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
达·芬奇密码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The Da Vinci Code
7.8 (572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布朗 译者: 朱振武 / 吴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 2 其它标题: 达·芬奇密码
哈佛大学的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在法国巴黎出差期间的一个午夜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得知卢浮宫博物馆年迈的馆长被人杀害在卢浮宫的博物馆里,人们在他的尸体旁边发现了一个难以捉摸的密码。兰登与法国一位颇有天分的密码破译专家索菲·奈芙,在对一大堆怪异的密码进行整理的过程当中,发现一连串的线索就隐藏在达芬奇的艺术作品当中,深感震惊。这些线索,大家都清楚可见,然而却被画家巧妙地隐藏起来。兰登无意之中非常震惊地发现,已故的博物馆馆长是峋山隐修会(Priory of sion)的成员--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秘密组织,其成员包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提切利、维克多·雨果与达芬奇,这无疑给他们增加了风险。兰登感觉到他们是在找寻一个石破天惊的历史秘密,这是个数世纪以来就证明了的既能给人启迪又很危险的秘密。在这场足迹遍及巴黎以及伦敦的追逐中,兰登与奈芙发现他们在跟一位始终不露面的幕后操纵者斗智斗勇。他们必须解开这个错综复杂的谜团,否则,峋山隐修会掩盖的秘密,那隐藏了多年的令人震惊的古老真相,将永远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豆瓣
The Time Traveler´s Wife
7.6 (15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奥德丽·尼芬格 译者: 夏金 / 安璘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4
相遇那年,她6岁,他36岁;
结婚那年,她23岁,他31岁;
离别后再度重逢时,她82岁,他43岁。
相对于如此真实、强烈的感觉,时间,微不足道……
亨利,一位年轻帅气、爱冒险的图书管理员,可是他有慢性时间错位症,会不知不觉地游离在时间之间。
克莱尔,亨利的妻子,一位生活秩序很规律的艺术家。
亨利以为他在28岁时第一次遇到他20岁的妻子克莱尔,而克莱尔却说:“我从小就认识你了”。和克莱尔结婚多年的亨利,却又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童年,遇见了他6岁的妻子。
如果生命是一场旅行,亨利的旅程肯定比常人更迂回更深刻,那些不由自主地消失,不得不一再体验曾经遭受的经历,他只能旁观、重复品味着那些快乐、悲伤和痛苦。可是在时间的正常旅途中行走的克莱尔呢?她只能被亨利远远抛在了后面,渴望,焦急,等着爱人回到她的身边。她虽然拥有时间,却只能通过捉摸亨利来触摸时间。
时间过滤着这一对恋人炙热的爱意,他们在时间与爱的复杂交错中勇敢地探索,最终谱写了一曲高昂的颂歌,踏上常人不可思议的浪漫之旅。
巴别塔之犬 豆瓣
The Dogs of Babel
7.4 (106 个评分) 作者: [美] 卡罗琳·帕克丝特 译者: 何致和 南海出版公司 2007 - 7
“我想念我穿着白纱的妻子,是否能让她的狗告诉我,埋藏在她生命尽头的秘密……”
妻子的意外身亡,是意外还是自杀?唯一的目击者是她的爱犬“罗莉”。丈夫保罗是一位语言学家,他要找到妻子死亡的真相,于是决定教会“罗莉”说话,道出真相。美国新生代女作家卡罗琳·帕克丝特的爱情悬疑小说《巴别塔之犬》以象征语言分野、表达困境的“巴别塔”作为基调,在悬疑的背后,探讨的是关于爱情和隔膜的永恒追问。
三国演义(全二册) 豆瓣 Goodreads
三国演义
9.1 (333 个评分) 作者: 罗贯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 5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由毛纶,毛宗岗父子批改。在其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唐代,三国故事已广为流传,连儿童都很熟悉。随着市民文艺的发展,宋代的“说话”艺人,已有专门说三国故事的,当时称为“说三分”。元代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实际上是从说书人使用的本子,虽较简略粗糙,但已初肯《三国演义》的规模。罗贯中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所征引的资料(还包括《世说新语》及注中的资料),经过巨大的创作劳动,写在了规模宏伟的巨著——《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24卷,240回。后来经过毛纶,毛宗岗父子批改,形成我们现在所见的《三国演义》120回版

