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r
明朝那些事儿(壹) 豆瓣 Goodreads
8.5 (349 个评分) 作者: 当年明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6 - 9
从朱元璋的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朱元璋pk陈友谅,谁堪问鼎天下?战太平、太湖大决战。卧榻之侧埋恶虎,铲除张士诚。徐达、常遇春等不世名将乘胜逐北破北元。更有明朝最大的谜团——永乐夺位、建文失踪的靖难之役。
苏菲的世界 豆瓣 Goodreads
Sophie's World
8.6 (385 个评分) 作者: (挪威)乔斯坦·贾德 译者: 萧宝森 作家出版社 1996 - 1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了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迹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迹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明朝那些事儿(叁) 豆瓣
8.7 (145 个评分) 作者: 当年明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7 - 4
从明英宗朱祁镇成功复辟的“夺门之变”后写起,叙述了忠奸不分的朱祁镇听信谗言,杀害曾救其于危难之际的大功臣于谦,而这也成为他继“土木堡之变”后在历史上留下的又一大污点,而在他病逝后,相继继位的两位皇帝宪宗和孝宗,一个懦弱不堪无所作为,一个心有余而力不足,撂下的这副重担落在了明代三百年中最能闹的一个皇帝——朱厚照身上,宠八虎,建豹房,自封威武大将军,朝廷中充斥着一幕幕荒唐的闹剧,局势更是动荡不安,这时便引起了一位亘古罕有的文武奇才——王守仁,他清剿盗寇,平定叛王,勇斗奸宦,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近乎神话的不朽传奇。
明朝那些事儿(柒) 豆瓣
8.8 (107 个评分) 作者: 当年明月 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9 - 4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也是一个精彩的时代。本书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分析梳理,引人思索。
在这一时期,北方的后金势力崛起,经过努尔哈赤的经营,势力急剧壮大。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袁崇焕就在这一时期迈上了历史的舞台。本文作者告诉我们,袁崇焕这个民族英雄,在历史上不过是个二流角色。为什么这样评价?因为我们所了解的历史是远远不够的,在这背后,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关于袁崇焕的死因,更是与我们之前知道的历史大不一样:一场与他无关的争权夺利,把他送上了死刑台。
大明的动乱此时才不过刚刚开始,随后陕西等地爆发了各路义军。也许你知道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但你知道“薛仁贵”、“曹操”和“刘备”也到明末来了么?这绝对不是穿越小说里的场景。而你又知道竟然有义军队伍叫“逼上路”、“鞋底光”、“一块云”,甚至“三只手”这样的名字吗?
本书作者当年明月一如既往地用诙谐的笔调,告诉你历史的真相,以及纠缠在历史背后那些汹涌澎湃的暗流。
明朝那些事儿(伍) 豆瓣
8.6 (130 个评分) 作者: 当年明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8 - 3
第五部的内容包括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内争。写严嵩倒台后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个杰出的政治家各施手段,你方唱罢我登场。三人都是实干家,为中兴朝廷呕心沥血;同样又都是阴谋家,铲除异己心狠手辣。而这两点又均以张居正为最:一条鞭法和考成法的改革措施遗惠万民、泽及百代;顺我者昌,逆我者死,虽杀门生亦不眨眼。
第二部分是外战,亦即援朝抗日战争。从庙算到外交,从战争到和平,帷幄运筹神鬼莫测、惊心动魄。战争场面波澜壮阔、杀声震天。更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如“不世出之英雄”李如松,临危受命、甘当大任的朝鲜名将李舜臣,誓死不退、以身殉国的老将邓子龙等。
