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
2004北京-香港演唱会 豆瓣
9.4 (18 个评分) 罗大佑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5年2月1日 出版发行: 人文公社
2002年12月31日晚,1.8 万人在首都体育馆与罗大佑一起“围炉”跨年。作为整个“罗大佑艺术生涯 20 周年系列活动”的压轴大戏,罗大佑用这场“围炉音乐晚会”为自己作了总结,而那些在罗大佑的歌中走过青春的人,也终于可以用这一晚来怀旧、买醉、放声歌唱。
八年之前,大佑唱道:等遍了千年终于见你到达,等到青春终也见了白发。八年之后的这个夜晚,大佑终于到达,罗迷们的青春终也见了白发。这一夜的心情,有人说是朝圣,有人说是还愿。无论朝圣还是还愿,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听歌与成长之后,大家都想亲眼看一看罗大佑的样子。于是,在岁末的京城夜晚,当音乐的炉火点燃,迟到数年的大佑与见了白发的罗迷终于交织出了罗大佑这个 48 岁的男人,伫立在新世纪的样子。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光阴的故事》。朋友说:“在看了罗大佑的演唱会后,感觉他依然年轻,而我们已经老了。”我不禁深思,表象的可以透露出演唱会的气氛,然而更多的是岁月日晒水磨后的一个不老传说的缔造。
他一张唱片,能做上十年。他作词很慢,当年写《童年》,用了五年,这首歌有五段,一年一段。一首关于沙士的新歌《伴侣》,他写了八个月,第一句头两字究竟用「起初」还是「首先」,他想了三个月。现在和音都录好了,他还是未能决定。在这即用即弃的乐坛,这种人应该早被淘汰。但他坚持,他的价值就在这里,莫扎特死了二百年,到今天仍有人唱他的歌剧。音乐没有别的,只有生命。他必须用心灵去创作,一首歌作了出来,他唱完若会起鸡皮,眼湿湿,才算合格。歌曲先要感动自己,这歌的生命才会持久。
时隔20年,罗大佑再次披上音乐教父外衣,演绎罗大佑一生中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入场歌迷最多、现场气氛最热烈的巡回演唱会!当晚,面对无数歌迷呼声,大佑不禁泪洒,心中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先不说香港这张演唱会的 DVD 有多吸引,但光就“围炉”2002北京首都体育馆这场的录音来说,就觉得绝对值得收藏,值得仔细听听。
罗大佑这几年的巡回演唱会,始自2000年9月8日的上海演出,后来陆续到过杭州、深圳、西安、南京、北京、广州、新加坡、香港、台北、高雄、台南、新竹、台中,长达四年。北京这场,大致算是「中点」,而且是相当有趣的时间点,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大佑在大陆办演唱会的消息传出,掀起彼岸极为热烈的回响,不惟乐迷疯狂抢购、造成黄牛票价格飙涨,媒体记者也纷纷抢进报导,连篇累牍的分析,好像要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一口气补齐过去二十年大陆乐迷跟他的距离。
北京这一场演出,又是其中最受瞩目的表演。不惟演出地点有特殊意义,大佑和乐队的默契,经过一年多的磨合,表现很棒。他自己的体能和声嗓,也都出乎意料地好。首都体育馆的设备,在大陆的表演场地中算是高标准,也让演出能有更专业、更集中的表现。
