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学
鳄鱼手记 豆瓣
8.3 (73 个评分) 作者: 邱妙津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1 - 7
【内容简介】
“尽管我要再受多大的痛苦与折磨,我还是要述说爱是不灭的。”
《鳄鱼手记》是台湾作家邱妙津长篇小说处女作,也是她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华语世界一部女性主义文学经典。小说以主人公“我”的大学生活为背景,通过一段段感情的萌发、深陷乃至最终仳离,直面内心深处极致的爱与无人理解的悲哀,逼视年轻人敏感自伤的内心世界。小说是台湾二十世纪末一代青年迷惘困顿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更是一段艰难跋涉的性别认同与自我认同的贴身记录。作者以刀锋般锋利闪光的笔触,探入心灵的隐秘岩层,那些极度坦诚的自我剖析与情爱想象的翻转辩证,那些人性与人性深深交会的时刻、强劲与庄严的生之体验,深刻展示了人类永恒的主题,即如何通过极致纯粹的情感更深入地认识自我与世界,从一己抵达普遍人类心灵的深度,一种辉煌心智激情。
在这些故事中,还穿插着一只拟人化鳄鱼的独白,构成独立于主要情节之外的诗性寓言。身着人装的鳄鱼最终乘坐着火的浴盆飘向深海,影射“鳄鱼/边缘人”在人类社会孤独与被排挤的命运,构成复调双声的奇异艺术效果。
【编辑推荐】
★ 二十世纪末华文世界绚烂传奇的女性作家邱妙津长篇处女作,震惊中文世界的爱情物语,开启一个时代的文学经典。蒋勋、骆以军、陈雪、郭玉洁诚挚推荐。——邱妙津是震动台湾的一代传奇,用生命创作的天才,她以凌厉激烈的才华横空出世,又决绝惨烈地毅然与人世告别。她的作品被大家传颂、引用、讨论、研究,她的生平、事迹甚至她阅读欣赏的小说、作家、电影导演,所有一切都成为一代文艺青年效仿参照的对象。《鳄鱼手记》将隐秘的女性情感勇敢地变成天才的书写,一段艰难跋涉的性别认同之旅,极致炽烈悲恸的爱情物语,标记着一个时代的刻度和阴影,书中的诸多名词和意象已成为一代代人自我指认的身份象征。
★ “尽管我要再受多大的痛苦与折磨,我还是要述说爱是不灭的。”华语世界一部女性主义文学经典,女性私密情感的深度书写,人性与人性深深交会的时刻,强劲与庄严的生之体验。——用寓言与密码写就的长篇情书,瑰丽华美又痛彻心肺、暴烈而温柔的女性情爱体验,浓烈丰沛的情绪,严肃与真诚的生命品质,展示爱的高贵与纯粹、爱的永在与不在。小说充满哲学思辨的灵敏机锋,从一己抵达普遍人类心灵的深度,展示人类灵魂繁复多变又千疮百孔的内在景观,一种浓郁丰盛的美感,高贵迷人的生命力,生发出惊心动魄的摄人力量。情爱踟蹰,生命坏毁,唯有极度真实勇敢地对待自我与生命,才能对抗命运的狂暴与社会的媚俗。
★ 一只鳄鱼的真挚告白,生命边缘地带的哀歌,献给每一个假装自己是正常人的人类。——《鳄鱼手记》用童话寓言般灵异笔触描绘社会边缘人的处境,展现出对转型世代思潮暗涌的敏锐捕捉能力,传达出对性别、性向的一种全新可能性的难以抑制的兴奋。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只鳄鱼,有时必须要隐藏自己,披上人装,在黑暗中重新去认识定义自我,去探索世界。从1994年至今,这本书仍一直在对异类或自以为异类的人发出关切的讯号:“嗨,亲爱的鳄鱼,你好吗?”
