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
Backstreet Boys 豆瓣
8.2 (28 个评分)
Backstreet Boys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Bmg/Jive
European 13-track version. Jive.
TV Animation SLAM DUNK Original Soundtrack ~Special TV Version~ 豆瓣
9.7 (21 个评分)
TVサントラ
/
BAAD
…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1995年3月20日
出版发行:
ZAIN RECORDS
NBAを模倣した人気バスケアニメの音楽集第2弾。TVサイズの仕様音源集のため,音楽そのものが細切れな印象はぬぐえないが,軽快なサウンドの連続はBGMとして高校生の部屋に似合いそうだ。音に汗臭さがないのはいかにも今風。あっさりしてますねぇ。
我是雷光夏 豆瓣
8.2 (61 个评分)
雷光夏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水晶唱片
雷光夏---隐形气质才女
噪音民谣,诗人雷光夏
雷光夏
雷光夏,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班畢業。
現任台北愛樂電台節目部副理,節目製作、主持。
配樂作品:「作家身影」紀錄片(本片獲88年金鐘獎)
「南國再見南國」/「海上花」主題歌曲
(入圍金曲獎最佳作詞人)
雷光夏是淡江大学,交通大学传研所毕业,九五年出了一张专辑『我是雷光夏』,内容收录了她高中时代以及大学早期的作品,民谣式的曲风,虽不主流,却十分地清新。
『十二月的阳光下
我转头望你的侧脸
你的身影
犹如荡漾在微风中的一首歌。』
如诗一般的歌词,清新而动人的旋律,仿佛回到最纯真的年代。市场上无法归类,却是那几年水晶唱片卖得最好的唱片之一。
第一次接触雷光夏,是在『南国再见南国』的电影原声带中。在迷幻式的电子乐中低沈地口白,仿佛在雾中,漂浮在遥远世界尽头的小镇上空。这首歌的名字叫做『老夏天』。
九九年推出了她的第二张专辑『脸颊贴紧月球』,同时配合网站的推出。这张专辑与上一张专辑相比,更加成熟却也更加艰深;她的『噪音民谣』,无语意直接相关的歌词堆砌出图像。这张专辑给人的感觉非常地冷,就像是将人抽离在音乐之外,在外层空间般没有了感情那样的寒冷。当然这张专辑也不乏温馨小品:
『我却原谅了你 像海洋原谅了鱼
潮水在月光下流动着语言说
我已原谅了你』
这首歌是电影『黑暗之光』的配乐,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或说这首歌)的 MTV,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去看..... 我想,『脸颊贴紧月球』这张专辑,并不是个商业作品,而更趋近于艺术,我想或许这就是雷光夏想要表达的东西吧!
雷光夏的爸爸是个挺有名的文字工作者兼画家『雷骧』。印象中雷光夏应该是个其貌不扬的女生,专辑中看不见她的照片,只有在第一张专辑封面,看到一个丑丑的大约三四岁的女生,也许因而有此猜想吧。有一次去听雷光夏唱歌,原来她并不丑,而且是个很有气质的女生呢!整个晚上沉浸在她的音乐中,非常非常地感动。]
《水晶典藏紀念版之肆》
我是雷光夏
「下一場社會主義的雪吧
或是抹去這河岸的留言
戰爭還沒有爆發
許多人卻早已陣亡」 -- 冬天不相干的故事
這是雷光夏的第一張專輯,結集了她從高中到大學時期的作品,據說全部錄音工作只花了三天就搞定。《我是雷光夏》後來成為水晶唱片「女歌製樂」系列的創業作,這張製作成本相當節省的唱片,出乎眾人意料之外地,成為水晶旗下成績亮眼的暢銷專輯。雷光夏在這張專輯中輕盈的唱腔和儉約的民謠式編曲,迷倒了許多聽眾。時至今日,儘管雷光夏的音樂創作早已走到完全不同的次元,她每次在演唱會上只要唱起這張專輯的歌,全場觀眾總能默契十足地合唱,真的有夠溫馨。
這張清新可喜、令人懷想起七○年代校園歌謠的專輯,至今仍是許多歌迷心中的最愛。當然,假如你喜歡這張作品,她的第二張個人專輯summerplanet.com 絕對不能不聽。那是一場大無畏的聲音實驗,優雅、強悍、細膩,是她憚精竭慮、自我超越的心血結晶。聽完這張「少作」的結集,別忘了找第二張來聽聽。
站上不少朋友與光夏相熟,認識她的人,都見證過她對音樂的熱情與執念。在光環氾濫、形容詞過剩的台灣,雷光夏的音樂,總能讓我們驚喜微笑。我們都在靜靜等待著她的新作,在那之前,還沒補課的同學,趕快把握機會。
下面是首張專輯出版時,光夏自己寫的一些文字︰
【有關雷光夏】
1968年生,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畢。
自出生日起三個月間,晝伏夜起地嚎啕哭鬧。略略成長後,在家後院開闢了一畦小花園,數日之後,貧瘠的土壤中只剩含羞草花迎風搖曳。
高中時代寫作民謠形式的歌曲(如本專輯所收錄),大學後期迄今趨向影片配樂及嘗試不同音樂/聲音類型的努力。
【自序】
質疑「記憶」,也許是很廉價的東西,縱然它總是發出像寶石一樣的色澤。就像一直以為三歲以前住的淡水新化店的海邊教堂頂樓,夕陽西沈時將教堂逆光投射,背景便是閃亮的海,藍色與金黃。後來,我回去過,事實是:教堂離海邊有大段距離,要蜿蜒好幾里路,並無法直接看到海,小小的教堂現已廢棄,停了一輛貨車在裡面,殘忍地。
但我竟總是依靠著這些。
音樂也是廉價的罷!吟唱過往的歌曲,恍然得到了溫柔,一旦意圖重覆些什麼,瞬時間演奏完畢,一切即要逃開。
於是,啟動,在這個最珍貴而虛幻的時刻,老鼠是駿馬,南瓜是馬車,我們穿上一身粉紅色的蓬蓬裙就要去赴宴了。
【後記】
