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大勇和小花的欧洲日记Ⅱ 豆瓣
作者: 大勇 2007 - 10
带着对茜茜公主故乡的美好想象,踏上16日德、奥自助行程,不必匆匆忙忙地赶路,借助从不晚点的德国交通系统和准备充分的线路攻略,度过又一个悠闲的欧洲假日:在莱茵河岸的古体堡中徜徉,迷失于中世纪的罗滕堡小镇,看白天鹅跳舞,感叹一代童话国王的悲伤;漫步海德堡的雨中,做一天慕尼黑人,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见识光鲜殿堂的另一面,从湖畔小镇到世外桃园,尽情享受纯粹的奥地利乡间生活,更意外遭遇人生中第一次滑雪经历……“钱花完了,留下的只有感受和记忆,可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财富,一切都是值得的。”700多张照片见证了这个浪漫的行程,幸福,就在相机前的那两张笑脸上。
石破天惊逗秋雨 豆瓣
作者: 金文明 书海出版社 2003 - 7
《石破天惊逗秋雨:余秋雨散文文史差错百例考辨》的主要内容包括:唐代的吕洞宾,成了道家的始祖;明初的沈万三,住进了后人筑造的沈厅;未曾结婚的林和靖,有了妻子和孩子;感佩清帝的金圣叹,成了大明的忠臣…… 上述文史知识差错均出自著名散文大家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中。类似这样的文史差错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中竟有一百多处。《咬文嚼字》资深编委金文明先生,深感“石破天惊”,于是就有了这部书。
神秘的文明 豆瓣
作者: 关银凤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 - 1
《神秘的文明》介绍了绚丽多彩的古代文明、长江黄河的涟漪、地中海上的浪花、东方文明的顶峰、中世纪漫漫长夜、航海和地理大发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近代科学的先声等。 希腊的神庙剧场、文学、艺术、哲学、手工业、商业遍布各地,古希腊文明已经冲破了城邦的墙垣走向了广阔的世界。而亚历山大里亚作为希腊文明的中心,犹如耸立在地中海岸著名的亚历大里亚的灯塔一样,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
绿色瘟疫·沼泽怪兽·杀人巨蚊 豆瓣
作者: 杨鹏工作室 晨光出版社 2005 - 1
《绿色瘟疫》内容简介:
一颗流星降落在大西南的一个小镇里,许多人死去,他们的血液都成了绿色,他们的尸体也成了绿色,绿色温疫正不可阻挡地四处蔓延……
《沼泽怪兽》内容简介:
暑假,杨歌、白雪、张小开到摩西小镇去度假,传说小镇西边的沼泽地常有怪兽出没,无人敢去。三人决定去探险,遇到具有人的思维神奇仙鹤,张小开和白雪被魔草绑架,变成了野兽……
《杀人巨蚊》内容简介:
张小开在QQ上收到来自太平洋巨蚊岛的求救信号,三人踏上了巨蚊岛,发现岛上到处是被吸干了血的恐怖死尸……夜晚,成千上万的长喙巨蚊扑面而来,三人同岛上幸存少女吉娜一起,与巨蚊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搏斗……
全脑超能阅读力(套装共9册) 豆瓣
作者: 王华斌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 9
《全脑超能阅读力(黄金珍藏版)(套装共9册)》包括:《全脑超能阅读力(1)》、《全脑超能阅读力(2)》、《全脑超能阅读力(3)》、《全脑超能阅读力(4)》、《全脑超能阅读力(5)》、《全脑超能阅读力(6)》、《全脑超能阅读力(7)》、《全脑超能阅读力(8)》和《全脑超能阅读力(9)》。
《全脑超能阅读力(黄金珍藏版)(套装共9册)》内容简介:学习方法事实上决定了你的成绩,方法就是你征服未知的工具。伐木工人用斧头一上午只能砍一棵大树,但用电锯10分钟就完事了。如果你没有好的方法,即使你每天刻苦学习,你也不会取得好成绩。因此,你会经常看到那些整天抱着书本、戴着厚厚眼镜的人,一上考场常常被打得一败涂地。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对。
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你就会发现学习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而且非常有趣。你害怕上学,主要是你害怕学习,说得更确切一些,那就是你不会学习,没有掌握好学习方法。