由于人文出版社选取的毛批版本和明嘉靖版的《三国志通俗演义》颇有出入,将拥刘抑曹的思想发展到一个几乎病态的角度,且大量地删除了原文中赞扬曹操一方人物的诗词和评论,所以给世人造成一种三国演义打击曹操、歌颂刘备的错误印象,且该批改版将刘备一方无限神化,甚至将诸葛亮准备将魏延烧死在上方谷这样的情节统统删除,将诸葛说成是一个完美近乎神人的形象,这是大家阅读时候值得注意的地方。

由于该版本选用的是毛批改版,而且没有将毛家父子的批语选入,就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该版本和毛批本是不相同的,其实本书和毛批本完全一致,不过是删除了批语部分,加入了编者的注脚。请读者朋友们阅读时注意
芒果街上的小屋 豆瓣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7.9 (21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译者: 潘帕 译林出版社 2006 - 6
《芒果街上的小屋》是一本优美纯净的小书,一本“诗小说”。它由几十个短篇组成,一个短篇讲述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梦想、几朵云,几棵树、几种感觉,语言清澈如流水,点缀着零落的韵脚和新奇的譬喻,如一首首长歌短调,各自成韵,又彼此钩连,汇聚出一个清晰世界,各样杂沓人生。所有的讲述都归于一个叙述中心:居住在芝加哥拉美移民社区芒果街上的女孩埃斯佩朗莎(埃斯佩朗莎,是西班牙语里的希望)。生就对弱的同情心和对美的感觉力,她用清澈的眼打量周围的世界,用美丽稚嫩的语言讲述成长,讲述沧桑,讲述生命的美好与不易,讲述年轻的热望和梦想,梦想着有一所自己的房子,梦想着在写作中追寻自我,获得自由和帮助别人的能力。
2010年1月31日 已读
亦是思念与哀愁 成长的点滴与回忆的味道
_ cal gowth warm
我在雨中等你 豆瓣
The Art of Racing in the Rain
8.3 (18 个评分) 作者: [美] 加思·斯坦 译者: 林说俐 南海出版公司 2008 - 11
我叫恩佐。我老以为自己是人,也一直觉得我和其他狗不一样。我只是被塞进狗的身体,里面的灵魂才是真实的我。这里记录着我和主人丹尼相依度过的风雨悲欢:当妻子凄凉死去,当岳父母和他反目成仇,当他镣铐加身被突然逮捕,唯有我知道真相。可是,我只是一只狗,我无法发音,不能说话……现在我老了,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我想与你分李我的故事,如果你愿意,就翻开书,我在故事里等你……
相约星期二 豆瓣
Tuesdays with Morrie
7.8 (110 个评分) 作者: [美] 米奇·阿尔博姆 译者: 吴洪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莫里·施瓦茨是作者米奇·阿尔博姆在大学时,曾给予过他许多思想的教授。米奇毕业十五年后的一天,偶然得知莫里·施瓦茨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来日无多,这时老教授所感受的不是对生命即将离去的恐惧,而是希望把自己许多年来思考的一些东西传播给更多的人,于是米奇·阿尔博姆作为老人唯一的学生,相约每个星期二上课。在其后的十四个星期里,米奇每星期二都飞越七百英里到老人那儿上课。在这十四堂课中,他们聊到了人生的许多组成部分,如何面对他人,如何面对爱,如何面对恐惧,如何面对家庭,以及感情及婚姻,金钱与文化,衰老与死亡。最后一堂课是莫里老人的葬礼,整个事情的过程,以及这十四堂课的笔记便构成了这本《相约星期二》。
纽约三部曲 豆瓣
7.6 (34 个评分) 作者: [美] 保罗·奥斯特 译者: 文敏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7 - 3
《玻璃城》、《幽灵》、《锁闭的房间》被称为纽约三部曲。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侦探小说,奥斯特通过营造哥特式的紧张气氛,设置一个又一个悬念来诱使读者与之一起踏上追寻身份和存在意义的心灵之旅。
玻璃城:深更半夜,一个陌生电话打到侦探小说作家奎恩家里,这让他陷入了比任何侦探小说更为扑朔迷离的案情之中。
幽灵:布鲁受雇于怀特去监视布莱克。监视,跟踪,一年过去了,他一无所获,布鲁几近崩溃。
锁闭的房间:一封不期而至的信,告诉“我”——范肖的童年好友,范肖失踪了,留下妻儿和一堆非同寻常的手稿。按照范肖以前的意愿,“我”被要求处理这些手稿。起初一切很顺利,范肖的手稿得以出版。与此同时,我娶了范肖漂亮的妻子,做了范肖儿子的父亲。然而,“我”突然发现范肖竟然还活着!