這兒是從高二到大三的部份作品,青春的印記。其實近來已拋棄了這樣的創作型態,投入為影片的配樂,最後一段音樂即為一個小小的預示。謝謝水晶,讓樸質坦率的過往能留下紀念。謝謝非馬先生的詩,參與工作的老朋友、新朋友;爸媽的愛與高分鼓勵;妹妹的閉嘴;高級講師耘之及維他命 ;中岳一仍美麗的吉他。
想念曾與這些歌相互沾染了色彩的、過去的友人們。
噪音民谣,诗人雷光夏
雷光夏
雷光夏,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班畢業。
現任台北愛樂電台節目部副理,節目製作、主持。
配樂作品:「作家身影」紀錄片(本片獲88年金鐘獎)
「南國再見南國」/「海上花」主題歌曲
(入圍金曲獎最佳作詞人)
雷光夏是淡江大学,交通大学传研所毕业,九五年出了一张专辑『我是雷光夏』,内容收录了她高中时代以及大学早期的作品,民谣式的曲风,虽不主流,却十分地清新。
『十二月的阳光下
我转头望你的侧脸
你的身影
犹如荡漾在微风中的一首歌。』
如诗一般的歌词,清新而动人的旋律,仿佛回到最纯真的年代。市场上无法归类,却是那几年水晶唱片卖得最好的唱片之一。
第一次接触雷光夏,是在『南国再见南国』的电影原声带中。在迷幻式的电子乐中低沈地口白,仿佛在雾中,漂浮在遥远世界尽头的小镇上空。这首歌的名字叫做『老夏天』。
九九年推出了她的第二张专辑『脸颊贴紧月球』,同时配合网站的推出。这张专辑与上一张专辑相比,更加成熟却也更加艰深;她的『噪音民谣』,无语意直接相关的歌词堆砌出图像。这张专辑给人的感觉非常地冷,就像是将人抽离在音乐之外,在外层空间般没有了感情那样的寒冷。当然这张专辑也不乏温馨小品:
『我却原谅了你 像海洋原谅了鱼
潮水在月光下流动着语言说
我已原谅了你』
这首歌是电影『黑暗之光』的配乐,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或说这首歌)的 MTV,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去看..... 我想,『脸颊贴紧月球』这张专辑,并不是个商业作品,而更趋近于艺术,我想或许这就是雷光夏想要表达的东西吧!
雷光夏的爸爸是个挺有名的文字工作者兼画家『雷骧』。印象中雷光夏应该是个其貌不扬的女生,专辑中看不见她的照片,只有在第一张专辑封面,看到一个丑丑的大约三四岁的女生,也许因而有此猜想吧。有一次去听雷光夏唱歌,原来她并不丑,而且是个很有气质的女生呢!整个晚上沉浸在她的音乐中,非常非常地感动。]
《水晶典藏紀念版之肆》
我是雷光夏
「下一場社會主義的雪吧
或是抹去這河岸的留言
戰爭還沒有爆發
許多人卻早已陣亡」 -- 冬天不相干的故事
這是雷光夏的第一張專輯,結集了她從高中到大學時期的作品,據說全部錄音工作只花了三天就搞定。《我是雷光夏》後來成為水晶唱片「女歌製樂」系列的創業作,這張製作成本相當節省的唱片,出乎眾人意料之外地,成為水晶旗下成績亮眼的暢銷專輯。雷光夏在這張專輯中輕盈的唱腔和儉約的民謠式編曲,迷倒了許多聽眾。時至今日,儘管雷光夏的音樂創作早已走到完全不同的次元,她每次在演唱會上只要唱起這張專輯的歌,全場觀眾總能默契十足地合唱,真的有夠溫馨。
這張清新可喜、令人懷想起七○年代校園歌謠的專輯,至今仍是許多歌迷心中的最愛。當然,假如你喜歡這張作品,她的第二張個人專輯summerplanet.com 絕對不能不聽。那是一場大無畏的聲音實驗,優雅、強悍、細膩,是她憚精竭慮、自我超越的心血結晶。聽完這張「少作」的結集,別忘了找第二張來聽聽。
站上不少朋友與光夏相熟,認識她的人,都見證過她對音樂的熱情與執念。在光環氾濫、形容詞過剩的台灣,雷光夏的音樂,總能讓我們驚喜微笑。我們都在靜靜等待著她的新作,在那之前,還沒補課的同學,趕快把握機會。
下面是首張專輯出版時,光夏自己寫的一些文字︰
【有關雷光夏】
1968年生,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畢。
自出生日起三個月間,晝伏夜起地嚎啕哭鬧。略略成長後,在家後院開闢了一畦小花園,數日之後,貧瘠的土壤中只剩含羞草花迎風搖曳。
高中時代寫作民謠形式的歌曲(如本專輯所收錄),大學後期迄今趨向影片配樂及嘗試不同音樂/聲音類型的努力。
【自序】
質疑「記憶」,也許是很廉價的東西,縱然它總是發出像寶石一樣的色澤。就像一直以為三歲以前住的淡水新化店的海邊教堂頂樓,夕陽西沈時將教堂逆光投射,背景便是閃亮的海,藍色與金黃。後來,我回去過,事實是:教堂離海邊有大段距離,要蜿蜒好幾里路,並無法直接看到海,小小的教堂現已廢棄,停了一輛貨車在裡面,殘忍地。
但我竟總是依靠著這些。
音樂也是廉價的罷!吟唱過往的歌曲,恍然得到了溫柔,一旦意圖重覆些什麼,瞬時間演奏完畢,一切即要逃開。
於是,啟動,在這個最珍貴而虛幻的時刻,老鼠是駿馬,南瓜是馬車,我們穿上一身粉紅色的蓬蓬裙就要去赴宴了。
【後記】
這兒是從高二到大三的部份作品,青春的印記。其實近來已拋棄了這樣的創作型態,投入為影片的配樂,最後一段音樂即為一個小小的預示。謝謝水晶,讓樸質坦率的過往能留下紀念。謝謝非馬先生的詩,參與工作的老朋友、新朋友;爸媽的愛與高分鼓勵;妹妹的閉嘴;高級講師耘之及維他命 ;中岳一仍美麗的吉他。
想念曾與這些歌相互沾染了色彩的、過去的友人們。
巴赫《六套英国组曲》 / 古尔德演奏 豆瓣
9.6 (30 个评分)
Glenn Gould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5年2月7日
出版发行:
Sony
巴赫的英国组曲是17世纪键盘名作,根据最新考证应该写于巴赫服务魏玛宫廷时期(1708-1717)。各曲都充满协奏曲的华丽精神,具有典型的德国风格,因为巴赫将乐谱献给某英国贵族,所以被称之为《英国组曲》。《英国组曲》共有六号,在规模、表现力以及情感上都比巴赫的同类键盘作品《法国组曲》要庞大。这些组曲有的短小但意境广博,有的具有浪漫的气息,有的清新内敛,有的庄严肃穆。用现代钢琴来演奏这部巴洛克的复调作品更有一番迷人的风韵。明朗、快乐又清澄的第一号;华丽却流露出女性般的柔美与优雅的第二号,而阴暗感伤味较沈的第三号,流露牧歌气氛的华丽组曲的第四号,有威严威、作曲法很用心的第五号,隐藏阴暗热情的第六号。
