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k
知日·断舍离 豆瓣
6.3 (46 个评分) 作者: 苏静 中信出版社 2013 - 7
超过1000000人受益的生活新风潮!/风靡亚洲的高效能整理术!
“断舍离”整理术,当前超人气的日式收纳和整理的人生最高哲学!
你是不是下列某一类型人之一:1怎么也改不掉的拖延症?2无数次冲动购物的受害者?3要拒绝别人却从不知如何说NO?4工作笔记也记得一塌糊涂?5莫名奇妙的安全感缺失?6越整理越陷入到无穷的焦虑?7总是无法完成计划陷入死循环的沮丧?
其实,我们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所以,来一场人与物的生存战吧!给自己的屋子和人生都来一次彻底的“断舍离”。
日本全民参与实践的“断舍离”整理术,已成为日本社会当红流行语之一。
所谓“断舍离”: “断”,断绝接受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掉没用的东西;“离”,离开对事物的执念。
“断舍离”的要点之一在于,要以思考自我真正需求为中心,而不是成为物的附庸,从而达成人生清爽高效的自有境界。
源自瑜伽和佛学的“断行、舍行、离行”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指果断地舍弃无用的东西,提倡不要一味地固守执着,懂得舍弃能获得更多的幸福。
“断舍离”的反面是“断不了,舍不掉,离不开”。很多时候,难的不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难的是不知道该舍弃什么。无论是“收纳”物品还是“整理”人生,除了不断贴标签和分类,除了不断地添置抽屉,其本质可能都是要去“断舍离”,或者换句话说,叫做“选择”。
从物件到人生的整理术,就是从外在生活的整理到内在思维的清理,通过不断实践“断舍离”,认清自我树立方向,彻底克服拖延症、懒散、注意力涣散、作息失调等痼疾,帮助建设清爽有秩序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而解放内心的压力,投入高效率、充满幸福感和成就感的简单、自在的生活。
《知日•断舍离》特集是超人气品牌知日系列图书第12弹!最近崛起的专注日本文化、国内超人气连续出版品牌《知日》,集结中日最强编辑力,从日本人的文化意识到日常生活,深入解读“断舍离”这一源自日本的高效能生活理念,选取人生整理、日式手帐,物品收纳、时间管理、资源分配等多角度全方位辐射,集合山下英子、松浦弥太郎、佐藤可士和、宫泽真理等多位日本最具权威的生活方式专家的理念菁华,将日本整理与收纳的最高哲学一网打尽,堪称“断舍离”生活哲学的最强结集。
“断舍离”的反面是“断不了,舍不掉,离不开”。很多时候,难的不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难的是不知道该舍弃什么。无论是“收纳”物品还是“整理”人生,除了不断贴标签和分类,除了不断地添置抽屉,其本质可能都是要去“断舍离”,或者换句话说,叫做“选择”。
——苏静《知日•断舍离•卷首语》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整理术,特别是收纳术,都是在物品数量不减少的基础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空间、劳力、精力来整理。而“断舍离”是从根本上反思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对物品进行简化、取舍,为人们省出整理的时间、空间、劳力和精力。
——山下英子《知日•断舍离•专访山下英子》
通过不间歇地削除身边不必要的人与事物,慢慢察觉到一种最好的状态,与那些对你最重要的人、事、物更亲密地交流,进而探寻到生命中的幸福真义。
——吴东龙《知日•断舍离•令人怦然心动的断舍离人生整理术》
不管以前如何无视每天使用的东西,现在都仔细审视。断舍离的理念里可没有“随便”这个词。什么都是有意识的自我中心。
——平泽恭子《知日•断舍离•我和断舍离的故事》
当我们太依赖于便利的事物时,反倒需要冷静下来,为生活刹个车,及时地清理打扫一下我们的生活。从某种角度说,其实“乐在不便中”的这种从容或许对现代人的生活更为重要。
——松浦弥太郎《知日•断舍离•没有比双手更灵巧的工具》
如果能够通过整理身边事物,来达到调节心情的效果,何尝不是件好事呢。但如果不能对身心有所放松,单纯只是扔掉身边之物,我觉得也是没有意义的。以至于为什么不能调节心情,这就需要冷静下来,认真倾听自己的内心所想,遵循自己的内心之声来采取新的行动。
——宫泽真理《知日•断舍离•盛满便当的浓情蜜意》
知日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113806/
知日特集,全新改版,每月一本。
了解更多有关知日特集的信息,请关注知日微博@知日ZHIJAPAN
2014年3月20日 已读
