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phony
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四十一"朱庇特"交响曲》 / 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 豆瓣 Spotify
9.3 (6 个评分) Karl Böhm /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84年12月17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01 Symphony No.40 in G minor, K.550 - 1. Molto allegro
02 Symphony No.40 in G minor, K.550 - 2. Andante
03 Symphony No.40 in G minor, K.550 - 3. Menuetto (Allegretto)
04 Symphony No.40 in G minor, K.550 - 4. Finale (Allegro assai)
05 Symphony No.41 in C, K.551 - "Jupiter" - 1. Allegro vivace
06 Symphony No.41 in C, K.551 - "Jupiter" - 2. Andante cantabile
07 Symphony No.41 in C, K.551 - "Jupiter" - 3. Menuetto (Allegretto)
08 Symphony No.41 in C, K.551 - "Jupiter" - 4. Molto allegro
纽曼、佩塞克指挥捷克爱乐:约瑟夫·苏克管弦乐作品集 豆瓣
Václav Neumann / Libor Pesek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6年2月28日 出版发行: Supraphon
童话 Op.16
1900年一整年苏克都在创造这部《童话》,1907年1月7日由Oskar Nedbal 指挥捷克爱乐首演。在这部作品中,苏克以四个捷克民间童话为题材谱写了四个部分:1.拉多斯与玛克莱娜不灭的爱和他们的悲叹;2.孔雀和天鹅的游戏;3.晨曲;4.露娜因爱破灭的诅咒和崩溃。
-------------------------
布拉格Op.26
1904年春,苏克计划写一部作品来献给布拉格。1904年5月,正在马德里随捷克四重奏团巡演的苏克接到了德沃夏克去世的电报。在请了一位荷兰演奏家接替自己继续巡演后苏克匆匆赶回布拉格为恩师兼岳父送行。尽管他很立即想写一部作品纪念德沃夏克,但是手上这部未完成的作品却让他安不下心。他受到捷克诗人Svatoplukech一首关于1424年布拉格围城战的诗歌《日什卡》(日什卡是胡斯战争中的捷克民族英雄)的启发,将胡斯教徒的一首赞歌《上帝的战士》加以谱曲,同时借用了歌剧《拉多斯》旋律完成了这部作品。
-------------------------
死亡天使交响曲Op.27
德沃夏克去世后,苏克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1905年初他开始创作一部作品来表达自己内心对岳父同时也是自己的偶像的巨大哀痛。这部新的交响曲计划分为五乐章,他很快就写好了大概构思并在半年时间里就写好了三个乐章的草稿。就在他开始写了一些第四乐章的片段的时候,“巨大的悲痛压倒了我,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宝卷失去了”(苏克语,指德沃夏克女儿奥蒂丽去世)。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哀伤后,身心疲惫的苏克在1905年7月继续开始创作。他扔掉了积极乐观的第四乐章原稿,同时把交响曲命名为Asrael,即穆斯林神话中引导亡灵走向极乐世界的死亡天使 Israil,他将后两个乐章献给亡妻奥蒂丽。1906年10月4日,全稿终于完成,题献是“对德沃夏克和奥蒂丽最美好的回忆”。“如此的打击可以毁灭一个人,也能重新让一个人坚强。我似乎是遭受了前者般的命运,但是音乐拯救了我。”他写道。这部作品的主要主题来源于Radúz,被用作死亡的主题。他还引用了德沃夏克安魂曲的一些片段,使得作品有了特殊的意义。Asrael是苏克的全部作品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他原来作品中那种晴朗,光明的色彩开始削弱,他复杂的人生经历使他体味了更多的情感。从那时起,他经常思考关于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在所有的捷克作曲家,也许只有诺瓦克在和声及复调的熟练使用上可以与苏克竞争。
--------------------------------
夏日传说
