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f-improve
相约星期二 豆瓣
Tuesdays with Morrie
7.8 (110 个评分) 作者: [美] 米奇·阿尔博姆 译者: 吴洪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莫里·施瓦茨是作者米奇·阿尔博姆在大学时,曾给予过他许多思想的教授。米奇毕业十五年后的一天,偶然得知莫里·施瓦茨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来日无多,这时老教授所感受的不是对生命即将离去的恐惧,而是希望把自己许多年来思考的一些东西传播给更多的人,于是米奇·阿尔博姆作为老人唯一的学生,相约每个星期二上课。在其后的十四个星期里,米奇每星期二都飞越七百英里到老人那儿上课。在这十四堂课中,他们聊到了人生的许多组成部分,如何面对他人,如何面对爱,如何面对恐惧,如何面对家庭,以及感情及婚姻,金钱与文化,衰老与死亡。最后一堂课是莫里老人的葬礼,整个事情的过程,以及这十四堂课的笔记便构成了这本《相约星期二》。
爱的艺术 豆瓣
8.5 (24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艾·弗洛姆 译者: 李健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4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
在这本书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在这里,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练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此版特别收录弗洛姆学术助手纪念文章《弗洛姆生命中的爱》。
2011年9月18日 已读
爱是一门艺术 弗洛姆则是一位伟大的导师。内容需要消化的太多了 估计得看完第二遍再做笔记了
love mal self-improve 哲学 心理学
海鸥乔纳森 豆瓣
7.7 (21 个评分) 作者: [美] 理查德·巴赫 译者: 夏杪 南海出版公司 2009 - 11
1970年,曾遭受数次退稿命运的《海鸥乔纳森》悄然出版,这则讲述一只海鸥不甘平庸、将学习飞翔视为终生快乐的寓言,逐渐在越来越多的人中间传播,并迅速登上《纽约时报》《出版家周刊》以及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无数美国读者为乔纳森的故事痴迷、感动、振奋。
1972年1月18日的《纽约时报》报道了这一奇迹:“这本书15个月前出版,没有任何广告和宣传,如今却成为全美国最畅销的书,它就是《海鸥乔纳森》。”至1975年,销量超过905万册,首次打破《飘》的所有销售纪录,创造了美国百年销售新纪录!1992年,全球销量超过4000万册……直至今日,仍在世界各地不断重版。
许多年来,这本感动心灵、催人奋进的小书,以飞翔之姿传遍欧洲、非洲、亚洲、澳洲等近50个国家和地区,以形形色色的语言讲述同一个“飞翔的梦想”。
秘密 豆瓣 谷歌图书
6.0 (62 个评分) 作者: 朗达·拜恩 译者: 谢明宪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8 - 11
《The Secret 秘密》是一本心灵励志书。本书作者朗达·拜恩是澳大利亚电视工作者,有一年,父亲突然去世、工作遭遇瓶颈、家庭关系也陷入僵局,就在人生跌至谷底、生活即将崩溃时处,意外发现了隐藏在百年古书中的秘密。这些秘密亘古以来存在于各种口述的历史、文学、宗教与哲学之中,更藏在人与世界的各个互动层面,每个人自身都存在着自己所不知道的能量。作者还发现,许多当今的佼佼者早已了解并运用此秘密。因此,作者不禁疑问:“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呢?”于是,作者决心组织一个团队揭露这个只有1%才知道的惊天大秘密。她发现,洞悉这个秘密的人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他们现身说法告诉你:幸福、快乐、健康、金钱、人际关系,这个秘密都能给你!了解这个秘密,就没有做不到的事;不论你是谁,你想要什么,这个秘密都能给你!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豆瓣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Teens
作者: (美)柯维 译者: 陈允明 2003 - 3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美国杰出少年训练计划(新版)》主要内容:美国的强大是从培养杰出高效青少年开始的。《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美国杰出少年训练计划》是一个密集的训练计划,在美国青少年中最具影响力,它直接影响着美国青少年的素质。
书中充满聪明的点子、伟大的格言和令人惊异的人生经验,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好书;对于青少年的父母、老师以及足以影响青少年的任何一位成年人来说,《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美国杰出少年训练计划》也是必备读物。
谈到青少年的适应与成功,在美国《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美国杰出少年训练计划(新版)》是最重要的一本著作。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 豆瓣 豆瓣
7.0 (6 个评分) 作者: (美)斯宾塞·约翰逊 译者: 周晶 南海出版公司 2007 - 1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
为什么的有人成功、有的人失败?