明朝那些事儿(肆) 豆瓣 谷歌图书
8.6 (144 个评分) 作者: 当年明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7 - 9 其它标题: 明朝那些事儿
上接第三部,从嘉靖即位、“议礼之争”开始。嘉靖皇帝借“议礼之争”清除了一批前朝旧臣,总揽大权。此后他的生活日渐腐化,一心想得道成仙,国家大事抛诸脑后,奸相严嵩因此得以长期把持大权。同时大明财政空虚,兵备废弛,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因此本书主要讲述了朝廷的权力之争和边疆的抗倭斗争。
非是非非 豆瓣
作者: 孟云剑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 - 11
在本书中,作者用通俗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形形色色的悖论,能使读者在轻松愉快中体验到悖论的特点,也会使读者产生解决悖论的愿望。然而,看似简单的悖论,解决起来却很不简单,需要很坚实的逻辑基础,也要有一定的哲学素养和语言学知识,所以在本书中不可能详细讨论如何解决悖论,而只是提出一个开放的空间。
哲学的故事 豆瓣
作者: 维尔·杜兰特 译者: 肖遥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4
本书着重描述了人类史上数十位著名哲学家的境遇、情感与生平,因之,它并不该被看做是一部哲学史,而是一部关于哲学家的故事。
这些故事本身奇巧而有趣,加上作者娓娓动听的叙述,使它变成了一部极富魅力的人文经典。该书自问世以来,一直畅销不衰,给热爱哲学但又心存敬畏的读者们敞开了一扇亲切的大门。
牛奶可乐经济学 豆瓣
The Economic Naturalist: In Search of Explanations for Everyday Enigmas
7.4 (70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伯特·弗兰克 译者: 闾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 1
一部“博物经济学”著作,它非学术大部头,而只是生活小智慧。其实经济学正生动地编织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人身边的大事小事都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一一破解,这就是博物经济学。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他喜欢在自己的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博物经济学作业”,让学生写小短文,提生活中的问题,并以经济学的视角做出回答。经过几年的积累,这些问题被收集成册,就成了此书的蓝本。在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弗兰克教授被问及,为什么对“博物经济学”情有独钟时,他回答道,“你只需掌握五六个基本的经济学概念,生活中的所有相关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就如同生物进化论,只要你理解了它,什么物种、组织、结构,都会变得简单起来。这也会使你对这门学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在谈到这些博物经济学问题的答案时,弗兰克教授的观点显然不同于传统经济学课堂的要求。“请不要急于去书中找寻答案。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它们并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释。虽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但至少,我们可以更积极地去思考,并把思考用于生活。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博物经济学家。”
牛奶可乐经济学2 豆瓣
作者: [美] 罗伯特·弗兰克 译者: 闾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 1
为什么专业投资顾问的投资建议不可靠?
为什么航空公司提供的机上餐那么难吃?
为什么手动档汽有5个档位,自动档却只4个?
为什么收取会员费的网球俱乐部还要收取场地费?
为什么一个花盆里出产的粮食总量,养不活全世界?