★ 精装纪念典藏版,荣获时报文学奖推荐奖,《开卷八分钟》推荐,被翻译为多国语言出版,备受赞誉。——《鳄鱼手记》已被翻译为英语、法语、德语、土耳其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2017年,《鳄鱼手记》列入《纽约书评》“经典重现”( NYRB Classics)出版,邱妙津是该书系继张爱玲之后第二位华语作者。作家骆以军和赖香吟分别以小说《遣悲怀》《其后》缅怀与致敬邱妙津。
夜行货车 豆瓣 Goodreads
8.7 (36 个评分) 作者: 陈映真 九州出版社 2020 - 6
【编辑推荐】
★20世纪文学大家陈映真小说全集大陆首次出版,温馨深沉的人间爱,理想主义者的灵魂哀歌。《夜行货车》是陈映真“华盛顿大楼”系列经典,台北八〇年代的华盛顿大楼,藏着今天你我职场人生的真相,现代都市的命运缩影。上班,是一个大大的骗局。
★无法归乡的年轻人,我们生存的时代之预言 。哪一个才是我们今天生存的都市?饱食、奢侈、绚丽、幸福,还是环境的崩坏、人的伤痕、文化的失据?每一个在城市漂泊打拼的上班族,都可以在书中读到自己的故事。
★白先勇、李欧梵、朱天心、戴锦华、赵刚、许知远 诚挚推荐。“陈映真是我的偶像。他既代表知识分子永不停息的批判精神,拒绝与时代潮流妥协;他也充满平民意识,关切小人物的内心与命运。”(许知远)
【内容介绍】
“上班,是一个大大的骗局。”
《夜行货车》收录陈映真创作于1967-1982年间的6部中短篇小说,包括《夜行货车》《上班族的一日》《云》《万商帝君》及两篇反映越战题材的小说,聚焦两次世界大战后台湾饱食、腐败、奢侈、炫丽、幸福的“后街”,反思环境的崩坏、人的伤痕、文化的失据。透过台北八〇年代“华盛顿大楼”里的故事,讲述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被异化的生活、被压抑的梦想、被辱没的尊严、被无声伤害着的心。辞职寻电影梦却被上班格式化的黄静雄,对资本主义文明由信仰到幻灭的青年张维杰,罢工遭压制的女工文秀英,出身贫寒、职场不顺终致精神错乱的跨国公司小职员林德旺……这些“下定决心成功”的上班族、这些无法归乡的年轻人的故事,诉说着我们生存的时代之预言。
《夜行货车》为台湾急剧变化的时代留下毛细管般逼真鲜活的写照,今天读来,如对镜自照般亲切,看到当今时代与我们自己的投影。
【名人推荐】
李欧梵(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映真是台湾文学史上少数“大师级”的小说家,他的作品早已成为经典,我在美任教时,讲到台湾文学必用他的短篇小说:《将军族》、《我的弟弟康雄》、《夜行货车》、“华盛顿大楼”系列……这些作品都有英文译文,美国学生读来也受感染。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卡斯特罗、约翰•伯格和陈映真,他们都曾在20世纪,也在我个人生命中占据过特殊的位置,但他们的死对我构成的不是直接的冲击,而是追忆,是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哀悼回声。他们的离去并非昔日那个大时代的落幕,那个时代在他们离去之前已然落幕了。他们死在自己的时代终结之后,而他们呼唤的未来,尚在远方。
朱天心(作家)——好在我们的时代有陈映真。二十年前和现下读到《云》中文秀英日记,仍不免暗叹:多么地不真实,却又多么动人!
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陈映真是我的偶像。他既代表知识分子永不停息的批判精神,拒绝与时代潮流妥协;他也充满平民意识,关切小人物的内心与命运。
可是我偏偏不喜欢 豆瓣 Goodreads Goodreads
8.4 (73 个评分) 作者: 吴晓乐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0 - 11
在处女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鸣惊人之后,毕业于台大法律系,却走上作家之路的吴晓乐带来了她的第一本随笔集《可是我偏偏不喜欢》。她以诚挚、洞察幽微的笔调,去揭示那些我们无比熟悉却视而不见的事物。她写女性之间隐藏的厌女情绪,体察女性潜移默化的“月经耻感”,也自陈母女两 代人的冲突与和解;她写自己曾为迎合男友病态节食的经历,回顾言情小说如何塑造了女孩最初的爱情观;写“女神”这个词背后隐藏的陷阱,也反思“年轻人一定要在大城市拼搏”这种论调。
由于下笔精准,简中版尚未上市,就有读者手敲其中篇目分享,获上千人共鸣。
那些很好很好,可非我所愿的,可不可以不要?能否任我们长齐个性,拥有不与人同的自由?