失去了亲人的苏克决心振作,他以自己的乡村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夏日传说》,这是他创作巅峰时期的代表作,于1907年夏完成。这组组曲是苏克在经受精神打击后对自我的进行慰藉的作品。"生命慰藉之声"是对死亡天使交响曲结尾的照应;“日中”则是夏季阳光下万物欣欣向荣情景的描绘;“盲人音乐家”则是用两只英国号、竖琴和弦乐营造了一个流浪的盲人音乐家的形象;“幽灵的力量”类似圣桑《骷髅之舞》和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是一幅狂魔乱舞的图景;“夜”则体现了乡村夏夜的静谧。整部作品运用了丰富的音乐色彩来描绘自然场景。这也是苏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
《丰收》开始创作于1912年夏,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耽搁,直到1917年才完成。作品描绘了捷克乡村丰收季节的热烈景象。
Mahler: Symphony 4; Ruckert lieder; Das Lied von der Erde / Karajan; Giulini 豆瓣
卡拉扬/朱利尼指挥柏林爱乐
发布日期 200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DG
CD1:
【作品】:马勒:第四交响曲/5首吕克特歌曲(Mahler:Symphony No. 4/Five Song on Poems by Friedrich Ruckert)
【女高音】:EDITH MATHIS,soprano(Symphony)
【女中音】:CHRISTA LUDWIG,contralto/Alt(5Ruckertlieder)
【乐团】:柏林爱乐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指挥】: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
【录音】ADD,1975(Ruckert Lieder);1979(Symphony)
【CD号】469 304-2|G|P2|
CD2:
【作品】:马勒:大地之歌(Mahler: Das Lied von der Erde)
【女中音】:BRIGITTE FASSBAENDER,contralto/Alt
【男高音】:FRANCISCO ARAIZA, tenor
【乐团】:柏林爱乐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指挥】:朱利尼(Carlo Maria Giulini)
【录音】DDD,1984
【CD号】469 304-2|G|P2|
专辑介绍:
马勒:第四交响曲:
虽说马勒的音乐绝大部分可谓"挣扎于狂喜和绝望之间",但他的NO.4 symphony却没有那么多戏剧性,没有那么多的心理状态,更多的是动人的抒情。马勒的第四号交响曲是在他置身于乡间的美好情境中完成的,他把对那美丽境界的喜爱和钟情全部流露在此曲之中。
马勒的第4交响曲,C大调,作于1899-1901年,1902年11月29日在慕尼黑首演,马勒这部作品的音乐基础,是他的《少年的魔号》中的一首《整个天国的欢乐属于我们》的歌曲,它是为《少年的魔号》诗集中《天堂充满小提琴》一诗而作的。马勒曾对这部作品作过如下解释:在前面三个乐章终,笼罩着一个较高境界的沉静肃移气氛,这个境界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使人莫名其妙地不寒而栗,甚至毛骨悚然。在最后的乐章《天国的生活》中,孩子(他在前生中就已属于这一较高境界)告诉我们它意味着什么。这部作品包括四个乐章:1.缓慢的,从容不迫地,由长笛和雪橇铃奏出清静般的鸟鸣开头,在庄严的主部发展结束后,又以鸟鸣引入一段尾声。2.舒缓地运动,这个乐章及谐谑曲、回旋曲与变奏曲的特色于一身,多少有些阴沉,马勒以“死神领奏此曲”来说明这种情调。3.充满深沉的宁静,瓦尔特又一次曾问过马勒,这个乐章的宁静意味着什么?马勒解说,这是他看到一座教堂后的墓葬后有感而作,那座坟墓上雕着亡人的石像,身上横卧着,“两臂交叠胸前,安详的长眠。”4.非常愉快舒适,马勒说,这个乐章的基调是“晴空万里一片蔚蓝。它有时也会阴暗下来,变得阴森森,甚至使人不寒而栗。这并不是天空本身变得晦暗了。相反,它仍是那么闪耀着,一片苍碧无垠,只是我们对它的反映有时突然带上了一种恐怖心情,就像在晴朗的日子,树林沐浴在阳光之中,而我们却往往会感到一阵无谓的恐惧那样。这个乐章是女高音和合唱团,共八节,二、四、七节之后都插入鸟鸣,构成了他作品中少有的透明、单纯与温暖。
马勒:5首吕克特歌曲
吕克特(Riedrich Rackert,1788—1866),德国诗人,马勒为其5首诗谱曲,
1.《我呼吸菩提树的馥郁芳香》(Ich atmet' einen linden Duft),作于1901年,歌词大意为:“我呼吸着馥郁的芳香,在房间里有一枝菩提,一件礼物,来自亲密的手掌,多么可爱,那菩提的芳香,多么可爱,那馥郁的芳香,那菩提的嫩枝,你轻轻折下来,我轻轻地呼吸,呼吸那菩提的芳香,亲爱的,那馥郁的芳香。”
2.《如果你爱美人》(Liebst du um Schönheit),作于1902年,歌词大意为:“如果爱美人,就请别爱我,去爱太阳,那披着金发的太阳,如果你爱青春,就请别爱我,去爱春光,那年年依旧的春光,如果你爱财富,就请别爱我,去爱美人鱼,它身上有无数珍珠,如果你爱爱人,就请来爱我,永远爱我,就像我永远爱你一样。”
