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
镜子 (1975) 豆瓣 TMDB
Зеркало
9.0 (351 个评分) 导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演员: 玛格丽特·捷列霍娃 / 因诺肯季·斯莫克图诺夫斯基
其它标题: Зеркало / 写真
本片是导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一部自传体电影。幼年的塔科夫斯基随着母亲(玛格瑞塔·泰瑞柯娃 Margarita Terekhova 饰)去亲戚家借钱,他独自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发现了一面镜子,并通过镜子审视自己,在巴赫的音乐中,塔可夫斯基的回忆慢慢带出了一系列的事件:电视上在播报一个口吃的年轻人通过催眠治痊了自己;一个被家庭忽视的妻子遇上一位迷路的乡村医生,两人之间产生若即若离的关系;一个未曾露面的叙述者与前妻在争吵;一个早熟的年轻人备受军事指导员的呵责。这些毫无关联的片段式回忆通过镜子串联起来,展现了导演对时间、历史、生活、土地、梦境等意象的哲学思考。
导演的母亲在影片中扮演艺术家的母亲;他的父亲,一位著名的俄罗斯诗人,在画外音中朗读自己的诗作。
生为爵士狂 (1983) 豆瓣
Мы из джаза
导演: Karen Shakhnazarov 演员: Yelena Tsyplakova / 伊戈尔·斯克利亚尔
其它标题: Мы из джаза / 我们来自爵士乐队
有人戏称这部电影是“四个男人的一台戏”。
影片中基本没有特别引人的情节,没有激烈的动作打斗场面,甚至没有撩人心弦的爱情故事,然而绕有趣味的是,影片除却赢得了1700万观众,还被当时权威电影杂志《苏联银幕》评为1983年最佳影片。
这样一部既叫座又叫好的影片讲述了前苏联20年代四个青年音乐家组办爵士乐队的故事。在那样一个“火红的年代”,属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爵士乐很难被苏联官方接受。出现在影片中几乎所有文化场合的标语“艺术要为劳动人民服务!”是那个时代的典型象征。四个热爱爵士乐的青年就这样不合时宜、一波三折地进行着他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影片拍摄完成的80年代,苏联人已经开始通过一些“非法渠道”接触西方文化,当时,《巴黎最后的探戈》录像带开始半地下流行,持不同政见歌手的音乐会也几乎场场爆满。因此,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影片中发生的故事立刻能得到观众的认同,主人公们对理想的执着、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友谊的坚持也让人感觉亲近和鼓舞。
影片运用幽默诙谐的手法对时代进行嘲讽,用优美的音乐旋律和舞蹈动作打动观众,一个本应沉重的题材得以让人轻松地内省。
导演卡·沙赫纳扎罗夫、编剧亚·巴拉基杨斯基、摄影弗·舍弗兹伊克构成了一个强力组合, 剧本经过10次修改,人物性格设计上的差异赋予了演员极大的发挥空间。透视片中时代里的个体、音乐里的个性,我们看到一种俄罗斯哲学的智慧。或许有一天,你已经忘记了影片故事的情节,但是某些掺杂着辛酸与甜蜜、沮丧与欣喜的电影画面会在脑海中悄然浮现。
影片获1984年法国格勒诺布尔国际音乐片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波兰罗兹国际电影节银奖,并参展1984年伦敦、芝加哥、贝尔格莱德等电影节。
2024年11月24日 看过
好快乐的片子,但也过于依赖音乐和笑点推进剧情了,以为开头的批斗会只是文化冲突的头菜,没想到后续只剩一些令人会心一笑的台词。
俄罗斯
战舰波将金号 (1925) TMDB 豆瓣 Min reol
Броненосец Потёмкин
8.7 (244 个评分) 导演: 谢尔盖·爱森斯坦 演员: 亚历山大·安东诺夫 / 弗拉迪米尔·巴斯基
其它标题: Броненосец Потёмкин / 波特金号战舰(港)