——————————————————————
《正果与它们的产地》
不想结婚的人们,应值得一次鼓励,他们对自己诚实,诚实地说,目前并无把握负担谁的逆境、贫穷、疾病与哀愁。在天灾满布的现世中,他们调节着人祸的比例。
《习得复忘掉》
世人常误解一件事:仅仅男性特别喜欢折抑女性。绝非如此,打自很小的年纪,我时时见闻,那些坐成一圆桌的女人,如何将一位不在场的女性给说得低进尘埃里。几乎每个女生都接受了一套完整且顺序俨然的厌女练习。
《我与我的血》
自那回起,我变得相当尊重自己的月事,部分是不想再挨针,部分是我终究经验到,当我厌恶着自己这规律地滴出鲜血的身体时,我的身体也以等量齐观的恶意回敬着我。
《圣母病再见》
圣母的存在,是为了让人崇拜或耍赖,不是为了相爱。……珍惜生命,具体的方案之一便是汝不可宠坏他人。不要硬生生剥夺别人实际感受生命的可能性,不要代人受过,更不能替人顶受生命的细小砾磨。
猴杯 豆瓣
8.2 (59 个评分) 作者: 张贵兴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 - 7
华语文学魔幻现实经典 新结局增修版
时报文学奖、开卷十大好书得奖作品
马华文学超重量级作家张贵兴代表作 初次引进
▼编辑推荐
张贵兴是堪与李永平相提并论的马华文学重量级作家,他的文字密实华丽、浸淫漫漶,在港台及海外华文严肃文学创作者中,像他一样对于文本细节极致雕琢,又能 驾驭一整个宏大长篇故事的华文小说写作者,屈指可数。
《猴杯》是张贵兴继《赛莲之歌》《群象》两部小说之后,“雨林三部曲”(黄锦树语)的终章,也是他的生涯代表作。他以故乡风物为背景、以魔幻现实的笔调书写家族史,在极尽曲折的四代情仇之下,《猴杯》令人惊艳的,应是他笔下浓墨重彩描绘的雨林意象,华丽文字将暴力、情欲投射在犀牛、蜥蜴、猴子、猪笼草、丝绵树……种种野兽草木之中,超越历史与现实,打造出了一个狂野暴虐的传奇舞台。
《猴杯》故事的时空背景位于二十世纪的马来西亚砂拉越,涉及到华人离开故土、身处“异国”的离散情绪。但在张贵兴笔下,汉字的运用不拘于“中州正韵”的规范,而能将故乡的“贫乏”,幻化转写成奇诡魔性的一片天地,与身处“中心”的大陆、台湾华文书写相对照,相映成趣,颇能开拓读者对于华文创作的眼界。
▼内容简介
被开除教职的雉从台湾回到故乡马来西亚砂拉越,追踪抱着刚生下婴儿不知去向的妹妹丽妹进入雨林,受到当地土著达雅克人的热情款待,并与达雅克女孩亚妮妮之间产生了情感纠葛……在作者华丽奇诡的文字下,一段段牵涉到殖民者、开拓者、侵略者、土著,持续了家族四代,血腥阴暗、摄人心魄的恩怨情仇逐渐浮现。
▼名人推荐
他(张贵兴)与同样出身于婆罗洲的李永平之对出生地之戒慎恐惧不同,却和出身高密东北的莫言类似,持续地淬炼一己的故乡梦土,全心全意扑向婆罗洲热带雨林……张的梦土织锦却更上层楼,这回相当充分地开展了那在台湾尚未被充分展开却被表演者虚耗糟蹋掉的魔幻现实主义……相对于莫言之“食草家族”而描绘状写出一则“猪笼草家族”的传奇。
——作家 黄锦树
《猴杯》追溯华人垦殖者的罪与罚,时间跨度都延伸到当代……则从国族认同转移到人种与人/性的辩证,借着进出雨林演绎杂种与乱伦的威胁。
——哈佛大学讲座教授 王德威
《猴杯》对我辈小说选手而言可说是一本“鼎天之书” ,某部分张贵兴其实也深深影响了我。张贵兴的小说写得非常鬼气,写刀写到出神入化,藏身各处细节的鸟雀、犬、蛇、鳄鱼,万物生死互缠的运镜,其灵性、解析度皆不可思议。
——作家 骆以军
阅读《猴杯》,让我们经历了雨林魔幻的残酷美学,也仿佛目睹掠食性的热带人文,它也让我们逼问自己潜藏的兽是否就要苏醒,因之,也是读者心灵溯源之旅,经由殖民情欲的挑动。
——作家 瓦历斯·诺干
到了《猴杯》,张贵兴极尽夸张之所能,以砂拉越华人的垦荒史为轴,再密实地编织出生命力极旺盛又充斥颓败衰亡的婆罗洲热带雨林。
——作家 李宣春
▼获奖记录
☆ 2001年时报文学奖小说推荐奖
☆ 2001年开卷十大好书奖
☆ 2001 年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
作者曾获:
☆ 2019 年台湾文学金典奖年度大奖
☆ 第 43 届金鼎奖文学图书奖
☆ 2019 年台北书展大奖
☆ 第 15 届花踪文学奖马华文学大奖
☆ 时报文学百万小说奖决选读者票选奖
☆ 时报文学奖小说优等奖、中篇小说奖
☆ 博客来年度选书
☆ OPENBOOK 年度好书
☆ 亚洲周刊十大小说
☆ 第七届联合报文学大奖