死神计时游戏 豆瓣
作者: [美国] 戴维·鲍尔达奇 译者: 杨冰 2006 - 4
也许,恶魔与你我每个人,都只有一纸之隔。本书是有“世界级悬疑大师第一人”之称的戴维·鲍尔达奇的最新力作。《纽约时报》悬疑惊悚畅销书榜第一名。
树林里惊现女尸,而看似简单的案子迅速升级为可怕的梦魇,没有人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杀人恶魔下一个目标。作者在书中给了西恩·金和蜜雪儿·麦克斯韦新的任务:他们必须努力证明一起入室盗窃案的嫌疑犯是无辜的,然而很快他们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系列震动维吉尼亚莱特斯堡安静小山区的谋杀案之中。当凶手玩着杀人的时间游戏时,西恩·金和蜜雪儿·麦克斯韦也正试图将异常琐碎的线索拼凑起来。由此一场死神的计时游戏正式拉开帷幕……
美国,弗吉尼亚州,深夜,一个蒙面男子背着一具女尸,来到小城莱特斯堡郊外的树林。他在小心地抛下女尸之后,给受害者戴上一块手表,指针永远停在一点钟的位置……
这就是美国畅销作家戴维·鲍尔达奇的长篇小说《死神计时游戏》(Hour Game)的开篇,这究竟是一场神秘的游戏?还是一连串恐怖的杀戮?
让我们再回到《死神计时游戏》之中。发现第一个受害者的,是私家侦探米歇尔·麦克斯韦。这位中情局退役女特工,正和自己的搭档西恩·金共同调查一起入室盗窃案,并要证明嫌疑犯朱尼尔是无辜的。紧接着第二起凶案又告发生,一对少男少女被霰弹枪打死在汽车内,凶手同样给死者各戴上一块手表,指针分别停留在两点和三点……
第一具尸体,僵硬高举的手腕上挂着一只停在一点钟的表;第二具尸体,表针永远停止在两点钟;第三具尸体……一个个刻意留存的死亡记号,竞和史上最恶名昭彰的杀人手法相同!看似简单的命案,迅速升级为可怕的梦魇,连环杀手的阴影笼罩整个小城,谁都不知道虐杀的动机是什么?以及,下一具尸体会是谁?
米歇尔和金在介入连环凶杀案件的同时,也不断深入调查本地最富有的贝特家族,发现所谓的”入室盗窃案”也是疑点重重。潜伏于暗处的杀人恶魔,又将目标对准了米歇尔和金,而与贝特家族有关的数人也接连遭到凶杀。米歇尔和金正在与杀人恶魔进行着一场“时间游戏”,他们每时每刻都有性命之忧。随着事实真相的临近,藏在恶魔面具背后的那张脸,竟是谁都想不到的那个人……
死亡时刻表 豆瓣
作者: [美国] 戴维·鲍尔达奇 东方出版中心 2006 - 10
世界级悬疑大师第一人——戴维·鲍尔达奇“悬疑热”,再度来袭!是乔治H.W布什、比尔·克林顿热衷的政治惊险小说,由国内悬疑畅销书新锐作家蔡骏倾力作序推荐!  这是一部节奏快、引入入胜的政治惊险小说,在交织繁复的情节中,穿插了很多美国联邦情报局的工作内幕。故而,本书刚一出版就成为《纽约时代》杂志畅销书排行榜冠军。 作者系律师出身,多年的司法实践使他掌握了大量的专业知识,而制造悬念,设置推理也是其锋利的武器,读者在他营造的情节中很容易身临其境,随着书中的人物一起探索,就在人们以为大白真相时,却发现自己又中了圈套。然后推翻之前的假设,再重新寻找答案,其中感受的失落和惊喜,正是鲍尔达奇作品的魅力所在。
迷失男女 豆瓣
作者: [美]彼得·斯陶伯 译者: 于是 2005 - 10
《迷失男女》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人家里,母亲突然自杀,儿子随后失踪,作为探究其秘密的主人公却不是父亲,而是父亲的兄长。因此,这场离奇的风波拉近了兄弟俩的关系,我们看到了可悲,也看到了可耻。兄弟俩迥然不同的个性和处事待人方式都暗示了作对对状善和恶、无私和自私的态度。大哥蒂姆是一个作家,虽然著作等身,但仍然平和谦逊、待人真诚、有头脑。弟弟菲利普虽然是中学副校长,为人却刻薄自私,完全缺乏爱心,但他对纽约人的生活评判倒显得一针见血。这是一个极端不平衡的人物,他鄙视有钱人,却又向往富裕的生活;他需要婚姻和家庭作为身份的掩饰,却不关心家人;他故作尊严,却酷似按照本演戏,基本上可以说他是个怯懦的伪君子,有一些小聪明但都用于粉饰自我。但不可否认的是,发生在这样一对兄弟身上的某些故事细节是非常有意思的,我们很容易看到血缘的微妙向心力,以及不可避免的离心力,更容易看到幽默对白背后的善恶抵触。
三杯茶 豆瓣
Three Cups of Tea
7.5 (38 个评分) 作者: [美] 葛瑞格·摩顿森 / [美] 大卫·奥利佛·瑞林 译者: 黄玉华 / 严冬冬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9 - 1