为什么99%的人,到了50岁还要为生活而奔波?工作了几十年,到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
其实,幸运的密码就在你的选择里!
著名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博士一直在寻找答案。他发现,成功人士与失败者的差别,并不光是努力工作的程度或是够不够聪明,而在于一个人是否“会”选择!不会选择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再怎么努力也会一辈子吃苦!
有鉴于此,斯宾塞博士总结了一套非常简单实用的“幸运选择法”,这套方法会让你明白:什么是你真正需要的,什么是你想要的?你的选择会带来什么结果?什么是你的幻想,什么是你必须面对的现实?……一步步地引导你想清楚了再选择!只要掌握了这套方法,幸运之神就会主动来敲你的门!
2012年4月22日 已读
關於如何做好決定,做作對決定。通過去問自己幾個簡單的問題,來深入地分析和理解自己 以便在此基礎上正確抉擇。這可以說是一種對於心智模式的培養。
self-improve us 心理
钝感力 豆瓣
5.7 (7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渡边淳一 译者: 李迎跃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5
擅长情感题材的渡边淳一此次在《钝感力》中抛开情感话题,告诫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钝感力”(迟钝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此书曾被业界推荐给日本安倍内阁,因而引发民众的阅读热情,其影响力也不局限于妇女阅读群体。
“钝感力”,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相比激进、张扬、刚硬而言,更易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并同时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作者据此分章论述了在男女爱情、婚姻、事业、人生、家庭等诸多方面的表现和作用,并从医学角度出发(作者为医学博士),阐述其合理性。作为一种独特的人生智慧,对当代社会中的人们都有全新的启示。
心灵自由之路 豆瓣 Goodreads
7.3 (6 个评分) 作者: [印度]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译者: 廖世德 九州出版社 2005 - 3
《心灵自由之路》收集了克里肴那穆提在伦敦、阿姆斯特丹、巴黎及瑞士撒宁等地所做的精彩演讲与讨论。他以素有的亲切态度和循序渐进的启发方式,为人们深入探索自由的真义、人与思想的关系、恐惧的根源、人类根本的改变等问题。他的言论可谓在禅宗之外,另一种直指人心的言论,甚至比禅宗更直接透彻。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豆瓣
Think on These Things
8.3 (34 个评分) 作者: [印度]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译者: 叶文可 群言出版社 2004 - 10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展现其智慧的结晶,克氏常常在林间散步及树下静坐,从大自然里体悟人类问题的根本纠结所在。他常常以一首诗的方式或描述林间的小鸟飞翔,或描述印度河边洗衣的老妇人,带领你进入他的思想世界,既无诡辩也无知识累积的累赘。他常常强调真理自在人心及独立思考判断的重要性,他强调的是真理必须自己去追求,去领悟无法经由别人代替你去做。就好像身体的病痛必须自己去承担任何人都无法替你去承担去一样。这就是为什么这不只是一本好书还是直得珍藏的好书。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 豆瓣
7.6 (27 个评分) 作者: 李欣频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 1
这本书脱胎于李欣频在教授广告创意课时的笔记,在授课时,李欣频认为不需事先准备具体的教程,因为世事变化太快,每周都会有新的生命教材在发生,还来不及写进教科书里。于是她在每周的广告文案课里,以当周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为每次上课的开头,依自己的体会和心得,开始了她的生命教学,这样14堂课下来,以电影、旅行、观察、阅读、情报、演练、想像、梦、自信、生命与危机意识,架构出一部横跨书写、影像、广告、设计,丰盛且庞大的个人创意系统。
2010年11月7日 已读
對於中學時代的我來說 這樣的書 是有如醍醐灌頂一般的。引領自己去探索去充實 也去思考和突破自己的局限 從這個意義上說 於我很有助益。
self-improve taiwan 李欣频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Ⅱ 豆瓣
7.5 (8 个评分) 作者: 李欣频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 9
继排行榜首、疯狂热印40多次的畅销书《十四堂人生创意课》后,李欣频以更高的视点,找出启动创意人生的心灵实践法,淬炼出12层,37课惊艳式的生命教学笔记——让你得到精彩得与任何人都不想交换的人生!
