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
场所精神 豆瓣
8.6 (7 个评分) 作者: [挪威] 诺伯舒兹 译者: 施植明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 7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仍主张艺术作品的概念系生活情境的“具现”(concretization)。人的基本需求在于体验其生活情境是富有意义的,艺术作品的目的则在于”保存”并传达意义。总之,早期著作的目的在于以具体的建筑观点来认识建筑,目前我仍以为这种目的是最重要的事。今天许多混乱的产生是由于一些人在谈论建筑时东拉西扯所造成的。因此我将反映出建筑的信念:我并不同意风土的或纪念性的建筑是一种奢侈品,或是某种“感动大众”的东西(如拉普普(A.Rapoport)所言)。建筑没有什么不同的”种类”,只有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藉以满足人生在实质上和精神上的需求。
2015年7月3日 已读
这本书真的读了好久好久。。一开始真的是硬着头皮读啊,超级无聊,还是台湾教授翻译,各种名词翻译不同,看到后面就慢慢开始觉得有意思了。可惜看的pdf版,看图不方便,完全没心思静下心来对应插图看,也没有心思查,总之有机会再读纸质版,边读边查会好一点吧。
城市规划 建筑 建筑理论 现象学
纯粹现象学通论 豆瓣
作者: 胡塞尔 译者: 李幼蒸 商务印书馆 2012 - 11
《纯粹现象学通论》,本书简介: 《纯粹现象学通论》(作者胡塞尔)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书中分为事实和本质;自然主义的错误解释;自然主义的错误解释;自然态度的设定及其排除;现象学还原;纯粹意识的一般结构;关于理性理论问题系列的一般性层级等数章内容。
知觉现象学 豆瓣
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
作者: [法] 莫里斯·梅洛-庞蒂 译者: 姜志辉 商务印书馆 2001 - 2
《知觉现象学》是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代表作。他通过身体解读人的知觉行为,用了大量的生命科学的实证例子为依据,而整个知觉现象学是建立在胡塞尔的内部时间意识现象学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