成功的学习,决不单纯是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上的突破,因为,知识积累只是量变,而方法突破可以带来质的飞跃。著名教育专家王华斌教授就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
西方文学史话 豆瓣
作者: 张良村等著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0 - 3
《世界艺术史话》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业著作,也不是给专业人员读的。我们想以文学化的风格叙述艺术的历史,尽量保存艺术创造感性经验的丰富与鲜活,同时也希望介绍给大家一些关于不同艺术的发展线索、最基本的形式技巧知识。
禅外禅 豆瓣
作者: 李庆西 / 绘者 莫小不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1
《禅外禅》的主要内容是:佛教,教义或佛理,来源于对人生有某种看法,对人生问题有某种解决办法。因此,说禅,说佛教,有如寻长江、黄河的源头,不能不由人生说起。[前言]《禅外说禅》读后记我获识张中行先生,总有四十多年了,最初常在小文物店见面。先生喜玩砚台,也喜收些文人手迹,既不同于争奇斗富,也不同于沉溺搜罗。手里把玩一件东西,总是像可买可不买似的。东西被别人买走了,也不见他后悔,听说远处有件什么,也不见他上赶去看。说句罪过的话,那时我真以为他是个“半行家”而已。逐渐经过许多颠倒众生的“运动”,而张先生总像一个神经迟钝的呆汉。我不禁发生疑问:玩文物那么有兴趣,讲学问那么广博,生活上悃愊无华,行事上那么取予不苟,无疑的是一个正义感很强的人,而他面对着若干只能算是来自宇宙之外的新鲜事物,却漠然像没看见一样,更不用说加以评论了。此后我对他有意识地加以了解,从朋友口中得知,张先生是一个有极深造诣的哲学家。提起哲学家这个名称,我也见过一些不同样的面孔:有的人,句句是西洋哲学名人的话,并且说着说着进出一个外国词,然后说:“这个词在中国话可怎么说呢?”跟着再说一句中国人还不懂的中国话,就算这个道理讲完了。有的人,从外国翻译过的中国古代哲学资料中抄来半本就拉场子说书,边说书、边打倒,营业了几十年,最后心得,文学中郑孝胥的七言律诗好,哲学中程朱理学好。有的人,是财主玩票讲经,仅仅一个开题,便能讲上十天半月,真不让五万字疏解“奥若稽古”,和数张纸不见“驴”字的买驴契券。
胡谈乱侃 豆瓣
作者: 王歆 花城出版社 2004 - 5
很牛B的蚂蚁、俺就是传说中的处男、大学恋爱的好处、把灯泡一亮到底、美女论斤买、男人们的经典蠢话、寝室日记摘要等搞笑宝典。
三国痣 豆瓣
作者: 汪祺 朝华出版社 2005 - 9
《三国痣》(典藏版)内容简介:东汉末年,民不聊天。皇帝昏庸无道,过着皇帝般的生活。朝廷内奸宦弄权,一股自宫的歪风席卷朝野。老百姓饥寒交迫,生活困苦不堪,只有靠听荤笑话代替吃肉,靠听冷笑话代替空调。众热血义士也惨遭奸臣摧残骚扰,一颗颗火热的爱国心变得拔凉拔凉的……俗话说,时事造就英雄。这时候,神州大地上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他们虽然肤色不同、英俊程度不同,有的无厘,有的秀逗,但是每个人都在历史舞台上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男子汉大丈夫,就应当以爱情为重!为了争夺江山、财富和MM,他们形成了各自的利益集团。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三国痣》就要开始了。此书有所有喜欢无厘头的星迷、以及喜欢原创动漫的漫迷所著;再加上古典文学的定位,读此书也会使您显得相当的有文化。但由于作者的思路极为惊险,语言极为搞笑,此书经常会导致读者突然大笑或突然喷饭,现已被多所高校的图书馆、食堂列为危险品。为宇宙安定之着想,读者朋友们在公共场合阅读此书时,请自觉配戴口罩。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豆瓣
作者: 刘雪枫 作家出版社 2004 - 5
这本书不是一本理论性质的艰深专著,而是具体到唱片的版本比较和取舍推荐,具体到一场音乐会或一次音乐之旅,具体到谈论评说一个指挥家、一个演奏家、一个歌唱家,这么一本娓娓道来,专注于音乐现实的内在向度和外观世态,力图将音乐生活中的初始感官之美、日常经验之美深深推进音乐之奇境的书。无论是在音乐的精神深处还是世俗表层,作者都能做到细察事物的纹理,着眼于瞬变之真与恒常之真与恒常之真的并行不悖,两者的比例之美,平衡之美,以及美之不足和难以两全。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音乐的聆听经验》是一本音乐评论文集,是一本娓娓道来,专注于音乐现实的内在向度与外观世态,力图将音乐生活中的初始感官之美、日常经验之美深深推入音乐之奇境的书。 雪枫独树的一帜的音乐评论文章,是国内少见的真正的评论文章,并不人云亦云,糜雅媚俗,而且涉猎的作品经及乐团,乐人的范围很广,与诸多同仁一道迎来了近年来中国乐评的一个较佳时期……他的文章让我们关注真正的音乐生活,让我们反思真正的音乐生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豆瓣