除此之外,听众的热情,在我们看来也近乎“不可思议”。许多歌曲是全场上万人一齐唱完的,光听大佑自弹自唱“乡愁四韵”,全场跟着大声唱完,那股气势,便几乎催人泪下。想想这些听众是在完全没有正版专辑可买的状况下,到处辗转拷来卡带,才把大佑的歌听得滚瓜烂熟的,这些声音背后的情感、那些共同经验过的历史、共同拥有过的青春故事,汇聚在一起,产生了摇撼人心的力量。
北京这场也可以算是大佑在大陆演出期间,声望的最巅峰。后来SARS爆发、广州演唱会票房冷冷清清,大佑事后在记者会上不满媒体酸溜溜的报导,当众骂粗口,颇引起一些负面效应。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吟唱
我听到传来的谁的声音像那梦里呜咽中的小河
期待了许久,罗大佑围炉跨年音乐晚会终于在首体开幕。罗大佑一如既往地自弹自唱,弹得从钢琴到吉他到手鼓样式众多,唱得从《你的样子》到《鹿港小镇》到《现象七十二变》到今年新作不一而足,完整呈现了罗大佑二十年来的音乐风貌。除了自己表演,罗大佑还请来嘉宾齐豫,除了经典“唱段”《橄榄树》外,两人还共同坐在钢琴前一边弹琴一边唱歌,赢得雷动的掌声。除了经典的边唱边喝酒的表演之余,罗大佑还“拉来”一群少年,童声合唱他的《海上花》等作品,坐在孩童后面弹琴伴奏的罗大佑,像极了一个慈祥的音乐老师,更请来好友刘建宏和一个三口之家现场讲述“光阴的故事”。这些显得匠心独运的插曲,丰富了演出形式。不过,当晚观众来看的只是罗大佑,惟一的主角也应该是他,对这种形式化的东西,认同的人不多。整场演出贴合“围炉夜话”的气氛,自始至终温情脉脉,没有疯狂的举动,只有岁月的馨香和音乐的魅力在心中交融。
不管对罗大佑如何评说,他的歌永远是经典。昨晚他一次次上演的经典歌曲带来的经典场面。从《你的样子》开始,观众就进入了罗大佑歌曲的意境。
在音乐中罗大佑充分展现了一位歌者的素质和能力,整晚他差不多唱了近四十首作品,远远超过了一般个人演唱会二三十首歌的演唱数量,想到此也真的佩服这个 48 岁的老男人,佩服其敬业。演唱的作品包括《你的样子》、《鹿港小镇》、《爱人同志》、《恋曲1980》、《海上花》、《滚滚红尘》、《野百合也有春天》、《将进酒》、《光阴的故事》、《七十二变》等,现场最能引起呼应的也还是这些老歌。在观众的感觉中,罗大佑苍哑的嗓音中流淌出来的除了歌声,还有一切记忆。
⊙举止
那看似满不在乎转过身去是风干泪眼后萧瑟的影子
越来越觉得罗大佑的煽情功夫已经能够不比他的演唱差,到罗大佑从遥远和神秘中现身内地后,他的表演功夫愈发显露。一开场,从舞台东侧的入口处,一袭黑衣的罗大佑迈着太空人一样的步伐出场亮相,并立刻点燃了全场的期待热火。而这与全场上演的表演秀相比还仅仅是一个开头。
脱口秀:唱过《你的样子》后,罗大佑第一次开说:“一个 48 岁的老男人这样站在台上卖力地唱,还可以吧!”在那首著名的《童年》前,罗大佑说起了数年前去世的父亲和父亲留下的照相机,把一种款款深情娓娓道来,感人与煽情并举。
特色秀:罗大佑与酒的缘分几乎在每次演出中都有体现,昨晚也是。唱过《将进酒》,他又端起了酒杯,说这是一位北京朋友送的 20 年陈的花雕,之后表达的意思是在北方这个时候喝最合适,尤其适合他这 48 岁老男人的生理健康。另一个特色表演是演唱会嘉宾齐豫出场时,两人的合唱、深情的拥抱,每次都留给了观众一个兴奋的理由。
败笔秀:《光阴的故事》几乎是大佑的一种绝对标志,但是昨晚这首歌显得有些灰暗。原因是之前罗大佑请上一位嘉宾─央视主持刘建宏,刘建宏又拉扯上几位观众,一起在台上说着些不太着调的故事,这个过程只有短短几分钟,而从观众中传来的起哄声有七八次之多。这种气氛让《光阴的故事》的光芒暗淡了许多。