3.《别在歌中看我》(Blicke mir nicht in die Lieder),作于1901年。歌词大意为:“请不要偷听我的歌,我低垂双眼,就像让你看见了我行事荒唐,我根本不相信自己,敢做出像样的歌,你的好奇是你的不忠诚,蜜蜂在筑蜂房,不愿让别人看到,也不愿把自己打量,当那秘密的蜂房,在白天被你发现,你才能第一个品尝蜂蜜。”
4.《我不再在世上存在》(Ich bin der Welt abhanden gekommen),作于。1901年。歌词大意是:“我成了世上陌路人,失去了太多好时光,人们再也听不到我的歌,他们说我已经死亡,可这并不能让我终生牵挂,就让人们说我已经死
亡,我对世人再无话可说.我真是已经死亡.永别了这喧嚣的人世,安息在一个宁静的地方,我独自生活在我的天国中,伴着我的爱情,我的歌唱。”
5.《午夜》(Um Mitternacht),歌词大意为:“在午夜,我醒来,抬头望天空,天上没有一颗星星,向我微笑的星星,在午夜,在午夜我的心走出黑夜的边界,那里没有光的灵魂,能给我们抚慰,在午夜,在午夜,我感觉,我心脏的跳动,每个痛苦的跳动,都像火焰,在午夜,在午夜,我搏斗,为那人的忧伤,我尽了我的力,但不知何去何从,在午夜,在午夜,我把我的力,交在你手中,上帝,你掌握着生与死,上帝呵,你掌握着生与死,在午夜。”
马勒:大地之歌
有个有趣的迷信故事,是有关于作曲家创作交响曲时,如果写了9首以上,就会去见上帝了,譬如说贝多芬完成了9首交响曲,舒伯特、布鲁克纳、德沃夏克也都是完成9首交响曲后去世,而最相信这种说法的是作曲家马勒,马勒一直很害怕写了9首交响曲会犯这个忌晦,所以他的第9首交响曲就不敢称为第9号交响曲,而是叫做《大地之歌》,然后,马勒猜他应该可以免除掉这个厄运,所以完成了他的第十部交响曲,称为第9号交响曲,说也奇怪,再接下来的第10号交响曲只写了一个乐章,马勒就逝世了,这应该算是一个巧合,并不是真的有这样的诅咒,但是,事实上也真的是有很多位作曲家的交响曲只写到了第九号。
《大地之歌》作于1908年。 三年后初演于慕尼黑,当时作者已经去世。作品用女中音 (或男中音)、男高音演唱加上乐队演奏。作者称之为“交响曲”,但未排入其交响曲的编号,这部作品完成于作者的第八交响曲之后,据说是马勒认为按顺序将之排为“第九交响曲”不吉祥,因为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都是在写完自己的第九交响曲后去世的,所以最后定名“大地之歌”,然而这竟也成为马勒的绝笔之作。这部交响曲是作者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作品采用了七首中国唐诗的德文版为歌词写作完成, 这在西洋音乐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作品的副标题为“一个男高音与一个女低音(或男中音)声部与管弦乐的交响曲”。 共分六个乐章:
第一乐章:“愁世酒歌”, 原诗为李白的 《悲歌行》, 在暗淡中藏有无限的憧憬和美感。
第二乐章:“秋日孤人“,据说原诗作者是钱起。此曲虽然具有普通交响曲的慢乐章性格,但是却并非形式音乐,而是一种内容很深的诗。
第三乐章:“青春”, 被认为是李白的原诗。 音乐表现了马勒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借酒消愁,设法逃避尘世的一种厌世思想。
第四乐章:“美女”,原诗是李白的《采莲曲》。中国风味的木管旋律与歌曲互相交缠,乐章末尾则留下了神秘性的大提琴与竖琴的泛音。
第五乐章:“陶醉于春天的人”。原诗为李白的《春日醉起言志》,德译文与原诗很接近,马勒也完全依照原德译文使用,是全部六个乐章中最忠实于原诗的部分。这个乐章以音乐华美而著称。
第六乐章:“告别”,原诗为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与王维的《送别》。这是全部六个乐章中最长大,而且最优美的音乐。也可以说是马勒对现世的告别。 这是一首悲观主义者对现世的厌倦, 对彼岸的憧憬,和赞美大地的最后的颂歌。
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全集 / 《两套爵士组曲》《牛虻组曲》等 / 杨松斯指挥 豆瓣
Mariss Jansons / Sergey Aleksashkin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6年9月12日 出版发行: EMI Classics
指挥大师扬松斯(Mariss Jansons)全新大碟-肖斯塔科维奇第1至第15交响曲全集 Shostakovich: The Complete Symphonies 艺术家: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Symphp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柏林爱乐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伦敦爱乐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杨颂斯 (Mariess Jansons) 纪念伟大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诞生100周年