7.0 (22 个评分) 作者: 覃彪喜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 - 3
这本书的作者以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同时也是一个大学毕业不久的过来人身份,结合自己在求学、求职和创业过程中的经历,跟大学生深入、全面地谈论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考研、留学、求职、创业等方面要注意的问题,观点新颖、全面、深刻、实用。
书中的很多观点跟目前一些主流的观点完全背道而驰,对于那些信奉金科玉律的人来说,作者完全就是一个颠覆传统的另类。比如说,大家都认为逃课是不思进取的表现,作者却说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很多人都认为考研是大学生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出路,作者却把考研比喻成了痛苦的安乐死。如果你在看目录的时候对作者这些观点无法接受,请不要因此而搁下这本书。作者写这本书无非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跟你平等地交流一些想法。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作者身边现实的生活。这些生活在作者身边的大学毕业生比任何一个权威的案例都更为生动而真实。虽然你可能梦想着成为比尔·盖茨之类的风云人物,但是,你将来更大的可能只是成为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这些平凡的大学毕业生中的一员:毕业时找一份满意的工作,然后挤着公交车上下班,接着盼望老板给自己升职、加薪,最后,你在某个恰当的时候选择自主创业。请原谅我无法让你摆脱这种平凡的模式,我所能做的,只是让你在这条平凡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更坚实。
完美大学必修课 豆瓣
作者: 张锐 / 任羽中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11
本书是中国第一本针对大学生的成功励志书。两位当年的高考文科状元进入北京大学后,在四年的大学生涯里,摸索出了一套近乎完美的自主教育模式——他们坚信,在大学时完成人生的第一次规划,是走向成功人生的极其重要的一步。作为中国本土最典型的大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功学生,他们将自己的经验贡献给将要或正在接受大学教育的朋友们,那些对于大学教育的思考,对于四年成功得失的感悟,一定会成为帮助千千万万学子完善大学教育的“必修课”。
王阳明心学研究 豆瓣
作者: 方尔加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本书联系王阳明一生的经历和主要活动来说明他的思想发展、成熟和深化过程,对“尤场悟道”作了论述分析。
王阳明/大家精要 豆瓣
作者: 张祥浩 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9 - 1
《王阳明》是大家精要系列之一。王阳明(1472—1528),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心学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古代,人们往往把立功、立德、立言视为人生的最高境界,称为“三不朽”。立功是指建立政治功业,立德是指为世人树立道德楷模,立言是指为后世留下著作。但一般人很难达到这一境界,先秦的孔子、孟子、苟子可以说是做到了立德和立言,但并没有建立政治功业;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程颢、程颐和朱熹也可以说是做到了立德和立言,但也没有建立政治功业。在儒学思想家中,只有王阳明兼有立功、立德和立言的特点,被后世的学者称为“完人”。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世,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日本,他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很着急 豆瓣