⊙观众
是否来迟了明白的渊源早谢了你的笑容我的心情
等遍了千年终于见你到达,等到青春也见了白发。如预言般的,罗大佑歌里唱的正是 2002 年最后一天冒着严寒来首体看他个人围炉演唱会的观众的心情。经历长久的等待之后,重温旧梦,心情却如被挪动的复写纸一般,无法回到最初,却总有着牵绊而难忘。终于能看着梦变成现实的三十岁上下的“老”男人们,含蓄而内敛,看罗大佑在台上表演,他们不会大喊大叫大闹。动情处,只会握着女友的手,一起哼唱《恋曲1980》,仿佛回到初恋,只是岁月已经改变了你的样子。
就像看“韩流”的观众鲜有 25 岁以上的一样,来首体看罗大佑的人也少有 25 岁以下的,能容纳万余名观众的首体被三十岁上下的六七十年代的男男女女挤满,最常见的是一对对年龄相仿的情侣或夫妻,一起来圆一个年少时的梦。一名女观众一句“重温旧梦”,道出了很多人的初衷,“一直想看罗大佑的现场演出,上海个唱错过了,心里就一直惦记着,特别盼望。这次他来北京,我不能不看,就当圆一个一直以来的梦。”那些年少时的梦都渐渐褪色,而罗大佑这个梦也让喜爱他的人等得太久,有人说这是历久弥新,也有人说此时的激情已慢慢淡了:“罗大佑的第一个内地个唱开在上海,那时特别想去看,感觉是朝圣;后来,他露面的机会越来越多,少了那层神秘感,现在就像是来看老朋友、身边人,渴望没那么强烈了,心里少了第一次的疯狂,更多的是平静。”圆梦也罢平静也好,大家都期待罗大佑,可记者问到的人,却没有一个说会因期待而失望,“我肯定不会失望,我就是想来看一场罗大佑的现场音乐会,根本没考虑这个演出应该什么样,能看到他就可以了,没有那么高的预期。”
演出开始,罗大佑一亮相,掌声随即雷动。之后,这位 48 岁的老男人开始用音乐和语言撩拨那些而立之年的男人的心,气氛温情脉脉,观众没有冲动,只随着熟悉的旋律合唱,间或挥挥手臂,或因某句歌词陷入回忆。一位 25 岁的年轻女孩看完演出,直言:“罗大佑没有那么老,我初中刚开始接触音乐的时候听了他的歌,一直喜欢至今,感觉与他一起成长。看了很多偶像歌手的演出,今天的演唱会感觉有点庄重、亲切的意味,有很多纪念意义在里面。”
⊙感触
那悲歌总会在梦中惊醒诉说一点哀伤过的往事
炉已围,曲已尽,在新年之夜──最煽情的时间,在首体──上演过流行音乐兴衰大戏的地点,罗大佑完成了一次圆梦的仪式,圆自己的梦想,也了却了仪式参加者──一万多罗大佑歌迷的心愿。狂热之后,罗大佑不再是精神家园的园丁,罗大佑只是一位歌者,一位值得怀念的歌者。一场围炉夜话终使相见成为怀念。
“围炉”之前,有一种感受非常真切,“围炉”也许不是罗大佑告别的标志,但一定是歌迷对他情感变换的分水岭。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未见人只闻歌,罗大佑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代言人,罗大佑最初以一种遥远、神秘却又激荡人心的形态进入;九十年代,频繁地出入内地,频繁地亮相各种舞台,以至于“走下了歌坛神坛”、“开始浮躁”、“商业味重”等说法纷纷袭来。真实与想象的差距使罗大佑不再是神话,这时候人们的情感开始第一次转换,他的行为、新歌甚至每次“发言”都开始被挑剔,因为我们不愿意神话的破灭。在这个时候,人们对罗大佑不再单纯敬仰,复杂了,怀疑了。就在大家都对罗大佑的新感觉总不能确定的时候,他及时地“围炉”了。用一场“夜话”释放了歌迷的种种期待、纷争和激情,在曲终人散之后,在新年之夜的清冷中,任何以往的激动情绪都平复了,这就是“围炉”带来的新心情。