影片发生在1905年,一艘名为波将金号的战舰上,原本这是一艘沙皇海军的骄傲,可是因为连续数月的伙食太差,导致了一场哗变。沙皇海军波将金号战舰上,水兵的生活环境非常差,受着非人的待遇。一连数月,水兵的伙食很差,供应的牛肉甚至长满了蛆,引起了战舰上水兵们的极度不满。部分水兵策动起义,却受到了军官的镇压。指挥官下令枪杀叛乱者,但是由于起义之火在众人心中燃烧。行刑队拒绝开枪,起义者们拿起武器将军官丢入大海。波将金号被起义者们夺取,并驶入敖德萨石阶进行补给。敖德萨的群众对水兵们的遭遇非常同情,义愤填膺,纷纷声援起义的水兵。而群众的声援却遭致沙皇军队的镇压,一场血腥的屠杀就此展开……
纳瓦尔尼 Navalny (2022) TMDB 豆瓣
Navalny
8.4 (56 个评分) 导演: Daniel Roher 演员: Alexey Navalny / Yulia Navalnaya
其它标题: Navalny
2020年8月20日,俄罗斯反对派人物、反腐败活动人士阿列克谢·纳瓦尔尼身中“诺维乔克”神经毒剂后入院接受治疗。在从托木斯克(Томск)飞往莫斯科的航班上,他的病情极度恶化,生命垂危。飞机于鄂木斯克(Омск)紧急降落后,陷入昏迷的纳瓦尔尼被送往医院,两天后他又被转送至德国柏林的夏利特医院。康复期间,死里逃生的纳瓦尔尼与一群记者联手调查这起以他为目标的谋杀事件。
本片获2022圣丹斯电影节最受欢迎奖和美国纪录片竞赛单元观众奖。
2024年2月18日 看过
片头片尾都映照着现实,钓鱼电话太激动人心。
“邪恶能取胜的唯一必要条件就是,好人什么都不做。”
俄罗斯 纪录片
伊万的童年 (1962) 豆瓣 TMDB
Иваново детство
8.7 (376 个评分) 导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爱德华·阿巴洛夫 演员: 尼古拉·布尔里亚耶夫 / 瓦连京·祖布科夫
其它标题: Иваново детство / 伊凡的少年时代(台)
残酷的战争摧毁了12岁男孩伊万(Nikolay Burlyaev 饰)的童年,母亲和姐姐早年被德国军队杀害,小小年纪的伊万也不得不走上战场,成为一名在战火和死亡中穿梭的侦察兵。
由于年龄的关系,中尉戈克森甚至不敢相信伊万的身份,但从科赫林上尉(Valentin Zubk ov 饰)的口中,他得知眼前这瘦小的男孩竟如此果敢。科赫林上尉希望将伊万带离战场,送他到远方读书。然而伊万却拒绝离开,这个勇敢的男孩决心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本片荣获1962年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1962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压路机和小提琴 (1961) 豆瓣 TMDB
Каток и скрипка
8.5 (204 个评分) 导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演员: 伊戈尔·福姆琴科 / 弗拉基米尔·扎曼斯基
其它标题: Каток и скрипка / 小提琴与压路机
从五岁就开始学习小提琴的小男孩萨沙(Igor Fomchenko 饰)每天花大量的时间练琴,他和小朋友宛如生活在两个世界,有的淘气鬼甚至戏称他为“音乐家”。萨沙很苦闷,还要尽力躲开孩子们的奚落。有一天年轻的压路机驾驶员瑟黎卡(Vladimir Zamansky 饰)帮萨沙解了围,他们很快成为好朋友,开始了仅有半天的友谊。瑟黎卡约萨沙晚上去看电影《夏伯阳》,严厉的母亲得知后,将萨沙锁在家中,他们的约定最终未能成行……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处女作,亦是他在苏联国立电影学院的毕业作品,曾获纽约学生影展首奖。
我是古巴 (1964) TMDB 豆瓣
Я - Куба
9.0 (212 个评分) 导演: 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 演员: 塞吉欧·柯瑞里 / Salvador Wood
其它标题: 소이 쿠바 / Soy Cuba
这是一首歌颂古巴的银幕诗篇,跟爱森斯坦的墨西哥纪录片相似。影片的政治寓意埋藏在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形象中,技巧非常高超,比如片头有一个高难度的长镜头令人叹为观止。剧本由当时当红的苏联诗人和古巴小说家执笔,导演曾因《雁南飞》荣获戛纳影展金棕榈奖。