《英国组曲》的得名“英国”,前面已经提到过了。音乐的基本结构和音乐的性质与《法国组曲》大同小异。只是每首之前多了一个前奏曲,音乐的对比因素和结构的规模,都略有增强和加大。在“小巴赫”里,也可以听到几首《英国组曲》中的段落。如那首非常迷人、可爱的第20首《加伏特舞曲》,原为第三首g小调《英国组曲》中的第5曲:再如同样美丽的第18首,也是《加伏特舞曲》,是第6首d小调《英国组曲》中的第5曲: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是D大调的乐曲。不是说每首组曲都是一样的调性吗?d小调的组曲怎么出来了D大调?对了,这种在小调中置入同名大调(d.D同名)的情形,也是《英国组曲》与《法国组曲》的一个不同。
《英国组曲》的得名“英国”,前面已经提到过了。音乐的基本结构和音乐的性质与《法国组曲》大同小异。只是每首之前多了一个前奏曲,音乐的对比因素和结构的规模,都略有增强和加大。在“小巴赫”里,也可以听到几首《英国组曲》中的段落。如那首非常迷人、可爱的第20首《加伏特舞曲》,原为第三首g小调《英国组曲》中的第5曲:再如同样美丽的第18首,也是《加伏特舞曲》,是第6首d小调《英国组曲》中的第5曲: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是D大调的乐曲。不是说每首组曲都是一样的调性吗?d小调的组曲怎么出来了D大调?对了,这种在小调中置入同名大调(d.D同名)的情形,也是《英国组曲》与《法国组曲》的一个不同。
Love Letter 豆瓣
9.3 (128 个评分)
Remedios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1995年4月21日
出版发行:
King Records
《情书》用镜头和情感精心编织了一段埋葬多年未被揭发和一段生死不逾的情感,虽然通篇没有一个“我爱你”,但却让人深深感到爱情的最真最美。
博子的未婚夫藤井树两年前登山遇难,她抑制不住心中的思念,按男友少年是的地址向心中的天国寄了一封情书:藤井树君,你好吗?我很想念你。博子意外地收到回信,落款竟是藤井树。继续通信,博子发现,这个女藤井树和男藤井树是中学同学,并且整个中学时期男藤井树都深爱着女藤井树。博子按地址赶到,发现一个秘密,女藤井树竟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随着回忆的不断掀开,博子致意要弄明白的是,这么多年来,男藤井树一直深深爱着的,究竟是女藤井树呢?还是貌似女藤井树的自己呢?两个容貌酷似的的美丽女子,一个深爱而不能得到,一个被爱却并不知道,如果不是因为死亡,她们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这没有回应的爱会是如此美丽和忧伤。
整个故事都在日本以雪景出名的小博,漫天的大雪由始至终都飘在观众的心里,男藤井树的少年之恋,博子对未婚夫的深深眷恋,女藤井树渐渐发现以往所不知的爱情真相……直到最后,博子终于放弃了对男藤井树是否爱自己的追问和折磨,来到他遇难的山上,站在及膝的积雪中对黎明是的山顶放声大喊:“藤井树君,你好吗?我很想念你!”寒冬下依然温暖的浓情世界,让人落泪……
博子的未婚夫藤井树两年前登山遇难,她抑制不住心中的思念,按男友少年是的地址向心中的天国寄了一封情书:藤井树君,你好吗?我很想念你。博子意外地收到回信,落款竟是藤井树。继续通信,博子发现,这个女藤井树和男藤井树是中学同学,并且整个中学时期男藤井树都深爱着女藤井树。博子按地址赶到,发现一个秘密,女藤井树竟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随着回忆的不断掀开,博子致意要弄明白的是,这么多年来,男藤井树一直深深爱着的,究竟是女藤井树呢?还是貌似女藤井树的自己呢?两个容貌酷似的的美丽女子,一个深爱而不能得到,一个被爱却并不知道,如果不是因为死亡,她们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这没有回应的爱会是如此美丽和忧伤。
整个故事都在日本以雪景出名的小博,漫天的大雪由始至终都飘在观众的心里,男藤井树的少年之恋,博子对未婚夫的深深眷恋,女藤井树渐渐发现以往所不知的爱情真相……直到最后,博子终于放弃了对男藤井树是否爱自己的追问和折磨,来到他遇难的山上,站在及膝的积雪中对黎明是的山顶放声大喊:“藤井树君,你好吗?我很想念你!”寒冬下依然温暖的浓情世界,让人落泪……
这个杀手不太冷 电影原声 豆瓣
8.3 (43 个评分)
Eric Serra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燃情岁月 豆瓣
9.6 (41 个评分)
James Horner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0日
出版发行:
Sony
"This soundtrack CD is another of my favorite examples of how you need not necessarily have to see or remember the movie to enjoy the music. It's also the type of soundtrack which, after you have seen the movie, cries out, "Listen to me! Listen to me!" whenever your favorite scenes in the movie cross your mind.