在巴基斯坦的世界中,“三杯茶”,是巴尔蒂人交朋友的方式。
第一杯茶,你是陌生人;
第二杯茶,你是我们的宾客;
第三杯茶,你是我们的家人,我们愿意为你做任何事,甚至是死。
当摩森顿于攀登K2峰迷路,科尔飞村居民拯救了他的生命。当地的居民生活艰困,糖是如此稀少珍贵,他们却为他煮了甜茶,让他恢复力气。此后,从第一杯茶到第三杯茶,从陌生人到愿意以生命守护彼此,“三杯茶”代表的是他们之间珍贵的信任,更是一生的承诺,也是一个旅人,改变世界的开始。
摩顿森原来是个登山家,1993为了纪念早逝的妹妹,展开了攀登世界第二高峰K2的旅程,却发生意外,与 队友们失去联络,只留下他一人,没有水也没有食物。十分幸运地,他在巴基斯坦山区的一个偏僻小村落被救起,而且在村民的细心照护下,他的身体得以康复。
那里景色如画,看似有如香格里拉般的人间仙境,但,却不是想象中的伊甸园。村民的善良所感动的摩顿森发现,村落里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活不过一岁生日,最近的医院得走上一星期的路,孩子们最大的愿望,是一间有屋顶的学校。在寒风里,当地小孩只能跪在户外霜冻的土地上,或坐在脏污的泥地上上课。村民穷到没钱聘请老师。摩顿森于是承诺,他一定会回来为他们办所学校……
在过去的十二年,巴基斯坦、阿富汗及西藏山区,六十所学校陆续成立,最特别的是,这些学校让原本无法上学的女孩开始接受教育。摩顿森守护妹妹的信念,改变了一群女孩的生命,是她们不再藏匿于面纱之后,有勇气面对世界,甚至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当我们怀疑,一个人的力量是否真的能改变世界时,摩顿森做到了。为了坚持理想,即使受到恋人的遗弃、社会的漠视、巴提人的拐骗,即使与妻儿分隔两地、被军阀囚禁,即使遭逢美国911事件、美国轰炸阿富汗,在悲伤、沮丧、孤独与滨临死亡之时,他从来没有遗忘他的承诺,他愿意用生命去化解世界上最大的仇恨。
姐姐的守护者 豆瓣
7.7 (29 个评分) 作者: [美] 朱迪·皮考特 译者: 林淑娟 南海出版公司 2008 - 6
安娜的姐姐凯特两岁时罹患严重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安娜的父母为了给凯特治病,通过先进的基因技术孕育并生下了与凯特的基因完美配型的小女儿安娜。从第一管脐带血开始,十三年来,安娜不断地向凯特捐献出脐带血、白血球、干细胞、骨髓……现在,凯特的肾功能衰竭,父母要求安娜捐献一个肾脏给姐姐。
无法忍受再被当成药量的安娜决定反击她的父母。
安娜在报上看到律师坎贝尔的信息,她卖掉爸爸送给自己的金项链,在哥哥杰西的帮助下找到律师事务所,请求坎贝尔做她的律师,她要控告自己的父母,控告他们夺走她的身体使用权。
2010年9月27日 已读
当我们面对关于生命的抉择时 我们往往失掉了理性 那是因为爱啊 哪怕那些选择有时显得是那样的残酷 但是 我依然看到 那些温暖从关切的眼神中传递出来 感受到那些人内心的热度 他们真挚 他们在矛盾在棱角的触碰中一天天成长 的确 有些事 连上帝也不知道如何给我们解答 但是 我们会努力 努力一点点理解彼此 尊重彼此 哪怕一方还是小孩子 有孤傲 还有更柔软的心
cal leave love
分手信 豆瓣
Dear John
7.1 (2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尼古拉斯·斯帕克思 译者: 李仪芳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8 - 10
生长于单亲家庭的约翰,跟父亲难以沟通,终日自暴自弃。入伍后,他成长蜕变,并意外结识了清纯可人的莎文娜。约翰不只重新认识了爱情,更在莎文娜的帮助下正视父亲的社交障碍。
就在约翰即将退伍,两人终将长相厮守时,911事件爆发,约翰与战友们重回军旅。然而爱情是多么需要悉心照料!在巴格达,约翰收到寄自莎文娜的一封让他的世界风云变色、却也让他更深刻思索爱情真义的——分手信。
多年后,始终无法忘怀的约翰来到莎文娜的家乡,他将有什么意外的发现?而发现真相之后的约翰,又该如何做出抉择?
失窃的孩子 豆瓣
7.5 (1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凯斯·唐纳胡 译者: 柏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5