这本书是《牛奶可乐经济学》的续篇。作者以更加专业的角度——例如,消费者行为学和组织行为学——来阐释生活中的博物经济学案例。
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 豆瓣
What Do You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8.3 (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理查德·费曼 译者: 李绍明 / 李超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 5
《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因为已经有《“别逗了,费曼先生!”》问世在先,所以这里要解释几句。首先,虽然《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的主旨一仍旧贯,说的仍然是“一个怪人的种种冒险”,可是,这里所述的冒险经历与前书不同:有的轻松,有的悲情,可是,大多数时间里,费曼先生无意玩闹——虽然往往也很难说。其次,《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里所讲的故事,比起“别逗了”讲的那些,彼此的联系更其松散。那本书里的故事系以年月,排成一部流水帐,貌似有些条理。(结果有的读者把“别逗了”当成是费曼的自传。)我的动机很简单:自从听到最初的费曼故事,我就有了强大的欲望要跟别人分享。最后,这里的故事大多数不像从前那样,罗里罗嗦凑满差不多长的篇幅。关于这一方面,我要简单地说明如下。
第一编,“怪人”,开头写的是那些对费曼影响最大,终于造成了费曼个性的人们:他的父亲摩尔,还有他的第一位爱妻阿莲。第一个故事是根据BBC的一个节目改写的,那篇故事叫做“发现的乐趣”,制作人是克利斯多佛·萨克斯。阿莲的故事——《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的书名即来自这个故事——要费曼讲述那是痛苦的。有过六个不同的故事。这次的故事是历时十年把那六个故事拼装起来的。终于拼装完成的时候,费曼特别喜欢它,很愿意跟别人分享。
第一编里的其他故事,虽然总的来说调子轻松,可我还是认真的把它们收进《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因为不可能再出一本“别逗了”。费曼特别引为自豪的是那篇“就像数一、二、三……那么简单”。有时候他曾打算把它写成一篇心理学论文。此编最后一章收入的通信,是蒙了格温妮丝·费曼,弗里曼·代森和亨利·贝蒂所惠,在此要表示感谢的。
第二编,“费曼先生在华盛顿”,不幸成了费曼的最后一次冒险。这个故事特别长,因为故事的内容还没有过时。(较短的版本已见《工程与科学》和《今日物理学》两杂志。)这篇故事没有发表的更早,是因为费曼在罗杰斯委员会服务以来又作了第三次和第四次大手术,外加放疗、过高热疗和别的治疗。
费曼与癌症长达十年的战斗于1988年2月15日结束了。那是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讲完课之后两星期的事。我决定收入他一篇最雄辩、最引人入胜的讲演作为《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的尾声,演讲的题目是“科学的价值”。
房龙地理 豆瓣
7.7 (10 个评分) 作者: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 11
《房龙地理:关于世界的故事》主要内容:为什么丹麦人沉溺于静谧的书斋,而西班牙人则热衷于广阔的天地?为什么日本在近代要向外扩张,而国土同样狭小的瑞士却保持中立?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和历史发展与其地理环境有何关联?在房龙这本生动、风趣的地理书中,您也许能找到答案。在简要地介绍了基本地理知识之后,作者按国别分别讲述了各国的地理环境,侧重于分析地理对国家的历史演变、人群性格的形成的影响,因此这是一本关于“人的”地理书。
少有人走的路 豆瓣 Goodreads
The Road Less Traveled
8.0 (23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斯科特·派克 译者: 于海生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7 - 1
这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正如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M·斯科特·派克让我们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12周摘掉眼镜恢复视力 豆瓣
作者: 爱德华・索夫 译者: 王忆非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 2