雁南飞 (1957) 豆瓣 TMDB
Летят журавли
8.5 (206 个评分) 导演: 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 演员: 塔吉娅娜·萨莫依洛娃 / 阿列克谢·巴塔洛夫
其它标题: 학이 난다 / Летят журавли
本部电影讲述身处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一对热恋中男女青年的悲情爱情故事。薇罗尼卡(塔吉娅娜·萨莫依洛娃 Tatyana Samojlova饰)和鲍里斯(阿勒克塞·巴塔洛夫 Aleksey Batalov饰)本是沉浸在甜蜜热恋中的幸福情侣,可随着战争的爆发,这一切的美好即将破灭。鲍里斯参军,薇罗尼卡的父母在敌机的轰炸中双亡,悲痛欲绝的她只能寄宿在鲍里斯父亲的家中。鲍里斯的表弟趁机占有了她,薇罗尼卡受到众人指责。双重打击下的薇罗尼卡本想一死了之,可心中仍苦苦等待着鲍里斯的归来。当得知鲍里斯牺牲的消息后,薇罗尼卡彻底绝望了。战争结束,当所有人都在庆祝胜利的时候,薇罗尼卡也双手捧着鲜花来到广场上。这时,一行大雁在空中飞过,就像当初的美好时光一样。 本片一经问世,就轰动了整个世界影坛。《雁南飞》以其绝美的光影对比,绝佳的镜头运用,一举荣获195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和1958年戛纳电影节摄影大奖。
2022年1月22日 看过
拍得太美,尤其是旋转楼梯。(最后手中的花居然能分那么多人,以为是非常震撼的信原也只是一封真挚普通的情书。)
俄罗斯
上升 (1977) 豆瓣 TMDB
Восхождение
8.1 (32 个评分) 导演: 拉莉萨·舍皮琴科 演员: 鲍里斯·普洛特尼科夫 / 弗拉基米尔·高斯特尤金
其它标题: Восхождение / 升华
俄国战争期间,一支红军游击队遭到德国军队伏击,被困山林。游击队员索特尼科夫(Boris Plotnikov 饰)和雷巴克(Vladimir Gostyukhin 饰)奉命离开部队,寻找补给。两人穿过茫茫雪原,在某个信奉基督的村长(Sergei Yakovlev 饰)家中寻得一头羊。返回途中却因迷路与一小股德国士兵遭遇,枪战中索特尼科夫负伤,两人奋力逃脱,躲进一户人家。不久后三个白匪不期而至,并发现他们的行踪。
成为俘虏的索特尼科夫和雷巴克被带入德国军营,共同面临着人生最大的考验……
本片根据贝科夫的中篇小说《索特尼科夫》改编。
2022年1月22日 看过
频繁的怼脸特写加音效太压抑了…最后的上绞刑架和茅房上吊张力十足。
俄罗斯
彼得罗夫的流感 (2021) TMDB 豆瓣
Петровы в гриппе
7.6 (95 个评分) 导演: 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 演员: 尤里·鲍里索夫 / 尤里·科洛科利尼科夫
其它标题: Петровы в гриппе / Petrov's Flu
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盛夏])将自编自导新片[彼得罗夫的流感](Petrov's Flu,暂译)。本片改编自阿列克谢·萨尔尼科夫的获奖小说,讲述了后苏联时期一个被流感缠身的小人物家庭带着秘密度过平凡日子的故事。丈夫是一名水管工,他把无聊的时光转化为了奇妙怪异的日本连环漫画场景。妻子是一名图书管理员,嗜好是用菜刀杀死有虐待倾向的男人。
2021年12月9日 看过
真正的叙事漩涡,完全陷入导演编织的混乱中,强烈建议痛饮后观看,视角切换太好看了,开头的扫射,女主割喉儿子的虚实切换,特别是修车铺里小说与现实的切换,极为优秀的镜头语言。
有一处床戏女主不停呼喊“Igor、Igor、Igor”,草真的很像日本AV。
俄罗斯 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
远东各各他 (2021) 豆瓣
Амурская голгофа
8.0 (6 个评分) 导演: Julia Sergina
其它标题: Амурская голгофа / Far Eastern Golgotha