"Legends of the Fall" is the first part of what I call "The Horner 90's Trilogy". That is, three film soundtracks, all composed by James Horner, all sounding vividly the same in many places, all released approximately within one year of each other. The other two parts of the Trilogy would be "Braveheart" and "Titanic."
The music of "Legends" contains equal amounts of dark and light tone colors. A soft, romantic melody (written and performed by Samuel for Susannah) and an equally beautiful main theme are used to underscore the sense of family warmth and importance felt by the Ludlows before the war. Jay Ungar, famous for "Ashokan Farewell", the theme from "The Civil War" by Ken Burns, makes a notable appearance on these tracks.
With World War I and everything following it, the music become distinctly darker, particularly the cues illustrating Tristan's behaviors and perilous adventures. Take note, listeners: Horner will do an excellent job of making you feel what Tristan (Brad Pitt) feels. In my honest opinion, this album is worth buying for Track 11, "Revenge" by itself.
"Revenge" is a pivotal point in the film. Tristan is being released from prison for illegal transportation of wine during Prohibition and aggravated assault. During their questioning of him the arresting officers fired some warning bullets into the air---fatally striking Tristan's wife Isabella. While the music is playing, everything happens at once: two government agents are shot, Tristan stalks and kills one of the officers who shot his wife, Susannah (Julia Ormond) struggles with the fact that even though she is married to Alfred (Aidan Quinn)she still loves Tristan, cuts off her hair----and shoots herself finding the pain of a broken heart unbearable. Observant listeners will take note of the sound of this track to a simillar one on the "Braveheart" soundtrack, also called Revenge.
Bottom line: this is a must for any James Horner fan, or soundtrack genre fan in general. It's simply one of Horner's best."
"Legends of the Fall" is the first part of what I call "The Horner 90's Trilogy". That is, three film soundtracks, all composed by James Horner, all sounding vividly the same in many places, all released approximately within one year of each other. The other two parts of the Trilogy would be "Braveheart" and "Titanic."
The music of "Legends" contains equal amounts of dark and light tone colors. A soft, romantic melody (written and performed by Samuel for Susannah) and an equally beautiful main theme are used to underscore the sense of family warmth and importance felt by the Ludlows before the war. Jay Ungar, famous for "Ashokan Farewell", the theme from "The Civil War" by Ken Burns, makes a notable appearance on these tracks.
With World War I and everything following it, the music become distinctly darker, particularly the cues illustrating Tristan's behaviors and perilous adventures. Take note, listeners: Horner will do an excellent job of making you feel what Tristan (Brad Pitt) feels. In my honest opinion, this album is worth buying for Track 11, "Revenge" by itself.
"Revenge" is a pivotal point in the film. Tristan is being released from prison for illegal transportation of wine during Prohibition and aggravated assault. During their questioning of him the arresting officers fired some warning bullets into the air---fatally striking Tristan's wife Isabella. While the music is playing, everything happens at once: two government agents are shot, Tristan stalks and kills one of the officers who shot his wife, Susannah (Julia Ormond) struggles with the fact that even though she is married to Alfred (Aidan Quinn)she still loves Tristan, cuts off her hair----and shoots herself finding the pain of a broken heart unbearable. Observant listeners will take note of the sound of this track to a simillar one on the "Braveheart" soundtrack, also called Revenge.
Bottom line: this is a must for any James Horner fan, or soundtrack genre fan in general. It's simply one of Horner's best."