许多同志在来“围炉”之前,说的是“还是看一看吧,毕竟他带给过我们那么多激情冲动,看过之后也就了了一个念想”。这样挺好,怀念使一种狂热归于平淡,使一种牵挂终有着落。从此,可以在怀念中放松地听罗大佑的任何新歌,而不必计较是否其中还有以往的反叛和激动。
青春舞曲 豆瓣
9.7 (50 个评分) 罗大佑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85年2月1日 出版发行: 滾石出版社有限公司
《青春舞曲》是從羅大佑1983,1984兩年歲末演唱會的實況錄音中選出十一首歌做成的合輯,也是台灣流行音樂史上第一張演唱會實況專輯。
據他自己回憶,早在《家》出版之前就已經打算推出演唱會實況錄音,而且有出版雙專輯(double album)的意思,但整個計劃卻因種種緣故一再延宕,等到《青春舞曲》終於問世,羅大佑已經收拾好行囊,在唱片內頁寫道:「也到了我告別一段時間的時候了,我總不能騙你說我腦袋裡充滿著音符……」
這是一張經常被忽視的專輯,許多人以為它「只不過是現場演唱會的實況錄音」,而匆匆跳過不聽,殊不知這樣便錯過了羅大佑在脫下黑衣,遠走他鄉之前,替我們留下最精彩動人的四十分鐘。《青春舞曲》其實有許多非常重要的意義:當時羅大佑是第一個以「個人身份」辦大型演唱會的歌手,在完全沒有前例可循的情況下,所有相關的細節都必須一一從頭摸索。當時參與羅大佑演唱會的工作人員是在不知不覺中「就地創造歷史」,完成了今日看來仍然令人咋舌的高難度工程,而現場收音的不盡理想使羅大佑後來不得不重新進錄音室,為《之乎者也》、《未來的主人翁》、《將進酒》和《穿過你的黑髮的我的手》重錄和聲,也替專輯中某些部分做了若乾修補;而這些「非絕對真實的修正」也還算謹守分寸,不至於影響整張唱片所要忠實傳達的臨場氣氛。
幾首在原專輯中並不算最搶眼的歌曲,在舞台上重獲新生。《我所不能瞭解的事》節奏放慢,樂器回歸淡薄之後,那些複雜的長句反而有了許多讓聽眾參與思考的空間,羅大佑認為這才是他真正屬意的詮釋方式。而《盲聾》原本四平八穩的中板曲式,在這裡成為迎面撲來的熾熱搖滾樂,是羅大佑最放肆的一次演出,也使這首原本有些勸世腔調的作品變得怒火襲人。在《現象七十二變》裡,羅大佑不僅即興添加了一些歌詞,後來還獨自坐在鋼琴前,把這首歌唱成了柔情萬種的晚安曲。《青春舞曲》的每一首歌都有水準以上的表現,從樂手名單可以看到羅大佑網羅了當時台灣最優秀的演奏人才,個個都身經百戰,名震一方,整張專輯一路聽完毫無冷場,閉上眼睛便彷彿置身爆滿的中華體育館,要跟著台上足蹬白球鞋的黑色身影一起嘶吼高唱。
但也是在中華體育館的舞台上,羅大佑面對成千上萬騷動的歌迷,第一次感到這種巨大的壓力是他無法隻身負荷的,當人潮散去,他看著空蕩蕩的舞台,「有種被擊敗的感覺」。他不知道把自己當著千萬人面前掏乾淨之後,還能剩下什麼來面對自己。「我確實是演唱會中那個最孤獨的人」,他如此寫到。羅大佑在《青春舞曲》出版後不久終於離台赴美長住,這張唱片就這樣成為他「黑色時期」最後的紀念品。
爱人同志(台湾版) 豆瓣
9.8 (50 个评分) 罗大佑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88年12月9日 出版发行: 滚石