由“删光所有人,只留下自己”开始,从心开始创意人生,推翻自己乏味、疲惫、烦恼丛生的世界。跟着李欣频的秘密创意风暴,一起学习完成创意人生的心灵实践法,最终来到“事成比心想还快,在当下一秒完成人生梦想的一切”的境界!这是一本献给每个渴望不一样人生的励志书,一本《十四堂人生创意课》的心灵指导书。
少有人走的路 豆瓣 Goodreads
The Road Less Traveled
8.0 (23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斯科特·派克 译者: 于海生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7 - 1
这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正如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M·斯科特·派克让我们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太阳马戏团的魔力 豆瓣
作者: [加]林恩·休厄德等 译者: 谢凯蒂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 6
《太阳马戏团的魔力》中经纪人弗兰克为了躲开一场无聊的会议,他意外闯进太阳马戏团……种种发现,不仅揭开了太阳马戏团能够不断创造惊奇的秘密,也使弗兰克获得了全新的生命力。加入这场探索之旅吧,你也将发现自己的太阳魔力。
让天赋自由 豆瓣
The Element -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
作者: [美] 肯•罗宾逊 卢•阿罗尼卡 著 译者: 申志兵 中信出版社 2009
本书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轶闻趣事,有不同人士的不同人生经历:从保罗•麦卡特尼到《辛普森一家》的创作者麦特•格罗宁,从梅格•瑞恩到列侬,从著名作家阿丽安娜•哈芬顿到有名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
但是这本书的真正主角不是他们,而是我们自己!
读完这本书,你就会发现,那些一流的成功人士,他们的荣耀并不值得你我艳羡,事实上,他们的人生还远没有达到一帆风顺的境界,他们成功过但也失败过,可以说他们没有一个人的生活堪称完美。但无论如何,这些一流的成功人士都曾经历过一个阶段的完美生活,在这个完美的阶段,他们因为发现自己的潜力而让自己的事业加速发展。而这,就是你我需要努力做到的。那些一流的成功人士最值得你我艳羡的,应该是他们找到了真实的自我。
本书是一首有关人类天赋和人类激情的赞美诗,也是一首对人类卓越的发展潜能的颂歌。它告诉我们什么情况能够人尽其才,什么情况会使人类的潜能消退,告诉我们该怎样利用现有的时光,如何在一个完全竞争的未知世界争取到唯一成功的可能。
名人热评
肯•罗宾逊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家伙,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看透你的内心,但肯•罗宾逊却是其中一个,所以他能让你觉得轻松和愉快。我很荣幸能在本书中成为一个角色,是他认为掌握了成功点(Element)的人之一。读他的书能让我们知道怎样做最好的自己。
——《歌剧魅影》和《猫》的舞蹈指导 吉莉安•莱尼
这个世界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我们的机构、我们的学校以及我们的思想却被以往的习惯束缚,其结果就是人类众多天赋的白白浪费。《让天赋自由》以热情洋溢的语言和令人信服的观点让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待自己,让我们知道怎样面对未来。
——《未来的革命》、《财富的革命》作者 阿尔文•托夫勒
《让天赋自由》让你终生受益,它帮助你发现最好的自己。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们能读到那些发现了自我的人士,读到他们那令人着迷的奇闻轶事和他们的真实生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 史蒂芬•柯维
2011年9月21日 已读
作者提出一个“天命”的概念 其实就是通过自己的用心体会 遇到的导师的指点 从而发现自己喜欢做和擅长做的之间的完美结合。励志型 提及很多现当代人物的精彩故事。觉得此书对于教育者能有所启示来着
ca education self-improve
知日·断舍离 豆瓣
6.3 (46 个评分) 作者: 苏静 中信出版社 2013 - 7
超过1000000人受益的生活新风潮!/风靡亚洲的高效能整理术!
“断舍离”整理术,当前超人气的日式收纳和整理的人生最高哲学!
你是不是下列某一类型人之一:1怎么也改不掉的拖延症?2无数次冲动购物的受害者?3要拒绝别人却从不知如何说NO?4工作笔记也记得一塌糊涂?5莫名奇妙的安全感缺失?6越整理越陷入到无穷的焦虑?7总是无法完成计划陷入死循环的沮丧?
