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历史的形象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法]朗西埃 译者: 蓝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6
在这本重要的新书中,朗西埃继续反思艺术作品的再现能力。他明确区分了四种不同的历史,以及这些历史对应的影像方式。对朗西埃而言,每一幅图像,它展示的和隐藏的,都言说了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什么是允许展示的,以及什么是必须被隐藏的。事实上,图像展示和隐藏的行为,恰恰打破了正史想要一劳永逸地建立起来的共识,从而重新凸显了论辩的价值。
朗西埃认为,表征过去可能会禁锢历史,却也可能释放历史的真正含义。以往的历史都是精心编排的人工虚构物,而影像记录的是一种没有经过主观筛选的真实。影像中的“不谐”共在,打破了单一的、连贯的叙事架构,记录下了真正的历史——异质性元素的共在组合。影像带来的可感物的重新分配,让我们真正地进入到美感之中。
2018年7月22日 已读
两篇朗西埃为蓬皮杜中心的一次名为“面对历史”的展览所写的文本。前半部分关乎电影,影像在朗西埃的笔触中化身为一个充斥着无限可能性的政治文本,通过一种被名之为“双重凝视”的观察,影像因此难得地自然流露出一种双重的意义结构,对于导演来说,则形成了意义的绝对溢出,无疑这是一次否定作者的尝试。第二部分关乎绘画,朗西埃试图从绘画中重新发掘对历史的解释,历史的四种意义、历史与三种诗学以及为之引导出的三种历史绘画形式。现代艺术或沉浸在建构符号与象征的狂欢中、或固执地将符号日常化、或直面历史中的非人倾向(描绘一种不可能的主体)。如果配合朗西埃所提到的作品,读者无疑能够获得一个更为立体的理解,然而遗憾的是图像的缺失使得读者只能在文字和意义的迷宫中迷失。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