒂、斯蒂芬,金、帕特里西娅•海史密斯等通俗作家的小说,以及柯南.道尔塑造的福尔摩斯、雷蒙•钱德勒塑造的菲利普•马娄等人物形象。作者对通俗作品的解读,彰显了“通俗”作品的“非通俗”之维,展示了“通俗”作品的现代乃至后现代蕴味。
真实眼泪之可怖 豆瓣
The Fright of Real Tears: Krzystof Kieslowski between Theory and Post-Theory
8.4 (10 个评分) 作者: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 穆青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8 - 3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以真实眼泪之可怖为始、以虚构眼泪之涌流为终,这样的说法就是非常恰当的了。这些眼泪不是打破保护墙的情不自禁的眼泪,不是个人情感自发性的表现,而是戏剧化的、表演性的眼泪,是重新获得距离的“罐头眼泪”(就像电视演播现场的罐头笑声),或用古罗马诗人的说法,这是“众生皆罪,万物堪怜”(lacrimae rerum),眼泪是公开流给大他者看的,此时我们已不再关心(甚至憎恨)我们正在哀悼的逝者。重新获得的距离关乎陈述和声明之间的裂缝:眼泪是声明,暗含着对立的陈述立场即快乐。"
——齐泽克
为了使电影思想尽快回归智性主流,英国电影协会邀请齐泽克在国家影剧院发表系列讲座,于此汇集成本书。齐泽克的所有著作都雄心勃勃,本书可以看作他通过强化理论雄心来更新电影研究的典范。他运用马克思、弗洛伊德和拉康理论对基耶斯诺夫斯基的电影进行了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解读与互证。
像他所有的著作一样,《真实眼泪之可怖》结合了争议和严谨、机智和洞察。它使我们明白,缺乏理论洞见的所谓基础电影分析是不存在的——反之,理论也必须经由对电影的真实热爱,一次次地复活重生。
2018年8月9日 已读
“基耶洛夫斯基的作品以真实眼泪之可怖为始,以虚构眼泪之涌流为终……这些眼泪不是打破保护墙的情不自禁的眼泪,不是个人情感自发性的表现,而是戏剧化的、表演性的眼泪,是重新获得距离的‘罐头眼泪’。重新获得的距离关乎陈述和声明之间的裂缝:眼泪是声明,暗含着对立的陈述立场,即快乐”,基耶洛夫斯基不断在电影中描绘自己,以“虚构”为伪装呈现真实,而齐泽克则试图用“缝合”的假设去“抹平被阐述内容层面与阐述行为的无中心过程层面的裂缝”。将此书视为齐泽克对基耶洛夫斯基的解读远远不够,而是借助电影这一质料来呈现自己的哲学反击——回应Theory和Post-Theory之间的论战。因此如果缺少对此一背景的了解,则此书的大部分内容无异于对牛弹琴。(毫无疑问我在此刻精准地化身为牛……)
2018 哲学 基耶斯洛夫斯基 文化研究 斯洛文尼亚
当下的哲学 豆瓣
Philosophie und Aktualität
9.2 (10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阿兰·巴迪欧 /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 蓝江 / 吴冠军 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 - 3
◆一封哲学讨论的邀请函,两位世界级思想家的对谈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巴迪欧与齐泽克针对同一问题所做对话的记录,包括两人各自的观点概述,以及一次激烈的辩论,从中可以看出两人之间存在怎样的一致性与分歧。这既是一封哲学讨论的邀请函,也是一份关于两位今天仍在写作的、最具争议的哲学巨擘之思想导引。
哲学是否应该干预世界?成问题的正是哲学本身,因为根据巴迪欧所言,哲学除了干预与担当外,什么也不是,哲学不会被学术性的学科所限制,它是陌生的、新的,它以“所有”的名义进行言说;齐泽克所相信的却正与人们期待的相反,他认为哲人必须介入,介入时代的诸种关键性问题中,但他无法为这种介入提供任何方向,这表明“问题问得不对”,他认为改变论争所使用的术语、把哲学定格为反常性与溢出会是一种有效的做法。
···
【学者及媒体推荐】
贯穿着这本书的问题,即哲人是否应该参与当下的事件并对之做出评论,是一个关于知识分子在我们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问题。把它特别放在一个哲学性的样态中加以讨论,再来回答,已经是不够的了——哲人不仅应该阐释世界,更要改变世界。
——彼特·恩格尔曼,德国哲学家
·
如何能使哲学重新恢复它的真正志业,即作为一种伦理与政治介入的形式?在这场鲜活的、易读的论争中,两位欧洲最具挑战性的思想家,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他们的答案,从中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一致性以及分歧。
——皮特·丢斯,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教授
·
本书对暴力与饥荒、爱与恨领域内的知识分子的角色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我相信这本书能够激励更多人去深入理解这两位世界级的激进思想家,他们重新审视了哲学在当今世界的地位,通过一场智识辩论,为我们提供了一场激动人心的关于反抗专制政府权力与暴力的谈话。
——《纵览》(Spectrum)杂志
···
【编辑推荐】
1、本书属于“左翼前沿思想译丛”,该译丛收录了巴迪欧、阿甘本、齐泽克等一批卓越的欧陆思想家在过去二十年间的经典著作,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
2、作者阿兰·巴迪欧和斯拉沃热·齐泽克均为目前国际上炙手可热的左翼哲学领军人物。在本书中,两位哲学家围绕“哲学在当今世界的地位”这一经典命题进行写作与对谈。
3、本书包含三篇文章,前两篇为两位哲学家各自写就,后一篇为两人的对谈录,从多层面讨论哲学的地位问题,其中涉及时政、哲学史和文化现象等,极具思辨性和启发性。
齐泽克的笑话 豆瓣
Žižek‘s Jokes: Did You Hear the One About Hegel and Negation?
7.7 (46 个评分) 作者: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 于东兴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7 - 1
好的笑话本身就是出色的哲学。在这本结构紧凑的笑话集中,齐泽克拿出他最擅长的语言装配形式,举重若轻地将读者引入他的哲学空间:他反复玩味着那些又猥琐又好笑的段子,分析它们背后的逻辑,用笑话的荒谬去对冲某些常识结构或理性情境。通过笑话,人们将了解到这些情境的可笑,它们不再必然合理,甚至是可以抛诸脑后的东西。“笑声,在这种意义上,就是革命。”
变态者电影指南 (2006) 豆瓣 TMDB
The Pervert's Guide to Cinema
8.6 (118 个评分) 导演: 索菲亚·菲尼斯 演员: 斯拉沃热·齐泽克
其它标题: The Pervert's Guide to Cinema / 猥琐佬电影指南
由英国女导演索菲亚·菲尼斯执导,由当今最为耀眼的国际学术明星之一斯拉沃热·齐泽克(斯拉沃热·齐泽克 Slavoj Zizek 饰)担当编剧、主持人的纪录片《变态者电影指南》,将为电影发烧友呈现一部殿堂级的饕餮盛宴。
在长达150分钟的影片中,拥有超凡魅力的斯拉沃热·齐泽克妙语连珠,引用希区柯克、大卫·林奇、塔可夫斯基、沃卓斯基兄弟等著名导演拍摄的42部经典电影桥段,将精神分析、主体性、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熔于一炉,探秘电影背后的隐匿镜头语言,引导观众思辨自身与电影之间的联系。作为拉康理论最重要的继承人,斯拉沃热·齐泽克长期致力于沟通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极为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立场,被一些学者称为黑格尔式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