其实,我们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所以,来一场人与物的生存战吧!给自己的屋子和人生都来一次彻底的“断舍离”。
日本全民参与实践的“断舍离”整理术,已成为日本社会当红流行语之一。
所谓“断舍离”: “断”,断绝接受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掉没用的东西;“离”,离开对事物的执念。
“断舍离”的要点之一在于,要以思考自我真正需求为中心,而不是成为物的附庸,从而达成人生清爽高效的自有境界。
源自瑜伽和佛学的“断行、舍行、离行”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指果断地舍弃无用的东西,提倡不要一味地固守执着,懂得舍弃能获得更多的幸福。
“断舍离”的反面是“断不了,舍不掉,离不开”。很多时候,难的不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难的是不知道该舍弃什么。无论是“收纳”物品还是“整理”人生,除了不断贴标签和分类,除了不断地添置抽屉,其本质可能都是要去“断舍离”,或者换句话说,叫做“选择”。
从物件到人生的整理术,就是从外在生活的整理到内在思维的清理,通过不断实践“断舍离”,认清自我树立方向,彻底克服拖延症、懒散、注意力涣散、作息失调等痼疾,帮助建设清爽有秩序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而解放内心的压力,投入高效率、充满幸福感和成就感的简单、自在的生活。
《知日•断舍离》特集是超人气品牌知日系列图书第12弹!最近崛起的专注日本文化、国内超人气连续出版品牌《知日》,集结中日最强编辑力,从日本人的文化意识到日常生活,深入解读“断舍离”这一源自日本的高效能生活理念,选取人生整理、日式手帐,物品收纳、时间管理、资源分配等多角度全方位辐射,集合山下英子、松浦弥太郎、佐藤可士和、宫泽真理等多位日本最具权威的生活方式专家的理念菁华,将日本整理与收纳的最高哲学一网打尽,堪称“断舍离”生活哲学的最强结集。
“断舍离”的反面是“断不了,舍不掉,离不开”。很多时候,难的不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难的是不知道该舍弃什么。无论是“收纳”物品还是“整理”人生,除了不断贴标签和分类,除了不断地添置抽屉,其本质可能都是要去“断舍离”,或者换句话说,叫做“选择”。
——苏静《知日•断舍离•卷首语》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整理术,特别是收纳术,都是在物品数量不减少的基础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空间、劳力、精力来整理。而“断舍离”是从根本上反思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对物品进行简化、取舍,为人们省出整理的时间、空间、劳力和精力。
——山下英子《知日•断舍离•专访山下英子》
通过不间歇地削除身边不必要的人与事物,慢慢察觉到一种最好的状态,与那些对你最重要的人、事、物更亲密地交流,进而探寻到生命中的幸福真义。
——吴东龙《知日•断舍离•令人怦然心动的断舍离人生整理术》
不管以前如何无视每天使用的东西,现在都仔细审视。断舍离的理念里可没有“随便”这个词。什么都是有意识的自我中心。
——平泽恭子《知日•断舍离•我和断舍离的故事》
当我们太依赖于便利的事物时,反倒需要冷静下来,为生活刹个车,及时地清理打扫一下我们的生活。从某种角度说,其实“乐在不便中”的这种从容或许对现代人的生活更为重要。
——松浦弥太郎《知日•断舍离•没有比双手更灵巧的工具》
如果能够通过整理身边事物,来达到调节心情的效果,何尝不是件好事呢。但如果不能对身心有所放松,单纯只是扔掉身边之物,我觉得也是没有意义的。以至于为什么不能调节心情,这就需要冷静下来,认真倾听自己的内心所想,遵循自己的内心之声来采取新的行动。
——宫泽真理《知日•断舍离•盛满便当的浓情蜜意》
知日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113806/
知日特集,全新改版,每月一本。
了解更多有关知日特集的信息,请关注知日微博@知日ZHIJAPAN
2014年3月20日 已读
主題側重風行日本多年的整理術的介紹 斷離舍的相關篇章又是重中之重 雖然相比原書內容簡化不少 但因為有多位撰寫者的多角度和多題材 所以還是有些閱讀的價值的 此外就是對整理術書籍偏發散性的介紹與其文化根源的闡述。作為Mook來說 還是很不錯的
mook self-impr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