勇敢的心 电影原声 豆瓣
9.4 (37 个评分)
James Horner: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1995年5月23日
出版发行:
Decca
说起《Brave Heart》的原声音乐,就不得不说说曲作者James Horner这位大名鼎鼎的好莱坞电影配乐家。国人熟悉Horner可能是从《Titanic》开始,那一首《My heart will go on》和一支悠扬的苏格兰风笛不知迷倒过多少人。其实在这之前,Horner就为多部优秀电影写了出色的配乐,其中有《Apollo 13》、《Glory》、《Legends of the Fall》、《The Mask of Zorro》。值得一提的是,当年《Brave Heart》和《Apollo 13》同时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的提名,虽然显示了Horner非凡的实力,但是造成了评委会选票的分流,留下了遗憾。
影片《Brave Heart》描述了苏格兰的民族英雄Wallace反抗英格兰的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全篇气势恢宏,情感真挚缠绵,跌宕起伏。作为这样一部影片的配乐师,Horner正确的选择了苏格兰的民族乐器——风笛加世界顶级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的配器组合。
影片开头,Main Title中悠扬的风笛声将观众带入了苏格兰高高的山岭之上,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中,生活着朴实的苏格兰人民。然而忧郁的小提琴在没有低音衬托的空灵中,奏出了他们受到统治者压迫的不幸。四支圆号不祥的和声,暗示了统治力量的邪恶与黑暗。经过弦乐的过渡,独奏圆号忽然吹出带有升腾力量的旋律,这似乎是一种期盼,期盼英雄的诞生,来拯救他的民族;然而大提琴冷冷的对答,为这位英雄铺设了艰难的道路。整首Main Title无疑是影片的序曲,Wallace一生的奋斗历程其实已经预告在了这首短小的曲子中了。即使把此曲作为纯音乐来欣赏,它的艺术价值也会闪现光芒。
Wallace的父亲因为抗击英国的统治而牺牲了。在父亲的葬礼上,村里的小女孩Murron摘了一朵紫蓟花送给了小Wallace。这时风笛第一次响起了象征Wallace和Murron爱情的主题,它是那样的优美而哀怨。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不会阻挡住人们对爱情的渴望。这个旋律冥冥中蕴涵着对自由的向往。
在Wallace Courts Murron的开头,是一个乡间的婚礼舞会场面,这是整部影片中最欢快的音乐了。在风笛吹奏的洋溢着民族风情的舞曲中,人们暂时忘却了苦难,尽情的欢乐。我记得托尔斯泰说过,无论生活的环境多么艰苦,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欢乐与自由的追求。从这首曲子中,我们可以听出来,之所以Wallace率领的民族起义会在百姓中造成如此壮大的声势,对英统治造成空前的打击,其原动力是来自于苏格兰这个民族的伟大。就在这样一个舞会上,长大成人的Wallace,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村庄,见到了儿时的好友和已经长成为一个婷婷玉立端庄少女的Murron。这时,两人的爱情主题又重现了,只是这一次它不再那么缓慢且伤感,却显出些许愉悦的色彩。Wallace取出幼时Murron送的紫蓟花,虽然花朵已经干瘪,但是色彩依旧明亮。爱情的种子在两人的心生根发芽生,此时终于长出了美丽的花朵。这时的画面:幽静的夜晚,山岗上一对恋人促膝而坐,配上如此优美的风笛,真是让人为之感动不已。
随后的Secret Wedding,弦乐与长笛的合奏同风笛交相呼应,似乎代表了两位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爱情。在这六分多种的时间里,画面中没有任何语言,只有音乐在流淌。整个苏格兰连绵的群山似乎都沉浸在这缠绵的爱情中了。
然而好景不长,Murron受到统治者的迫害而被杀死了。Attack on Murron中,固定节奏的定音鼓制造出了危急的气氛。Murron被绑在木杆上,眼里流露出无助的泪水,哀怨的女声似乎是她的挽歌。而这一切终被邪恶的独奏圆号所吞没——明晃晃的匕首指向Murron的喉颈——不和谐的交响终于将乐曲送至定音鼓那夺人心魄的致命一击!紧接着的Revenge把Wallace复仇场面刻画的栩栩如生。定音鼓在晃动音型的衬底下充满了悬念与紧张,空气似乎凝结住了。当Wallace从背后抽出木棍的同时,音乐急剧加速,风笛越来越显出不安与凄凉。这一段音乐充分展现出了情节的张力。在Murron's Burial中,风笛又一次重现了爱情主题,而这次它却是如此的悲凉,让人不禁要落下眼泪……
接下来,Making Plans第一次展现出英雄的风采。风笛,一下变成了号角,召集人们起来反抗。苏格兰的人民觉醒了,在Sons of Scotland中,铜管占据了主角,表现出了人民的英勇气概。随着定音鼓坚定有力的鼓点,起义军在风笛的领导下,同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战斗。这一段战争音乐是全篇中最有特色的一段:描写苏格兰人的只有一支风笛,看来似乎势单力薄,但是它却顽强的抗争着;乐曲间,弦乐队时不时闯入进来一条极不和谐的旋律,表现出英军肆虐的反扑。随着节奏的不断加快,几条主线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这一段音乐,重现了六百多年前发生在苏格兰中部城镇Stirling的著名的战役,可谓精彩至极。
英王为了争取集结部队的时间,假派王妃去和义军和谈。岂料王妃却被Wallace的勇敢、正气和魅力所吸引,深爱上了这个“叛贼”的头目。在For the love of a Princess中,作曲家表现了她矛盾的内心和深沉的爱。在义军获得了Falkirk的胜利之后,眼看形势极为有利,Wallace却受到了贵族的出卖。在Betrayal and Desolation中,大提琴表现出Wallace的悲愤。随之呼应的独奏圆号奏出无奈的叹息;弦乐零星几点,展现出一派悲凉的景象。最后,风笛又缓缓的登场,伴随着如同天籁传来的人声给失败的义军于无尽的抚慰。
Mornar's Dream是一首短小的曲子,节奏局促。在这里,作曲家第一次使用了嘹亮的小号,使曲子带有无限动力。曲中透出Wallace不畏失败,越挫越奋的坚强毅力。而他已经成为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在The Legends Spreads中,风笛居然以更快的速度,更激进高昂的旋律,旋风般的把英雄的事迹继续传遍苏格兰大地。 在Wallace再次受到出卖之后,终于被英王捉住。王妃向冷酷的英王祈求绕过他的性命。这一段音乐表现出她对Wallace的爱、对英王的仇恨、对自己的无助……其中笛子颤抖幽怨的旋律似乎是王妃的哭泣。
终曲Freedom,影片中结构最完整的一首乐曲。首先由独奏圆号反复吹奏相同的三音级进的旋律,整个乐队以不断丰富的配器与推波助澜的和声来衬托这个表现苏格兰宽广、雄伟的景色的主题;随后风笛以高亢的基调拉出了英雄的主题。这个主题其实就是爱情主题的再现,然而在这里,它挥去了所有的阴霾,显得无比辉煌,在这里,它已经成为了自由的赞歌。我们一定记得,影片中Wallace躺在绞刑台上,用尽全身力气发出的最后的呐喊:“Freedom!”不禁要为这一颗勇敢的心而敬佩。然后乐曲回到A段,在英雄主题再现的时候,两个主题交织在了一起,形成了全片配乐中最振奋人心的高潮。这一段表露出Horner高超的作曲技巧。随后合唱加入进来旋律变的舒缓优美,这是最高贵的爱情的赞颂。这首长达七分半钟的终曲,含概了全篇的剧情,给了片子一个有力的结尾。
最后要提一下为配乐担任演奏的伦敦交响乐团和维斯明斯特教堂合唱团。熟悉古典音乐的朋友们一定不会陌生,这两个乐团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交响和合唱团。他们所发出的音响不是一般的合声器能够相比的。所以建议大家有机会的话定要去电影院观看这部影片,你一定会被影片配乐中史诗般的恢宏所震撼!