维克多·托罗普采夫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出租车司机。当他所在的城市在自己眼前不断衰败消亡,他认为,自己人生的关键时刻到来了。他在油管开设了自己的频道,发布各种视频,揭露笼罩城市的贫困,人民权利被肆意践踏的现实,他也因此结交了一群挚友。维克多坚信他必须拯救自己的城市,拯救整个俄罗斯以使国家不至于走上不可避免的消亡之路。他踏上了人生的关键旅程,但他不知道的是,后续一系列事件像链式反应一样展开,远远超出了他的掌控。
2021年10月23日 看过
#IDF#好看!!老毛子的配乐加上蜜汁剪辑,味道太对了。
当小丑总比当奴隶好。
俄罗斯 纪录片
战争与和平 (1966) 豆瓣 TMDB IMDb Eggplant.place
Война и мир
9.2 (123 个评分) 导演: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演员: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 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
其它标题: Guerra e pace / Война и мир
本片改编自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同名作品《战争与和平》,围绕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以贵族小姐娜塔莎(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 Lyudmila Savelyeva饰)、贵族青年皮埃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Sergei Bondarchuk饰)和安德烈公爵(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 Vyacheslav Tikhonov饰)三人的情感故事为线索,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
本部1968年前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耗时五年完成,耗资高达5亿6000万美元,堪称影史上最昂贵的影片,在苏联电影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影片拍摄得到了苏联军方的大力协助,在世界影史上,本片成为动用临时演员最多的影片之一。这部长达六个半小时的宏伟巨制,以其宏大的场面和史诗般的镜头语言,完美地呈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大地广阔的历史画卷,也极其忠实地再现了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
2021年5月15日 看过
《娜塔莎之舞》在这里得到了好多印证,喝伏特加的熊太硬核,舞会太美,毛子的音乐品味超一流。最后总是特别的俄罗斯味,生活一坨屎满地泥喝杯酒依然能找到意义。66年耗资5.6亿刀过于离谱了,大银幕爽(累)爆!
2021俄罗斯电影大师展@杭州百美汇。
俄罗斯 战争
石榴的颜色 (1969) 豆瓣 IMDb TMDB
Նռան գույնը
8.6 (217 个评分) 导演: 谢尔盖·帕拉杰诺夫 演员: 索菲柯·齐阿乌列里 / 米尔克·阿尔克桑亚
其它标题: Նռան գույնը / 红尘百劫(港)
影片部分根据18世纪亚美尼亚诗人Savat Nova的生平拍摄,但更多地是以诗句代替了诗人的形象。全片几乎没有对白,主要是旁白和剧中人自言自语。
无法用文字概括该片的内容,而且每个人都有权利按自己的方式诠释它。影片几乎从头到尾都是精彩瞬间,电影语言的诗化、色彩的明艳、构图的奇特均衡、内容上的仪式感、宗教感和展现的民族传统文化,都使影片具有超凡脱俗、特立独行的品质。

导演背景介绍:
前苏联导演帕拉杰诺夫(SERGUEI PARADJANOV,1920-1990)一生仅以四部剧情长片呈现于国际,但他那结合诗、绘画、民俗志的独特影象风格,却使得他紧随在塔可夫斯基左右,成为电影史上两朵异样奇葩,烁烁闪耀着。
他之所以和塔可夫斯基相提并论在于:他们的电影都是诗的,亦即把俄罗斯传统的抒情诗融入影象里,成就影象诗或诗的影象。此外,两人也都乐于采用非习惯性的叙事。然而,在整个电影风格上,帕拉杰诺夫离传统更远,更狂野,也更倾向绘画。