作者: 鄢圣华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7 - 4
《于丹〈论语〉心得》中很多地方错解和歪曲了《论语》原意。
本书由鄢圣华等多位国学专家共同撰写,紧扣孔子精神的核心“仁”来 剖析“于丹红”现象以及指向这个现象背后的社会问题,从而达到正本清源 、坚持真理,捍卫中华民族精神长城,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大学毕业等于零 豆瓣
作者: 崔传桢 / 郑瑞强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 2
本书以28个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职业历程为写照,真实地纪录了他们如何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转换职业,打拼人生……他们当中有企业家、广告人、大学教授、政府官员、军人、作家、记者、猎头、工程师、漂族、自由职业者……在中国社会处于深刻转型时期,我们衷心希望这些朋友的心路历程,能够对正在求职的你和正面临人生职业发展困惑的你有所帮助。
为什么说这本书写的好?它又好在什么地方?一是这本书是一位北京大学毕业生写的,是位有见底的高材生;二是最主要的在此书的立论上即指导思想上,别说一般大学的毕业生,就是名牌的大学毕业生从学校出来到社会上就业之前,是个“零”,就以他为例,别看他有北大这块“金字招牌”,在社会上也是屡屡碰壁。三是不可否认,是作者拿自己的感受想去教育大家,别看太重了大学毕业生这块牌子,不要迷信大学生,也不要迷信重点大学的毕业生。
月暗吴天秋雨冷 豆瓣
作者: 金文明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4 - 9
“月暗吴天秋雨冷”之名,来自近贤莫可先生的《松江夕岚图》题画诗。由于藏在秘阁,很少为人所知。这次作者把它借来作为增补新版的书名,是考虑到余秋雨先生对待批评的态度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性和良知,因而使得这场好端端的学术论争变得雾沉月暗,让人感到了一种深秋雨夜彻骨的凄冷。情景交融,显得十分贴切。这跟初版取名《石破天惊逗秋雨》一样,无非是借用前贤的待批评的失常心态,希望能起到一点警示的作用。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Ⅱ 豆瓣
7.5 (8 个评分) 作者: 李欣频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 9
继排行榜首、疯狂热印40多次的畅销书《十四堂人生创意课》后,李欣频以更高的视点,找出启动创意人生的心灵实践法,淬炼出12层,37课惊艳式的生命教学笔记——让你得到精彩得与任何人都不想交换的人生!
由“删光所有人,只留下自己”开始,从心开始创意人生,推翻自己乏味、疲惫、烦恼丛生的世界。跟着李欣频的秘密创意风暴,一起学习完成创意人生的心灵实践法,最终来到“事成比心想还快,在当下一秒完成人生梦想的一切”的境界!这是一本献给每个渴望不一样人生的励志书,一本《十四堂人生创意课》的心灵指导书。
后窗看电影 豆瓣
7.8 (8 个评分) 作者: 卫西谛 / 黄小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 1
“后窗看电影”论坛,是网络社区“西祠胡同”中最早的一个电影论坛,也是国内最老牌的电影论坛之一,由卫西谛创建于1998年12月。
自创建以来“后窗看电影”一直是人气最旺兼质量最高的电影论坛,《南方周末》等全国数十家著名平面媒体都曾有过报道和介绍,“电影是生活的一扇后窗”、“影像沉淀为文字”等版内口号也广为流传。“后窗看电影”涌现出的数批写手,目前是全国大小媒体中影视片评论者中的中坚力量,包括许多知名电影人和电影学院专业人氏在内圈内人氏也都长年蛰伏的版内。
“后窗看电影”成立的这六年,正是网络影评崛起、发展、成其规模的六年。而后窗网友这些文字,基本代表了这些年来的民间电影评论的正果,《后窗看电影》这本书集结其中的精华篇目,不讲求专业、机械,是观影者直接的观感,具有浓厚的电影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