Disc: 1
01 1. Allegretto-Allegro non troppo
02 2. Allegro
03 3. Lento-
04 4. Allegro molto-Lento-Allegro molto
05 1. Allegretto
06 2. Adagio-Largo-Adagio-Largo
07 3. Allegretto
08 4. Adagio-Allegretto-Adagio-Allegretto

Disc: 2
01 1. Largo-
02 2. Poco meno mosso-Allegro molto-
03 3. Chorus: 'To October'
04 1. Revolutionary Petrograd
05 2. Razliv
06 3. Aurora
07 4. The Dawn of Humanity

Disc: 3
01 1. Allegretto-
02 2. Più mosso-
03 3. Allegro-
04 4. Andante-
05 5. Allegro-
06 6. Andante-
07 7. Moderato. Chorus: 'V pervoye Pervoye maya'
08 De profundis
09 Malagueña
10 La Loreley
11 Le Suicidé
12 Les Attentives I
13 Les Attentives II
14 À la Santé
15 Réponse des Cosaques Zaporogues au Sultan de Constantinople
16 O Delvig, Delvig!
17 Der Tod des Dichters
18 Schlußstück

Disc: 4
01 1. Allegretto poco moderato
02 2. Moderato con moto
03 3. Lento-Allegro
04 No. 8: Romance
05 No 3: Folk feast

Disc: 5
01 1. Moderato
02 2. Allegretto
03 3. Largo
04 4. Allegro non troppo
05 1. Largo
06 2. Allegro
07 3. Presto

Disc: 6
01 1. Allegretto
02 2. Moderato
03 3. Adagio
04 4. Allegro non troppo

Disc: 7
01 1. Adagio-Allegro non troppo-Adagio
02 2. Allegretto
03 3. Allegro non troppo-
04 4. Largo-
05 5. Allegretto
06 Rehearsal Sequence

Disc: 8
01 1. Allegro
02 2. Moderato
03 3. Presto-
04 4. Largo
05 5. Allegretto
06 1. Moderato
07 2. Allegro
08 3. Allegretto
09 4. Andante-
10 Allegro

Disc: 9
01 1. The Palace Square: Adagio-
02 2. The Ninth of January: Allegro-
03 3. In memoriam: Adagio-
04 4. Tocsin: Allegro non troppo
05 1. Waltz
06 2. Polka
07 3. Foxtrot
08 Waltz