影片《Brave Heart》描述了苏格兰的民族英雄Wallace反抗英格兰的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全篇气势恢宏,情感真挚缠绵,跌宕起伏。作为这样一部影片的配乐师,Horner正确的选择了苏格兰的民族乐器——风笛加世界顶级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的配器组合。
影片开头,Main Title中悠扬的风笛声将观众带入了苏格兰高高的山岭之上,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中,生活着朴实的苏格兰人民。然而忧郁的小提琴在没有低音衬托的空灵中,奏出了他们受到统治者压迫的不幸。四支圆号不祥的和声,暗示了统治力量的邪恶与黑暗。经过弦乐的过渡,独奏圆号忽然吹出带有升腾力量的旋律,这似乎是一种期盼,期盼英雄的诞生,来拯救他的民族;然而大提琴冷冷的对答,为这位英雄铺设了艰难的道路。整首Main Title无疑是影片的序曲,Wallace一生的奋斗历程其实已经预告在了这首短小的曲子中了。即使把此曲作为纯音乐来欣赏,它的艺术价值也会闪现光芒。
Wallace的父亲因为抗击英国的统治而牺牲了。在父亲的葬礼上,村里的小女孩Murron摘了一朵紫蓟花送给了小Wallace。这时风笛第一次响起了象征Wallace和Murron爱情的主题,它是那样的优美而哀怨。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不会阻挡住人们对爱情的渴望。这个旋律冥冥中蕴涵着对自由的向往。
在Wallace Courts Murron的开头,是一个乡间的婚礼舞会场面,这是整部影片中最欢快的音乐了。在风笛吹奏的洋溢着民族风情的舞曲中,人们暂时忘却了苦难,尽情的欢乐。我记得托尔斯泰说过,无论生活的环境多么艰苦,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欢乐与自由的追求。从这首曲子中,我们可以听出来,之所以Wallace率领的民族起义会在百姓中造成如此壮大的声势,对英统治造成空前的打击,其原动力是来自于苏格兰这个民族的伟大。就在这样一个舞会上,长大成人的Wallace,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村庄,见到了儿时的好友和已经长成为一个婷婷玉立端庄少女的Murron。这时,两人的爱情主题又重现了,只是这一次它不再那么缓慢且伤感,却显出些许愉悦的色彩。Wallace取出幼时Murron送的紫蓟花,虽然花朵已经干瘪,但是色彩依旧明亮。爱情的种子在两人的心生根发芽生,此时终于长出了美丽的花朵。这时的画面:幽静的夜晚,山岗上一对恋人促膝而坐,配上如此优美的风笛,真是让人为之感动不已。
随后的Secret Wedding,弦乐与长笛的合奏同风笛交相呼应,似乎代表了两位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爱情。在这六分多种的时间里,画面中没有任何语言,只有音乐在流淌。整个苏格兰连绵的群山似乎都沉浸在这缠绵的爱情中了。
然而好景不长,Murron受到统治者的迫害而被杀死了。Attack on Murron中,固定节奏的定音鼓制造出了危急的气氛。Murron被绑在木杆上,眼里流露出无助的泪水,哀怨的女声似乎是她的挽歌。而这一切终被邪恶的独奏圆号所吞没——明晃晃的匕首指向Murron的喉颈——不和谐的交响终于将乐曲送至定音鼓那夺人心魄的致命一击!紧接着的Revenge把Wallace复仇场面刻画的栩栩如生。定音鼓在晃动音型的衬底下充满了悬念与紧张,空气似乎凝结住了。当Wallace从背后抽出木棍的同时,音乐急剧加速,风笛越来越显出不安与凄凉。这一段音乐充分展现出了情节的张力。在Murron's Burial中,风笛又一次重现了爱情主题,而这次它却是如此的悲凉,让人不禁要落下眼泪……
接下来,Making Plans第一次展现出英雄的风采。风笛,一下变成了号角,召集人们起来反抗。苏格兰的人民觉醒了,在Sons of Scotland中,铜管占据了主角,表现出了人民的英勇气概。随着定音鼓坚定有力的鼓点,起义军在风笛的领导下,同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战斗。这一段战争音乐是全篇中最有特色的一段:描写苏格兰人的只有一支风笛,看来似乎势单力薄,但是它却顽强的抗争着;乐曲间,弦乐队时不时闯入进来一条极不和谐的旋律,表现出英军肆虐的反扑。随着节奏的不断加快,几条主线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这一段音乐,重现了六百多年前发生在苏格兰中部城镇Stirling的著名的战役,可谓精彩至极。