《爱人同志》是罗大佑沉寂了四年多之后重回歌坛的作品,也是1984年《家》以来的第一张录音室专辑。这张唱片在1988年年底出版,正是台湾社会人心沸腾,社会力全面释放的顶点。这张在港台两地四间录音室完成的唱片,通过强势宣传成功地塑造出“新罗大佑”形象;短短几天就卖出二十万张,之后更创下五十三万张的销售记录,成为罗大佑迄今最畅销的作品。
在罗大佑“出走”的这几年,民进党成立,蒋经国逝世,戒严令解除,台湾经历了战后最剧烈的政经结构转变。唱片工业的体制也在这段时间膨胀到前所未有的规模,MIDI的普及带动了林立的唱片工作室,港星大举来台加上青春偶像大行其道使唱片市场全面低龄化,整个唱片业在朝向“娱乐工业”的方向迈进。凡此种种,都使《爱人同志》和《家》之间仿佛存在着不只四年,而是一整个时代的差距。这张专辑的标题和歌中使用大量大陆用语,在当时仍然有逾越官方尺度的可能,没想到所有歌曲送审一次就全数通过,不仅当事人“受宠若惊”,也反映出审查制度渐渐轻松的事实。
在《家》只做到一半的“跳出框框,创造不同格局”的企图,终于在沉潜酝酿了四年多之后,由《爱人同志》完成。和“黑色时期”礼聘日人编曲的情况不同,这个时候的罗大佑对MIDI已经有娴熟的掌控能力。也对编曲有绝对的主导权。《暗恋》、《爱人同志》暴烈的摇滚曲风,《恋曲1990》、《你的样子》的浓郁抒情,乃至于《黄色脸孔》、《京城夜》波澜壮阔,层层叠叠的慑人气势,一再显示出挥洒自如的编曲功力。这张专辑对音乐元素的处理方式曾经造成圈内人极大的震撼,再一次替唱片制作概念的可能性树立了新的标杆,不仅被誉为当年度最好的专辑,也是另一张至今听来仍然难以超越的力作。在歌词的写作上,罗大佑尝试让人声融入编曲,扮演乐器的角色,而非总是站在最前面“讲道理”的工具,所以我们听见了许多纯由音节构成的吟咏。格外在意音乐性的结果,使词意反而不再那么明朗易解,往往得和旋律编曲一并欣赏方能领会其中的奥妙。这样的改变使许多老歌迷难以适应,认为罗大佑“变节”了。但换一个角度来看,《你的样子》朦胧绵密的长串意象,或是《京城夜》四字叠名和连续长句相互撞击出来的震撼力,相信是早年那个蓬发黑衣的愤怒青年所写不出来的。
这张专辑想呈现“黄种人整体处境”的野心是否成功,则见仁见智。但这方面的关心一直延续到“音乐工厂”时代,成为罗大佑日后所有创作的中心主题。《爱人同志》或许不再拥有他早年作品那股青春的锐气,甚至在某些地方出现明显的匠气,但是整张唱片精密庞大的结构,以及它完成的宏伟企图,使《爱人同志》仍然值得名列经典,也是了解八十年代台湾流行音乐时所不能遗漏的巨作。
未来的主人翁 豆瓣 豆瓣
9.8 (228 个评分) 罗大佑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8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滚石唱片
这张专辑花了九个月才录制完成,《之乎者也》的成功带来了无数的争议和期许,使罗大佑在这段时间遭遇到了极大的压力。“这其实是最惨痛的一张唱片,碰到的挫折,失败的感觉是最多的。”《未来的主人翁》从头到尾弥散着一种抑郁苍凉的情绪,相信和作者当时内在面临的矛盾,以及外界充满无力感的时代气氛都有关系。

“一定是第二张唱片最难做。因为第一张你可以慢慢做,完全没有前面的负担,所有前面的年轻生命的积累都可以放在第一张。如果第一张不幸成功,人家会要求第二张也成功,而且要变...又要有成长,又要有磨练,又要有新的东西,新的看法,新的音乐方向,然后在音乐上必须诚实,因为新的方向必须是来自你自己人生观,音乐观的彻底改变。”罗大佑这番话对《未来的主人翁》里面的种种改变作了最好的注解。
纵贯线:纵贯线终点站台北演唱会(2DVD) 豆瓣
纵贯线
出版发行: 星外星唱片