Disc: 10
01 1. Babi Yar: Adagio
02 2. Humour: Allegretto
03 3. In the Store: Adagio-
04 4. Fears: Adagio-
05 5. A Career: Allegretto
伯恩斯坦:第二交响曲“焦虑时代”,西蒙·拉特尔爵士指挥 柏林爱乐,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演奏 豆瓣
9.0 (10 个评分) Krystian Zimerman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8年8月24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This recording was made live in concert in Berlin only last month, with the Financial Times declaring: ‘It is impossible to imagine a more consummate account. Zimerman’s pianism was extraordinary’. The Polish pianist was a huge favourite of Bernstein; they performed the work together during the 1980s, and Zimerman promised the composer that he’d perform it on his 100th birthday.
Bruckner: Symphony No. 8 豆瓣
8.9 (7 个评分) Günter Wand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2年10月8日 出版发行: RCA / BMG
Gunter Wand was the Last of What Many Regard to have Been the Greatest Generation of Bruckner Conductors. This Glorious Interpretation of Bruckner's Seventh Symphony was Among Wand's Final Recordings and it features all of the Knowing Characteristics which Sealed his Distinguished Reputation. Tempos Are Often Treacherously Powerful and Broad, and his Ability to Shift Dynamics and Subtly Gradate Orchestral Texture is Peerless. The Berlin Philharmonic Are Remarkably Responsive Throughout Performing with a Clarity and Precision Only an Orchestra with their Many Decades of Experience with Conductors Who've Continued to Champion Bruckner Could. The Sound is Appropriately Big and Full with a Solid Presence that Belies Its Live Recording.
Beethoven: Symphony No. 3 "Eroica"; Egmont Overture 豆瓣 Spotify
8.9 (11 个评分) Karajan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3年10月12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详细内容: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Symphonie Nr.3 Es-dur op.55 >>Eroica1.Allegro con brio [14'10]2.Marcia funebre.Adagio assai [16'07]3.Scherzo.Allegro vivace [6'09]4.Finale.Allegro molto [12'18]5.Egmont op.84 [8'05]广告语: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艾格蒙特序曲》/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环球金装版,“企鹅”评价三星保留一星
Beethoven: Symphonie No. 9; Overture "Egmont" 豆瓣 Spotify
9.6 (10 个评分) Ferenc Fricsay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1年1月2日 出版发行: Dg Imports
早逝的匈牙利优秀指挥家 Ferenc Fricsay 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1958 年录音,2001 年发行 CD。媒体和听众普遍认为这是贝九最优秀的录音之一。电影《发条橙》曾使用此录音。
Beethoven: Symphonies Nos. 5 & 6 "Pastoral" 豆瓣 Spotify
9.8 (8 个评分)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Herbert von Karajan
发布日期 1993年10月12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贝多芬:第五第六交响曲》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即《命运交响曲》,第六交响曲即《田园交响曲》。贝多芬将音乐刚开始那猛烈的三连音解释为"命运之神在敲门",这部交响曲又约定俗成地被称为《命运交响曲》。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可能是作者最为抒情优美的作品了。在音乐中体现出来的博大爱心、对大自然的亲切和感恩、在大自然中无忧无虑的恬静等,都已成为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溶的理想写照。

曲目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 - 1827)
Symphony No.5 in C minor, Op.67
Track 1 1. Allegro con brio 7:18
Track 2 2. Andante con moto 9:14
Track 3 3. Allegro 4:48
Track 4 4. Allegro 8:40

Symphony No.6 in F, Op.68 -"Pastoral"
Track 5 1. Erwachen heiterer Empfindungen bei der Ankunft auf dem Lande: Allegro ma non troppo 9:04
Track 6 2. Szene am Bach: (Andante molto mosso) 10:17
Track 7 3. Lustiges Zusammensein der Landleute (Allegro) 3:07
Track 8 4. Gewitter, Sturm (Allegro) 3:24
Track 9 5. Hirtengesang. Frohe und dankbare Gefühle nach dem Sturm: Allegretto 8:23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Herbert von Karajan
Total Playing Time: 1:04:54
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419 616-2) 豆瓣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7年12月13日
《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蝙蝠序曲;安娜波尔卡;拨弦波尔卡;游览列车波尔卡;蓝色多瑙河;春之声圆舞曲;可爱的安娜;无忧无虑;拉德斯基进行曲等/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春之声”由巴特演唱。“企鹅”评价三星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