帕拉杰诺夫的独特风格来自于他的亚美尼亚血统,那属于高加索的神话传说,以及回教与基督教交错的宗教圣灵,是他所有创作汲取的灵感源泉。他的作品将高加索的草原复活在中世纪的时空下,隐隐透露出一个着魔的宇宙,神秘而诡异,并充满强烈的仪式性质,人和动物在其中不面沦为牺牲祭品。
这些与土地偎依的人物,在帕拉杰诺夫的镜头下具有庄严的美,乍看俨然如图画里的宗教圣像,而失去了写真性。而所有人物的心理都没有加以刻画,主角通常摆荡在牺牲、服从和热烈追寻自由中,最终毫无动作,也无作为,只是在土地上生与死,因为帕拉杰诺夫从不以连续性的叙事来描述人物的遭遇。
然而,帕拉杰诺夫的电影较接近图画电影或照片电影。摄影机定住不动,摄入一张张照片式的影象,影象有如一幅幅中世纪的壁画、或拼贴的画作,所有的物质都呈现在同一平面上,没有透视与景深,宛如被禁闭在画框里无法移动向外,却又象向镜框外作无限延伸。
可知,帕拉杰诺夫不只专擅电影,对诗与画也十分娴熟。他一生集诗人、短篇作家、画家、和导演于一身,各类作品都相当丰富。他去世后的隔年,亚美尼亚共和国 EREVAN市政府将他故居改成博物馆,开放给公众,陈列他的绘画、拼贴、手稿、家具、海报等,展现他一生不寻常的创作经历。
1924年出生于乔治亚首府TBILISSI的帕拉杰诺夫,父亲是个古董商,母亲是当地的美女。他中学进的是音乐学校学声乐和小提琴,并参加绘画和壁画课程,也参与戏剧演出,后来他的戏剧教授督促他报考莫斯科电影学校(VGLK)。1946年,他考入VGLK,受教于导演IGOR SAVTCHENKO。第二年,他与一群TBILISSI同学因夜晚荒唐行径及同性恋嫌疑被捕——这是他首次尝到牢狱之灾。帕拉杰诺夫叛逆个性使他象冷战时期的不少苏联导演一样,动辄被控以莫须有的罪名而羁狱。
隔年被释放后,IGOE SAVTCHENKO找他担任一部新片的助导,并让他导十分钟的一个段落。1951年,他在莫斯科和一个靼旦大学女生结婚,但她的家人为报复而杀了她。帕拉杰诺夫乃在第二年搬到基辅,进入基辅的杜普仁科制片厂,与人合导两部片。终于在1958年执导自己的第一部长片,那是一部有关爱情的音乐喜剧。这期间,他有了第二次婚姻,对象是个外交官的女儿。1961、62年,他各有了一部长片,但这三部影片未在基辅以外地区上映。
1965年,国际影展首次认识帕拉杰诺夫导演。他前一年拍摄、为纪念乌克兰作家MIKHAIL KOTSIOUBINSKI百年诞辰而改变自其短篇小说的《被祖先遗忘的阴影TENI ZABYTYH PREDKOVI》先在MAR DE PLATA影展获最佳导演和评审特别奖,接着被选参加旧金山、罗马、蒙特利尔的影展。影片在莫斯科的一间大电影院推出时,观众在赞赏中有所保留,尽管如此,并无法使此片作更大范围的发行。
此后,帕拉杰诺夫多次公开声援被官方逮捕的知识分子,终于把自己也拖入险境。1973年12月,他从莫斯科旅游归来,旋被当局逮捕审问,并入狱。莫斯科电影界在圣诞节时获知他被捕的消息,隔年年初,此消息被欧洲的报纸转载登出,帕拉杰诺夫被控“同性恋” 罪名,判决五年的劳改营。同时,一个被盗印的《石榴的颜色》版本被偷运出国,引起国际关注,欧洲电影界组成一个帕拉杰诺夫声援团向苏联施加压力,经过法国作家阿拉贡的奔走,他才在三年后获释。
此后,他的几个拍片计划都未蒙通过,生活陷入窘境。1982年,又在老家被KGB逮捕,控告他用几壶酒贿赂官员让他的侄儿进大学,所幸入狱半年多即被释放。1983年,苏联的政治逐渐松绑,他才有机会拍摄20分钟的短片《苏哈密堡垒的秘密 LEGENDA O SURAMSKOJ KREPOSTI》。本片在1986年参加鹿特丹影展,大受好评。此时他已定居在EREVAN,拍摄机会源源不绝。1987年的《吟游诗人ACHIK KERIB》受邀伦敦及纽约影展,并在1988年第一次获准出国参加鹿特丹影展。迟来的荣誉对于已迈入老年的他似乎带点苦涩。1990年,他因呼吸道并发症时时于EREVAN。7月,他的灵柩被移往亚美尼亚伟人纪念馆,沿途有五万多人追随他的行列。 二:关于本片背景知识介绍:
本片人物介绍:
《石榴的颜色COLOR OF POMEGRANATES》(1969)原名《莎耶特.诺瓦SAYAT NOVA》,诺瓦是十八世纪亚美尼亚着名的吟游诗人,年轻时曾受到格鲁吉亚的国王赏识,被召入宫,成为宫廷诗人,晚年则笃信宗教,成为僧侣,避世于修道院。帕拉杰诺夫在片头就告诉观众:“不要在影片中寻找诺瓦的一生。”他籍电影方法将诗影象化,只是打算呈现抒情诗人VALEIR BRIOUSSOV所说:“中世纪亚美尼亚的诗是雕刻在宇宙历史中人类精神最辉煌的胜利。”