《纵贯线:纵贯线终点站台北演唱会》纵贯线SUPERBAND回家了!“李宗盛X周华健X张震岳X罗大佑”限期一年的超级乐团,史无前例的超级卡司。最豪华的成果展,两天的精采实录。最好的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 最后一次相聚,最后一次再见。几十年的共同记忆,几百首生命的歌,无限次的音乐激情,我们和纵贯线的最后两晚一次拥有……

特别推荐:首唱即成为经典的[给自己的歌]完整收录
再度感受那晚让男人感叹、女人又恨又爱的经典箴言

DVD 1
1 归来
2 思念是一种病
3 东风
4 握手
5 野百合也有春天
6 新天地
7 有光
8 爱我别走
9 我想要的感觉
10 路口
11 领悟
12 给自己的歌+爱人同志+爱如潮水+你现在还好吗
13 爱的代价
14 闪亮的日子+抱着你
15 童年
16 爱的箴言+花心+寂寞难耐+喝酒
17 爱的初体验
18 皇后大道东
19 虹彩妹妹+青春舞曲

DVD 2
01 再见
02 鹿港小镇+分手吧+我终于失去了你+爱相随
03 凡人歌
04 恋曲1980
05 明天会更好+真心英雄+朋友+改变明天
06 出发

发行日期:2011年5月2日
2020年5月16日 听过
几乎每首歌都会唱啊,但全改编成了摇滚版→_→想起当年没看过他们现场就后悔得捶胸顿足,再也看不到这几个老男人组组合了。
华语 台湾 李宗盛 流行 演唱会
罗大佑 北京-香港演唱会 豆瓣
10.0 (46 个评分) 罗大佑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音乐工厂
罗大佑,华语歌坛百年一遇的奇才。他可谓流行乐界的黄仁宇,其作品中那份高瞻远瞩的家国情怀令每一位中华儿女受用良多。大佑并不多产,在他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诞生过约170首曲目,平均每年的成绩单也不过六、七首,但这批份量不轻的流行曲见证了一段又一段风雨飘摇的历史,伴随你我共同走过那彷徨疏离的蹉跎岁月。自千禧年的9月8日起,罗大佑以演唱会的方式从上海开始了音乐路上的新长征,足迹踏遍神州大地,耗时四年之久。本碟收录的是大佑于2004年春在香港的个唱全貌,内容可以说是为一度陷入绝境的香港同胞雪中送炭,歌者用那激励人心的音符唱出对“东方之珠”满腔虔诚的祝福......


简评:在这台名为“搞搞真意思”的演唱会上,罗大佑不仅自弹自唱,还用国/粤语左右开弓,面对观众剖白内心对香江历史变迁的真实感受。《伴侣》这首歌是大佑在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浩劫之后有感而发之新作,讴歌了普通人在对抗命运中的守望相助。

罗大佑于1987年4月1日登陆香港,在那时,他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放弃待遇丰厚的医生职业,全心全意地从事音乐创作。同年年尾,大佑成立了“音乐工厂”,用嬉笑怒骂的音乐语言见证了后过渡时期的香江市井百态。大佑在音乐会的进程中,不断用深入民心的经典曲目唤醒观众们拾回勤劳勇敢的香港精神,大众也在其真诚的勉励下同声齐唱《东方之珠》及《浪子心声》。而大佑的音乐同行,如:黄耀明、林夕、伍佰、蒋志光和袁凤瑛等亦来到现场,他们心心相印地用歌声表达了对香港明天更美好的不变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