四十年代的一个平凡夏夜,负气的男孩亨利·戴离家出走,躲进了森林里的某个树洞中,在那里,他被一群仙灵绑架。于是,这群在黑暗中秘密生活、等候百年的仙灵,其首领就此有了轮回的机会,他用亨利·戴的外表重返人世,展开新的生活。
那个被仙灵抓走的男孩,历经溺毙而后复活的仪式,重生为仙灵,就此告别文明世界,永远以七岁的外表游荡在森林中,再也不会长大。仙灵们唤他为“安尼戴”,时光流徙,往事褪色,安尼戴与其他仙灵们一同在星空下高歌,在雪夜里沉眠。他淡忘了语言和姓名,却努力想要记住自己的家人与过去,也试图要理解这个浅薄的世界。
假扮的小孩在人群中隐瞒着自己真实的身份,却无法掩藏自己神童般的钢琴天赋,更无法阻止那些总是在梦中涌现而出的记忆。他费尽千辛万苦,寻找一个德国少年钢琴家的真实故事,最后赫然发现:那正是一百多年前的自己。
两个被交换命运的孩子渐渐成长,他们的生命几度交会,却都擦肩而过。文明的脚步向森林不断逼近,当假扮的人类日益负疚濒临崩溃,当森林里的仙灵死伤四散终日逃亡,他该如何得到灵魂的救赎?他又该如何夺回自己的人生?
海鸥乔纳森 豆瓣
7.7 (21 个评分) 作者: [美] 理查德·巴赫 译者: 夏杪 南海出版公司 2009 - 11
1970年,曾遭受数次退稿命运的《海鸥乔纳森》悄然出版,这则讲述一只海鸥不甘平庸、将学习飞翔视为终生快乐的寓言,逐渐在越来越多的人中间传播,并迅速登上《纽约时报》《出版家周刊》以及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无数美国读者为乔纳森的故事痴迷、感动、振奋。
1972年1月18日的《纽约时报》报道了这一奇迹:“这本书15个月前出版,没有任何广告和宣传,如今却成为全美国最畅销的书,它就是《海鸥乔纳森》。”至1975年,销量超过905万册,首次打破《飘》的所有销售纪录,创造了美国百年销售新纪录!1992年,全球销量超过4000万册……直至今日,仍在世界各地不断重版。
许多年来,这本感动心灵、催人奋进的小书,以飞翔之姿传遍欧洲、非洲、亚洲、澳洲等近50个国家和地区,以形形色色的语言讲述同一个“飞翔的梦想”。
查令十字街84号 豆瓣
84, Charing Cross Road
8.3 (232 个评分) 作者: [美] 海莲·汉芙 译者: 陈建铭 译林出版社 2005 - 5
这本被全球人深深钟爱的书,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的书商弗兰克之间的书缘情缘。双方二十年间始终未曾谋面,相隔万里,深厚情意却能莫逆于心。无论是平淡生活中的讨书买书论书,还是书信中所蕴藏的难以言明的情感,都给人以强烈的温暖和信任。这本书既表现了海莲对书的激情之爱,也反映了她对弗兰克的精神之爱。海莲的执著、风趣、体贴、率真,跳跃于一封封书信的字里行间,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柔软的经历。来往的书信被海莲汇集成此书,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
译者陈建铭是台湾一位古旧书店的工作人员,他在未被出版方邀作译者之前,便凭着自己对《查令十字街84号》的热爱动手开始翻译其中的章节。
现在世间已无查令十字街84号的旧书店,但英国文学,古本图书,伦敦巷陌,书中的这些话题仍不断激起后来者的思念和共鸣。广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于这本爱书人的掌上明珠,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书迷到伦敦查令十字街朝圣,渐渐地,《查令十字街84号》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
2010年7月28日 已读
與書有緣的人 也與愛書人有緣。
cal latter reading
大象的眼泪 豆瓣
Water for Elephants
6.7 (5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莎拉·格鲁恩 译者: 谢佳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1
虽然雅各绝口不谈往事,但一个说不出口的秘密仍旧蛰伏在他九十多岁的心灵深处。