补遗:僧侣诗人萨雅·诺娃(1712- 1795)出生于格鲁吉亚首都塔部利什附近一个村庄Sanahin,其父母为亚美尼亚人,在塔部利什做地毯。(与帕拉杰诺夫同为在塔部利什出生的亚美尼亚人),他原名为Haroutiun Sayakian,年青时,他成了一名吟游诗人。活动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而后被亚美尼亚人称之为“SAYAT NOVA(歌王)”,比较有传奇色彩的是,他与格鲁吉亚王国安娜公主相爱了,因而被国王下令放逐。在亚美尼亚北部的一个修道院里度过残生。或许与本片有着一定联系就是:萨雅是由入侵格鲁吉亚的波斯王国士兵所杀害。
2020年10月25日 看过
构图色彩绝了,每一帧都是画。无比的形式化也正是诗意隐喻的体现吧。
传记 俄罗斯
白痴 豆瓣
ИДИОТ
9.4 (110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1
小说描写19世纪60年代出身贵族的绝色女子娜斯塔霞常年受地主托茨基蹂躏,后托茨基愿出一大笔钱要把她嫁给卑鄙无耻的加尼亚。就在女主人公的生日晚会上,被人们视为白痴的年轻公爵梅诗金突然出现,愿无条件娶娜斯塔霞为妻,这使她深受感动。在与公爵即将举行婚礼的那天,娜斯塔霞尽管深爱着公爵,但还是跟花花公子罗果仁跑了,最后遭罗果仁杀害。
2020年8月4日 已读
对梅诗金公爵这样太过纯洁真诚的圣人爱不起来,倒是复杂纠结的娜斯塔霞极具魅力,无论是气场还是那些匪夷所思的疯狂举动,无论是身处其中还是作为读者,令人疯癫的人物总是有着强烈吸引力。开始实在难以进入混乱人名大段对话的群戏,适应后才领略到陀氏对群戏的掌控力,梅诗金公爵的镜面效应下每一段群戏都堪称名场面。伟大的作品!
俄罗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
娜塔莎之舞 豆瓣 Goodreads
Natasha's Dance: A Cultural History of Russia
9.4 (74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奥兰多·费吉斯 译者: 曾小楚 / 郭丹杰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3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25)——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由张建华专文导读,精辟地点出了俄国文化中“文学中心主义”的特质及“娜塔莎之舞”代表的俄罗斯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以及作者费吉斯如何结合史学与文学呈现俄罗斯文化的复杂多变。
★《娜塔莎之舞》通过托尔斯泰的名著《战争与和平》探索俄罗斯文化深刻复杂的多重面向,展现上层阶级的欧洲文化与农民的俄罗斯文化之间的分歧和复杂互动,以及“文明”和“本土”两个俄罗斯之间的对抗如何对19世纪以降的民族意识和文学艺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娜塔莎之舞》从俄罗斯芭蕾、绘画、诗歌、戏剧、音乐,到托尔斯泰、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豪绚烂的作品中,描绘出浓厚的俄罗斯情感,展现“俄罗斯灵魂”的建构,以及在西化的冲击下,俄国人“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的创伤。
★《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每日电讯报》等媒体年度瞩目好书,入围“萨缪尔·约翰逊奖”“达夫• 库珀奖”决选名单。
【内容简介】
在托尔斯泰的名著《战争与和平》里,娜塔莎,这位自小接受法国教育的贵族小姐,爱唱歌、跳舞,不论苏格兰舞、英吉利茲舞,还是俄罗斯民间舞,她都能翩翩起舞,展现婀娜多姿、优雅动人的俄罗斯风情。奥兰多•费吉斯通过“娜塔莎之舞”,重新诠释《战争与和平》这部巨作,介绍托尔斯泰、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契诃夫、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伟大的作家和艺术家,以散文般的优美笔触再现广袤质朴、包容一切的俄罗斯。