主題側重風行日本多年的整理術的介紹 斷離舍的相關篇章又是重中之重 雖然相比原書內容簡化不少 但因為有多位撰寫者的多角度和多題材 所以還是有些閱讀的價值的 此外就是對整理術書籍偏發散性的介紹與其文化根源的闡述。作為Mook來說 還是很不錯的
mook self-improve
知日·太喜欢漫画了 豆瓣
6.8 (25 个评分) 作者: 苏静 中信出版社 2013 - 11
《知日•太喜欢漫画了》,专门关注日本的超人气出版品牌《知日》全力打造的日本漫画最强总力特集。
手冢治虫、井上雄彦、荒木飞吕彦、松本大洋、丸尾末广、驾笼真太郎、小山宙哉、寺田克也、谏山创……25位各具风格的日本漫画家终极解读,最全档案记录、正版授权作品刊载、8篇独家直击专访、国内优秀漫评。
特别附赠4部重量级漫画短篇:
寺田克也《大猿王番外》×小山宙哉《剧团Jet’s》
安堂维子里《入道云》×Mattsu《同人千金》
从常盘庄、animate到日本各地,走访日本漫画的发端地和重要地标;从贷本漫画到《少年JUMP》《少年Magazine》及数十本动漫周刊杂志和多家出版社,深度报道记录日本漫画产业的风云变幻。
独家取得小学馆、集英社、讲谈社、青林工艺社、井上雄彦事务所等数十家版权机构及个人正版授权取材;双倍页码、超大容量,完全复刻日本漫画周刊,值得收藏。
内容看点
专门关注日本的超人气出版品牌《知日》全力打造日本漫画最强总力特集:集结手冢治虫、井上雄彦、荒木飞吕彦、松本大洋、丸尾末广、驾笼真太郎、小山宙哉、寺田克也、谏山创等25位各具风格的日本漫画家最全档案记录、正版授权作品刊载及8篇独家直击专访,特别附赠4部重量级漫画短篇;从常盘庄、animate到日本各地,走访日本漫画的发端地和重要地标;从贷本漫画到《少年JUMP》《少年Magazine》及数十本动漫周刊杂志和多家出版社,深度报道记录日本漫画产业的风云变幻。
2016年8月19日 已读
主题定位稍微尴尬了点 信息量够 整体松散 访谈是亮点 可即使如此 编排估计没法满足真正的漫迷。就科普而言 作用起到了 虽说不够燃...有满心欢呼雀跃之时 可惜呢 我们总还想要更多深入的探讨 这是知日这个主题 Mook 的悖论 也是选择知日的阅读者的死角...
mook
知日·设计力 豆瓣
7.3 (19 个评分) 作者: 苏静 中信出版社 2014 - 3
《知日·设计力》是一本介绍日本社会文化的书,本书以设计为入口,通过不同角度和视野来记录有关日本设计的人和事,借以反映日本文化及人文面貌。本书介绍了日本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从设计师、设计产品、设计团体、设计中心、设计历史等各个方面探究日本设计的文化内涵,力求呈现日本文化的全貌。
2016年8月31日 已读
设计主题做得比漫画专题的好些 当然 可能是有感于日本在设计方面的独具匠心之处 简约的美感啊 真不错。原研哉的访谈有料。
mook
知日·燃 豆瓣
6.4 (9 个评分) 作者: 苏静 中信出版社 2014 - 5
专门关注日本的超人气媒体品牌「知日」推出《知日》特集第20弹——《知日•燃》特集。
用一生去完成的天职就是“燃”。
“稻盛和夫这样解释‘燃烧的斗魂’——这里所谓的‘燃性’,是指对事物的热情。自燃性的人是指,最先对事物开始采取行动,将其活力和能量分给周围人的人;可燃性的人是指,受到自燃性的人或其他已活跃起来的人的影响,能够活跃起来的人;不燃性的人是指,即使从周围受到影响,但也不为所动,反而打击周围人热情或意愿的人。”
——《知日•燃》特集
燃烧的斗魂、职人精神、屡败屡战、不屈不挠、严谨认真、忠诚、节义与勇猛……他们是日式精神的核心能量,是“燃”精神的最好诠释者。
这是一个充满解构的时代,而我们的人生不要一片虚无的荒漠。
“大和魂”支撑着日本人的神髓,战国武将演绎着忠、义、勇的精神,理想武士有9个标准;“燃烧的斗魂”稻盛和夫鼓舞日本商业;
挑战极限的“零战”设计师堀越二郎书写传奇;
即便是癌症也要登山的女性登山家田部井淳子;
日本艺术界领军人物草间弥生不为人知的奋斗经历;
“战斗家”安藤忠雄,“暴风雨中安睡”的北野武,逐梦的“骑士”本田宗一郎,“骑兵之父”秋山好古;
113场屡战屡败的乌拉拉,体味日式隐忍;
11年如一日,“种苹果”的老爷爷木村秋则的坚守;
“五体不全”而积极向上的乙武洋匡;
用“一本手帐”实现梦想的熊谷正寿;
学专业人士的工作方式和他们的大脑活用术;
看当代日本青年如何找到自己的职业之路。
经典日剧日影的瞬间让你热血沸腾,星矢、乔巴、JOJO、凌波丽、悟空、安西教练、剑心带你在二次元里“燃”起来!
夏日的绝顶盛宴高校棒球“甲子园”让你重回青春!
燃烧小宇宙,就是现在!
2018年6月4日 已读
主要是将一些符号化的典型人物与事迹搬出来 结合武士道与日本人的民族及文化谈了一通。但侧重于武士道的讲述 似也有些标签化了 于是导致整体内容采编有些尴尬。当然 后半有关日剧的台词几是真的喜欢 尽管这样的存在放杂志都略有俗气了。燃的精神品质 本身还是很有劲的 无论是怎样的时代 都是激发人去变得更好的纯粹而有力的理念。
2014 japan mook 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