雅各衣食无忧的单纯生活在23岁时戛然而止:父母双亡,身无分文,被迫从兽医名校肆业出逃。因缘际会,他成为“班齐尼兄弟天下第一大马戏团”的兽医,沿着铁路线巡回表演,亲历了19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最光怪陆离之所。马戏团,一个对生与死都以其独特方式呈现的世界。在这里,畸型人与小丑轮流献艺,喜怒哀乐同时上演。
对雅各而言,马戏团是他的救赎,但却也是人间的炼狱,是他梦想的驻扎之地,也是流离失所的开始……他爱上了马戏团明星玛莲娜——美丽又楚楚可怜的玛莲娜已经错嫁给了外表英俊、内心残暴的马戏总监奥古斯特。一头名叫萝西的大象,是马戏团主倾家荡产押下的法宝,却居然连最简单的命令也无法听懂。低鸣、哀哭、长嚎,萝西每日在奥古斯特残暴的象钩下受尽折磨。雅各、玛莲娜,萝西,两人一象在舞动、飞跃、空翻、转体的一个个光辉耀眼的瞬间里,为了斗争、蚕食、生存,相互依赖与信任,一起寻找一条既浪漫又骇人的出路。而这也成为雅各保守了七十年的秘密。
关于甜美背后的残酷、多舛的命运和复杂的人性以及忠心耿耿的爱。《大象的眼泪》以大萧条时期的马戏团为背景,时空跨越七十年,让我们感受到萧条时期最炫目的华丽,困顿景况里最动人的温暖。
Dear John 豆瓣
作者: Nicholas Sparks Sphere 2007 - 11
When John met Savannah, he knew he was ready to turn over a new leaf. Always the angry rebel, he had dropped out of school and enlisted in the Army, not knowing what else to do with his life. Then he meets Savannah. The attraction is mutual and quickly grows into the kind of love that leaves Savannah vowing to wait for John while he finishes his tour of duty. What neither realises is that 9/11 will change everything, prompting John to re-enlist and fulfil what he feels is his duty to his country and fellow soldiers. And, sadly, as so often happens when lovers are young and separations are long, Savannah falls in love with someone else. 'Dear John ...' the letter reads, and both their lives are changed for ever. Years later, when John returns to North Carolina, he must come to grips with the fact that Savannah, now married, is still the only one for him. Now John must make the hardest decision of his life ...
拥抱逝水年华 豆瓣
How Proust Can Change Your Life
8.1 (26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兰·德波顿 译者: 余斌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4
本书是“德波顿作品系列”之一。普鲁斯特的煌煌巨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那种谁都觉得自己应该去读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又确属望而生畏的书。但在德波顿的这本结合了文学传记和实用、励志手册的书里,作者以他严正详实的专业学识为根基,用他的生花妙笔向我们娓娓道出《追忆》的真正妙处,描绘出普鲁斯特真实而又生动的精神肖像;同时他又把圣典拉到人间,从巨著和大师身上寻觅到改变我们每个普通人谷世人生的妙招法门,指点我们如何珍惜时光、体验人生的真谛、学会调整人生的轻生缓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