《娜塔莎之舞》通过对18世纪兴起的俄罗斯芭蕾、绘画、诗歌、戏剧和音乐等讨论,探索俄罗斯文化中欧洲文明与民间元素之间的分歧,“文明”和“本土”两个俄罗斯之间的对抗,以及贵族上流社会和底层农村民众间的分裂。书中更进一步讨论“俄罗斯灵魂”和“俄罗斯性”的建构与表现,揭示政治、国族认同、社会观念、风俗習惯、民间艺术、宗教等对俄罗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呈现出一幅充满戏剧性的细节、辉煌炫丽的文化长卷。
【名家推荐】
有关俄国的一切都需要是最优秀的,费吉斯写的俄国历史也一样,而他也再一次做到了这一点。他的书写流畅优美,充满令人拍案的智慧和生活气息。他对大量文献做了轻松、恢宏而广泛的研究,所涉范围从贵族的信件到斯大林的档案,分析简洁而充满才情。这一对俄国文化卓越、炫丽而高明的导览,生动有趣、故事性强,令人着迷。——西蒙·蒙蒂菲奥里,《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
费吉斯对这一主题的写作与众不同。他取材广泛,语言生动、紧凑,充满戏剧性的细节,对私人生活的书写尤其别具一格。——约瑟夫·弗兰克,《伦敦图书评论》
内容详实,包含大量插图,阐释了作者对这个既野蛮又智慧,拥有高度艺术成就的文明的深刻洞见。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神秘与理性、“东方”与“欧洲”之间的俄罗斯。——丽莎•雅丁,《观察家新闻报》
这是一部非常有趣,同时又让读者几乎能切身闻到“俄国泥土的气息”,这个不可能的任务被费吉斯教授完成了……他为我们讲述了俄国大地下的文化根源、它的荒谬和天才,它的人性与残酷。这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成就。——乔弗里•古德曼,《论坛报》
奥兰多•费吉斯成功地描述了俄国文化的无比深厚和强大力量,概述了俄国历史上的重要问题和事件。他以一种让读者更深刻理解俄国的方式来书写,这种方式比仅仅去叙述统治者如何专制、征服者如何残暴和战争如何残酷更高明。用俄国人自己的话谈“俄罗斯问题”,如何寻找亚洲之根,探求俄国农民之谜,如何养育出如此多的伟大作家、诗人、画家和作曲家,是其著作的过人之处。——谢尔盖•施梅曼,《纽约时报》
对俄国文化史的全面描写,主题广博,观点宏大。——安妮·阿普尔鲍姆,《标准晚报》年度图书
内容极为丰富,读来引人入胜……随处可见闪光的情节,以及犀利、动人,有时还带有几分诙谐的描写……是一部关于大国俄罗斯之性格的无可匹敌的洞见之作。——皮尔斯·布伦登,《老骨头》年度图书
绝妙地丰富……恢宏且深具说服力……一次愉悦无比的阅读体验。——安东尼·比弗,美国作家
奥兰多•费吉斯的故事……涉猎广泛并且讲的漂亮。带着他对生动散文的精妙目光,他描绘的世界变得栩栩如生。书中收录的彩色插图非常漂亮,而批判性的文献目录也是一个有用的补充,它收录了俄国文化史不同领域中许多新近出版的(英语)专著。……阅读这本书完全是一种享受,它也同样值得收藏。——卡洛琳•布鲁克,英国伦敦国王玛丽学院俄国史教授
激动人心……这部优秀的史学著作的题目取自《战争与和平》,贵族女主角娜塔莎·罗斯托娃下意识地跳起了农民的披肩舞……一本令人相见恨晚的书。——《星期日独立报》
2019年12月27日 已读
终于拜读费吉斯大作,精彩至极,如此酣畅淋漓的一卷俄罗斯文化史,其文学性之充沛,无怪乎遭专家批评(学术著作写这么情节化干嘛)。本土俄罗斯与文明俄罗斯的分裂,直接导致了两个价值观完全不同的社会,对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的迷茫揭开主题,上层以法语为贵俄语为耻是多么的讽刺多么的不自信!《莫斯科!莫斯科!》一章是不是也太过好吃了,半夜回味又是一阵口水。
作者逐章梳理俄罗斯文化的细分领域,无论是文学绘画还是音乐戏剧还有电影舞蹈,真乃博学之才,五体投地。
非常庆幸在大量阅读俄国文学之前读了此书,极好的领路人。
俄罗斯
绝杀慕尼黑 (2017) TMDB 豆瓣
Движение вверх