英王为了争取集结部队的时间,假派王妃去和义军和谈。岂料王妃却被Wallace的勇敢、正气和魅力所吸引,深爱上了这个“叛贼”的头目。在For the love of a Princess中,作曲家表现了她矛盾的内心和深沉的爱。在义军获得了Falkirk的胜利之后,眼看形势极为有利,Wallace却受到了贵族的出卖。在Betrayal and Desolation中,大提琴表现出Wallace的悲愤。随之呼应的独奏圆号奏出无奈的叹息;弦乐零星几点,展现出一派悲凉的景象。最后,风笛又缓缓的登场,伴随着如同天籁传来的人声给失败的义军于无尽的抚慰。
Mornar's Dream是一首短小的曲子,节奏局促。在这里,作曲家第一次使用了嘹亮的小号,使曲子带有无限动力。曲中透出Wallace不畏失败,越挫越奋的坚强毅力。而他已经成为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在The Legends Spreads中,风笛居然以更快的速度,更激进高昂的旋律,旋风般的把英雄的事迹继续传遍苏格兰大地。 在Wallace再次受到出卖之后,终于被英王捉住。王妃向冷酷的英王祈求绕过他的性命。这一段音乐表现出她对Wallace的爱、对英王的仇恨、对自己的无助……其中笛子颤抖幽怨的旋律似乎是王妃的哭泣。
终曲Freedom,影片中结构最完整的一首乐曲。首先由独奏圆号反复吹奏相同的三音级进的旋律,整个乐队以不断丰富的配器与推波助澜的和声来衬托这个表现苏格兰宽广、雄伟的景色的主题;随后风笛以高亢的基调拉出了英雄的主题。这个主题其实就是爱情主题的再现,然而在这里,它挥去了所有的阴霾,显得无比辉煌,在这里,它已经成为了自由的赞歌。我们一定记得,影片中Wallace躺在绞刑台上,用尽全身力气发出的最后的呐喊:“Freedom!”不禁要为这一颗勇敢的心而敬佩。然后乐曲回到A段,在英雄主题再现的时候,两个主题交织在了一起,形成了全片配乐中最振奋人心的高潮。这一段表露出Horner高超的作曲技巧。随后合唱加入进来旋律变的舒缓优美,这是最高贵的爱情的赞颂。这首长达七分半钟的终曲,含概了全篇的剧情,给了片子一个有力的结尾。
最后要提一下为配乐担任演奏的伦敦交响乐团和维斯明斯特教堂合唱团。熟悉古典音乐的朋友们一定不会陌生,这两个乐团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交响和合唱团。他们所发出的音响不是一般的合声器能够相比的。所以建议大家有机会的话定要去电影院观看这部影片,你一定会被影片配乐中史诗般的恢宏所震撼!
恋恋风尘 豆瓣 豆瓣
9.2 (96 个评分)
老狼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上海声像出版社
我们有没有可能回到从前
你给了我很多快乐,
我想为你做些事,
在夜深的时候和你在一起,
分享一杯清水和一种声音。
——于是风行
一个和超常儿童一起玩儿的游戏
风行是我们的名字
名字是一个符号
符号是一只会唱歌的眼睛
眼睛里有你的影子
影子在有光线的地方跳舞
跳舞的时候感到自由
自由是孩子的梦想
梦想象风一样行走
于是文案——
按照常规,我应该为这张唱片的出版写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比如“你所听到的是老狼的第一张个人专辑,里面有几首很好听的歌。老狼是一个挺可爱又很浪漫的人,有 一间乱糟糟的屋子……”也许是该这样写吧?
可是我一直没能使自己有一份规矩整齐的心情。
老狼的新书架上摆着一只难看的电子钟,上面是呆头呆脑的数字:4:40。窗外漆黑,隐约可以闻到豆浆油饼的味道。
小茂和老狼在我身旁身后不停地走动、说话、喝水、听音乐。桌子上堆满水杯、磁带、饼干和纸,没有写字的地方。在今天之前,大多数关于《恋恋风尘》和风行音乐工作室的文字都是这样记录下来的,我不知道明天的事。
于是录音——
去年夏天,我就和小茂一起,兴致勃勃地钻进位于北京东郊一所普通中学内的录音棚,开始我第一张专辑的录音。我的工作是制作助理:订饭、接乐手、换母带,还有唱歌。可是我一直没有机会让人听到那些歌曲。一年后的今天,关于这张唱片,已经有了很多的变化:曲目、配器、乐手、录音师等等等等。没有离开的是我的歌声和你的耳朵。(制作助理:老狼)
《恋恋风尘》和这张唱片里面其它的歌,都是在今年初春录音完成的。那个时候天气还冷,我们都穿着棉衣。在录音的间隙,冲咖啡、喝热水、打情人电话、吃小茂热情推荐的新鲜奶油曲奇、去一间充斥着巨大噪音的空调机房休息、吸烟、聊我们各自喜爱的音乐、电影和人。每天如此,从下午到深夜。窗外耀眼的霓虹灯闪烁不停。
后来,录音带上的记录渐渐多了,从一把孤单的吉它到贝司、鼓、弦乐、钢琴,还有好多,直到加进了老狼的歌声。当耳朵里的音乐越来越完整,分不清是音乐还是春天,使我们感到越来越温暖。
你给了我很多快乐,
我想为你做些事,
在夜深的时候和你在一起,
分享一杯清水和一种声音。
——于是风行
一个和超常儿童一起玩儿的游戏
风行是我们的名字
名字是一个符号
符号是一只会唱歌的眼睛
眼睛里有你的影子
影子在有光线的地方跳舞
跳舞的时候感到自由
自由是孩子的梦想
梦想象风一样行走
于是文案——
按照常规,我应该为这张唱片的出版写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比如“你所听到的是老狼的第一张个人专辑,里面有几首很好听的歌。老狼是一个挺可爱又很浪漫的人,有 一间乱糟糟的屋子……”也许是该这样写吧?