本书着重从精神、心理方面阐述了各类屈光不正的形成原因,并用行为治疗的方法帮助人们,用日常的闲暇时间,通过运动、想象、太阳、光线、色彩等简单易行的方法,逐渐摘掉眼镜,恢复明亮的目光,重拾失去的自信。后一部分详细阐述了儿童的各个发育期视力保健的方法,帮助年轻的父母们正确对待孩子的视力发育,使人类的后代都能拥有良好的视力。在目前学校里学生们鼻梁上的眼镜日益增多的严峻形势下,此书可说是雪中送炭。最后本书帮助人们制定适合自己的详细计划,一步步地实现摘掉眼镜的愿望。
当生活遇见经济学 豆瓣
EconoPower: How a New Generation of Economists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
作者: 马克·史库森 译者: 王跃红 中信出版社 2010 - 1
《当生活遇见经济学》内容简介:在1930年大萧条开始之初,凯恩斯就曾倡导,经济学家们应该从他们的象牙塔中走出来,成为一个更有价值、更合格的经济学人,“就像那些牙科医生一样”。但是,就算是凯恩斯自己当时没意识到这些经济领域里的年轻开拓者能走多远,他们也已经在一点点地改变我们生活的维度。
基于行为经济学家的突破性研究,《当生活遇见经济学》提供了诸如储蓄、投资、养老和赚钱等方面的实用建议,并展示了经济学家在解决国际、国内社会问题方面的能力,从交通阻塞、医疗保健、公共教育、犯罪、拍卖等领域,再到贫穷、不平等、污染、全球变暖、人口增长、全球化、军事冲突以及宗教战争等问题,不一而足。
史库森让我们知道,经济学家是如何从撰写抽象的学术论文和书籍中摆脱出来,转而将经济理论应用到现实世界中的,他们有的自己经营公司,有的为公司提供顾问服务,有的在政府任职。史库森说,经济学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可以影响一国的财富,究竟是好是坏,要看其遵守或者违反基本经济准则的程度。书中提到这些基本的经济准则包括责任、成本收益分析、投资以及企业家精神等。如果能理解并很好地融合这些经济准则,个人、公司以及政府就能做出更好的决策。为了证明这一点,融合对国内和国际上热门议题的探讨,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多位顶级经济学家的例子。
不管经济学家是否屡遭诟病,也不管是否应该将他们置于神坛之上,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的都是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人。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Fisher Investments on Energy
2010年12月19日 已读
经济学通俗读物 不过涉及的内容很多 有很多宏观的事关国民生活的内容 个体也能从中了解很多知识
ca economy popular
改善你的视力 豆瓣
作者: 伯恩斯 译者: 艾可 2006 - 1
《改善你的视力:跟眼镜说再见》所诠释的贝茨方法速效、简便、实用,不需要有什么专业知识、也不需要用什么复杂的仪器,你所需要的仅仅是这本书,它包含了一套分级的视力测试表和一系列帮助你安全而自然地恢复视力的练习。每天只需做半小时的练习,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一些简单的小技巧,你将有机会使你的视力得到部分的或者全部的改善。贝茨方法对于视力的各种问题都有帮助,无论是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眼都十分有效。成千上万个练习过此方法的人,包括作者在内都成功地摘掉了眼镜,改善了视力。你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
原版引进英国热销图书,随书附赠专利视力测试表
新京报图书销售排行榜连续6个月生活类前三名
各大图书网站销售持续几个月前几名
贝茨方法引导你改善视力,摆脱戴眼镜的烦恼!每天半小时,小努力开阔大视野!
贝茨方法:真正能帮助你改善视力的实用指导!
如果戴眼镜,那你就面临度数越来越深的危险。但是,你知道吗?有75%的人,他们通过尝试贝茨方法而使自己的视力得到显著改善,甚至有很多人通过努力已经摘掉眼镜,而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
简单的逻辑学 豆瓣
7.3 (12 个评分) 作者: 麦克伦尼 译者: 赵明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 1
 “成为优秀咨询顾问有五本必读图书,第一本就是《简单的逻辑学》”
 香港中文大学推荐的40本英文经典著作之一
 广受哈佛大学教授和学生的欢迎
我们知道有些人平时表现得非常聪明伶俐,但是逻辑性却不是很突出。他们有逻辑思考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显然还没有成为本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从来没有被系统地培训过,这是他们所受教育中的缺陷。实际上,逻辑学是教育的真正支柱,但是目前在学校里它却很少被提及。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然而逻辑到底是什么,也许并没有太多的人有很清楚的概念。对门外汉或是初学者来说,本书都有切实的帮助。这本书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逻辑学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技巧。