7.8 (271 个评分) 导演: 安东·梅格尔季切夫 演员: 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 / 约翰·萨维奇
其它标题: Движение вверх / 一跃而上
电影根据体育历史中著名的传奇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前苏联篮球队打败了保持了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队的传奇故事。在决赛结束前三秒钟,美国队以一分优势领先。美国队已经开始提前庆祝比赛的胜利了,因为他们相信比赛结果已成定局。然而,一位来自苏联的不知名篮球教练,率领着艰难、困苦、贫穷中的苏联国家队,比赛结果发生逆转,整个篮球历史也发生了改变。
战斗民族养成记 (2015) 豆瓣 TMDB
Как я стал русским Season 1 所属 : 战斗民族养成记
8.6 (142 个评分) 导演: 康斯坦丁斯达茨基 演员: 马特兹·达米克基 / 斯维特兰娜·伊万诺娃
一个来自美国的记者,突然被派遣到俄罗斯工作,他在俄罗斯发生的各种搞笑的事情
2016年9月17日 看过
阿尼娅姐姐太美了……
俄罗斯
大师和玛格丽特 豆瓣
Мастер и Маргарита
9.6 (18 个评分) 作者: [俄]米·布尔加科夫 译者: 钱诚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 - 4
撒旦假扮外国教授沃兰德走访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首都莫斯科,遇见莫斯科文联主席柏辽兹和青年诗人伊凡,他们不信上帝,也不信魔鬼,沃兰德逐一反驳,并预言柏辽兹当天的死亡。伊凡目睹柏辽兹被电车辗毙的惨剧,怀疑沃兰德是外国特务,紧追不舍,却被关入精神病院,并认识了大师。大师是个不知名的作家,情人玛格丽特崇拜他的才华,称他为大师,他也就以此自居。
大师写过一本关于彼拉多审判耶稣的小说,受到批判后,惊恐之下烧毁了手稿,进了精神病院。大师失踪后,玛格丽特到处寻找,遇见撒旦的随从,得到回春脂,恢复青春,经历许多奇事后,终于救出大师。在撒旦的指引下,大师和玛格丽特的灵魂越过莫斯科的麻雀山,飞向永恒的家园。
《大师和玛格丽特》把历史传奇、神秘幻想和现实生活糅合起来,被认为是二十世纪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硬核亨利 (2015) 豆瓣 TMDB
Хардкор
7.3 (187 个评分) 导演: 伊利亚·奈舒勒 演员: 沙尔托·科普雷 / 丹尼拉·科兹洛夫斯基
其它标题: 하드코어 헨리 / ハードコア
本片根据导演上一部拍摄的短片《Bad Motherfucker》改编而成,全程镜头以第一人称视角展现,给人以经典射击游戏《绝对武力》的即视感。 故事叙述亨利从死亡边缘倖存后,以超级特工的身份试图从火力强大的生化武器军人手中挽救他的妻子,同时他也必须提防自己的身份不被发现。
2016年6月26日 看过
拍短片还看,作为电影,从头到尾的第一视角太累了
俄罗斯 科幻
他是龙 (2015) TMDB 豆瓣
Он - дракон
6.8 (487 个评分) 导演: 英达尔·珍杜巴耶夫 演员: 马特维·雷科夫 / 玛利亚·波叶扎耶娃
其它标题: Он - дракон / 他是拽蚣(豆友译名)
冰寒大地,恶龙肆虐。每到特定日子,人们必须献祭出美丽的女孩,让其成为恶龙的 “新娘”。勇敢的屠龙者历经千辛万苦,凭着对女孩的真爱找到龙的巢穴,将恶龙杀死,这 片土地也因此恢复平静。
数十载后,残暴恶龙与勇敢屠龙者的故事已经成为传说。这天,美丽的公爵小女儿米拉(玛利亚·波兹哈娃 Mariya Poezzhaeva 饰)即将举行盛大婚礼。屠龙者族人们在婚礼上唱起了龙之歌,不料此举竟唤醒了恶龙。新娘米拉被恶龙掳走,遗落在荒无人烟的遗骸岛。在岛上,她遇到一个神秘人阿尔曼(马特维·雷科夫 Matvey Lykov 饰),然而米拉发现,这个有着人类躯体的男子,竟然就是掠夺自己的恶龙。随后米拉与阿尔曼在岛上开始 生活,米拉渐渐的改变了阿尔曼的龙性。不料阿尔曼怕自己变成龙伤害米拉,假装赶走米拉,米拉在海上漂泊被未婚夫救走,婚礼即将再次举行。
2016年3月4日 看过
居然是个童话
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