可是我一直没能使自己有一份规矩整齐的心情。
老狼的新书架上摆着一只难看的电子钟,上面是呆头呆脑的数字:4:40。窗外漆黑,隐约可以闻到豆浆油饼的味道。
小茂和老狼在我身旁身后不停地走动、说话、喝水、听音乐。桌子上堆满水杯、磁带、饼干和纸,没有写字的地方。在今天之前,大多数关于《恋恋风尘》和风行音乐工作室的文字都是这样记录下来的,我不知道明天的事。
于是录音——
去年夏天,我就和小茂一起,兴致勃勃地钻进位于北京东郊一所普通中学内的录音棚,开始我第一张专辑的录音。我的工作是制作助理:订饭、接乐手、换母带,还有唱歌。可是我一直没有机会让人听到那些歌曲。一年后的今天,关于这张唱片,已经有了很多的变化:曲目、配器、乐手、录音师等等等等。没有离开的是我的歌声和你的耳朵。(制作助理:老狼)
《恋恋风尘》和这张唱片里面其它的歌,都是在今年初春录音完成的。那个时候天气还冷,我们都穿着棉衣。在录音的间隙,冲咖啡、喝热水、打情人电话、吃小茂热情推荐的新鲜奶油曲奇、去一间充斥着巨大噪音的空调机房休息、吸烟、聊我们各自喜爱的音乐、电影和人。每天如此,从下午到深夜。窗外耀眼的霓虹灯闪烁不停。
后来,录音带上的记录渐渐多了,从一把孤单的吉它到贝司、鼓、弦乐、钢琴,还有好多,直到加进了老狼的歌声。当耳朵里的音乐越来越完整,分不清是音乐还是春天,使我们感到越来越温暖。
Apollo 13: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豆瓣
James Horner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1995年6月27日
出版发行:
Mca
12 Monkeys 豆瓣
V.A.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1995年12月19日
出版发行:
MCA
Di-Dar 豆瓣
8.9 (138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藝寶
她于1995年推出粤语新专辑《Di-Dar》,在音乐、造型和音乐录像带中都体现出一种颓废灰暗的氛围。大碟共10首歌曲,曲目名字全部是两个汉字或音节(如《Di-Dar》),除国语歌《流星》外的9首粤语歌都是香港知名词作人林夕负责。王菲自己谱曲《Di-Dar》和《假期》两首作品:在《Di-Dar》中又一次运用了卷舌拖音的技巧,后者的旋律则十分诡异。由C.Y.Kong作曲的《无题》和《迷路》有浓厚的中东风味。抒情类的歌曲有《享受》、《一半》等,但都是慢热型的曲目。《暧昧》是翻唱台湾女音乐人黄莺莺的《情雪》,也是此碟中知名度最高的获奖歌曲。王菲的另类风格,已经从《讨好自己》中的逃避态度转化为颓废兼诡异,渗透著很浓的异域风情。音乐录像带中,她在凌乱的房间中无所事事、镜头不停摇摆晃动,呈现出无助、压抑和躁闷的心态。但在专辑的封面和内页中,她的发型与服装则用蝴蝶背景衬托,十分华丽。这张唱片也是王菲到目前为止最后一张粤语大碟。[
The Bends 豆瓣
9.3 (337 个评分)
Radiohead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Radiohead的处女作《Pablo Honey》虽然十分出色,但现在看来它更像是乐队在为这一张更加舒展的经典《The Bends》所做的准备,热身。同《Pablo Honey》一样,这张唱片的整体音乐构架仍然是建立在不断回旋缭绕的吉他声音之上,三把吉他共同奏出的断断续续的旋律不仅仅是唱片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同时也成为了Radiohead的音乐标志。这种用最传统的乐器所奏出来的不同声响在听觉上创造了一种有力的回馈,它将听者的欲望和痛苦共同挖掘了出来。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说《The Bends》又是一张深受前人影响的摇滚专辑,偶尔从唱片中你会发现U2,Pink Floyd,R.E.M甚至是The Pixies的影子,但是Radiohead将前人的音乐手法用不同的音乐气质进行了一个极为另类的演绎--专辑中的音乐极具空间感,却并不像Pink Floyd蒙胧缥缈,这就让歌曲听起来更加具有生命力,更富有执着的感情。Thom Yorke那些充满了反复的自问,纠缠,扭曲和欲望的歌词赋予了唱片另外一种忧郁的气质,在音乐之外,一股精神暗流通过他时而温柔时而神经质的演唱传达给了听众。Thom的嗓音应该是让人温暖的,但当感情爆发的时候,你依然能见到它高亢的一面,在汹涌的音乐下这病人般的声音实在令人无法自拔。等到这张唱片出现的时候,摇滚乐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路程,而《The Bends》却还是轻易的成为了经典,这正是因为Radiohead在努力创造独特的音乐情绪的同时也保留了摇滚乐的爆发力和极佳的旋律性,这使得这张唱片不仅仅得到了评论家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直白的说,《The Bends》是一张让你第一次聆听就能被深深吸引,而在接下来的每一次听觉过程中又都能发现新的音乐细节和聆听乐趣的摇滚专辑。
ナイト・オブ・ミッドナイト マスカレード 豆瓣
石田彰
发布日期 1995年3月24日
出版发行:
ビクター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