这是本小书。之所以说它小,第一是因为本书确实不厚,与市面上长篇宏论的大部头相比,它确实很小;第二是因为阅读本书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可读性很强。其内容并不艰难晦涩,作者尽可能采用最直白的语言来解释逻辑中的基本原理、观点、产生谬误的原因、谬误的形式等等基础的逻辑问题。
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宽广、深奥、精彩纷呈的领域,这本书既没有刻板的理论论述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这是一本现实应用的指南,对那些初次接触逻辑的人介绍逻辑的基本原理。《简单的逻辑学》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
本书将逻辑分为五部分,就是书中的五个章节,每一章节以前一章节的知识为基础。第一章是准备,为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而要搭建的必要思想框架。第二三章是逻辑的核心,如何建立正确的逻辑思考。第二章阐述了引导逻辑思考的基础事实,第三章重点是“论证—逻辑思考”的外在表现形式。第四章,探讨导致非逻辑思考的态度及思维模式。最后一章,第五章围绕“谬误—非逻辑思考”的细节展开。
2011年9月4日 已读
一册很薄的书 以不枯燥乃至还有些意思的方式道出了逻辑学的基本知识 更重要的 本书将很多逻辑误区很好地归类和指出 也不失为我们去规避思维陷阱和做无益争论的警醒。本书属于基础的 普及型读物。如果配合一些专业书阅读的话 效果或许更好些
ca logic popular thinking
花间一壶酒 豆瓣
8.3 (15 个评分) 作者: 李零 同心出版社 2005 - 6
《花间一壶酒》收入了作者近年写作的杂文和随感,全部属于“凡人小史”,即作为一个普通百姓冷眼旁观,对身边的历史、书本上的历史,讲点个人的看法。这些看法,虽然也利用了一点专业知识和杂览偶得的读书感想,但作者关心的事在有如工业流水线的专业学术中没有位置,只能用业余的方式,另外找个地方说话。
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第一组文章,只有两篇,是个引子。第二组有六篇,是谈战争或与战争有关的事,属于“武”的话题。第三组有七篇,是讨论与读书人有关的事,则是“文”的话题。第四组有八篇,都是高雅话题,不是琴棋书画,而是酒色财气。
2011年9月17日 已读
以通俗的言辞讲历史 嬉笑之间显见识。民俗的乃至有些避讳的文化现象也娓娓道来 也令人惊奇。而当谈及学术 也不免义气风发 将现代的种种现象 手起刀落 批的利落非常 也许实在是恨铁不成钢吧
essay history popular 李零
本能 豆瓣
mean genes
6.8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特里·伯纳姆 译者: 李存娜 中信出版社 2009 - 10
《本能:为什么我们管不住自己?》内容简介:也许我们绝对信任自己的理智,但是,如果我们能理性地支配自己的生活,那为什么我们的一些决定又常常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我们希望控制过度的消费,但我们却带着信用卡随时疯狂花钱;我们期望忠贞不渝的婚姻,但我们却常受着背叛婚姻的诱惑;我们知道应该远离毒品,但很多人依旧执着地寻求毒品的刺激。
为什么我们的行为总要和我们的理性过不去?为什么我们总难控制自己的行为?把生物学、心理学应用于经济学分析的领军人物特里•伯纳姆和生物学家杰伊•费伦在这本行为学的经典力作中给我们寻到了答案:不是我们的理智故意和我们闹别扭,而是这个时代实在变化太快。
我们生活在知识丰富的信息时代,但我们体内却依旧保留着大量远古人类遗传下来的基因。我们其实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洞穴男”或者“洞穴女”,还受着来自动物的原始的诱惑:贪婪、喜欢冒险、不忠或者好斗。
这绝不是对我们现代人理智的诬蔑,而是一种关怀。《本能:为什么我们管不住自己?》是透视我们现代人身上弱点的一面透镜,通过这面透镜,我们能够更精确地观察我们所处的世界,以便在人类的本能控制我们之前先下手为强。这样,我们就会生活得更心满意足。
2011年10月14日 已读
本书意图通过生物进化论的视角来解释当代人类社会中所存在的吸毒 赌博 疯狂购物、赌博等看似情绪性或者心理缺陷的现象背后的源起。并针对特定现象 提出了一些简要的克制、解决方案——至少我觉得如此。尤其 当你学会去了解一个坏习惯为什么反复出现的动因与运作过程 也就越有耐心和勇气去克服去改变。真相使人勇敢。
ca popular soc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