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外禅 豆瓣
作者: 李庆西 / 绘者 莫小不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1
《禅外禅》的主要内容是:佛教,教义或佛理,来源于对人生有某种看法,对人生问题有某种解决办法。因此,说禅,说佛教,有如寻长江、黄河的源头,不能不由人生说起。[前言]《禅外说禅》读后记我获识张中行先生,总有四十多年了,最初常在小文物店见面。先生喜玩砚台,也喜收些文人手迹,既不同于争奇斗富,也不同于沉溺搜罗。手里把玩一件东西,总是像可买可不买似的。东西被别人买走了,也不见他后悔,听说远处有件什么,也不见他上赶去看。说句罪过的话,那时我真以为他是个“半行家”而已。逐渐经过许多颠倒众生的“运动”,而张先生总像一个神经迟钝的呆汉。我不禁发生疑问:玩文物那么有兴趣,讲学问那么广博,生活上悃愊无华,行事上那么取予不苟,无疑的是一个正义感很强的人,而他面对着若干只能算是来自宇宙之外的新鲜事物,却漠然像没看见一样,更不用说加以评论了。此后我对他有意识地加以了解,从朋友口中得知,张先生是一个有极深造诣的哲学家。提起哲学家这个名称,我也见过一些不同样的面孔:有的人,句句是西洋哲学名人的话,并且说着说着进出一个外国词,然后说:“这个词在中国话可怎么说呢?”跟着再说一句中国人还不懂的中国话,就算这个道理讲完了。有的人,从外国翻译过的中国古代哲学资料中抄来半本就拉场子说书,边说书、边打倒,营业了几十年,最后心得,文学中郑孝胥的七言律诗好,哲学中程朱理学好。有的人,是财主玩票讲经,仅仅一个开题,便能讲上十天半月,真不让五万字疏解“奥若稽古”,和数张纸不见“驴”字的买驴契券。
禅说 豆瓣
8.8 (8 个评分) 作者: 蔡志忠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 - 5
首先我想告诉你的,禅不即是知识,知识并不离开禅;禅不即是宗教,宗教的功效,可以从禅而获得;禅不是哲学,哲学却无法超越禅的领域;禅不是科学,科学重实际、重经验的精神,亦正是禅的要求。所以请你不要以好奇的心理来探索禅的内容,因为禅不是东方人带来的一桩新事物,自从有了空间和时间以来,禅就普遍地存在于无穷大的空间与无限长的时间之中。
活在时间之外 豆瓣
作者: 法顶禅师 / 柳時和 编 重庆出版社 2011 - 8
☆ “韩国梭罗” 胡因梦最崇敬的禅者,这时代最纯净的心灵
☆ 法顶禅师回首出家50年,唯一亲自选编的散文代表
☆ 创造韩国出版界销售神话,再版48次
☆ “我们应该怎样生活”的终极答案
本书是韩国著名高僧法顶禅师回首出家五十年的生活,亲自选编的散文精选集。韩文版再版48次。
当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住在“丰饶的监狱”里时,法顶禅师独自生活在深山孤寺,与鸟兽同坐,看水流花开,感受四季,思索冥想。不被时间追逐,外在清贫而内心丰腴。
早春时节柔声歌唱的赤翡翠,清晨时分啜饮山泉的小兔子,干涩的风声和湿润的水声……在书中,他对大自然和人心的独到感受描写,清新隽永;人类所受到的束缚与占有成正比,如今工业社会使我们在时间面前愈加冷酷和刻薄……他对社会的批判,睿智尖锐。
这本包含着人生真谛和启发的“生活教科书”,没有堆砌的概念名词,只有令人向往的生活体验和引人共鸣的透彻感悟。它对于“我们应该怎样生活”这一问题做出了终极的回应,引导我们跳出日常的思想桎梏,把视线转向时间之外的无限世界,让我们无论在什么境况下都从容自如。
2012年7月29日 已读
法顶应该称不上了悟真谛 从而超脱的人 对于自然的感受力倒是不赖的。他似乎总纠缠于自我的念想和外界的活动中 并没真正获得心头的安宁。另外 絮絮叨叨的谆谆教导多了 平心静气的淡漠还少点。禅意?或许只够用来应付和挽救一下自己岌岌可危的生活吧。当然 就一个个单篇来说 有时一读倒也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